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89378U -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 Google Patents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89378U
CN211689378U CN201922046522.6U CN201922046522U CN211689378U CN 211689378 U CN211689378 U CN 211689378U CN 201922046522 U CN201922046522 U CN 201922046522U CN 211689378 U CN211689378 U CN 211689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weaving
yarns
belt
weft yar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465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瑞强
姜润喜
沈明
邱延平
朱林
刘鹏
公彦秀
杜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pene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pene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pene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pene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465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89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89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89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缓冲包包括:缓冲部,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多次折叠、缝制而成的折叠部和两个端头部,两个端头部在受到大于设定外力的拉力作用下,折叠部逐渐分开,还原为第一编织带;连接部,设置为两个,由第二编织带制作组成,设置在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缓冲部的一个端头部固接;承重部,设置为两个,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制作形成的耳环,承重部分别与一个连接部固接;其中,第一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其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米,经纬纱采用相同的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

Description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特种绳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建筑等行业的飞速发展,衍生出很多高空作业者,高空坠落致人伤亡的事故频频发生。据高空坠落事故统计分析,5m以上的高空坠落事故约占20%,5m以下的占80%左右,前者大多数是致死的事故。因而,对高空作业者进行坠落防护使其在不慎发生高空坠落时有效避免坠落对人体带来的巨大伤害十分必要。
现有国际标准要求缓冲包作用下对人体受到冲击力小于6KN,而达到6KN虽然不足以致命,但坠落冲击人员的舒适性很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在人体受到坠落冲击过程中能更多吸收坠落过程产生的能量、起到降低人体受到冲击力的效果的缓冲包,且冲击力要远低于标准要求的6KN,需要更能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和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解决以上提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该缓冲包包括:
缓冲部,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多次折叠、缝制而成的折叠部和两个端头部,两个端头部在受到大于设定外力的拉力作用下,折叠部逐渐分开,还原为第一编织带;
连接部,设置为两个,由第二编织带制作组成,设置在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缓冲部的一个端头部固接;
承重部,设置为两个,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制作形成的耳环,承重部分别与一个连接部固接;
其中,第一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且第一编织带的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米,该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纤维包括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制作第一编织带的经纬纱的规格为50~1000D,经纬纱经过初捻、复捻处理,初捻捻度设置为160~300捻/米,复捻捻度设置为120~260捻/米。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第二编织带由经纬纱编织而成,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所述纤维包括涤纶长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或芳纶纤维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第二编织带的宽度为30~50mm,厚度为2~10mm。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第二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3~25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cm。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连接部由第三编织带组成,第三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该纤维包括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第三编织带的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第三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cm。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连接部由第一编织带组成,且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连接为一体化结构。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该缓冲包由同一条编织带制作而成,其中,该编织带的中间主体部分多次折叠、缝制形成缓冲部,该编织带的两个端部制作为具有耳环结构的承重部,承重部与缓冲部之间的部分作为连接部。
一些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折叠部呈多层S型,其中每一层第一编织带都与其相邻的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包的折叠部在外力作用下依次逐渐展开,利用折叠部缝制部位的缝制强度缓冲部分外力,同时缓冲包的加捻编织结构也能够缓冲部分外力,通过至少两种缓冲外力的方式,缓冲包能够有效缓冲外力,使缓冲包的使用者有效避免外界冲击力的冲击,有效减小了人体受到的冲击伤害,可以将最低冲击力降到4.3KN,远小于现行国际标准规定的6KN,降低了28%,使得使用者人身更安全,体验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结构示意图
图2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的缓冲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专用的词“实施例”,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性能指标测试,除非特别说明,采用本领域常规试验方法。应理解,本申请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公开的内容。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作为本申请中其它未特别注明的试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均指本领域内普通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本公开所用的术语“基本”和“大约”用于描述小的波动。例如,它们可以是指小于或等于±5%,如小于或等于±2%,如小于或等于±1%,如小于或等于±0.5%,如小于或等于±0.2%,如小于或等于±0.1%,如小于或等于±0.05%。浓度、量和其它数值数据在本文中可以以范围格式表示或呈现。这样的范围格式仅为方便和简要起见使用,因此应灵活解释为不仅包括作为该范围的界限明确列举的数值,还包括该范围内包含的所有独立的数值或子范围。例如,“1~5%”的数值范围应被解释为不仅包括1%至5%的明确列举的值,还包括在所示范围内的独立值和子范围。因此,在这一数值范围中包括独立值,如2%、3.5%和4%,和子范围,如1%~3%、2%~4%和3%~5%等。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仅列举一个数值的范围。此外,无论该范围的宽度或所述特征如何,这样的解释都适用。
在本公开,包括权利要求书中,所有连接词,如“包含”、“包括”、“带有”、“具有”、“含有”、“涉及”、“容纳”等被理解为是开放性的,即是指“包括但不限于”。只有连接词“由……构成”和“由……组成”是封闭连接词。
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内容,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一些方法、手段、仪器、设备等未作详细描述,以便凸显本申请的主旨。在不冲突的前提下,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得到的技术方案属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内容。本申请述及的第一、第二仅为表述不同的部分,并不表示其先后顺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包括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其中,缓冲部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多次折叠、缝制而成的折叠部和两个端头部,两个端头部在受到大于设定外力的拉力作用下,折叠部逐渐分开,还原为第一编织带;连接部设置为两个,由第二编织带制作组成,设置在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缓冲部的一个端头部固接;承重部设置为两个,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制作形成的耳环,承重部分别与一个连接部固接;其中,第一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且第一编织带的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米,该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纤维包括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作为可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中,缓冲部1为多层折叠缝制的结构,设置在中部,两个连接部2分别固接在缓冲部1的两端,两个连接部2分别与一个承重部3固接,每个承重部3都具有耳环结构。
缓冲包在使用中,其承重部的一端连接在使用者身上,另一端连接在安全部位上,使用者意外滑落或坠落时,缓冲部受到使用者带来的冲击力,缓冲部的折叠部开始打开,缝制线撕裂,其过程中抵消了部分冲击力,直至折叠部完全打开,缓冲部和承重部为经纬纱经过加捻编织而成的第一编织带,该第一编织带具有良好的延伸性能,其延伸过程也能够抵消部分冲击力,通过第一编织带的缓冲作用和缓冲部缝制部位的缓冲作用,有效消除了使用者受到的冲击力。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制作第一编织带的经纬纱的规格为50~1000D,经纬纱经过初捻、复捻处理,初捻捻度设置为160~300捻/米,复捻捻度设置为120~260捻/米。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二编织带由经纬纱编织而成,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所述纤维包括涤纶长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或芳纶纤维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第二编织带的宽度为30~50mm,厚度为2~10mm。通常连接部为主要设置为具有连接功能,用于将缓冲部与承重部之间方便连接,方便缓冲包的灵活使用,所以,第二编织带的编织过程中其经纬纱不经过加捻处理,以提高其柔韧度。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二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3~25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cm。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连接部由第三编织带组成,第三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该纤维包括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第三编织带的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三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cm。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第三编织带与第一编织带采用相同材质的经纬纱、经过加捻、编织制作而成。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连接部由第一编织带组成,且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连接为一体化结构,即,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采用相同材质的经纬纱制作而成,且依次按照缓冲包的结构设置固连为一体化结构,有效提高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对外部冲击力的缓冲效果。进一步,作为较为优选实施方式,该缓冲包由同一条编织带制作而成,其中,该编织带的中间主体部分多次折叠、缝制形成缓冲部,该编织带的两个端部制作为具有耳环结构的承重部,承重部与缓冲部之间的部分作为连接部。
作为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中的缓冲部结构,缓冲部中每一次折叠的第一编织带都与已经折叠的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其中,缓冲部1由第一编织带11制作而成,第一编织带11双层对折,然后从对折部位开始进行第一次缝制,第一次缝制线101将相邻的两层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然后在设定部位将第一编织带折回,完成第二次折叠,第二次缝制线102件将折叠后的四层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然后第一编织带折叠返回,完成第三次折叠,进行第三次缝制,第三次缝制线103将前面三次折叠的六层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然后将第一编织带折回,完成第四次折叠,进行第四次缝制,第四次缝制线104件前面四次折叠的八层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然后将第一编织带折回,完成第五次折叠,进行第五次缝制,第五次缝制线105件前面五次折叠的十层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然后剩余的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作为连接部和承重部,继续制作,得到完整的缓冲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缓冲包的折叠部呈多层S型,其中每一层第一编织带都与其相邻的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通常所说的多层S型折叠部,是指编织带在折叠的过程中,在基本相同的部位进行往复折叠,折叠部向同一个方向延伸,以便形成规则的、折叠编织带逐层叠加的折叠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依照以下方法制作:
选取第一编织带经纬纱纤维;
对选取的第一编织带经纬纱纤维进行初捻、复捻处理;
经过复捻的经纬纱通过整经机形成的一定长度的纱线盘头;
取一定数量的经纱和纬纱,穿过纱架,依次通过穿筘、停经片、穿棕和停经片、棕丝眼完成穿纱过程;
启动第一编织带织带机,根据设定的第一编织带规格,穿好纱线、锁边,熊正织带机钩针、纬针、锁边针位置,引入纬纱交错生产第一编织带;
依照以上生产第一编织带的步骤生产第二编织带,其中,第二编织带的经纬纱不包括进行初捻、复捻处理;
根据缓冲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缓冲部的第一编织带,进一步经多次折叠、缝制形成折叠部;
根据承重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承重部的第一编织带,进一步制作为具有耳环结构的承重部;
依据连接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连接部的第二编织带;
将承重部、连接部、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依次固接,得到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作为可选实施方式,用第一编织带制作缓冲包,根据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的结构设计,切割一条第一编织带,将其对折为双层编织带,在该编织带的两端预留制作连接部和承重部的部分,其余部分进行缝制;将缝制部分进行S型折叠,每次折叠后,折叠部分进行缝制,直至得到需要的缓冲部;对预留的部分进行处理,端部进行编织得到耳环结构,形成承重部;承重部与缓冲部之间的部位即为连接部。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技术细节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的制作方法包括:
选取规格为50D的化学纤维长丝作为第一编织带纬纱纤维;
选取10根化学纤维长丝进行初捻,初捻捻度设置为300捻/米,选取6股初捻捻线进行方向复捻,复捻捻度设置为260捻/米;
经过复捻的经纬纱通过整经机形成的一定长度的纱线盘头;
取一定数量的经纱和纬纱,穿过纱架,依次通过穿筘、停经片、穿棕和停经片、棕丝眼完成穿纱过程;
启动第一编织带织带机,根据设定的第一编织带规格,穿好纱线、锁边,熊正织带机钩针、纬针、锁边针位置,引入纬纱交错生产第一编织带,其经向密度为10根/cm,纬向密度为5根/cm,宽度为20mm、厚度为1mm;
依照以上生产第一编织带的步骤生产第二编织带,其中,第二编织带的经纬纱不包括进行初捻、复捻处理,第二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3根/cm,纬向密度为6根/cm,20mm、厚度为1mm;
根据缓冲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缓冲部的第一编织带,进一步经多次折叠、缝制形成折叠部;
根据承重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承重部的第一编织带,进一步制作为具有耳环结构的承重部;
依据连接部的规格,切割用于连接部的第二编织带,作为连接部;
将承重部、连接部、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依次缝制固接,得到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测试实施例1得到的缓冲包承受的冲击力,测试方法包括:
将缓冲包挂在制动力测试仪下方,缓冲包的下方悬挂100Kg测试假人;
将测试假人向上提升1m;
然后将假人释放,自然下降,测试缓冲包承受的冲击力;
以测试假人直立和倒立两种方式进行测试,每种方式测试三次,最终以平均值计算缓冲包受到的冲击力。
实施例1得到的缓冲包承受的冲击力为4.3KN。
实施例2
实施例2中,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的制作方法包括:
选取规格为1000D的化学纤维长丝作为第一编织带纬纱纤维;
选取3根化学纤维长丝进行初捻,初捻捻度设置为160捻/米,选取3股初捻捻线进行方向复捻,复捻捻度设置为120捻/米;
经过复捻的经纬纱通过整经机形成的一定长度的纱线盘头;
取一定数量的经纱和纬纱,穿过纱架,依次通过穿筘、停经片、穿棕和停经片、棕丝眼完成穿纱过程;
启动第一编织带织带机,根据设定的第一编织带规格,穿好纱线、锁边,熊正织带机钩针、纬针、锁边针位置,引入纬纱交错生产第一编织带,其经向密度为20根/cm,纬向密度为8根/cm,宽度为40mm、厚度为5mm;
依照以上生产第一编织带的步骤生产第二编织带,其中,第二编织带的经纬纱不包括进行初捻、复捻处理,第二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25根/cm,纬向密度为10根/cm,宽度为50mm、厚度为10mm;
根据缓冲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缓冲部的第一编织带,进一步经多次折叠、缝制形成折叠部;
根据承重部的规格,切割用于制作承重部的第一编织带,进一步制作为具有耳环结构的承重部;
依据连接部的规格,切割用于连接部的第二编织带,作为连接部;
将承重部、连接部、缓冲部、连接部和承重部依次缝制固接,得到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参考实施例1的方式测试实施例2的缓冲包承受的冲击力,结果为4.35KN。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在受到外力冲击时,缓冲包的折叠部在外力作用下依次逐渐展开,利用折叠部缝制部位的缝制强度缓冲部分外力,同时缓冲包的加捻编织结构也能够缓冲部分外力,通过至少两种缓冲外力的方式,缓冲包能够有效缓冲外力,使缓冲包的使用者有效避免外界冲击力的冲击,有效减小了人体受到的冲击伤害,可以将最低冲击力降到4.3KN,远小于现行国际标准规定的6KN,降低了28%,使得使用者人身更安全,体验更舒适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和实施例中公开的技术细节,仅是示例性说明本申请的构思,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凡是对本申请公开的技术细节所做的没有创造性的改变,都与本申请具有相同的发明构思,都在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缓冲包包括:
缓冲部,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多次折叠、缝制而成的折叠部和两个端头部,所述两个端头部在受到大于设定外力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折叠部逐渐分开,还原为第一编织带;
连接部,设置为两个,由第二编织带制作组成,设置在所述缓冲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部的一个端头部固接;
承重部,设置为两个,包括由第一编织带制作形成的耳环,所述承重部分别与一个所述连接部固接;
其中,所述第一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其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米,所述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所述纤维包括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纬纱的规格为50~1000D,经纬纱经过初捻、复捻处理,初捻捻度设置为160~300捻/米,复捻捻度设置为120~260捻/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带由经纬纱编织而成,所述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所述纤维包括涤纶长丝、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或芳纶纤维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第二编织带的宽度为30~50mm,厚度为2~1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3~25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第三编织带组成,所述第三编织带由经纬纱加捻、编织而成,所述经纬纱采用相同的纤维,所述纤维包括涤纶纤维长丝或锦纶纤维长丝,所述第三编织带的宽度为20~40mm,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编织带的经向密度为10~20根/cm,纬向密度为6~10根/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由第一编织带组成,且所述缓冲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承重部连接为一体化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包由同一条编织带制作而成,其中,所述编织带的中间主体部分多次折叠、缝制形成缓冲部,所述编织带的两个端部制作为具有耳环结构的承重部,所述承重部与所述缓冲部之间的部分作为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纬纱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部呈多层S型,其中每一层第一编织带都与其相邻的第一编织带缝制在一起。
CN201922046522.6U 2019-11-21 2019-11-21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Active CN211689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6522.6U CN211689378U (zh) 2019-11-21 2019-11-21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46522.6U CN211689378U (zh) 2019-11-21 2019-11-21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89378U true CN211689378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7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46522.6U Active CN211689378U (zh) 2019-11-21 2019-11-21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89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7560A (zh) * 2019-11-21 2020-02-04 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7560A (zh) * 2019-11-21 2020-02-04 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及其制作方法
CN110747560B (zh) * 2019-11-21 2022-03-11 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andhi Woven textiles: Principle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CN106012222B (zh) 具有控制纱系统的拉伸机织织物
JP4448025B2 (ja) 耐引裂性、耐切断性、および耐摩耗性が改善された難燃性布
MXPA05003384A (es) Hilo trenzado por capas para telas resistentes al corte.
TW201022056A (en) Extensible non-load bearing cut resistant tire side-wall component containing elastomeric filament, tire containing said component,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US20140113519A1 (en) Cut Resistant Webbing System
US20150013079A1 (en) Webb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One or More Novel Safety Features
CN211689378U (zh)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
TW201020131A (en) Non-load bearing cut resistant tire side-wall component, tire containing said component, and processes for making same
CN110747560B (zh) 经纬线为股线高耐磨高缓冲的缓冲包及其制作方法
JP2005529249A (ja) 耐引裂性、耐切断性、および耐摩耗性が改善された難燃性布
CN110051949A (zh)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14981493A (zh) 用于形成复合纱线的方法和系统
CN103764887A (zh) 包括膨化和交缠纱的耐用织物
JPWO2011152059A1 (ja) 織物及び衣類
CN104085154A (zh) 扁平吊装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81329A (zh) 一种缓冲防坠落装置及其缓冲带的制作方法
JP3728030B2 (ja) 耐光性に優れた強化織物および織物製品
JP3613796B2 (ja) 高所作業用の安全帯
CN204054813U (zh) 扁平吊装带
CN211713493U (zh) 一种耐磨缓冲保护绳索
JP6223689B2 (ja) 衝撃荷重緩和ロープ及びランヤード
JP2022104676A (ja)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
CN210302107U (zh) 一种坠落势能吸收器
JP6310626B1 (ja) 耐擦過摩耗性及び耐スナッグ性に優れた伸縮性織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