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9945U -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9945U
CN210289945U CN201921241571.9U CN201921241571U CN210289945U CN 210289945 U CN210289945 U CN 210289945U CN 201921241571 U CN201921241571 U CN 201921241571U CN 210289945 U CN210289945 U CN 210289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cylinder head
combustion chamber
cooling
cooling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24157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文金
李丹
石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ij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aij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aij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aiji Automobile Spare Parts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24157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9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9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9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包括气缸盖和预留孔,所述气缸盖外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块,且气缸盖内部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预留孔开设于固定架内部左右两侧,且固定架内壁中部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气缸盖内壁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内部通过键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上端通过键连接有冷却水管。该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在冷却水管外侧等距连接多个外连细孔管,可扩大冷却水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的冷却,可保证冷却水管与燃烧室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该发动机的散热性能,延长该发动机的使用时长,提高该结构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冷水通道与燃烧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缸体和缸盖共同组成动力传动部件一活塞与曲轴的外壳,发动机做功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且发动机内燃烧室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将该热量从发动机壳体排出,需要在发动机的缸体与缸盖内设置冷却液通道,以使冷却液流经缸体与缸盖将热量带走。
市场上的发动机冷水通道与燃烧室,在组合进行散热时,冷水通道不能根据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散热的热量多少,对冷水通道的流通路径进行调节,不能很好地根据发动机运行现状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且冷水通道内冷却液的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有限,冷却效率较低,发动机燃烧室散热时仅通过水冷结构进行散热,效率较低,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发动机冷水通道与燃烧室,在组合进行散热时,冷水通道不能根据发动机燃烧室工作散热的热量多少,对冷水通道的流通路径进行调节,不能很好地根据发动机运行现状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且冷水通道内冷却液的与外界空气接触面积有限,冷却效率较低,发动机燃烧室散热时仅通过水冷结构进行散热,效率较低,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包括气缸盖和预留孔,所述气缸盖外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块,且气缸盖内部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预留孔开设于固定架内部左右两侧,且固定架内壁中部设置有风冷机构,所述气缸盖内壁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内部通过键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上端通过键连接有冷却水管,且冷却水管外侧焊接固定有外连细孔管,所述冷却水管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且冷却水管内侧设置有燃烧室。
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包括伺服电机、旋转轴和扇叶,所述伺服电机一侧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外侧焊接固定有扇叶。
优选的,所述扇叶通过旋转轴与伺服电机构成联动结构,且伺服电机通过焊接与固定架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外连细孔管关于冷却水管的外侧呈等距均匀分布,且冷却水管关于燃烧室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水阀和连接水管,且调节水阀一侧通过键连接有连接水管。
优选的,所述连接水管通过调节水阀与冷却水管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水管呈螺旋状分布,而且连接水管的一侧通过焊接与冷却水管构成固定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在日常使用时关闭调节水阀,冷却液体在水泵作用下由进水管进入冷却水管,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与燃烧室充分进行热交换,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流通路径短,但可快速流通带走燃烧室内的热量,在该发动机快速运行,燃烧室散发的热量较多时,可开启调节水阀,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流过冷却水管后流入连接水管,可增加流通路径,扩大冷却液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液体的冷却,避免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来不及冷却影响该结构的散热,通过此结构可提高使用该发动机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运行带动旋转轴和扇叶转动,扇叶转动可加速气缸盖内热空气通过固定架内预留孔与外界空气对流的速率,利用风冷结构提高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冷却水管外侧等距连接多个外连细孔管,可扩大冷却水管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水管内冷却液体的冷却,可保证冷却水管与燃烧室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该发动机的散热性能,延长该发动机的使用时长,提高该结构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剖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盖;2、连接块;3、固定架;4、预留孔;5、风冷机构;501、伺服电机;502、旋转轴;503、扇叶;6、进水管;7、水泵;8、冷却水管;9、外连细孔管;10、调节组件;1001、调节水阀;1002、连接水管;11、燃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包括气缸盖1、连接块2、固定架3、预留孔4、风冷机构5、伺服电机501、旋转轴502、扇叶503、进水管6、水泵7、冷却水管8、外连细孔管9、调节组件10、调节水阀1001、连接水管1002和燃烧室11,气缸盖1外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块2,且气缸盖1内部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架3,预留孔4开设于固定架3内部左右两侧,且固定架3内壁中部设置有风冷机构5,风冷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旋转轴502和扇叶503,伺服电机501一侧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502,且旋转轴502外侧焊接固定有扇叶503,扇叶503通过旋转轴502与伺服电机501构成联动结构,且伺服电机501通过焊接与固定架3构成固定结构,启动伺服电机501,伺服电机501运行带动旋转轴502和扇叶503转动,扇叶503转动可加速气缸盖1内热空气通过固定架3内预留孔4与外界空气对流的速率,利用风冷结构提高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气缸盖1内壁设置有进水管6,且进水管6内部通过键连接有水泵7,水泵7上端通过键连接有冷却水管8,且冷却水管8外侧焊接固定有外连细孔管9,外连细孔管9关于冷却水管8的外侧呈等距均匀分布,且冷却水管8关于燃烧室11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在冷却水管8外侧等距连接多个外连细孔管9,可扩大冷却水管8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的冷却,可保证冷却水管8与燃烧室11充分进行热交换,提高该发动机的散热性能,延长该发动机的使用时长,提高该结构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冷却水管8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10,调节组件10包括调节水阀1001和连接水管1002,且调节水阀1001一侧通过键连接有连接水管1002,连接水管1002通过调节水阀1001与冷却水管8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水管1002呈螺旋状分布,而且连接水管1002的一侧通过焊接与冷却水管8构成固定结构,通过此结构可调节冷却水管8的冷却液体流通路径,在日常使用时关闭调节水阀1001,冷却液体在水泵7作用下由进水管6进入冷却水管8,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与燃烧室11充分进行热交换,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流通路径短,但可快速流通带走燃烧室11内的热量,在该发动机快速运行,燃烧室11散发的热量较多时,可开启调节水阀1001,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流过冷却水管8后流入连接水管1002,可增加流通路径,扩大冷却液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液体的冷却,避免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来不及冷却影响该结构的散热,通过此结构可提高使用该发动机的安全性,冷却水管8内侧设置有燃烧室11。
工作原理:对于这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首先冷却水管8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10,在日常使用时关闭调节水阀1001(型号为CS-720W),冷却液体在水泵7(型号为XY90QJ3)作用下由进水管6进入冷却水管8,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与燃烧室11充分进行热交换,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流通路径短,但可快速流通带走燃烧室11内的热量,在该发动机快速运行,燃烧室11散发的热量较多时,可开启调节水阀1001,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流过冷却水管8后流入连接水管1002,可增加流通路径,扩大冷却液体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液体的冷却,且在冷却水管8外侧等距连接多个外连细孔管9,可扩大冷却水管8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速冷却水管8内冷却液体的冷却,且气缸盖1外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块2,固定架3内壁中部设置有风冷机构5,启动伺服电机501(型号为13H220E011),伺服电机501运行带动旋转轴502和扇叶503转动,扇叶503转动可加速气缸盖1内热空气通过固定架3内预留孔4与外界空气对流的速率,利用风冷结构提高散热效率,就这样完成整个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包括气缸盖(1)和预留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1)外侧焊接固定有连接块(2),且气缸盖(1)内部一侧焊接固定有固定架(3),所述预留孔(4)开设于固定架(3)内部左右两侧,且固定架(3)内壁中部设置有风冷机构(5),所述气缸盖(1)内壁设置有进水管(6),且进水管(6)内部通过键连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上端通过键连接有冷却水管(8),且冷却水管(8)外侧焊接固定有外连细孔管(9),所述冷却水管(8)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10),且冷却水管(8)内侧设置有燃烧室(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5)包括伺服电机(501)、旋转轴(502)和扇叶(503),所述伺服电机(501)一侧通过键连接有旋转轴(502),且旋转轴(502)外侧焊接固定有扇叶(5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503)通过旋转轴(502)与伺服电机(501)构成联动结构,且伺服电机(501)通过焊接与固定架(3)构成固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连细孔管(9)关于冷却水管(8)的外侧呈等距均匀分布,且冷却水管(8)关于燃烧室(11)的外侧呈环形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包括调节水阀(1001)和连接水管(1002),且调节水阀(1001)一侧通过键连接有连接水管(10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水管(1002)通过调节水阀(1001)与冷却水管(8)构成一体化结构,且连接水管(1002)呈螺旋状分布,而且连接水管(1002)的一侧通过焊接与冷却水管(8)构成固定结构。
CN201921241571.9U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Active CN210289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1571.9U CN210289945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241571.9U CN210289945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9945U true CN210289945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1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41571.9U Active CN210289945U (zh) 2019-07-27 2019-07-27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9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90459U (zh) 一种自冷却油泵电机
CN214464524U (zh) 柴油机冷却水泵及柴油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CN110667864A (zh) 混合动力多旋翼无人机水冷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WO2020211615A1 (zh) 风力发电机组
CN111946565A (zh) 风力发电机组主轴承及其冷却系统
CN210289945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冷水通道与燃烧室的组合结构
JPS5983557A (ja) 車輌用発電機における冷却構造
CN210769353U (zh) 一种车辆电子水泵自散热机构
CN208112435U (zh) 一种带防水功能的散热电机
CN217354525U (zh) 一种自散热的汽车冷却水泵
CN207829986U (zh) 水冷式摩托车发动机冷却水通路构造
WO2015170567A1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冷却装置
CN212627535U (zh) 一种高效散热的风力发电机
CN209925077U (zh) 一种自冷却式发动机用冷却水泵
CN109973197B (zh) 一种自冷却式发动机用冷却水泵
CN210152767U (zh) 一种集成式汽车发动机冷却装置
CN207686919U (zh) 一种散热式高温柱塞泵
CN219281834U (zh) 一种单缸柴油机箱体的散热结构
CN21967824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变频电机
CN219888271U (zh) 一种带水冷的罗茨风机
CN217813691U (zh) 一种背负式消防泵
CN220985435U (zh) 电机壳体、电机及车辆
CN117424394B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结构
CN219431942U (zh) 一种发动机缸套冷却装置
CN217603001U (zh) 一种用于风机调节门的循环水冷隔热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