CN210338465U -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38465U
CN210338465U CN201921111561.3U CN201921111561U CN210338465U CN 210338465 U CN210338465 U CN 210338465U CN 201921111561 U CN201921111561 U CN 201921111561U CN 210338465 U CN210338465 U CN 210338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ing
bottom plate
packaging bag
threaded rod
cre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115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静
李贞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oshan gumiq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张静
李贞贞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张静, 李贞贞 filed Critical 张静
Priority to CN20192111156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38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38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38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设置包括一成型底板组件,用于将包装膜卷覆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上形成折边;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狭缝,并且所述包装膜从两侧覆盖在所述狭缝上;一插片组件具有对应的插片,从所述狭缝插入预定深度,用于形成所述包装袋侧面的M型折痕;其中,所述成型底板组件设置采用可调整宽度的两个底板,所述底板拼合形状采用梯形设计,其最窄尺寸对应包装袋的宽度;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一螺纹杆上。本实用新型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对设备的调整更加方便,而且其调整结构简单易实现,体积更小,处理过程更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械的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对包装袋进行立体折痕加工的包装机械模块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包装机械中,尤其是针对食品的包装袋,例如面条等,往往需要在包装袋的包装过程和之前进行包装袋的立体折痕预加工,即将等待使用的包装袋进行侧边的M型折痕加工,其通常是采用将包装袋向下弯折后,使用侧边的插片向内插入,控制插入的尺寸来实现对M型折痕的大小控制。但包装袋本身规格也不统一,导致在包装机的加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包装袋大小(指包装袋的整体尺寸大小,不同于M型折痕的深度大小),设置不同的包装机,其成本极高。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现有技术立体包装机的折痕工作原理,通常包装膜100以成卷的方式存放,包装膜100的宽度要在成型包装袋宽度的两倍以上,以便能够有重合用于黏合的部分。卷膜从设备的底部通过多个辊轮101的传动或驱动,通过设备的底部卷绕输送到右端,并通过成型底板组件102上进入折叠工作模块,如图2所示,在成卷的状态下,所述包装膜100为平展展开状态(I),在进入所述成型底板组件102时向内第一次弯折(II),弯折后的包装膜100覆盖在成型底板组件102的两侧,两侧具有缝隙,并左右各设置一插片可以插入到缝隙中,从而形成第二、第三和第四次折叠(III,IV,V),然后经过预热和热压成型,就可以形成带有M型压痕的包装袋,成型后,在进入包装工位之前再经过一次展开,但此时保留M型的压痕,在后续包装过程中直接可以形成具有M型压痕的包装袋。
所述第一次折痕的宽度,也就是所述成型底板组件的最窄处宽度是包装袋在包装后的正面宽度,所述插片插入缝隙的深度,是所述包装袋在包装后的侧面高度的一半,所以,如果能够对成型底板组件的宽度和插片插入缝隙的深度进行调整,就可以调整设备适应各种型号和尺寸的包装袋。最终包装成型后,包装袋的侧边挺立,折痕明显、均匀,不会回弹。
本申请的实用新型人一直在致力于立体包装袋的包装机改进,之前的包装机在针对不同尺寸的包装袋设置方案时,仍然存在结构复杂,不方便调整的问题。此外,由于包装袋的折痕处理过程较长,容易形成驱动力不足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针对现有技术的M型折痕包装袋加工方式,提供一种更成熟、更方便操作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设置具有一支架,并包括一成型底板组件,用于将包装膜卷覆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上形成折边;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狭缝,并且所述包装膜从两侧覆盖在所述狭缝上;一插片组件具有对应的插片,从所述狭缝插入预定深度,用于形成所述包装袋侧面的M型折痕;其中,所述成型底板组件设置采用可调整宽度的两个底板,所述底板拼合形状采用梯形设计,其最窄尺寸对应包装袋的宽度;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一螺纹杆上。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插片组件还包括对应的移动块,所述插片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分别与第二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二螺纹杆上。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的后方设置有可调整宽度的压辊,其包括联动第三丝杆螺母的压块,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三螺纹杆上;所述压块设置在平行于所述第三螺纹杆的滑杆上。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滑杆上设置有纵向滑槽,以及在所述压块内对应设置有适配所述纵向滑槽的纵向凹凸纹。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或第三螺纹杆上,在所述支架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摇把结构。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摇把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的位置显示器。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插片设置有尾翼部,并在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所述尾翼部穿过的条形通孔,在所述条形通孔外侧设置有一滑块,所述尾翼部与所述滑块固连,并且所述滑块通过一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的第四螺纹杆用于微调所述插片的深度。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压辊的后方还设置有一被动辊,用于稳定折压后的包装膜。
任一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还包括一展开板,用于在所述包装膜形成M型折痕后的展平,其包括一端弯曲翘起的平板,以及在所述平板上垂直设置的竖筋板。
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螺纹杆和/或第三螺纹杆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由于采用了在整个包装袋M型预制线路上的可调旋钮,来设置适应对不同尺寸型号的包装袋进行设备的适应尺寸调整,对设备的调整更加方便,而且其调整结构简单易实现,体积更小,处理过程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包装机包装膜卷绕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包装机包装膜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和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不同角度示立体示意图。
图5和图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俯视图和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图8和图9所示为图7中所示插片装置不同角度的立体及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10为图7中所示成型底板组件的立体及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11为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200,如图2和图3所示,其通常设置在包装机例如面条包装机的前端,用来形成包装袋的侧边M型折痕,一般来说是将印刷好的成卷包装袋用包装膜,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折痕形成装置形成M型折痕后,再展开进入包装机进行食品的包装和封口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折痕形成装置200的较佳实施例中,其设置包括具有一支架201,该支架201通过钢管框架以及钢板等焊接或加固连接形成,用于承载整个运载传输的辊轮及动力驱动机构等,卷膜传输的原理请参见现有技术图1和图2。所述折痕形成装置200还包括一成型底板组件202,如图3和图10所示,用于将包装膜卷覆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202上形成折边(图中未示出包装膜),所述成型底板组件202具有从右到左的端部梯形282,也即包装膜的行进方向上,从右到左变窄,并向下倾斜设置,在端部梯形282的顶端还可以设置助力的辊筒,可以由外部动力驱动,例如皮带轮或齿轮传动,以便将从下方从左向右输送过来的包装膜在该端部梯形的最宽位置折返,从成型底板组件202的上方绷紧从右向左输入。
所述成型底板组件202设置采用了可调整宽度的两个底板232,所述底板右侧拼合形状采用梯形设计,其最宽处可以增加助力的辊筒,可以由外部的驱动马达进行驱动,其最窄的尺寸对应包装袋的宽度W,如图2所示,包装膜就可以从该最窄处向下弯折。所述底板232的后端从最窄处延伸设置有平直部242,并在所述该平直部242的上方设置有一覆压板292,如图3所示,以便包装膜在覆压板292和平直部242之间通过,并且形成向下的弯折,如图2中所示的第一次折叠(II)。为方便所述包装膜进入该覆压板292和平直部242,所述覆压板292前端的拐角处设置有V型开口230,可以防止包装膜在此弯折位置被拐角划破的问题,以使其平滑进入后续折叠步骤。
所述端部梯形282的左侧最窄之处即为包装袋的宽度W,参见图2所示,向左连接有延伸的平板212。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202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狭缝222,如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并且所述包装膜从两侧覆盖在所述狭缝222上;一插片组件具有对应的插片203,从所述狭缝222插入预定深度,用于形成所述包装袋侧面的M型折痕,该的预定深度即为所述包装袋M型折痕所在侧面的最大高度H,如图2所示。
所述底板232的平直部242可分别与第一丝杆螺母204固定连接,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丝杆螺母204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一螺纹杆214上。所述第一丝杆螺母204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丝杆螺母204之间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且固连在所述底板232上,这样通过第一螺纹杆214的转动,就可以同时向外或同时向内平移,从而带动所述底板232的向外或向内移动,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宽度尺寸包装袋的M型折痕加工。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232可以设置成平直部242与端部梯形282的同步移动,或者将两者设置为分开的移动控制,也可以设置成仅对平直部242进行移动控制,而保持端部梯形282的不变,显然根据实际的包装袋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设置方案,并各有优缺点,包括动力、机械复杂程度以及对包装膜的磨损可能性。
所述覆压板292同步与所述底板232移动,并在所述覆压板292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板283,如图7所示,在所述定位板283上设置有对应的多个定位槽293,在所述覆压板292上对应设置有适配所述定位槽293的定位销240,这样在所述覆压板292和底板232同步向内或向外移动时,就可以通过定位槽和定位销的配合实现平稳移动,以及对移动范围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片组件210还包括对应的移动块213,如图8和图9所示(注意图中的右侧模块单元是爆炸开的示意图),所述插片203对应设置在所述移动块213上,所述移动块213分别与第二丝杆螺母224固定连接,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丝杆螺母224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二螺纹杆234上。这样所述第二螺纹杆234的转动,就可以带动所述第二丝杆螺母224同时向外或同时向内移动,通过所述移动块213的移动实现对所述插片203插入所述缝隙222的深度控制。所述插片203的前端设置向内侧的圆弧过渡,也就是面向缝隙222的方向是形成弧形,以便插入时防止划伤包装膜。
更好的实现方案中,还可以设置在所述插片203具有延伸的尾翼部233,如图8和图9所示,并在所述移动块213上设置有对应厚度的条形通孔243,所述尾翼部233穿过该条形通孔243后,可以与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外侧的一滑块253连接固定,所述滑块253与所述移动块213通过可滑动适配的结构配合连接,具体但不限于可以是在所述滑块253上设置方形或圆形的一个或多个滑柱284,并在所述移动块213上对应设置滑槽294,通过该滑动适配结构,所述滑块253通过设置在所述移动块213上的第四螺纹杆263可以驱动所述滑块253移动,靠向或远离所述移动块213,从而实现对所述插片203插入所述缝隙222的深度微调。在两个所述移动块213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50,两侧支撑板250之间可以设置成具有斜相对的斜面,这样就可以从斜面的间隙直观看出所调整的间距,并可以通过两支撑板250的间隙大小限制两个移动块213之间的位移间距范围。
所述移动块213及插片203和滑块253相对设置,形成两侧可微调的结构。整个移动块可以通过第二螺纹杆的调整实现相对大幅度地同时向内或向外的调整,从而实现对M型折痕深度,也即包装后的包装袋侧面高度设置(包装完成后的包装袋侧面高度是M型折痕深度也就是所述插片插入所述缝隙深度的两倍)。然后再通过所述滑块253的微调,例如通过旋钮调整滑块253,从而实现对M型折痕深度的微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202的后方设置有可调整宽度的压辊205,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其包括联动第三丝杆螺母215的压块225,所述第三丝杆螺母215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三螺纹杆235上;所述压块225设置在平行于所述第三螺纹杆235的滑杆245上。在所述滑杆245上设置有纵向滑槽255,以及在所述压块225内对应设置有适配所述纵向滑槽255的纵向凹凸纹,如图7所示。这样在通过所述第三螺纹杆235的转动可以实现所述第三丝杆螺母215的同时向外或同时向内的移动,所述第三丝杆螺母215带动所述压块225在所述滑杆245上同时向外或同时向内移动,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压块225能够正好压在所述M型折痕位置上进行热压,最终形成比较明显且持久的折痕。
为方便操作,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较佳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螺纹杆214、第二螺纹杆234和/或第三螺纹杆235上,在所述支架201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摇把结构236、237、238,如图5和图7所示。在所述支架201上对应所述摇把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的位置显示器246、247、248。该位置显示器可以采用数字显示,可以根据丝杆转动的圈数进行记录,以方便对不同宽度和型号的包装袋进行记录和标记。第一螺纹杆214的宽度调整与整个包装袋的包装后宽度有关,第二螺纹杆234的宽度调整与包装袋的高度也就是M型折痕深度有关,而第三螺纹杆的调整在于要根据第一螺纹杆214和第二螺纹杆234的调整确定,以便其压块225能够对应压在所述M型折痕上。
在所述第一螺纹杆214和第二螺纹杆234的侧边还分别设置有左右两侧各一个导向杆251,如图7所示,用于使对应的平移部件可以更加平稳地移动。
上述各螺纹杆的调整也可以通过更自动的调整方式实现,例如通过电动马达配合位置显示器,在经过初始化位置准确后的情况下,可以利用预定的控制算法,通过电路的智能控制,进行自动的调整和控制,以便实现自动地适应包装袋的宽度高度折痕加工。
本实用新型所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在所述压辊205的后方还设置有一被动辊206,如图7所示,用于稳定折压后的包装膜,并可以进行转向,将包装膜向包装机方向卷送。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202的上方,即所述被动辊206的右侧后方位置,还设置包括一展开板207,用于在所述包装膜形成M型折痕后的展平,其包括一端弯曲翘起的平板217,以及在所述平板上垂直设置的竖筋板227,这样所述包装膜就可以被展开后进入后续的包装机中,当然此时之前已经形成的M型折痕依然存在和保留。
本实用新型上述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中,通过上述插片与缝隙的配合,以及各加工结构的可调整,实现了针对不同型号尺寸的包装袋都可以进行加工的设备装置,远比只使用一种固定尺寸的设备更通用,并且操作更为简单和准确。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设置具有一支架,并包括一成型底板组件,用于将包装膜卷覆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上形成折边;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的两侧各设置有一狭缝,并且所述包装膜从两侧覆盖在所述狭缝上;一插片组件具有对应的插片,从所述狭缝插入预定深度,用于形成所述包装袋侧面的M型折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底板组件设置采用可调整宽度的两个底板,所述底板拼合形状采用梯形设计,其最窄尺寸对应包装袋的宽度;所述底板分别与第一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一螺纹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组件还包括对应的移动块,所述插片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移动块分别与第二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二螺纹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成型底板组件的后方设置有可调整宽度的压辊,其包括联动第三丝杆螺母的压块,所述第三丝杆螺母内的螺纹方向相反设置,并同轴装配在一第三螺纹杆上;所述压块设置在平行于所述第三螺纹杆的滑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上设置有纵向滑槽,以及在所述压块内对应设置有适配所述纵向滑槽的纵向凹凸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螺纹杆、第二螺纹杆和/或第三螺纹杆上,在所述支架的外侧设置有对应的摇把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摇把的位置上设置有对应的位置显示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片设置有尾翼部,并在所述移动块上设置有所述尾翼部穿过的条形通孔,在所述条形通孔外侧设置有一滑块,所述尾翼部与所述滑块固连,并且所述滑块通过一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的第四螺纹杆用于微调所述插片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辊的后方还设置有一被动辊,用于稳定折压后的包装膜。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展开板,用于在所述包装膜形成M型折痕后的展平,其包括一端弯曲翘起的平板,以及在所述平板上垂直设置的竖筋板。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和/或第三螺纹杆的两侧设置有至少一导向杆。
CN201921111561.3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Active CN210338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1561.3U CN210338465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11561.3U CN210338465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38465U true CN210338465U (zh) 2020-04-17

Family

ID=70194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11561.3U Active CN210338465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38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3467A (zh) * 2019-07-16 2019-09-06 张静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3467A (zh) * 2019-07-16 2019-09-06 张静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CN110203467B (zh) * 2019-07-16 2023-11-17 张静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616832B2 (ja) 製袋装置
US8597167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gs
CN210338465U (zh)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CN110281585B (zh) 一种新型无纺布立体袋制袋机
US3605585A (en) Apparatu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boxes
CN110203467B (zh) 一种立体包装袋的折痕形成装置
CN112427817A (zh) 折叠式滤网裁切装置及折叠式滤网的定幅裁切方法
CN216101158U (zh) 全自动皮壳机的送料包边下料装置
CN207310085U (zh) 一种全自动模切机
CN214085131U (zh) 一种包装机用包装袋压平机构
CN212472592U (zh) 食品包装袋加工生产线用调节装置
JP3182620B2 (ja) 段ボール箱の底折り押出し装置
CN210763560U (zh) 能够加工不同宽度产品的塑料袋折叠装置
CN110092041B (zh) 一种瓦楞纸板的折边装置
CN108461798B (zh) 一种电池包装膜推滚压芯机构
US20060101786A1 (en) Carton sealing machine
CN211591485U (zh) 一种纸箱生产用折边系统
CN218928749U (zh) 一种耐压型瓦楞纸箱成型装置
CN217165801U (zh) 一种多功能四轮轧机
CN219325576U (zh) 一种纸板折边机
CN217062314U (zh) 一种对软包电池一次成型折边的机构
CN219096072U (zh) 一种纸盒自动成盒机
US5996198A (en) Apparatus for ribbing cloth venetian blind strips
CN220594225U (zh) 一种用于纸盒生产用压平装置
CN213923297U (zh) 一种纸板生产用防卷曲的覆膜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05

Address after: Unit 1802, unit 2, building 7, No. 712, Tongx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oshan gumiq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Address before: 266041 208 households in No. 3 Building 16 Nanfeng Road, Sif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Jing

Patentee before: Li Zhenz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