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8667U - 通孔的去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通孔的去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8667U
CN210308667U CN201921209518.0U CN201921209518U CN210308667U CN 210308667 U CN210308667 U CN 210308667U CN 201921209518 U CN201921209518 U CN 201921209518U CN 210308667 U CN210308667 U CN 210308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action
cross
section
si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095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武辉
张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095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8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8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8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孔的去料机构,其包括:作用部,沿所述作用部插入所述通孔的方向,所述作用部包括作用端和连接端,并且,在所述作用端与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作用部至少有一横截面与所述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使作用部在作用端和连接端之间具有与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横截面,可以在作用部插入通孔后,使该横截面对应的作用部的位置和通孔直接接触,由此,作用部可以充分填充该通孔,以去除通孔内其他的残余料头,从而在便捷高效的去除通孔残余料头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锉刀等工具对具有该通孔的产品的磕伤等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通孔的去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孔的去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多数具有通孔的产品中,经成型出模后其通孔内一般会具有残余的料头。例如自带扫风功能的空调器,其底座上一般设置有扫风叶片的连杆通过的通孔,通常情况下,该通孔随底座一同成型而成,通孔中往往存在干涉连杆运转的残余料头,因此,通常需要在安装连杆前去除该残余的料头。目前常用的去除通孔的残余料头的工具为斜口钳或螺丝刀,因其与通孔的形状尺寸匹配度较低,在打磨去除残余料头的过程在存在磕伤产品(例如底座)的风险,并且不易操作影响去料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产品磕伤且操作便捷、去料效率高的通孔的去料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孔的去料机构,其包括:作用部,沿所述作用部插入所述通孔的方向,所述作用部包括作用端和连接端,并且,在所述作用端与所述连接端之间,所述作用部至少有一横截面与所述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作用部在作用端和连接端之间具有与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横截面,可以在作用部插入通孔后,使该横截面对应的作用部的位置和通孔直接接触,由此,作用部可以充分填充该通孔,以去除通孔内其他的残余料头,从而在便捷高效的去除通孔残余料头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锉刀等工具对具有该通孔的产品的磕伤等情况的发生。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作用端的横截面与所述通孔相匹配,且所述作用端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由此,使作用端的横截面面积小于通孔,可以更加便捷的将作用部插入通孔。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连接端的横截面与所述通孔相匹配,且所述连接端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由此,使连接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通孔,可以防止作用部从通孔中脱出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对通孔的去料效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从所述作用端至所述连接端,所述作用部的横截面的形状均与所述通孔相同,且所述作用部的横截面的尺寸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作用部与通孔的形状结构更加匹配,并且使其作用端至连接端的尺寸逐渐增大,可以使其具有较大的尺寸范围,以匹配不同的通孔尺寸,从而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还包括:手柄部,其通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作用部形成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去料机构的握持,以便更加便捷的操控作用部工作,以提高去料机构的去料效率。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手柄部通过所述连接端的后侧与所述作用部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去料机构的握持便捷性,以进一步提升对作用部的操控便捷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去料机构的去料效率。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为锥形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作用部的尺寸可以沿其作用端至其连接端连续变化,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作用部与不同尺寸的通孔的匹配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从所述作用端至所述连接端,所述作用部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30°≦α≦60°。通常情况下,当倾斜角度过小时,在相同的长度范围内,作用部的横截面尺寸变化较小,与不同通孔的匹配度较小,适用性不足;当倾斜角度过大时,作用部插入通孔时,产生的剪切力较大,易破坏通孔周边结构。由此,将作用部的倾斜角度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证作用部与不同通孔的匹配度高,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磕伤具有该通孔的产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与所述手柄部的连接为可拆卸的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作用部和手柄部之间的拆卸,以便捷的实现作用部的更换调整等,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作用部形状或尺寸的不同需求。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作用部和所述手柄部上分别设置有螺钉和螺纹孔,所述螺钉和所述螺纹孔匹配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作用部和手柄部可以更加便捷有效的实现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作用部更换的便捷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手柄部的尺寸范围为6~10cm。通常情况下,当手柄部的尺寸过小时,不便于握持手柄部而控制作用部的工作,从而影响去料机构的工作效率;当手柄部的尺寸过大时,手柄部的不同握持部位产生的力矩不同,传递至作用部的力度大小较难把控,容易因误操作造成对具有该通孔的产品(例如空调器底座)的磕伤等。因此,将手柄部的尺寸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便于握持的同时又较易控制操作力度,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防止力度控制不当对产品的磕伤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中,可选地,所述作用部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作用端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定位凸起的设置,可以便于作用端在通孔相应位置的预定位,以提升去料机构工作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使作用部在作用端和连接端之间具有与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横截面,可以在作用部插入通孔后,使该横截面对应的作用部的位置和通孔直接接触,由此,作用部可以充分填充该通孔,以去除通孔内其他的残余料头,从而在便捷高效的去除通孔残余料头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锉刀等工具对具有该通孔的产品的磕伤等情况的发生。
(2)通过使作用部为锥形结构,作用部的尺寸可以沿其作用端至其连接端连续变化,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作用部与不同尺寸的通孔的匹配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
(3)使作用部与手柄部形成可拆卸的连接,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作用部和手柄部之间的拆卸,以便捷的实现作用部的更换调整等,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作用部形状或尺寸的不同需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和(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孔的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用部的剖面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器底座在去除其通孔内残余料头之前和之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为图4中I1处和图5中I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柄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孔,2-残余料头,3-作用部,31-作用端,32-连接端,33-横截面,34-螺钉,35-定位凸起,4-手柄部,41-螺纹孔,5-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所有方向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的位置关系,附图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坐标系,仅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a)和(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孔的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用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用部的剖面示意图;图4和图5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器底座在去除其通孔内残余料头之前和之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分别为图4中I1处和图5中I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a)和(b)分别示意性地表示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孔的去料机构,下面的说明中省略对去料机构的其他结构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孔的去料机构的应用领域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图4~7所示,可以应用于具有通孔1的空调器底座,以去除其通孔1内的残余料头2。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可以包括作用部3,其中,沿作用部3插入通孔1的方向,作用部3可以包括作用端31和连接端32,并且,在作用端31与连接端32之间,作用部3至少有一横截面33与通孔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在此,所谓横截面,是指沿作用端至连接端的方向,作用部插入通孔后,作用部的与通孔所在平面相平行的截面,并且,图3中所示的横截面33,只是示意性的表示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横截面的方向等,并不仅限于表示为作用部上该位置对应的横截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作用部在作用端和连接端之间具有与通孔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的横截面,可以在作用部插入通孔后,使该横截面对应的作用部的位置和通孔直接接触,由此,作用部可以充分填充该通孔,以去除通孔内其他的残余料头,从而在便捷高效的去除通孔残余料头的同时,还能有效避免锉刀等工具对具有该通孔的产品的磕伤等情况的发生。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端31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作用端31的横截面可以与通孔1相匹配,并且,作用端31的横截面的尺寸可以不大于通孔1。在另一些示例中,作用端31的横截面的尺寸可以小于通孔1。由此,使作用端的横截面面积不大于或小于通孔,可以更加便捷的将作用部插入通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32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连接端32的横截面可以与通孔1相匹配,并且,连接端32的横截面的尺寸不小于通孔1。在另一些示例中,连接端32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通孔1。由此,使连接端的横截面面积不小于或大于通孔,可以防止作用部从通孔中脱出等情况的发生,提高对通孔的去料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作用端31至连接端32,作用部3的横截面33的形状和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从作用端31至连接端32,作用部3的横截面33的形状可以均与通孔1相同。在另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的横截面33的尺寸可以逐渐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作用部与通孔的形状结构更加匹配,并且使其作用端至连接端的尺寸逐渐增大,可以使其具有较大的尺寸范围,以匹配不同的通孔尺寸,从而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部3的尺寸变化和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的尺寸可以连续变化,因此,作用部3可以为锥形结构,例如圆锥、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等。在另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的尺寸也可以不连续变化,因此,作用部3也可以为多个具有不同尺寸的结构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作用部的尺寸可以沿其作用端至其连接端连续变化或间断变化,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作用部与不同尺寸的通孔的匹配度,从而进一步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部3的材料组成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可以经碳素钢加工制备而成。在另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也可以经弹簧钢加工制备而成。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碳素钢或弹簧钢等硬度较高的材料制备得到的作用部,其既能保证具有足够的硬度,还具有足够的韧性,从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作用端31至连接端32,作用部3的倾斜角度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从作用端31至连接端32,作用部3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α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α≦80°。在另一些示例中,α的取值范围也可以为:30°≦α≦60°。通常情况下,当倾斜角度过小时,在相同的长度范围内,作用部的横截面尺寸变化较小,与不同通孔的匹配度较小,适用性不足;当倾斜角度过大时,作用部插入通孔时,产生的剪切力较大,易破坏通孔周边结构。由此,将作用部的倾斜角度设置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证作用部与不同通孔的匹配度高,同时还能有效避免磕伤具有该通孔的产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部3上还可以设置有定位凸起35。在一些示例中,如图1(a)所示,定位凸起35可以位于作用端31的前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定位凸起的设置,尤其是将定位凸起设置于作用端的前侧,使作用部在插入通孔的过程中,首先将定位凸起插入,由此,通过定位凸起实现作用部在通孔相应位置的预定位,以提升去料机构工作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起35的形状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定位凸起35可以为薄片形结构。在另一些示例中,定位凸起35也可以为针状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将定位凸起设置为薄片结构,可以使其能插入较为狭窄的缝隙中;将定位凸起设置为针状结构,可以在残余料头基本填满整个通孔的情况下,依然能较为便捷的出入该残余料头中实现预定位,由此,可以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和去料的便捷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凸起35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定位凸起35可以为一个以上,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由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定位凸起,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提升去料机构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的去料机构还可以包括:手柄部4,其可以通过连接端32与作用部3形成连接。在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可以直接与作用部3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a)所示,手柄部4也可以通过连接部5与作用部3形成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对去料机构的握持,以便更加便捷的操控作用部工作,以提高去料机构的去料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孔的去料机构也可以包括自动化装置(未图示),其可以与作用部3形成连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自动化装置与作用部连接,可以实现通孔去料的机动化,避免人工操作,提升去料机构的工作效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部4与连接端32之间连接的具体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可以通过连接端32的后侧与作用部3连接。在另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也可以通过连接端32的旁侧,例如左侧、右侧、上侧或下侧等,与作用部3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去料机构的握持便捷性,以进一步提升对作用部的操控便捷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去料机构的去料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部4的形状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可以为规则的形状结构,例如圆柱体、立柱体等,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结构,或规则与不规则形状结构的组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手柄部,以提升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部4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的尺寸范围可以为2~20cm。在另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的尺寸范围也可以为6~10cm。通常情况下,当手柄部的尺寸过小时,不便于握持手柄部而控制作用部的工作,从而影响去料机构的工作效率;当手柄部的尺寸过大时,手柄部的不同握持部位产生的力矩不同,传递至作用部的力度大小较难把控,容易因误操作造成对具有该通孔的产品(例如空调器底座)的磕伤等。因此,将手柄部的尺寸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便于握持的同时又较易控制操作力度,保证工作效率的同时又能防止力度控制不当对产品的磕伤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手柄部4的材料组成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手柄部4的材料组成可以包括胶木材质、铁质、锌合金质或钢质材料中的一种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选取不同材质的手柄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部3与手柄部4的连接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在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与手柄部4的连接可以为可拆卸的连接,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在另一些示例中,作用部3与手柄部4的连接也可以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粘接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不同的连接方式,并且,将二者的连接设置为可拆卸连接时,可以更加便捷的实现作用部和手柄部之间的拆卸,以便捷的实现作用部的更换调整等,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对作用部形状或尺寸的不同需求。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柄部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部3和手柄部4上可以分别设置有螺钉34和螺纹孔41,并且,螺钉34和螺纹孔41可以匹配连接。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和8所示,螺钉34可以设置于作用部3上,螺纹孔41可以设置于手柄部4上。在另一些示例中,螺钉34也可以设置于手柄部4上,螺纹孔41也可以设置于作用部3上。在这种情况下,作用部和手柄部可以更加便捷有效的实现可拆卸连接,由此,可以进一步提升作用部更换的便捷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螺钉34或螺纹孔41也可以设置于连接部5上,其中,连接部5可以与作用部3或手柄部4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连接方式,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用部(3),沿所述作用部(3)插入所述通孔(1)的方向,所述作用部(3)包括作用端(31)和连接端(32),并且,
在所述作用端(31)与所述连接端(32)之间,所述作用部(3)至少有一横截面(33)与所述通孔(1)的形状和尺寸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端(31)的横截面与所述通孔(1)相匹配,且所述作用端(31)的横截面的尺寸小于所述通孔(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32)的横截面与所述通孔(1)相匹配,且所述连接端(32)的横截面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作用端(31)至所述连接端(32),所述作用部(3)的横截面(33)的形状均与所述通孔(1)相同,且所述作用部(3)的横截面(33)的尺寸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手柄部(4),其通过所述连接端(32)与所述作用部(3)形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3)为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3)与所述手柄部(4)的连接为可拆卸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3)和所述手柄部(4)上分别设置有螺钉(34)和螺纹孔(41),所述螺钉(34)和所述螺纹孔(41)匹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4)的尺寸范围为6~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孔的去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作用部(3)上设置有定位凸起(35),所述定位凸起(35)位于所述作用端(31)的前侧。
CN201921209518.0U 2019-07-30 2019-07-30 通孔的去料机构 Active CN210308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9518.0U CN210308667U (zh) 2019-07-30 2019-07-30 通孔的去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09518.0U CN210308667U (zh) 2019-07-30 2019-07-30 通孔的去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8667U true CN21030866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26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09518.0U Active CN210308667U (zh) 2019-07-30 2019-07-30 通孔的去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86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018943T2 (de) Wegwerfschneidkopf für haarschneider
CN101965251B (zh) 如中心剪钳或侧剪钳的钳子
US3762138A (en) Mower blade
EP1620927A1 (de) Elektro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lektromotorischem antrieb
CN210308667U (zh) 通孔的去料机构
US5107593A (en) Scraper blad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DE202013104680U1 (de) Rasierkopf mit rotierenden, schwebenden Schermessern unter Einwirkung der magnetischen Abstoßung
CN204968302U (zh) 一种板卡固定件
CN214215119U (zh) 一种便于更换的刮刀结构
CN210651009U (zh) 裁切设备
CN210757847U (zh) 一种厨刀
US2172984A (en) Shearing chisel
CN214981583U (zh) 一种倒钩钳
CN111436292A (zh) 一种多合一作业工具
JP3225316U (ja) シュレッダーの固定刃台座
CN212919021U (zh) 一种多功能万向钳
DE29915374U1 (de) Halteblatt und Einsatz-Raum-Öffner
CN212636458U (zh) 一种水口钳
CN204844227U (zh) 便于轻松刮除猪毛的夹子式双刃刮刀
CN216967684U (zh) 一种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电动剪裁工具
EP0245757B1 (de) Heizkörper
US20060242840A1 (en) Wire end insert 66 tool with replaceable cutting blade
CN108941384A (zh) 一种电子器件制造设备
CN217252435U (zh) 一种弹簧生产用切刀
CN218083124U (zh) 打孔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