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92228U -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92228U
CN210292228U CN201920731886.5U CN201920731886U CN210292228U CN 210292228 U CN210292228 U CN 210292228U CN 201920731886 U CN201920731886 U CN 201920731886U CN 210292228 U CN210292228 U CN 210292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guide
evaporator
frame body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18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彪
尚彬
黄家柏
张坤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18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92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92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92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中框本体和导风片,所述导风片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中框本体,另一侧向所述中框本体的内部延伸;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的延伸方向经过设于所述中框本体内的蒸发器,适于引导经过所述导风片的进风吹向所述蒸发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风片处于风的流动路径上,可引导进入中框本体的风吹向蒸发器,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成了千家万户的必备电器。如图1所示,为现有空调器导风结构和蒸发器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为外界风进入导风结构并吹向蒸发器的大致方向。由于导风结构的限制,部分风的流动方向与蒸发器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近乎平行,此部分风难以大部分或全部吹向蒸发器,导致蒸发器的利用率低,进而导致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无法达到最佳。
由此可见,用户亟需一种新的导风结构,以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空调器的蒸发器的利用率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风结构,包括中框本体和导风片,所述导风片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中框本体,另一侧向所述中框本体的内部延伸;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的延伸方向经过设于所述中框本体内的蒸发器,适于引导经过所述导风片的进风吹向所述蒸发器。
这样,所述导风片处于风的流动路径上,可引导进入中框本体的风吹向蒸发器,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设置在所述中框本体内侧;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的延伸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蒸发器上正对所述导风片的进风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5°-90°。
这样,所述导风片近乎垂直于正对的蒸发器的一面,可引导风垂直吹向蒸发器,最大程度的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进而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最佳。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的数量为2-5个。
这样,所述导风片的数量适中,在保证对风的流动的阻碍作用较小的前提下,提高了蒸发器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中框本体上设置有进风端和出风框,在装配状态下,沿着所述进风端指向所述出风框的方向,所述导风片与所述蒸发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这样,沿着风的流动方向,导风片与蒸发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可在风量较多时保证对风的阻碍作用较小,保证足量的风吹向蒸发器靠近出风框的部位;可在风量较少时保证将少量风的大部分引导吹向蒸发器,进而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这样,可引导风均匀吹向蒸发器,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
可选的,沿着所述进风端指向所述出风框的方向,相邻所述导风片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这样,由于沿着风的流动方向,风量变少,导风片两两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导风片分布越来越密集,可在风量较少时增强对风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蒸发器的长度。
这样,导风片可引导风吹向蒸发器在长度方向上的所有部位,进一步提高蒸发器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与所述中框本体可拆卸连接。
这样,方便拆卸导风片,便于改变导风片的数量,进而便于根据风量改变对风的引导,以保证蒸发器的利用率较高。
可选的,所述中框本体上设有插槽,所述导风片适于插入所述插槽。
这样,中框本体与导风片的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方便拆卸导风片,便于改变导风片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空调器蒸发器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导风结构。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导风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现有空调器的导风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风结构和蒸发器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风结构和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风格栅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蒸发器,101-第一翅片,102-第二翅片,103-第三翅片,20-中框本体,201-镂空格栅,202-进风端,203-出风框,204-进风格栅,30-导风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其为本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导风结构和蒸发器10的横截面的示意图;其中,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中框本体20和导风片30,所述导风片30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中框本体20,另一侧向所述中框本体20的内部延伸;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经过设于所述中框本体20内的蒸发器10,适于引导经过所述导风片30的进风吹向所述蒸发器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中的内外侧均以中框本体20的中心为基准,远离中框本体20中心的一侧为外侧,靠近中框本体20中心的一侧为内侧。如图3所示,中框本体20的正面(即图2中的上表面)设有多个镂空格栅201。本实施例中,导风片30为长方形条状结构,其宽度方向的一侧固定于中框本体20上镂空格栅201的内侧,另一侧向中框本体20的内部延伸,所述延伸指的是导风片30宽度方向的延伸,所述宽度方向为导风片30固定侧指向自由侧的方向。如图2所示,箭头所指方向为进风方向,大体可看作从左往右,风进入中框本体20内并吹向蒸发器10的整体方向也可看作从左往右。具体的,如图4所示,中框本体20的一侧面(即图2中的左侧面)设有进风格栅204,外界风通过进风格栅204进入中框本体20的内部。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导风片30的安装位置由中框本体20和蒸发器10的装配关系决定,即导风片30必靠近蒸发器10的进风侧且处于进风路径上,表现在图2中为中框本体20内部的左下方、左上方及上方。
这样,导风片30处于风的流动路径上,当进风经过导风片30时,导风片30可引导进入中框本体20的风吹向蒸发器10,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一般而言,如图2所示,蒸发器10包括三段翅片:第一翅片101、第二翅片102以及第三翅片103,由于进风基本直吹第三翅片103,第三翅片103的利用率较高,因而无需在图2中的左下方安装导风片30,以引导进风吹向第三翅片103,从而本实施例优选导风片30可安装于图2中的左上方或者上方,引导进风吹向第一翅片101、第二翅片102。图2中,导风片30安装于中框本体20内部的左上方,引导进风吹向第二翅片102。
在实际情况中,针对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验证后发现导风片30的厚度为1厘米、宽度为16或17厘米时,导风片30对风的引导效果较佳。其中,所述宽度为导风片30的固定侧与其自由侧之间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设置在所述中框本体20内侧;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蒸发器10上正对所述导风片30的进风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5°-90°。
其中,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指的是导风片30的固定侧指向其自由侧的方向,表现在图2中为导风片30的固定端指向其自由端的方向。蒸发器10的进风面为每一段翅片的外侧面所在平面,表现在图2中为第一翅片101或第二翅片102的外侧面所在平面。蒸发器10上正对导风片30指的是: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指向的、导风片30自由端最靠近的蒸发器10的一段翅片,如图2中蒸发器10上正对导风片30的是第二翅片102。这里的“正对”,是从蒸发器10三段翅片的三个进风面之间限定出其中一段翅片的进风面,还可以用“对着”、“朝向”等词语进行限定,从而蒸发器10上正对导风片30的进风面为其中一段翅片的进风面。所述夹角具体指: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所在平面,与蒸发器10上正对导风片30的进风面之间会形成一锐角和一钝角,或者两直角,所述夹角为所述锐角或者所述直角。
这样,导风片30近乎垂直于正对的蒸发器10的一面,可引导风垂直吹向蒸发器10,最大程度的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进而保证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最佳。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的数量为2-5个。
实际情况中,若导风片30的数量太多,则会对风的流动产生较大的阻碍作用,以至于于在风的流向上,风量越来越少,极大的降低了蒸发器10的利用率;若导风片30的数量太少,则无法充分引导进风吹向蒸发器10的每个位置,无法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
这样,本实施中导风片30的数量为2-5个,导风片30的数量适中,在保证对风的流动的阻碍作用较小的前提下,提高了蒸发器10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的数量为3个。
经实际验证,导风片30的数量为3个时,对风的流动的阻碍作用最小且可以充分引导进风吹向蒸发器10的每个位置。
这样,导风片30的数量最合适,在保证对风的流动的阻碍作用最小的前提下,可充分引导进风吹向蒸发器10的每个位置,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中框本体20上设置有进风端202和出风框203,在装配状态下,沿着所述进风端202指向所述出风框203的方向,所述导风片30与所述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如图2所示,进风端202为中框本体20的左端,进风端202处设置了进风格栅204,出风框203位于中框本体20的右端,出风框203内具有出风口。进风端202指向出风框203的方向,可大体看做从左往右的方向,即可代表风的流动方向。在风的流动方向上,若依次设置有第一个导风片30、第二个导风片30、…、第N个导风片30,则第一个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第二个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第N个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指的是导风片30的自由侧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表现在图2中为导风片30的自由端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
这样,由于沿着风的流动方向,风量逐渐减少,相邻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风量较多时,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较大,可保证对风的阻碍作用较小,保证足量的风能经由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空隙吹向蒸发器10靠后的部位,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在风量较少时,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较小,导风片30对风的引导作用增强,可在风量较少时保证将少量风的大部分引导吹向蒸发器10,进而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这样,导风片30两两之间互相平行,其改变的风的流向也大致平行,可引导风均匀吹向蒸发器10,避免风重复吹向蒸发器10的同一位置,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
可选的,沿着所述进风端202指向所述出风框203的方向,相邻所述导风片3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其中,由于导风片30两两之间互相平行,相邻导风片30之间的间距指的是一导风片30所在平面与其相邻导风片3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
这样,由于沿着风的流动方向,风量变少,相邻导风片3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导风片30分布越来越密集,可在风量较少时增强对风的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蒸发器10的长度。
其中,所述长度为导风片30或蒸发器10在蒸发器10的铜管直线段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这样,每个导风片30的影响范围内,每个导风片30可引导风吹向蒸发器10在长度方向上的所有部位,进一步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与所述中框本体20可拆卸连接。
这样,方便拆卸导风片30,便于改变导风片30的数量,进而便于根据风量改变对风的引导,以保证蒸发器10的利用率较高;也方便根据蒸发器10的长度改变替换导风片30的长度,以使导风片30与蒸发器10的配合作用效果较佳。
可选的,所述中框本体20上设有插槽,所述导风片30适于插入所述插槽。例如,导风片30上可设置插口,所述插口与所述插槽契合,形成十字交叉连接,中框本体20与导风片30的连接更加稳固;导风片30上还可设置一凸起块,所述凸起块与所述插槽配合,拆装导风片30方便,还可避免导风片30过度进入所述插槽中、降低导风面积,进而降低导风效果。
这样,中框本体20与导风片30的连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也方便拆卸导风片30,便于改变导风片30的数量。
可选的,所述导风片30与所述中框本体20一体成型。
由于空调器工作时会产生振动,若导风片30与中框本体20可拆卸连接,导风片30与中框本体20的连接处会产生噪音,降低用户的体验;振动还会引起导风片30与中框本体20连接处的摩擦,降低导风片30的使用寿命。
这样,导风片30与中框本体20一体成型,导风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较高,结构稳定;且可以避免导风片30与中框本体20的连接处产生噪音,提高导风片30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风片30的两端固定于镂空格栅201的两端,导风片30的中部固定于镂空格栅201的中部,或嵌入或一体成型。优选导风片30的总长度为656.5毫米,有效长度为642.5毫米,所述有效长度为导风片30具有引导风的作用的部分长度,从而导风片30的两端中有部分处于镂空格栅201中,不具有引导风的作用,但可以增强导风片30与中框本体20的连接牢固性。这样,本实施优选的一种导风片30的长度为656.5毫米,宽度为16或17厘米,厚度为1厘米,对提高蒸发器10利用率的作用显著。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包括中框本体20和导风片30,所述导风片30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中框本体20;所述导风结构在安装状态下,所述导风片30位于空调蒸发器10的外侧,且所述导风片30的另一侧朝向并靠近所述蒸发器10。所述空调器中,所述导风片30处于风的流动路径上,可引导进入中框本体20的风吹向蒸发器10,提高蒸发器10的利用率,进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框本体(20)和导风片(30),所述导风片(30)的一侧固定于所述中框本体(20),另一侧向所述中框本体(20)的内部延伸;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经过设于所述中框本体(20)内的蒸发器(10),适于引导经过所述导风片(30)的进风吹向所述蒸发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30)设置在所述中框本体(20)内侧;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导风片(30)的延伸方向所在平面,与所述蒸发器(10)上正对所述导风片(30)的进风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85°-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30)的数量为2-5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本体(20)上设置有进风端(202)和出风框(203),在装配状态下,沿着所述进风端(202)指向所述出风框(203)的方向,所述导风片(30)与所述蒸发器(10)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30)两两之间互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进风端(202)指向所述出风框(203)的方向,相邻所述导风片(30)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30)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蒸发器(10)的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片(30)与所述中框本体(20)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本体(20)上设有插槽,所述导风片(30)适于插入所述插槽。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导风结构。
CN201920731886.5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292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1886.5U CN210292228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1886.5U CN210292228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92228U true CN210292228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1886.5U Active CN210292228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922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7071A (zh) * 2019-05-21 2019-07-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7071A (zh) * 2019-05-21 2019-07-26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29376A1 (zh) 空调器风道装置及使用该风道装置的空调器
CN210292228U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11345777U (zh) 底盘壳体、窗式空调器
WO2019196787A1 (zh) 一种底壳结构及包括该底壳结构的空调器
JP2022130587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130011971A (ko) 열 교환 장치
CN102958320A (zh) 散热装置
CN210801396U (zh) 风机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3286718U (zh) 一种空调器的管路压紧装置
CN110044053B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CN109813146B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104422111A (zh) 空调器的消音结构及空调器
KR20240021305A (ko) 에어덕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 조절 설비
WO2020216218A1 (zh) 空调底座及空调器
CN210035829U (zh) 一种面板结构及空调器
CN210267819U (zh) 空调冷凝器
CN103968609A (zh) 用于空调的换热器及空调
CN208458103U (zh) 风道结构及空调器
CN110057071A (zh) 一种导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06958537B (zh) 蜗壳和空调器
CN108387130B (zh) 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复合翅片换热器
CN105546779A (zh) 空气整流装置及空调器
CN210089085U (zh) 一种具有导流装置的接管箱
JP200717075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031407U (zh) 新风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