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02107U -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302107U
CN210302107U CN201920602671.3U CN201920602671U CN210302107U CN 210302107 U CN210302107 U CN 210302107U CN 201920602671 U CN201920602671 U CN 201920602671U CN 210302107 U CN210302107 U CN 2103021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band
potential energy
baffle
energy absorber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026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润喜
刘瑞强
邱延平
李钦坤
杜洪飞
刘鹏
公彦秀
陈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p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Ropene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p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Ropene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p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Ropene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p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026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3021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3021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3021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属于安全防护装备技术领域。所述势能吸收器包括连接扣件和基带,所述基带分为第一基带、第二基带和第三基带,所述连接扣件连接在第三基带上,所述上层基带连接安全带,所述势能吸收器经备纱、整经、制造、热定型、缝纫、热缩收缩等工序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势能吸收作用,减小人体在坠落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人体所受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坠落安全防护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背景技术
坠落安全防护技术和装备起源于欧洲,欧洲、美国均进行了坠落安全防护方面的系统研究,其掌握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材料在全球领先,有关标准也比较齐全。
国内对坠落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起步晚,缺乏在这方面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坠落防护系统产品的开发主要是对国外产品的模仿。对防护机理、坠落冲击力对人体损伤规律、坠落防护系统的安全服役行为与失效机理、以及坠落安全防护产品评价体系,国内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
现有情况下,势能吸收器性能不能同时满足如下指标:制动冲击力≤6KN,永久变形≤1.75m,静拉力≥15KN;而永久变形≤1.75m,静拉力≥15KN这两个性能指标大部分厂家的势能吸收器都能满足,但往往制动冲击力>6KN,不能给受护人良好的缓冲能力,从而吸收多余的势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设计了一种能够吸收多余的坠落势能的坠落势能吸收器,所述势能吸收器包括连接扣件和基带,所述基带通过两次折叠分为第一基带、第二基带和第三基带三层,所述第一基带的端部缝纫连接在第二基带与其重叠的一端,所述第三基带的端部缝纫连接在第二基带的另一端,所述基带的外侧包覆有热收缩管,所述第一基带的端部从热收缩管的上端露出并形成第一环扣,所述第三基带的端部从热收缩管的下端露出并形成第二环扣,所述第二环扣固定连接扣件。使用时将连接扣件固定在施工位置,第一基带的第一环扣连接绑缚人体的安全带,当受护人员在操作失误或者未抓牢扶手发生坠落时,三层基带依次打开,提供缓冲能力,将人体坠落瞬间产生的势能部分吸收,使得受护人员受到的冲击力≤6KN,从而保证受护人员不受伤害。基带由锦纶纤维材料编织而成,由锦纶纤维构成50~150捻每米的锦纶纤维绳股,再编织成基带。锦纶纤维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织物的弹性及弹性恢复性极好,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基带的端部和连接扣件之间通过安全绳连接。安全绳增大势能吸收器的连接长度,操作人员即使远离固定点也能进行施工,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扣件由扣件本体和挡板构成,所述扣件本体的底部为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连接安全绳,所述扣件本体的上端为钩状结构,所述挡板的根部铰接在扣件本体的底部,所述挡板的顶端挡在钩装结构顶端的内侧,所述挡板与扣件本体的铰接处设有弹簧将二者撑开。用力按压挡板可使连接扣件打开,松开后弹簧将挡板撑开,并抵住钩状结构的顶端,使扣件不会自行打开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顶端设有凹槽,所述钩状结构的顶端卡合在凹槽中。这样可进一步保证挡板顶端与钩状结构的连接的稳固,在外力的扭曲下,钩状结构依然可以卡合在凹槽中,不会脱出。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的左下部铰接在扣件本体的左下部,所述挡板的右下部设有短柱,相应的在扣件本体的右下部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短柱卡合在弧形卡槽中。挡板以铰接部为轴转动时,短柱可以延弧形卡槽进行移动,对挡板起到定位的作用,进一步保证挡板和扣件本体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带、第三基带与第二基带的连接处均设有5cm的缝纫段,并通过多条缝纫线进行缝纫。
进一步的,所述缝纫段的上下两端分别为设有多条横向的延基带宽度方向的缝纫线,所述缝纫段的中部设有多条延基带长度方向的缝纫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及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进步,该势能吸收器装置能够实现势能冲击力,起到缓冲作用,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吸收势能,减小人体在坠落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人体所受到的伤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护性能更加的出色,且整体结构更加的合理,做到了安全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势能吸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势能吸收器的基带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中1基带、2热收缩管、3连接扣件、4安全绳、11第一基带、12第二基带、13第三基带、14缝纫段、111第一环扣、131第二环扣、31扣件本体、32挡板、311固定环、312钩状结构、313弧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设计的坠落势能吸收器的一种实施例,包括依次连接的基带1、安全绳4和连接扣件3,基带1通过两次折叠形成第一基带11、第二基带12和第三基带13三层结构,第一基带11的端部缝纫连接在第二基带12的背侧与其重叠的一端,第三基带13的端部缝纫连接在第二基带13正侧与其重叠的一端。基带1的外侧包覆有热收缩管2,第一基带11的端部从热收缩管2的上端露出并形成第一环扣111,第三基带13的端部从热收缩管2的下端露出并形成第二环扣131。在第一基带11、第三基带13各自与第二基带12的连接处分别设有一段5cm长的缝纫段14,缝纫段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为多道延基带宽度方向的缝纫线,缝纫段14的中部为多条延基带长度方向的缝纫线。
第二环扣131用于连接安全绳4,安全绳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扣件3。
如图3所示,连接扣件3包括扣件本体31和挡板32两部分,扣件本体31的底部为固定环311,用于连接安全绳4,扣件本体31的上部为钩状结构312。挡板32的下部为U型板结构,夹住扣件本体31的下部,挡板32的左下部铰接在扣件本体31的左下部,铰接处设有弹簧将二者撑开。挡板32的右下部设有短柱,相应的在扣件本体31的右下部设有弧形卡槽313,挡板32的短柱卡合在扣件本体31的弧形卡槽313中,当挡板32以铰接轴为中心进行转动时,短柱可延弧形卡槽313移动,挡板32的顶部挡在钩状结构312的顶端的内侧。挡板32的顶部设有凹槽,钩状结构312的顶端卡合在挡板32顶部的凹槽中。
同时,本实施例设计的势能吸收器的基带通过以下方法制作:
a、选材,选取1000D的锦纶纤维长丝材料。
b、分纱,将20根锦纶纤维长丝通过分纱器,确保每根纱线张力一致,然后通过并捻方式并为一股锦纶纤维股线,捻度设置为150捻/米,经过退捻、拉丝工序形成纱线,作为经纱和纬纱;
c、整经,经纱通过整经机形成一定长度经纱盘头,待用;
d、穿纱,取一定量数量的经纱和纬纱,穿过纱架,依次通过钢筘、花链、停经片、穿棕和停经片、综丝眼完成穿纱过程;
e、织造,穿纱完毕的纱线,启动势能吸收器织带机,根据样带品尺寸大小穿好纱线、锁边,调整织带机钩针、纬针、锁边针位置,引入纬纱交错生产织带;
f、热定型,将织带机生产出的织带进行蒸汽松弛热定型处理,处理条件为:温度为150℃,时间为20min;
g、缝纫,将织带切割成相应的长度,并对切割后的织带进行折叠形成第一基带、第二基带和第三基带三层,并放到花样缝纫机进行缝纫,缝纫时第一基带的端部缝纫到其与第二基带对应的一端,第三基带的端部缝纫到其与第二基带对应的一端,两处分别设置5cm的缝纫段,缝纫段的上下两端分别延基带宽度方向进行缝纫,各缝纫5道缝纫线,缝纫段的中部延基带的长度方向进行缝纫,缝纫15道缝纫线。同时第一基带端部和第三基带的端部分别余出一段,并回折缝纫,形成第一环扣和第二环扣。
h、成品,将缝纫好的基带,外面包裹热收缩管,包裹时使第一基带的第一环扣和第三基带的第二环扣分别从热收缩管的两端露出,经红外热处理使热收缩管收缩包紧基带。
其中初次开机生产时,经步骤f对织带热定型后,需测试织带的宽度、厚度及织带的断裂强力,若测试合格将织带按照指定的尺寸通过织带切割机进行切割,并按此工艺进行生产;若测试不合格调整步骤a至步骤f的工艺,重新执行直至符合检测要求,并按调整后的工艺进行生产。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创造的实施范围,即凡是依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及发明创造说明内容所做出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势能吸收器包括连接扣件和基带,所述基带通过两次折叠分为第一基带、第二基带和第三基带,所述第一基带的端部缝纫连接在第二基带与其重叠的一端,所述第三基带的端部缝纫连接在第二基带的另一端背侧,所述基带的外侧包覆有热收缩管,所述第一基带的端部从热收缩管的上端露出并形成第一环扣,所述第三基带的端部从热收缩管的下端露出并形成第二环扣,所述第二环扣固定连接扣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基带的端部和连接扣件之间通过安全绳连接,所述安全绳的一端连接第二环扣,另一端固定连接扣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扣件由扣件本体和挡板构成,所述扣件本体的底部为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连接安全绳,所述扣件本体的上端为钩状结构,所述挡板铰接在扣件本体的下部,所述挡板的顶端挡在钩状结构顶端的内侧,所述挡板与扣件本体的铰接处设有弹簧将二者撑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顶端设有凹槽,所述钩状结构的顶端卡合在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的左下部铰接在扣件本体的左下部,所述挡板的右下部设有短柱,相应的在扣件本体的右下部设有弧形卡槽,所述短柱卡合在弧形卡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带、第三基带与第二基带的连接处分别均有5cm的缝纫段,并通过多条缝纫线进行缝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坠落势能吸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缝纫段的上下两端分别有多条横向的缝纫线,所述缝纫段的中部为多条延基带长度方向的缝纫线。
CN201920602671.3U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Active CN2103021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2671.3U CN210302107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02671.3U CN210302107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302107U true CN210302107U (zh) 2020-04-14

Family

ID=70137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02671.3U Active CN210302107U (zh) 2019-04-29 2019-04-29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3021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95393A (en) Non- or low-stretch composite yarn of super high bulk
US3940917A (en) Composite elastic yarns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m
CN106012222B (zh) 具有控制纱系统的拉伸机织织物
EP3208371B1 (en) Elastic composite yarns and woven fabrics made therefrom,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 same
CN110051949A (zh)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及其制作方法
JPH05263331A (ja) 溶融接着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2004297554B2 (en) Size-covered composite yar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CN210302107U (zh)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CN104562346B (zh) 白椰壳炭天丝精梳棉纱线的染色方法
TW202124799A (zh) 一種複合紗線及由其製得的面料
CN109881329A (zh) 一种缓冲防坠落装置及其缓冲带的制作方法
CN211689378U (zh)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CN113046889B (zh) 一种力递增式坠落防护用缓冲包及制作方法
CN110747560B (zh)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及其制作方法
JP7362149B2 (ja) 芯糸被覆の安定性を向上させる多芯型コアヤーン構造及びその作製プロセス
CN209443142U (zh) 帘子布专用复合包芯纱
CN101331182B (zh) 用聚吡啶并双咪唑与经阻燃处理纤维素纤维的混合物制备的织物及用其制备的制品
CN209669443U (zh) 一种具有色彩变化的新型牛仔面料及生产装置
JPH0197229A (ja) 伸縮シェニール糸
CN208829868U (zh) 一种具有捆绑结构的蚕丝面料
JP2019127669A (ja) 耐擦過摩耗性及び耐スナッグ性に優れた伸縮性織物
CN217418907U (zh) 具有多股纱线效果的合成纱线
CN212955551U (zh) 一种阻燃性能好的尼龙布料
CN216193017U (zh) 一种仿真丝涡流纺纱线
JP2915007B2 (ja) 長短二層構造ストレッチヤーン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