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1614U -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21614U
CN210321614U CN201921242344.8U CN201921242344U CN210321614U CN 210321614 U CN210321614 U CN 210321614U CN 201921242344 U CN201921242344 U CN 201921242344U CN 210321614 U CN210321614 U CN 210321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assembly
pressing
component
positioning
sub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234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荣辉
王超
倪立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tong Precision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tong Precision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tong Precision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tong Precision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234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216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21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21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轴承组件的卡接组件,卡接组件与底座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两条滑杆,两条滑杆之间形成一条滑槽,滑槽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滑槽的宽度与卡接组件的长相同,滑槽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定位组件和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和测量组件与底座固定连接,与压紧组件处于同一侧还设置有测量组件,卡接组件沿滑槽滑动至定位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定位组件、卡接组件与压紧组件在同一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的效果。

Description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加工装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组件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轴承组件及使用此轴承组件的设备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高精度RV减速器采用的锥度轴承,对轴承组件的安装精度要求更高,必须保证锥度轴承组件径向无间隙,并且轴向位置准确。
现在精度要求高的锥度轴承与偏心轴组装完成的轴承组件,要测量其游隙值以及整体组件长度,需要在水平平台上固定被测轴承组件的内圈,使外圈处于正常接触状态,用测量仪器测头对准外圈外表面中部,在轴承的直径方向推、拉外圈,测量仪表上所显示的数值差,即为径向游隙。在不同的角位置,按同样程序重复地进行若干次测量,取几次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轴承的径向游隙值并最终测量出轴承组件整体长度。这样的操作需要准确固定轴承组件且要使测量仪器对准轴承组件的圆心,操作步骤繁琐且要求准确度要高,稍不仔细就需要重新开始,操作繁琐,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具有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轴承组件的卡接组件,卡接组件与底座滑动连接,在底座上沿底座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两条滑杆,两条滑杆之间形成一条滑槽,滑槽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与底座固定连接,滑槽的宽度与卡接组件的长相同,滑槽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定位组件和压紧组件,压紧组件和测量组件与底座固定连接,与压紧组件处于同一侧还设置有测量组件,卡接组件沿滑槽滑动至定位组件与压紧组件之间,定位组件、卡接组件与压紧组件在同一轴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组件、压紧组件以及定位组件的配合设置,可快速得的轴承组件、压紧组件和定位组件在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接组件包括沿卡接组件宽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固定且上下相对设置的卡座,在卡座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实现灵活固定轴承组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定位组件包括定位件、支撑座和支撑块,定位件贯穿支撑座和支撑块朝向卡接组件的方向伸出并与放置在卡接组件内的轴承组件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组件的设置,实现将轴承组件的一端灵活固定,以便于使压紧组件压紧进而便于测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定位件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抵接的定位套,定位套为内部中空的管套,定位套的外径大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的直径,在定位套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环,定位环的直径与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吻合,定位环与定位套一体成型,定位套贯穿支撑块并与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定位套伸出支撑块且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轴,定位轴的直径小于定位套的直径,定位轴一端伸入至定位套内部,且定位轴的直径大于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直径,定位轴伸入至定位套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凹孔,凹孔的直径与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直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套与定位柱轴的配合设置,实现可灵活压紧轴承组件的外圈同时还可判断轴承组件的偏心轴是否可以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组件包括压紧座和压紧件,压紧件贯穿压紧座朝向轴承组件的方向伸出并与轴承组件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紧组件的设置,实现灵活对轴承组件施加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件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承的外圈相抵接的压紧柱,压紧柱的外径小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的直径,在压紧柱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环,压紧环的直径与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吻合,压紧环与压紧柱一体成型,压紧环的端面超出压紧柱的顶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紧柱与压紧环的配合设置,实现便于将轴承组件压紧且防止在压紧过程中对轴承内圈造成损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压紧柱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压紧座的压紧杆,压紧杆与压紧柱相抵接,且压紧杆与压紧座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紧杆与压紧柱的配合设置,通过确定转动压紧杆的圈数,从而便于给轴承组件施加可控的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测量组件包括贯穿压紧座的光栅尺,光栅尺的长度方向与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光栅尺的一端朝向轴承组件伸出并与压紧环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测量组件的设置,实现可灵活测量轴承组件的游隙以及总长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接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辅助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辅助固定组件的设置,实现可灵活固定卡接组件的位置,防止卡接组件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卡接组件的顶端设置有辅助固定组件,卡接组件四周设置有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与卡接组件的顶端平行,辅助固定组件包括贯穿顶板的固定柱,且固定柱与顶板螺纹连接,固定柱穿过顶板与卡接组件的顶端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柱与固定板的配合设置,通过拧动固定柱,从而带动固定板灵活将卡接组价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卡接组件的设置,实现可快速灵活的将轴承组件固定;
2.通过压紧组件与定位组件的配合设置,实现可灵活测量轴承组件的长度;
3.通过辅助固定组件的设置,实现进一步将卡接组件灵活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压紧组件和测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的剖面图。
图中,1、底座;11、滑杆;12、滑槽;121、限位块;13、支撑柱;14、顶板;2、卡接组件;21、卡座;211、弧形槽;3、定位组件;31、定位件;311、定位套;3111、定位片;312、定位环;313、定位轴;3131、凹孔;314、定位头;32、支撑座;33、支撑块;4、压紧组件;41、压紧座;42、压紧件;421、压紧柱;422、压紧环;423、压紧杆;424、压紧头;5、测量组件;51、光栅尺;6、辅助固定组件;61、固定柱;62、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设置有可放置轴承组件的卡接组件2,轴承组件包括偏心轴以及套设在偏心轴上的轴承。卡接组件2与底座1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两条滑杆11,两条滑杆11之间形成一条滑槽12,滑槽12的宽度与卡接组件2的长相同,卡接组件2可沿着相对设置的滑杆11形成的滑槽12的长度方向移动。在滑槽12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21,限位块121与底座1固定连接,通过限位块121限制卡接组件2沿滑槽12滑动的位置。在滑槽12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定位组件3和压紧组件4,压紧组件4和测量组件5与底座1固定连接,与压紧组件4处于同一侧还设置有测量组件5。将放置有轴承组件的卡接组件2沿滑槽12滑动至分别与定位组件3和压紧组件4处于同一轴线时,通过定位组件3抵接于卡接组件2以及放置在卡接组件2上的轴承组件,进而配合压紧组件4将放置在卡接组件2上的轴承组件沿轴承组件的长度方向压紧,从而通过测量组件5测量轴承组件的长度。
参照图2,卡接组件2包括一端铰接固定且上下相对设置的卡座21,卡座21呈矩形,上下相对设置的卡座21沿卡座21的宽度方向的一端相互铰接固定。在卡座2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弧形槽211,上下相对设置的卡座21相互对合,上下相对设置的卡座21相对设置的弧形槽211相互拼合呈完整的圆,圆的直径与轴承组件的外圈的直径相吻合。
参照图1、图4,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件31、支撑座32和支撑块33,定位件31贯穿支撑座32和支撑块33朝向轴承组件的方向伸出并与轴承组件相抵接。支撑座32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与压紧组件4相对设置,支撑座32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支撑块33设置在支撑座32与滑槽12之间并与底座1固定连接,支撑块33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定位件31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承的外圈相抵接的定位套311,定位套311为内部中空的管套,定位套311的外径大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的直径,在定位套311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环312,定位环312的直径与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吻合,定位环312与定位套311一体成型。
定位套311贯穿支撑块33并与支撑块33固定连接,在定位套311伸出支撑块33且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轴313,定位轴313的直径小于定位套311的直径,定位轴313一端伸入至定位套311内部,且定位轴313的直径大于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直径,在定位轴313伸出定位套311且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片3111,定位片3111为圆环状,定位片3111与定位套311固定连接,且定位套311与定位片3111圆心在同一轴线上。定位片3111的内径与定位轴313的直径相同。定位轴313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从定位套311伸出并穿过定位片3111与定位片3111转动连接。通过定位片3111将定位轴313支撑起来,进而使得定位片3111、定位轴313以及定位套311的圆心均在同一轴线上。
定位轴313伸入至定位套31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凹孔3131,凹孔3131的直径与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直径相同。轴承组件伸出卡座21的偏心轴伸入至定位套311内部并伸入至定位轴313的凹孔3131中,实现定位轴313的凹孔3131与偏心轴插接固定,定位轴313另一端从定位套311伸出。定位轴313伸出定位套311的一端穿过支撑座32固定连接有定位头314,定位轴313与支撑座32转动连接。在用定位套311抵紧轴承组件的外圈时,通过转动定位轴313进而带动与定位轴313插接固定的轴承组件的偏心轴转动,从而确保在施加规定压力的测量过程中,轴承组件仍处于能够工作的状态。
压紧组件4包括压紧座41和压紧件42,压紧件42贯穿压紧座41朝向轴承组件的方向伸出并与轴承组件相抵接,压紧座41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与定位组件3相对设置,压紧座4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平行。压紧件42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承的外圈相抵接的压紧柱421,压紧柱421的外径小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的直径,在压紧柱421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环422,压紧环422的直径与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吻合,压紧环422与压紧柱421一体成型。压紧环422的端面超出压紧柱421的顶端,故在压紧环422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抵接时,压紧柱421未接触到轴承组件的轴承内圈,从而防止在压紧过程中对轴承内圈造成损害。在压紧柱421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压紧座41的压紧杆423,压紧杆423与压紧柱421相抵接,且压紧杆423与压紧座41螺纹连接。在压紧杆423伸出压紧座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头424,转动压紧头424进而带动压紧柱421朝向靠近轴承组件的方向移动来顶紧压紧柱421,使压紧柱421将轴承组件压紧。
参照图3,测量组件5包括贯穿压紧座41的光栅尺51,光栅尺5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垂直,光栅尺51的一端朝向轴承组件伸出并与压紧环422相抵接。
参照图1、图4,在卡接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辅助固定组件6,通过辅助固定组件6将卡接组件2进一步固定,防止卡接组件2在测量过程中移动,导致测量误差。在卡接组件2四周设置有四根支撑柱13,四根支撑柱13分别两两为一组相对设置在滑槽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且四根支撑柱13围设的区域将卡接组件2围设起来,四根支撑柱13的高相同且大于卡接组件2的高,在四根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4,顶板14的四个角分别与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顶板14的中心与放置在定位组件3与压紧组件4之间的卡接组件2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且此轴线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垂直。辅助固定组件6包括贯穿顶板14的固定柱61,且固定柱61与顶板14螺纹连接,固定柱61穿过顶板14与卡接组件2的顶端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固定板62的长度方向与卡接组件2的长度方向平行,通过拧动固定柱61,使固定柱61带动固定板62朝向靠近卡接组件2的方向运动,进而将卡接组件2压紧在指定位置,确保卡接组件2不能随意移动。
测量轴承组件的游隙长度以及总长度首先要将标准件放置在卡座21中,且使定位组件3与压紧组件4分别与标准件长度方向的两侧相抵接,然后使光栅尺51的测量头抵接在压紧组件4的压紧环422上,标记此时光栅尺51的测量值为零刻度值。
然后打开卡接组件2取出标准件并将轴承组件放入,且使轴承组件的长度方向沿卡接组件2的长度方向放置。轴承组件的轴承的两端分别卡在相对设置的弧形槽211上,且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一端从卡接组件2向靠近定位组件3的方向伸出,放置好轴承组件后将上方的卡座21与下方卡座21相互对合固定,并将卡接组件2以及轴承组件沿滑槽12滑动至定位组件3与压紧组件4之间,当卡接组件2与限位块121相抵接,从而确保轴承组件与定位组件3以及卡接组件2中的轴承组件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且轴线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垂直。此时定位组件3的定位套311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抵接,定位轴313开设有凹孔3131的一端将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一端卡接在凹孔3131内,转动压紧头424,使得压紧头424带动压紧杆423将压紧柱421朝向靠近轴承组件的方向压紧。且此时施加的压紧的力是在考量轴承组件的型号后施加的处于规定的标准范围内的力,从而将轴承组件压紧。同时转动定位组件3的定位头314,确保在压紧轴承组件后,与定位头314固定连接的定位柱能够带动轴承组件的偏心轴转动,从而确保轴承组件处于压力状态时能够正常工作。此时打开测量组件5,通过光栅尺51与压紧环422抵接时的长度与之前测量标准件时标注的长度之差即为轴承组件的游隙距离,从而进一步测量出轴承组件的整体长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轴承组件的卡接组件(2),卡接组件(2)与底座(1)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沿底座(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有两条滑杆(11),两条滑杆(11)之间形成一条滑槽(12),滑槽(12)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21),限位块(121)与底座(1)固定连接,滑槽(12)的宽度与卡接组件(2)的长相同,滑槽(12)宽度方向的两侧相对设置有定位组件(3)和压紧组件(4),压紧组件(4)和测量组件(5)与底座(1)固定连接,与压紧组件(4)处于同一侧还设置有测量组件(5),卡接组件(2)沿滑槽(12)滑动至定位组件(3)与压紧组件(4)之间,定位组件(3)、卡接组件(2)与压紧组件(4)在同一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包括沿卡接组件(2)宽度方向的一端铰接固定且上下相对设置的卡座(21),在卡座(21)长度方向两端的侧壁上相对开设有弧形槽(2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定位件(31)、支撑座(32)和支撑块(33),定位件(31)贯穿支撑座(32)和支撑块(33)朝向卡接组件(2)的方向伸出并与放置在卡接组件(2)内的轴承组件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1)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抵接的定位套(311),定位套(311)为内部中空的管套,定位套(311)的外径大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的直径,在定位套(311)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定位环(312),定位环(312)的直径与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吻合,定位环(312)与定位套(311)一体成型,定位套(311)贯穿支撑块(33)并与支撑块(33)固定连接,在定位套(311)伸出支撑块(33)且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定位轴(313),定位轴(313)的直径小于定位套(311)的直径,定位轴(313)一端伸入至定位套(311)内部,且定位轴(313)的直径大于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直径,定位轴(313)伸入至定位套(31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凹孔(3131),凹孔(3131)的直径与轴承组件的偏心轴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压紧座(41)和压紧件(42),压紧件(42)贯穿压紧座(41)朝向轴承组件的方向伸出并与轴承组件相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件(42)包括与轴承组件的轴承的外圈相抵接的压紧柱(421),压紧柱(421)的外径小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的直径,在压紧柱(421)与轴承组件的轴承外圈相对的一端设置有压紧环(422),压紧环(422)的直径与轴承外圈的直径相吻合,压紧环(422)与压紧柱(421)一体成型,压紧环(422)的端面超出压紧柱(421)的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柱(421)远离轴承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压紧座(41)的压紧杆(423),压紧杆(423)与压紧柱(421)相抵接,且压紧杆(423)与压紧座(41)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5)包括贯穿压紧座(41)的光栅尺(51),光栅尺(51)的长度方向与滑槽(12)的长度方向垂直,光栅尺(51)的一端朝向轴承组件伸出并与压紧环(422)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的顶端设置有辅助固定组件(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2)四周设置有四根支撑柱(13),四根支撑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14),顶板(14)与卡接组件(2)的顶端平行,辅助固定组件(6)包括贯穿顶板(14)的固定柱(61),且固定柱(61)与顶板(14)螺纹连接,固定柱(61)穿过顶板(14)与卡接组件(2)的顶端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2)。
CN201921242344.8U 2019-08-01 2019-08-01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Active CN2103216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2344.8U CN210321614U (zh) 2019-08-01 2019-08-01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2344.8U CN210321614U (zh) 2019-08-01 2019-08-01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21614U true CN210321614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7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2344.8U Active CN210321614U (zh) 2019-08-01 2019-08-01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21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6636B (zh) 用于双轴拉伸试验机的四轴对中调整系统及方法
CN110732886A (zh) 一种基于主轴回转精度的便携式动态加载与微调测量装置
CN105973111B (zh) 一种蛋形耐压壳快速定位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210321614U (zh) 轴承组件长度测量装置
CN113484045B (zh) 一种纵向测力系统及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
CN113281188A (zh) 一种机械成型材料用强度测试设备
CN211179398U (zh) 用于试验机的同轴度调整装置
CN113074852A (zh) 便携式残余应力测试装置
WO2006001193A1 (ja) 等速ジョイントの寸法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10497316A (zh) 一种高精度便携式定长测量装置
CN111721511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油雾分离器转子轴向活动量测量装置
EP0507630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surfaces and lenses
CN106596004B (zh) Rv减速器支撑刚度测试装置
CN113484043B (zh) 一种垂向测力系统及测力轮对标定试验台
CN215727360U (zh) 一种轧机阻尼体专用液压数显检测装置
CN211783273U (zh) 一种用于检测公路桥梁支座变形的测量尺
CN211277393U (zh) 一种基于主轴回转精度的便携式动态加载与微调测量装置
CN104154837B (zh) 一种基于标准心轴的四极杆组件装配装置
CN112240741A (zh) 一种注塑件定位测量用治具
CN106323116A (zh) 车门铰链总成检具
CN111999021A (zh) 动压径向气体轴承箔片静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JP2941720B2 (ja) 原子燃料棒の端栓取付平行度測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1551439A (zh) 一种一体式偏压实验装置
CN219455359U (zh) 轴承无载启动力矩的测试装置
CN110686973A (zh) 拉伸-扭转复合引伸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