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9803U - 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9803U
CN210309803U CN201920948732.1U CN201920948732U CN210309803U CN 210309803 U CN210309803 U CN 210309803U CN 201920948732 U CN201920948732 U CN 201920948732U CN 210309803 U CN210309803 U CN 2103098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support
terrain vehicle
mounting
to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873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威
刘勇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7014579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0309803(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873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980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5094 priority patent/WO202025316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98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9803U/zh
Priority to US16/858,921 priority patent/US20200398625A1/en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3/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 B60G13/02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 B60G13/04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type of vibration dampers having dampers dissipating energy, e.g. frictionally mechanically, e.g. having frictionally-engaging springs as damp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所述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后轮轴支座;前束控制杆,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前侧且内端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后侧。由此,其不仅能够较小占用全地形车的后部空间,使整车布局更加合理,还能够保证其它零部件的正常工作,而且能够提高后轮运动空间。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车辆的悬挂系统是指由车身与轮胎间的弹簧和避震器等组成的整个支持系统。悬挂系统综合多种作用力,其能够隔离路面的不平,从而使行驶更舒适,而且行经不平路面时,能够保持轮胎与路面接触,悬挂系统决定着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车辆中十分关键的部件之一。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悬挂系统多采用双横臂式(双A臂)独立式悬挂,以及单拖曳臂式独立悬挂,此类悬挂系统结构简单,但其空间布局不合理,浪费了大量的空间,而且受车辆宽度、离地高度尺寸等限制,此类悬挂系统无法满足对后悬挂拥有较大运动行程的使用需求,也不能在悬挂行程增大后,对车轮上下跳动做精确的运动轨迹控制,直接影响后悬挂的整体性能及轮胎的磨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的操作稳定性高,能够提高后轮运动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后轮轴支座;前束控制杆,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前侧且内端连接在所述车架上;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后侧。
由此,其不仅能够较小占用全地形车的后部空间,使整车布局更加合理,还能够保证其它零部件的正常工作,并且通过前束控制杆,可以有效调节车轮定位参数,可以使得后轮获得较大的运动行程,而且能够有效控制后轮的运动轨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后拖曳臂,所述后拖曳臂的前端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且后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上,所述后拖曳臂纵向设置;所述后拖曳臂包括:前安装头、主体和两个后安装头,所述主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安装头,所述主体的后端连接两个所述后安装头且两个所述后安装头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前安装头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两个所述后安装头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上端和下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安装头包括安装块;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上下间隔的两个横拉杆,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位于上方的所述后安装头的所述安装块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上端同轴安装,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位于下方的所述后安装头的所述安装块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下端同轴安装,两个所述横拉杆的内端均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上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下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后桥,所述后桥包括半轴,所述半轴一端连接所述后轮轴支座且另一端连接减速器,所述前束控制杆位于所述半轴的前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半轴通过外球笼与所述后轮轴支座连接,所述半轴的外球笼中心位于所述后轮轴支座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所述关节轴承中心的连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车架包括:斜纵梁,所述斜纵梁位于所述后拖曳臂的内侧,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内端连接在所述斜纵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所述斜纵梁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后端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关节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还包括:减震器,所述车架包括上横梁,所述减震器的前上端连接在所述上横梁上且后下端连接在所述后拖曳臂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轮轴支座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上安装孔、中支撑孔、下安装孔、前安装孔和后安装孔,所述中支撑孔用于支撑轮轴,所述上安装孔和所述下安装孔用于安装关节轴承,所述前安装孔和所述后安装孔用于供紧固件穿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立体图;
图2是图1全地形车的主视图;
图3是图1全地形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1全地形车在后轮轴支座处的局部爆炸图。
附图标记:
全地形车100;
车架10;斜纵梁11;安装支架111;上横梁12;
后轮轴支座20;上安装孔21;中支撑孔22;下安装孔23;前安装孔24;后安装孔25;
后拖曳臂30;前安装头31;主体32;后安装头33;安装块34;
前束控制杆40;制动器50;横拉杆60;
关节轴承70;减震器80;半轴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0、后轮轴支座20、后拖曳臂30、前束控制杆40、制动器50。车架10决定了车的形状以及车架10内部空间的大小,大部分零部件都设置在车架10内。
如图4所示,后轮轴支座20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孔,其正面的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直径较大的孔,中间位置的孔可以用来安装轮毂轴承支撑轮轴,后轮轴支座20的上下分别有伸出的两个条状,其上下两个条状的两端设置有纵向的通孔,其可以用来和其它零部件进行连接,后轮轴支座20的前端有向反面延伸的矩形状的结构,其表面也设置有纵向的通孔,可以用来连接其它零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后拖曳臂30为一端大一端小的板条状,后拖曳臂30的前端(面积小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车架10上,并且后拖曳臂30的后端(面积大的一端)同样也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后轮轴支座20上,后拖曳臂30纵向设置。纵向即图2中所示的前后方向。
如图1所示,前束控制杆40呈长条杆状,前束控制杆40的外端连接在后轮轴支座20的前侧,其中,全地形车还包括后桥,后桥包括半轴90,半轴90的一端连接后轮轴支座20,半轴90的另一端连接减速器,该前束控制杆40的外端位于半轴90的前侧。如此设置的前束控制杆40可以合理利用后轮轴支座20的前部空间,而且运动时不会受到干涉。并且前束控制杆40的内端连接在车架10上,前束控制杆40能够控制后轮的前束角。具体地,如图1所示,前束控制杆40的左端即其外端,右端即其内端。制动器50设置在后轮轴支座20的后侧,其是全地形车100的制动装置,制动器50能够产生阻碍全地形车100运动的力。这样,前束控制杆40和制动器50分别分布在后轮轴支座20的前后两侧,前束控制杆40不会对制动器50产生干涉,从而可以避免影响制动器50的加液以及排气,可以使得全地形车100在后轮轴支座20处布局合理,可以保证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而且前束控制杆40可以有效调节后轮轴支座20的定位参数,可以使得后轮轴支座20获得较大的运动行程,可以有效控制后轮轴支座20的运动轨迹。另外,此种布置方式可以减小对全地形车100的后部空间占用,空间利用率高。
由此,其不仅能够较小占用全地形车100的后部空间,使整车布局更加合理,还能够保证其它零部件的正常工作,有利于制动器50的加液以及排气,能够更加方便地维护制动器5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后拖曳臂30包括:前安装头31、主体32和两个后安装头33。面积小的一端为前安装头31,面积大的一端为后安装头33,长条的板状结构为主体32,主体32的前端连接前安装头31,主体32的后端连接两个后安装头33,并且两个后安装头33上下间隔设置,后拖曳臂30的前安装头31连接在车架10上,后拖曳臂30的两个后安装头33分别连接在后轮轴支座20的上端和下端。如此设置的后拖曳臂30能够有效避让开前束控制杆40的外端,可以便于前束控制杆40在后轮轴支座20处的装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4所示,后安装头33包括安装块34,安装块34焊接或者通过螺钉或者螺栓连接件固定在后安装头33上,且上方的后安装头33和下方的后安装头33上均设置有安装块34。安装块34形成有穿孔。全地形车100还包括:上下间隔的两个横拉杆60,两个横拉杆60可以相对后轮轴支座20上下运动,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与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头尾相对的间隔设置,而且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长度大于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长度,这样设置的两个横拉杆60可以使得后轮轴支座20上下跳动外倾角和后轮轴支座20侧滑移量变化小。
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与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均设置有通孔,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与后拖曳臂30后端上方的后安装头33的安装块34以及后轮轴支座20的上端通过使用紧固件进行同轴安装;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与后拖曳臂30后端下方的后安装头33的安装块34以及后轮轴支座20的下端通过使用紧固件进行同轴安装。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和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内端均连接在车架10上。如此设置的横拉杆60便于安装,布局更加合理,其与后拖曳臂30以及后轮轴支座20同轴安装,能够保证同轴度。
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和后轮轴支座20的上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70,关节轴承70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的通孔内和后轮轴支座20上端的通孔内,通过使用紧固件,可以使用螺栓螺母,当然还可以使用其它紧固件,将位于上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与后拖曳臂30后端上方的安装头以及后轮轴支座20的上端同轴安装。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和后轮轴支座20的下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70。关节轴承70设置在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的通孔内和后轮轴支座20下端的通孔内,通过使用紧固件,将位于下方的横拉杆60的外端与后拖曳臂30后端下方的安装头以及后轮轴支座20的下端同轴安装。通过使用关节轴承70能够降低摩擦系数,并且还能够保证回转精度。
其中,半轴90通过外球笼与后轮轴支座20连接,半轴90的外球笼中心位于后轮轴支座20上方和下方的两个关节轴承70中心的连线上,即半轴90的外球笼中心、两个关节轴承70的中心位于同一连接线上,这条连线形成一个竖直延伸的虚拟主销轴线,即后轮承支座20的转动轴线。通过如此设置,可以保证后轮轴支座20的转动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限制后车轮的内倾角。
具体地,如图1所示,车架10包括斜纵梁11,斜纵梁11位于后拖曳臂30的内侧,前束控制杆40的内端连接在斜纵梁11上。如此设置的前束控制杆40安装简单,而且大体在横向方向延伸,可以便于其控制后轮的前束角度。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前束控制杆40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70,斜纵梁1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11,前束控制杆40的后端通过紧固件将关节轴承70安装在安装支架111上。通过使用关节轴承70能够降低摩擦系数,并且还能够保证回转精度,在斜纵梁11上设置安装支架111,能够便于固定前束控制杆40,并且还增强了前束控制杆40与斜纵梁11连接的稳固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全地形车100还包括减震器80,车架10包括上横梁12,减震器80的前上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上横梁12上,并且减震器80的后下端通过紧固件连接在后拖曳臂30上。减震器80为筒状结构,其外围包裹着弹性元件,将减震器80固定在上横梁12与后拖曳臂30上,一方面充分利用了上横梁12与后拖曳臂30之间的空余位置,使整车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还增强了车身的减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4所示,后轮轴支座20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上安装孔21、中支撑孔22、下安装孔23、前安装孔24和后安装孔25,中支撑孔22位于后轮轴支座20的正面,上安装孔21以及下安装孔23位于后轮轴支座20的上下两端,前安装孔24和后安装孔25分别位于后轮轴支座20的前后两端,中支撑孔22用于安装轮毂轴承支撑轮轴,上安装孔21和下安装孔23用于安装关节轴承70,前安装孔24和后安装孔25用于供紧固件穿过。将后轮轴支座20设置为一体成型件,其一方面可以降低制造的复杂性,减少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强度,保证后轮轴支座2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
后轮轴支座;
前束控制杆,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外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前侧且内端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制动器,所述制动器设置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拖曳臂,所述后拖曳臂的前端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且后端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上,所述后拖曳臂纵向设置;
所述后拖曳臂包括:前安装头、主体和两个后安装头,所述主体的前端连接所述前安装头,所述主体的后端连接两个所述后安装头且两个所述后安装头上下间隔设置,所述前安装头连接在所述车架上,两个所述后安装头连接在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上端和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头包括安装块;
所述全地形车还包括:上下间隔的两个横拉杆,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位于上方的所述后安装头的所述安装块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上端同轴安装,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位于下方的所述后安装头的所述安装块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下端同轴安装,两个所述横拉杆的内端均连接在所述车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上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位于下方的所述横拉杆的外端和所述后轮轴支座的下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桥,所述后桥包括半轴,所述半轴一端连接所述后轮轴支座且另一端连接减速器,所述前束控制杆位于所述半轴的前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轴通过外球笼与所述后轮轴支座连接,所述半轴的外球笼中心位于所述后轮轴支座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所述关节轴承中心的连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斜纵梁,所述斜纵梁位于所述后拖曳臂的内侧,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内端连接在所述斜纵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过的关节轴承,所述斜纵梁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前束控制杆的后端通过紧固件将所述关节轴承安装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震器,所述车架包括上横梁,所述减震器的前上端连接在所述上横梁上且后下端连接在所述后拖曳臂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轴支座为一体成型件且设置有上安装孔、中支撑孔、下安装孔、前安装孔和后安装孔,所述中支撑孔用于支撑轮轴,所述上安装孔和所述下安装孔用于安装关节轴承,所述前安装孔和所述后安装孔用于供紧固件穿过。
CN201920948732.1U 2019-06-21 2019-06-21 全地形车 Ceased CN2103098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8732.1U CN210309803U (zh) 2019-06-21 2019-06-21 全地形车
PCT/CN2019/125094 WO2020253160A1 (zh) 2019-06-21 2019-12-13 全地形车
US16/858,921 US20200398625A1 (en) 2019-06-21 2020-04-27 Suspension system for all-terrain vehicle and all-terrain vehi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8732.1U CN210309803U (zh) 2019-06-21 2019-06-21 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9803U true CN210309803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8732.1U Ceased CN210309803U (zh) 2019-06-21 2019-06-21 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9803U (zh)
WO (1) WO202025316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8207A (zh) * 2021-02-25 2021-06-08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
CN113306357A (zh) * 2021-05-26 2021-08-27 江苏克瑞迪机车有限公司 基于异型双连杆结构的卡丁车后驱轮稳定系统
CN114802462A (zh) * 2022-05-10 2022-07-2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全地形车
US11667166B2 (en) 2021-01-27 2023-06-06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All-terrain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6398B2 (en) * 2007-05-16 2013-12-03 Polaris Industries Inc. All terrain vehicle
CN205185773U (zh) * 2015-12-03 2016-04-27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悬架机构
CN207059671U (zh) * 2017-07-31 2018-03-02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及全地形车后悬挂安装结构
CN207128537U (zh) * 2017-07-31 2018-03-23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CN107399212A (zh) * 2017-07-31 2017-11-28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后悬连接结构及全地形车后轮拉杆结构
CN207403509U (zh) * 2017-07-31 2018-05-25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后悬连接结构及后悬挂轮辋支座
CN107364295A (zh) * 2017-07-31 2017-11-21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全地形车后悬连接结构及后悬挂轮辋支座
CN207128528U (zh) * 2017-07-31 2018-03-23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后悬连接结构及全地形车后轮拉杆结构
CN107244206B (zh) * 2017-07-31 2023-10-13 浙江春风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及其摇臂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67166B2 (en) 2021-01-27 2023-06-06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All-terrain vehicle
CN112918207A (zh) * 2021-02-25 2021-06-08 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全地形车
CN113306357A (zh) * 2021-05-26 2021-08-27 江苏克瑞迪机车有限公司 基于异型双连杆结构的卡丁车后驱轮稳定系统
CN114802462A (zh) * 2022-05-10 2022-07-29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全地形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53160A1 (zh) 2020-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09803U (zh) 全地形车
US9688327B2 (en) Auxiliary axle and suspension assembly
US7914025B2 (en) Modular suspension system
KR970000623B1 (ko) 액슬 현가 장치
CN102363408B (zh) 自补偿浮动摆臂独立悬挂系统
CN210149098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悬架系统
JP3791598B2 (ja) 車両用懸架装置のジオメトリー特性学習装置
EP3705321B1 (en) Suspension system
US8061726B2 (en) Wheel suspension for a front axle of a motor vehicle
CN103121387B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及其装配方法
CN203198673U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
US20200283074A1 (en) Assembly having a skid plate module
CN103085622B (zh) 一种中小型客车独立空气悬架
US20080290623A1 (en) Wheel Suspension
US20060244233A1 (en) SLA independent vehicle suspension with air bag springs
US20200398625A1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all-terrain vehicle and all-terrain vehicle
CN218806105U (zh) 一种前后轴通用的行驶模块及汽车
CN204586409U (zh) 一种汽车双横臂扭杆空气弹簧复合式的独立前悬架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214492448U (zh) 全地形车
CN202944167U (zh) 驱动桥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总成
CN114103573A (zh) 全地形车
KR20130056642A (ko) 스테빌라이져 바 링크의 가변조절장치
CN201566437U (zh) 一种长度可调双横臂式悬架
CN203957762U (zh) 一种低地板中型客车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轴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8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00817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20913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818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