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5004U -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5004U
CN210305004U CN201921022200.1U CN201921022200U CN210305004U CN 210305004 U CN210305004 U CN 210305004U CN 201921022200 U CN201921022200 U CN 201921022200U CN 210305004 U CN210305004 U CN 210305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dry
garbage collection
garbage
collection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220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海友
王淑珍
王刚
卜中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Pursue F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Pursue F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Pursue F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Pursue F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220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5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5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5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滚筒筛、箱体、沙水分离装置、运输机、振动筛、第一污水池和第二污水池;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和垃圾收集室,第一螺旋输送机设于垃圾收集室的底部;滚筒筛的进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通,滚筒筛转动地设置于箱体内,滚筒筛的筛筒上开设有漏孔,滚筒筛的出料口与运输机衔接;沙水分离装置的进料端位于箱体的下方;箱体的上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口,第一污水池与箱体相邻并通过溢水口连通;第一污水池内设有水泵,水泵与振动筛连接,振动筛与运输机衔接,振动筛的底部设有第二污水池。该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垃圾的彻底分选。

Description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干湿垃圾综合处理装置需要采用抽水泵抽取混合有泥沙的污水至泥沙回收机回收泥沙,抽水泵抽取混合有泥沙的水需要耗损较大的能量,机扫车垃圾中泥沙含量大,水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在箱体底部,流动性差,很容易造成抽水泵堵塞,泥沙分离效果差,而且现有的干湿垃圾综合处理装置存在垃圾综合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分离泥沙和污水的能量损耗大,泥沙沉积易造成抽水泵堵塞,且存在垃圾综合处理不彻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一种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滚筒筛、箱体、沙水分离装置、运输机、振动筛、第一污水池和第二污水池;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和垃圾收集室,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设于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底部,用于输送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垃圾;所述滚筒筛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箱体中空设置,滚筒筛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滚筒筛的筛筒上开设有漏孔,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与所述运输机衔接,所述运输机用于运输滚筒筛收集的生活垃圾;
所述沙水分离装置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沙水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泥沙分离出来;所述箱体的上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口,所述第一污水池与所述箱体相邻并通过所述溢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污水池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振动筛连接,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一污水池内的污水抽至所述振动筛,所述振动筛与所述运输机衔接,所述振动筛用于过滤所述第一污水池内的浮渣,所述振动筛的底部设有第二污水池,所述第二污水池用于收集过滤后的污水。
优选地,还包括负压吸附除尘器,所述垃圾收集室包括干垃圾收集室和湿垃圾收集室,所述干垃圾收集室与所述湿垃圾收集室的底部相通,所述负压吸附除尘器与所述干垃圾收集室连接,所述负压吸附除尘器用于收集灰尘。
优选地,还包括混凝沉淀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水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用于处理所述第二污水池中的污水。
优选地,还包括清水池和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泥口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负压吸附除尘器包括集灰斗、卸料器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设有所述卸料器,所述卸料器用于控制所述集灰斗的底部开口大小,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设于所述集灰斗的下方并与所述干垃圾收集室连接。
优选地,所述沙水分离装置为刮板式出砂机,所述刮板式出砂机包括腔体、导轨、刮板链条、刮板、驱动部件和泥沙存储平台;所述腔体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腔体的出料端并与所述刮板链条连接,所述刮板安装于所述刮板链条上,所述刮板链条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设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泥沙存储平台位于所述腔体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污泥脱水装置的底部设有泥饼传输机,所述泥饼传输机用于运输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脱水产生的泥饼,所述运输机包括第一子运输机和第二子运输机,所述第二子运输机设于所述第一子运输机与所述泥饼传输机之间,所述第一子运输机的进料端位于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的下方,用于接收并输送经滚筒筛的出料口落下的生活垃圾;所述第一子运输机的出料端和所述泥饼传输机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运输机的进料端衔接。
优选地,还包括高压冲洗水炮,所述高压冲洗水炮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后侧,所述高压冲洗水炮用于冲洗机扫车倒料后的车厢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设于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旁边并通过管道与所述混凝沉淀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湿垃圾收集室和所述干垃圾收集室的倒料口的顶部安装有透明胶条门帘,所述透明胶条门帘用于防止水雾和灰尘的溢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输送机将垃圾收集室内的垃圾通过滚筒筛的进料口输送至滚筒筛内进行处理,滚筒筛可转动地设于中空的箱体内,滚筒筛转动,垃圾中的泥沙和污水在重力作用下从滚筒筛的筛筒上开设的漏孔中漏出至箱体的下方,生活垃圾保留在滚筒筛内,滚筒筛收集的生活垃圾从滚筒筛的出料口出来通过运输机运走,沙水分离装置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沉积在箱体底部的泥沙通过沙水分离装置分离出来,箱体的上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口,箱体内的污水从溢水口溢出进入第一污水池,实现污水与泥沙的分离,之后通过水泵将第一污水池内的污水抽至振动筛实现污水与浮渣的分离,避免了箱体内沉积的泥沙堵塞水泵,污水中泥沙含量少水泵能耗低,分选出来的浮渣通过运输机运走,去除浮渣的污水进入设于振动筛底部的第二污水池内,从而实现垃圾的彻底分选。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会更加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附图是示意性的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任何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收集装置、滚筒筛和沙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垃圾收集装置;101、湿垃圾收集室;102、干垃圾收集室;103、第一螺旋输送机;2、负压吸附除尘器;201、集灰斗;202、进风管;203、排风管;204、风机;205、卸料器;206、第二螺旋输送机;3、滚筒筛;301、筛筒;302、驱动装置;303、滚筒筛的出料口;4、沙水分离装置;401、腔体;402、导轨;403、刮板链条;404、刮板;405、改向装置;406、溢水口;407、驱动部件;5、第一子运输机;6、泥沙存储平台;7、第二子运输机;8、生活垃圾收集运转装置;9、第一污水池;10、第二污水池;11、搅拌机;12、清水池;13、混凝沉淀装置;14、振动筛;15、污泥脱水装置;16、支撑平台;17、泥饼传输机;18、水泵;19、控制室;20、加药装置;21、高压冲洗泵;22、机扫车;23、箱体;24、高压冲洗水炮。
具体实施方式
要说明的是,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方向性用语或限定词“上”、“下”、“左”、“右”、“内”、“外”等均是针对所参照的附图而言。它们并不用于限定所涉及零部件的绝对位置,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变化。
结合图1-3,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收集装置1、滚筒筛3、箱体23、沙水分离装置4、运输机、振动筛14、第一污水池9和第二污水池10;
垃圾收集装置1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103和垃圾收集室,第一螺旋输送机103设于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底部,用于输送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垃圾;滚筒筛3的进料口与第一螺旋输送机103的出料口连通,箱体23中空设置,滚筒筛3转动地设置于箱体23内,滚筒筛3的筛筒301上开设有漏孔,滚筒筛3的出料口303与所述运输机衔接,所述运输机用于运输滚筒筛3收集的生活垃圾;
沙水分离装置4的进料端位于箱体23的下方,沙水分离装置4用于将箱体23内的泥沙分离出来;箱体23的上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口406,第一污水池9与箱体23相邻并通过溢水口406连通;第一污水池9内设有水泵18,水泵18与振动筛14连接,水泵18用于将第一污水池9内的污水抽至振动筛14,振动筛14与所述运输机衔接,振动筛14用于过滤第一污水池9内的浮渣,振动筛14的底部设有第二污水池10,第二污水池10用于收集过滤后的污水。综合实现了吸尘车和湿式扫路车收集垃圾的分类与分选,将机扫车垃圾分为生活垃圾、泥沙、污水和浮渣。
本实施例中的振动筛14设有细筛网,通过细筛网去除污水中的浮渣,去除浮渣后的污水流入第二污水收集池。
结合图2,本实施例中的滚筒筛还包括驱动装置302,驱动装置302与筛筒301连接,用于驱动筛筒301转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负压吸附除尘器2,所述垃圾收集室包括干垃圾收集室102和湿垃圾收集室101,干垃圾收集室102与湿垃圾收集室101的底部相通,负压吸附除尘器2与干垃圾收集室102连接,负压吸附除尘器2用于收集吸尘车倒料时飞扬在空中的灰尘。实现了对垃圾中的灰尘的收集。
结合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负压吸附除尘器2包括集灰斗201、卸料器205和第二螺旋输送机206;集灰斗201的底部设有卸料器205,卸料器205用于控制集灰斗201的底部开口大小,第二螺旋输送机206设于集灰斗201的下方并与干垃圾收集室102连接。实现灰尘的收集并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将收集的灰尘送至干垃圾收集室进行处理,避免了干垃圾收集室内灰尘的飞扬同时不影响对干垃圾收集室内灰尘的处理。进一步地,负压吸附除尘器2还包括进风管202、排风管203和风机204;干垃圾收集室102与集灰斗通过进风管202连接;风机204安装在除尘器202旁边,风机204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除尘器连接,风机204的出风口与竖直安装在地面上的排风管203连接,排风管203出口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10米。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湿垃圾收集室101和干垃圾收集室102的倒料口的顶部安装有透明胶条门帘,透明胶条门帘用于防止水雾和粉尘溢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混凝沉淀装置13,混凝沉淀装置13与第二污水池10连接,进一步,混凝沉淀装置13通过水泵与第二污水池10连接,混凝沉淀装置13用于处理所述第二污水池中的污水。通过混凝沉淀装置实现了将污水处理为上部清水和底部污泥。
本实施例中,第二污水池10内设有搅拌机11,搅拌机11用于搅拌第二污水池10内的污水,从而使得混合有污泥的水能够通过水泵顺利输送至混凝沉淀装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混凝沉淀装置13为竖流式混凝沉淀罐,包括沉淀罐外桶体、混凝内桶体、混凝搅拌机、溢流出水口、污泥出口;混凝搅拌机设置于混凝内桶体的上部,通过搅拌使污水与药剂充分反应,溢流出水口设于所述沉淀罐外桶体的顶部,清水从溢流出水口流出,污泥出口设于混凝内通体的底部。污水与混凝内桶体中的药剂混合,清水透过混凝内通体进入沉淀罐外桶体,污泥留在混凝内桶体,实现污水的净化并分离出了污水中的污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清水池12和污泥脱水装置15,混凝沉淀装置13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清水池12连接,混凝沉淀装置13底部的出泥口与污泥脱水装置15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出泥口通过污泥输送泵与污泥脱水装置15连接。实现清水和污泥的导出。
本实施例中清水池12为地下深两米的钢筋混泥土水池,设置在第二污水池10旁边,旁边安装有高压冲洗泵21,可将清水池内处理后的清水抽送后经高压水炮冲洗机扫车22内箱或经水枪清洗地面。
本实施例中,污泥脱水装置15为板框式压滤机,设置于支撑平台16上,支撑平台16的下方安装泥饼传输机17;板框式压滤机的进料口与混凝沉淀罐的底部的污泥输送泵通过管路相连。
结合图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沙水分离装置4为刮板式出砂机,包括腔体401、导轨402、刮板链条403、刮板404、驱动部件407和泥沙存储平台6;腔体401的进料口位于箱体23的下方,驱动部件407设于腔体401的出料端并与刮板链条403连接,刮板404安装于刮板链条403上,刮板链条403安装于导轨402上,导轨402设于腔体401的内壁上,泥沙存储平台6位于腔体401的出料口。驱动部件驱动刮板链条沿导轨转动,刮板移动并将泥沙刮至腔体并送至泥沙存储平台。泥沙从腔体的出料口的下方的泥沙存储平台出料,经渣土车转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本实施例中,刮板式出砂机还包括改向装置405,改向装置405安装在刮板式出砂机的尾部,由轴承座和转轮组成,用于带动刮板链条403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刮砂运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污泥脱水装置15的底部设有泥饼传输机17,泥饼传输机17用于运输污泥脱水装置15脱水产生的泥饼,所述运输机包括第一子运输机5和第二子运输机7,第二子运输机7设于第一子运输机5与泥饼传输机17之间,第一子运输机5的进料端位于滚筒筛3的出料口303的下方,用于接收并输送经滚筒筛3的出料口303落下的生活垃圾;第一子运输机5的出料端和泥饼传输机17的出料端与第二子运输机7的进料端衔接。通过第一子运输机将滚筒筛收集的生活垃圾运输至第二子运输机上,通过泥饼传输机将过滤后的泥饼运输至第二子运输机上,通过将第二子运输机设于第一子运输机与泥饼传输机之间,同时运输泥饼和生活垃圾,使得系统整体结构紧凑,大大缩小了系统的空间大小。本实施例中,第一子运输机5、第二子运输机7以及泥饼传输机17均采用皮带传输机。收集的生活垃圾储存在位于第二子运输机7的出口的生活垃圾收集运转装置8内。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装置8可优选为生活垃圾压缩机和自卸式垃圾运输车配套转运,也可优选为钩臂式垃圾箱和钩臂式垃圾转运车配套转运,可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情况进行优选组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高压冲洗水炮24,高压冲洗水炮24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后侧,高压冲洗水炮24用于冲洗机扫车22倒料后的车厢内部。进一步地,高压冲洗水炮24与清水池12连接,高压冲洗水炮24抽取清水池的清水对垃圾收集室进行清洗,实现处理后的污水的再次循环利用。
本实施例中干垃圾收集室102和湿垃圾收集室101的顶部分别设置弧形顶盖封闭,倒料室的正后方室壁中心处分别设置有可推拉关闭的冲洗窗,正对冲洗窗的后部设置有高压冲洗水炮24,用于机扫车倒料后冲洗车厢内部。负压吸附除尘器2设置于干湿垃圾收集输送装置后面,通过进风管202与干垃圾收集室102顶部相连。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加药装置20,加药装置20设于混凝沉淀装置13的旁边并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装置13连接。加药装置20装有污水絮凝剂,通过管道与混凝沉淀装置13内的污水充分反应,污水中的污泥悬浮物快速下沉至罐底。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室19,控制室19与各个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各个部件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解决了用于处理粉尘垃圾的带负压吸尘的吸尘车垃圾处理站不能处理湿式扫路车收集的泥浆垃圾问题,能够综合处理吸尘车和湿式扫路车收集的干湿两类垃圾,大大节约了投资建设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系统中的干湿垃圾收集输送装置将负压除尘与泥浆收集结合起来,能对吸尘车收集的粉尘垃圾和湿式洗扫车收集的泥浆垃圾进行综合收集输送,并将收集的干式和湿式垃圾进行分选处理为泥沙、清水、生活垃圾和泥饼,清水可用于设备清洗和保洁,泥沙可用于制砖或铺路,生活垃圾和泥饼可用于焚烧发电,实现了对机扫车干式和湿式垃圾的自动化处理和回收利用,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收集装置、滚筒筛、箱体、沙水分离装置、运输机、振动筛、第一污水池和第二污水池;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第一螺旋输送机和垃圾收集室,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设于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底部;所述滚筒筛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箱体中空设置,滚筒筛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滚筒筛的筛筒上开设有漏孔,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与所述运输机衔接;
所述沙水分离装置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沙水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箱体内的泥沙分离出来;所述箱体的上部分的侧壁上设有溢水口,所述第一污水池与所述箱体相邻并通过所述溢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污水池内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振动筛连接,所述振动筛与所述运输机衔接,所述振动筛用于过滤所述第一污水池内的浮渣,所述振动筛的底部设有第二污水池,所述第二污水池用于收集过滤后的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吸附除尘器,所述垃圾收集室包括干垃圾收集室和湿垃圾收集室,所述干垃圾收集室与所述湿垃圾收集室的底部相通,所述负压吸附除尘器与所述干垃圾收集室连接,所述负压吸附除尘器用于收集灰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凝沉淀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与所述第二污水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用于处理所述第二污水池中的污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池和污泥脱水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水口与所述清水池连接,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出泥口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附除尘器包括集灰斗、卸料器和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设有所述卸料器,所述卸料器用于控制所述集灰斗的底部开口大小,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设于所述集灰斗的下方并与所述干垃圾收集室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沙水分离装置为刮板式出砂机,所述刮板式出砂机包括腔体、导轨、刮板链条、刮板、驱动部件和泥沙存储平台;所述腔体的进料端位于所述箱体的下方,所述驱动部件设于所述腔体的出料端并与所述刮板链条连接,所述刮板安装于所述刮板链条上,所述刮板链条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设于所述腔体的内壁上,所述泥沙存储平台位于所述腔体的出料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脱水装置的底部设有泥饼传输机,所述泥饼传输机用于运输所述污泥脱水装置脱水产生的泥饼,所述运输机包括第一子运输机和第二子运输机,所述第二子运输机设于所述第一子运输机与所述泥饼传输机之间,所述第一子运输机的进料端位于所述滚筒筛的出料口的下方,用于接收并输送经滚筒筛的出料口落下的生活垃圾;所述第一子运输机的出料端和所述泥饼传输机的出料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子运输机的进料端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冲洗水炮,所述高压冲洗水炮位于所述垃圾收集室的后侧,所述高压冲洗水炮用于冲洗机扫车倒料后的车厢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设于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的旁边并通过管道与所述混凝沉淀装置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垃圾收集室和所述干垃圾收集室的倒料口的顶部安装有透明胶条门帘,所述透明胶条门帘用于防止水雾和灰尘的溢出。
CN201921022200.1U 2019-07-03 2019-07-03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Active CN210305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2200.1U CN210305004U (zh) 2019-07-03 2019-07-03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2200.1U CN210305004U (zh) 2019-07-03 2019-07-03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5004U true CN210305004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48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2200.1U Active CN210305004U (zh) 2019-07-03 2019-07-03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5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93963U (zh) 一种泥浆脱水处理系统
CN207142986U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一体化成套装置
CN209759163U (zh) 一种建筑污水泥浆处理装置
CN106423509B (zh) 浮水物料清洗线
CN111282705A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CN111570478A (zh) 一种市政生活混合垃圾筛分处理系统
CN111408471A (zh)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方法
CN207575885U (zh) 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系统
CN110052474A (zh) 一种建筑可再生一体化系统
CN104475430B (zh) 湿式扫路车收集物的分选方法及系统
KR100922231B1 (ko) 협잡물 처리기의 유분 제거장치
CN210305004U (zh) 机扫车干湿垃圾综合处理系统
CN208500717U (zh) 一种综合垃圾处理中转站
CN209865407U (zh) 一种压滤机
CN217831203U (zh) 一种餐厨垃圾预处理系统
KR101251568B1 (ko) 환경친화적인 준설슬러지 탈수처리공법 및 그 장치
KR100616525B1 (ko) 골재 세척장치
CN109894236B (zh) 便于除尘的废旧汽车破碎设备
CN220245713U (zh) 一种洗矿废液处理设备
CN111672619A (zh) 一种混凝土废料快速处理回收系统
CN112408640A (zh) 混凝土废水水泥浆回收系统
CN211896601U (zh) 一种淤污固液分离一体机
CN111185047A (zh) 一种搅拌站污水处理装置
CN212640117U (zh) 含油废水预处理装置
CN220951375U (zh) 一种泥水平衡盾构隧道泥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