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6461U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6461U
CN210296461U CN201921528755.3U CN201921528755U CN210296461U CN 210296461 U CN210296461 U CN 210296461U CN 201921528755 U CN201921528755 U CN 201921528755U CN 210296461 U CN210296461 U CN 2102964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insulating
battery module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875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刘波
严建国
谢曙光
曹长河
孙珊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VEK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Vic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Vico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Vico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875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64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64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64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包括:绝缘固定板,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为电路板固定端面以及电芯固定端面,所述绝缘固定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芯固定端面用于与电芯连接,所述导槽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以及所述电芯固定端面上,并且电芯极耳可穿过所述导槽与电路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使电池模组在组装时更加的方便,并且提高电池模组在组装时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随着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能源危机的日益加重,锂离子电池技术得到大力发展。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比能量高、工作温度范围宽等优势已逐渐取代铅酸,镍氢等可充电电池。尤其在车用动力电池方面,锂离子电池的占比逐提高。
例如一种申请号为20161076666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锂离子软包电池的模块成组结构,包括上盖板(5)、上壳体(6)和下壳体(7),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芯(1)、极柱(2)、极耳固定板(3)、隔板(4),所述电芯(1)设置在所述上壳体(6)和下壳体(7)包覆的腔体内,所述电芯(1)设置有极耳(8),所述极耳(8)上设置有多个极耳固定孔(9),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隔板(4),所述极柱套装在所述隔板(4)上并与所述上盖板(5)连接。
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组存在不易安装、维修复杂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多个电芯不方便固定,并且需要通过手工焊接的方式将采集线固定在电芯极耳上,在组装时非常的麻烦,并且效率比较低,需要一种专门的绝缘固定装置进行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包括:绝缘固定板,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为电路板固定端面以及电芯固定端面,所述绝缘固定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芯固定端面用于与电芯连接,所述导槽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以及所述电芯固定端面上,并且电芯极耳可穿过所述导槽与电路板连接。
较佳的,所述电芯固定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条呈平行排列的加强筋。
较佳的,若干所述导槽分成两排设置,并且两列所述导槽分别位于所述电芯固定端面的两侧。
较佳的,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侧边上设置有与电池模组外壳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螺孔。
较佳的,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扣嵌在电池模组箱体上的卡扣。
较佳的,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激光自动焊接设备就能够很轻松方便的将电芯与电路板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的简单,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装配成本。
2、电路板固定端面开设有具有定位功能的定位柱,定位柱能够穿过电路板,并且起到定位效果,使得电路板上的触点能够与电芯极耳对准,便于自动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固定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固定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绝缘固定板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绝缘固定板;110、电路板固定端面;120、电芯固定端面;130、导槽;140、加强筋;150、固定座;151、螺孔;160、卡扣;170、定位柱;200、电路板;300、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包括:绝缘固定板100,所述绝缘固定板100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为电路板固定端面110以及电芯固定端面120,所述绝缘固定板100上开设有导槽130,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110用于与电路板200连接,所述电芯固定端面120用于与电芯300连接,所述导槽130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110以及所述电芯固定端面120上,并且电芯300极耳可穿过所述导槽130与电路板200连接。
此处值得说明的是,现有的电池模组中,具有电芯300以及电路板200,其中,电芯300上具有极耳,极耳就是从电芯300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极耳上需要用锡焊的方式接上采集线,然后将采集线与电路板200焊接在一起,非常的麻烦,而且人工成本很高,PACK外围材料也很多,总之,组装时费时费力,成本很大。
为此,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绝缘固定板100,其设置在电池模组内,且位于电芯300与电路板200之间,所以绝缘固定板100的上下两端面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电路板固定端面110以及电芯固定端面120,电路板200设置在电路板固定端面110上,电芯300的上端固定在电芯固定端面120上,并且,电芯300具有金属条状的极耳,导槽130就是开设在绝缘固定板100上的通孔状结构,极耳能够穿过导槽130后能够抵触到电路板200上,此时通过激光自动焊接设备就能够很轻松方便的将电芯300与电路板200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装配过程更加的简单,大大提高了装配的效率,同时有效的降低了装配成本,使得原本需要人工焊接的电池模组能够通过自动化焊接的方式进行装配,并且能够有效简化电池模组的结构,便于实际装配工作。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电芯固定端面120上设置有若干条呈平行排列的加强筋140。
优选的,加强筋140能够加强绝缘固定板100的结构强度,而这种呈平行排列的加强筋140,能够在不妨碍电芯300安装的基础上,使得电芯300上端位于两条加强筋140之间,从而便于电芯300排列。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若干所述导槽130分成两排设置,并且两列所述导槽130分别位于所述电芯固定端面120的两侧。
优选的,极耳就是从电芯300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两个极耳需要通过设置在导槽130中穿出,所以需要将导槽130分成两排设置,这样便于极耳与电路板200连接。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固定板100的侧边上设置有与电池模组外壳固定连接的固定座150,所述固定座150上开设有螺孔151。
优选的,绝缘固定板100的左右两侧边上向外延伸形成有固定座150,固定座150能够通过螺孔151以及螺钉与电池模组的外壳固定连接,使得绝缘固定板100在电池模组内保持固定,避免因电池模组晃动导致绝缘固定板100移位或者晃动,使得绝缘固定板100更加的稳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绝缘固定板100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扣嵌在电池模组箱体上的卡扣160。
优选的,箱体实际上就是位于壳体内,用于容纳电芯300的容器,箱体通过绝缘固定板100固定在壳体内,简单来说,绝缘固定板100通过安装座与壳体固定连接,而箱体则固定在绝缘固定板100上,从而简化装配步骤,此外,在箱体上可以设置卡槽,通过卡扣160嵌设在箱体卡槽内,便于箱体与绝缘固定板100之间的连接。
如图1、图2、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110上设置有定位柱170。
优选的,电路板固定端面110开设有具有定位功能的定位柱170,电路板200能够通过定位柱170固定在电路板固定端面110上,并且起到定位效果,使得电路板200上的触点能够与电芯300极耳对准,便于自动焊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固定板,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为电路板固定端面以及电芯固定端面,所述绝缘固定板上开设有导槽,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电芯固定端面用于与电芯连接,所述导槽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以及所述电芯固定端面上,并且电芯极耳可穿过所述导槽与电路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固定端面上设置有若干条呈平行排列的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导槽分成两排设置,并且两列所述导槽分别位于所述电芯固定端面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侧边上设置有与电池模组外壳固定连接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螺孔。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固定板的侧边上设置有用于扣嵌在电池模组箱体上的卡扣。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固定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
CN201921528755.3U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Active CN2102964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8755.3U CN210296461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8755.3U CN210296461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6461U true CN210296461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4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8755.3U Active CN210296461U (zh) 2019-09-16 2019-09-1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64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70122471A (ko) 금속 케이스를 갖는 대용량 리튬이온 이차전지
WO2023005005A1 (zh) 一种二次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215834606U (zh)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0015886U (zh) 蓄电池盒及蓄电池组
CN211125809U (zh) 电芯极柱的防护帽
CN210296461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CN216120662U (zh) 隔离板组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2571267U (zh) 一种软包成组pcb板
CN211743216U (zh) 一种软包电芯封装结构
CN210429949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电动自行车
CN116508196A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制造系统、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1480206U (zh) 一种电芯极耳的辅助焊接结构
CN219717057U (zh) 电池壳体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CN210296462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模组
CN220873722U (zh) 电池和终端
CN220306459U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工装
CN220042202U (zh) 电池组
CN219226563U (zh) 一种绝缘支撑件及电池
CN220934336U (zh) 二次电池转接片
CN215575564U (zh) 电池测试工装
CN218300145U (zh) 电池装置
CN210897402U (zh) 一种电芯支架负极线固定结构
CN218525699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
CN219393456U (zh) 一种电芯和电芯模组
CN211404594U (zh) 一种用于电芯组装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5

Address after: 315800 North workshop, building 1, No.3, Gangxi Avenue, bonded West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VEKE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500 2nd floor, building 1, No.27, Xiaogang Weiwu Road, Beilun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Vico new ener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