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6595U -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16595U
CN210316595U CN201921093874.0U CN201921093874U CN210316595U CN 210316595 U CN210316595 U CN 210316595U CN 201921093874 U CN201921093874 U CN 201921093874U CN 210316595 U CN210316595 U CN 2103165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ole
straight pipe
support
ben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9387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继炜
李俊杰
翟国政
高宇甲
胡魁
王康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urth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Seventh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9387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165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165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165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该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直管以及与直管平行间隔布置的转轴,捆绑装置还包括弯管,直管以及弯管外壁上分别设有裂缝,转轴的端部设有第一立板,直管上设有避让槽,第一立板的端部设有与直管同轴的穿孔,转轴上设有在第一立板上的穿孔与直管管孔同轴对应时与弯管管孔同轴对应的通孔,转轴在其转动行程内具有第一立板上的穿孔与直管管孔同轴对应时,铁丝穿过直管管孔、穿孔、弯管管孔、通孔的初始位,还具有铁丝从直管和弯管上的裂缝穿出而打结的捆绑位。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适用于狭小空间交叉钢筋的捆绑,操作方便,施工时间短,施工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上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需要先搭建钢筋网,在搭建钢筋网时需要将交叉的钢筋使用铁丝捆绑固定;采用装配式建筑时,预制墙体安装到位后需要在预制墙体与现浇板之间搭建钢筋网,而预制墙体与现浇板之间的空间比较狭小,预制墙体靠内侧的交叉钢筋通过施工人员手动捆绑即可,但是预制墙体靠外侧的交叉钢筋由于空间狭小施工人员的手伸不过去且看不到交叉钢筋的具体位置,因此手动捆绑狭小空间的交叉钢筋比较困难,捆绑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空间狭小环境下手动捆绑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包括高度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以及与直管平行间隔布置的转轴,所述捆绑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支架可拆连接、另一端与直管同轴对接的弯管,所述直管以及弯管外壁上分别设有沿轴线延伸且与管孔连通的裂缝,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沿转轴径向延伸的第一立板,所述直管上设有用于避让转动的第一立板的避让槽,所述第一立板的端部设有与直管同轴的穿孔,所述转轴上设有在第一立板上的穿孔与直管管孔同轴对应时与弯管管孔同轴对应的通孔,所述转轴在其转动行程内具有第一立板上的穿孔与直管管孔同轴对应时,铁丝穿过直管管孔、穿孔、弯管管孔、通孔的初始位,还具有铁丝从直管和弯管上的裂缝穿出而打结的捆绑位。
所述转轴远离第一立板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转轴处于初始位时所述手轮的最高点设有标记。
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弯管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可拆连接。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槽壁与第一支撑杆适配的水平通槽,所述水平通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与卡块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卡块之间设有用于将卡块压紧在第二卡槽内的压簧。
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套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将第二支撑杆与套筒锁紧的锁紧螺钉。
所述直管和弯管的裂缝的缝宽小于铁丝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通过直管和弯管的拼接,使捆绑交叉钢筋用的铁丝穿过直管和弯管后即可环绕钢筋交叉点一周,铁丝贯穿直管过程中穿入第一立板的通孔,铁丝穿出弯管后穿入第二立板的通孔,同时转动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使穿在直管和弯管的铁丝受到径向拉力作用后由直管和弯管上的缝脱离直管和弯管,同时将铁丝打上结。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适合捆绑狭小空间处的交叉钢筋,比人工捆绑更快速精准,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通过直管和弯管对铁丝的引导,使铁丝环绕钢筋交叉点一周,通过转动铁丝贯穿的两个立板使铁丝打上结,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适用于狭小空间交叉钢筋的捆绑,操作方便,施工时间短,施工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沿图1中A-A向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中的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和转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板;2-直管;3-第一立板;4-转轴;5-第二立板;6-弯管;7-手轮;8-第一支撑杆;9-卡块;10-压簧;11-第二支撑杆;12-套筒;13-铁丝;14-横向钢筋;15-竖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7所示,包括支架,支架包括高度沿竖向延伸的支撑板1和第一支撑杆8。支撑板1上装有一个水平的直管2,直管2上沿直管2母线的方向开有一条贯穿直管2的裂缝。直管2上开缝的一侧插装有一个与直管2中心轴线垂直的第一立板3,第一立板3上插入直管2的一端开有一个穿孔。支撑板1上装有一个可转动且中心轴线与直管2中心轴线平行的转轴4,转轴4的一端固定有一个第二立板5。第二立板5上开有一个通孔,第二立板5与第一立板3固定连接且置于支撑板1同侧。第二立板5可带动第一立板3沿转轴4中心轴线转动;直管2的一端有一个内径与直管2内径相等且与第二立板5置于支撑板1同侧的弯管6。弯管6与直管2的端部只接触不固定,弯管6上沿弯管6母线的方向开有一条贯穿弯管6的裂缝。当第二立板5带动第一立板3转动至第一立板3上的通孔中心轴线与直管2中心轴线重合时,弯管6自由端的端面中心在第二立板5的通孔中心轴线上。转轴4在其转动行程内具有第一立板3上的穿孔与直管2管孔同轴对应时,铁丝13穿过直管管孔、穿孔、弯管管孔、通孔的初始位,还具有铁丝13从直管2和弯管6上的裂缝穿出而打结的捆绑位。
支撑板1顶部开有一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底部为半圆形,直管2的一端可放置在第一凹槽内,既方便直管2的安装又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直管2上开有一个第二凹槽,第二立板5带动第一立板3转动时第一立板3可通过第二凹槽。
为了方便铁丝13顺利穿过第一立板3上的穿孔和第二立板5上的通孔,第一立板3的穿孔直径大于等于直管2内径,第二立板5的通孔直径大于等于弯管6的内径。
为了方便转轴4的转动,转轴4远离第二立板5的一端贯穿支撑板1并套装有一个手轮7,手轮7上设有标记。当标记置于最高位置时,第一立板3的穿孔中心轴线与直管2的中心轴线重合,弯管6自由端的端面中心在第二立板5上通孔的中心轴线上。
为了实现对弯管6的支撑和定位,所述的支撑板1上开有一个前后方向的水平通槽、第一支撑杆8的一端固定在弯管6上,另一端可在支撑板1的水平通槽内滑动,水平通槽的上下两端面上各开设有一个竖向的第一卡槽。两个第一卡槽关于通槽水平中心线对称,每个第一卡槽内设有一个卡块9,每个卡块9与对应第一卡槽之间设有一个压簧10。每个压簧10的一端与对应卡块9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卡槽底部连接,第一支撑杆8的外圆缘面上开有两个可与两个卡块9对应配合的第二卡槽。
为了实现支撑板1的固定和高度可调,所述的支撑板1的底部固定有第二支撑杆11。支撑杆外侧套装有套筒12,第二支撑杆11可在套筒12内上下移动并可经螺钉固定第二支撑杆11,当支撑板1高度确定后通过锁紧螺钉将第二支撑杆11固定在套筒12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是:将直管2其中一端放置在交叉钢筋的横向钢筋14上,另一端放置在支撑板1的第一凹槽内。转动直管2使直管2上的缝置于靠近钢筋交叉点的一侧,调节支撑板1的高度,使直管2中心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支撑板1高度调好后经螺钉锁紧。转动手轮7使手轮7上的标记置于最高位置,此时第一立板3的穿孔中心轴线刚好与直管2的中心轴线重合。弯管6自由端的端面中心在第二立板5的通孔中心轴线上;将与弯管6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8装入支撑板1的水平通槽的末端且两个卡块9分别卡在第一支撑杆8上对应的第二卡槽内,此时弯管6与直管2的端部接触,另一端绕过交叉钢筋的竖向钢筋15从直管2穿入区域的对角区域穿出。弯管6与直管2接触的端面中心在直管2的中心轴线上,拼接处弯管6上的缝的切线与直管2上的缝的切线重合。
将铁丝13从直管2的自由端穿入,经过第一立板3上的穿孔,再由直管2穿入弯管6,从弯管6穿出后贯穿第二立板5的通孔,转动手轮7,转轴4带动第一立板3和第二立板5沿转轴4轴线转动,此时贯穿在第一立板3穿孔处的铁丝13受到径向拉力的作用,使直管2内的铁丝13从直管2的缝中脱离直管2,与此同时,弯管6内的铁丝13受到径向拉力的作用也从弯管6的缝中脱离,此时铁丝13刚好环绕钢筋交叉点一周,继续转动手轮7使铁丝13在钢筋交叉的位置处打上结,即完成对交叉钢筋的捆绑。
为了防止铁丝13在穿入直管2和弯管6的过程中脱离直管2和弯管6,直管2和弯管6上的缝宽小于铁丝13直径,当直管2和弯管6内的铁丝13受到径向拉力的作用时,铁丝13使直管2和弯管6发生变形,直管2和弯管6的缝宽变宽,从而使铁丝13脱离直管2和弯管6;弯管6与直管2拼接的端面中心在直管2的中心轴线上是为了使铁丝13更容易由直管2穿入弯管6中,弯管6与直管2拼接处弯管6上的缝的切线与直管2上的缝的切线重合是为了使铁丝13更容易脱离直管2和弯管6;第一立板3在直管2上插装的位置可根据施工现场的需要进行调整,当需要第一立板3距离钢筋交叉点稍近时,将直管2上的凹槽开在离直管2与弯管6接触的一端近一些,反之,当需要第一立板3距离钢筋交叉点稍远时,将直管2上的凹槽开在离直管2与弯管6接触的一端远一些;为了防止转动转轴4时由于铁丝13受到径向拉力作用使直管2晃动,在转动手轮7时需要用手对直管2施加作用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沿竖直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直管以及与直管平行间隔布置的转轴,所述捆绑装置还包括一端与支架可拆连接、另一端与直管同轴对接的弯管,所述直管以及弯管外壁上分别设有沿轴线延伸且与管孔连通的裂缝,所述转轴的端部设有沿转轴径向延伸的第一立板,所述直管上设有用于避让转动的第一立板的避让槽,所述第一立板的端部设有与直管同轴的穿孔,所述转轴上设有在第一立板上的穿孔与直管管孔同轴对应时与弯管管孔同轴对应的通孔,所述转轴在其转动行程内具有第一立板上的穿孔与直管管孔同轴对应时,铁丝穿过直管管孔、穿孔、弯管管孔、通孔的初始位,还具有铁丝从直管和弯管上的裂缝穿出而打结的捆绑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远离第一立板的一端设有手轮,所述转轴处于初始位时所述手轮的最高点设有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弯管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可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槽壁与第一支撑杆适配的水平通槽,所述水平通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卡块,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与卡块卡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卡块之间设有用于将卡块压紧在第二卡槽内的压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下侧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套装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用于将第二支撑杆与套筒锁紧的锁紧螺钉。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叉钢筋捆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和弯管的裂缝的缝宽小于铁丝的直径。
CN201921093874.0U 2019-07-13 2019-07-13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Active CN2103165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3874.0U CN210316595U (zh) 2019-07-13 2019-07-13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93874.0U CN210316595U (zh) 2019-07-13 2019-07-13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16595U true CN210316595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50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93874.0U Active CN210316595U (zh) 2019-07-13 2019-07-13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165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4053U (zh) 钢筋弯曲机
CN214996081U (zh) 一种用于不同标号混凝土浇筑的拦截工具
CN210316595U (zh) 一种交叉钢筋捆绑装置
CN107152092A (zh) 一种施工缝处中埋式止水带的安装方法及其使用的固定架
CN106758882A (zh) 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吊杆更换的抱箍式自动调平锚固装置及其用于吊杆更换的方法
CN108543991A (zh) 在混凝土顶板下向上钻孔专用工装
CN105113781B (zh) 一种悬挑架梁侧全预埋安装搭设装置
CN206296282U (zh) 一种能够对混凝土输送泵管堵塞后进行快速疏通的设备
CN207435906U (zh) 用于桥梁施工的托架
CN106245900A (zh) 一种实用型脚手架连接装置
CN207615567U (zh) 一种钢筋切断装置
CN210396131U (zh) 一种新型机电洞口套管加固装置
CN210258960U (zh) 一种地梁钢筋钢管支撑架
CN211173094U (zh) 一种新型高低标号混凝土拦截工具
CN210978749U (zh) 一种长输管道施工稳管机构
CN106964725A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钢筋折弯装置
CN209407908U (zh) 一种五金器具用的切割打磨装置
CN107571507B (zh) 管内塑料板接口焊接机构
EP2806098A2 (en) Drilling rig
CN208879796U (zh) 一种用于建筑机械配件生产的高效切割装置
CN106522109B (zh) 一种现浇高铁箱梁的施工方法及基础
CN220767749U (zh) 墩身钢筋绑扎平台
CN210396169U (zh) 一种建筑施工辅助装置
CN205088985U (zh) 过桥式可升降安全通道
CN110344534A (zh) 一种石墨烯混凝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