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8733U -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8733U
CN210288733U CN201920720519.5U CN201920720519U CN210288733U CN 210288733 U CN210288733 U CN 210288733U CN 201920720519 U CN201920720519 U CN 201920720519U CN 210288733 U CN210288733 U CN 210288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notch
side plate
insulation
notch structu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05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朝洁
马珺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lang New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lang New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lang New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lang New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05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8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8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87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包括上保温侧板、第二垂直折弯结构和胶黏剂;当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相对其时,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位置垂直相对应;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之间设置有同第一L型缺口结构数量及第二L型缺口结构数量相对应的碳纤维布。本申请文件保温板经由上保温侧板、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碳纤维布和下保温侧板组成,该碳纤维布起到加强作用,增强本申请文件保温板的抗撕裂性,以避免因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发生撕裂而导致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部分的保温板与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保温板发生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板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背景技术
聚氨酯保温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之一,聚氨酯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它基材黏结、燃烧不产生熔滴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建筑物的屋顶、墙体、天花板、地板、门窗、冷库等作为保温隔热材料。
例如申请号:201220363059.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氨酯保温板,包括聚氨酯层,聚氨酯层上下表面设有保护面层,保护面层通过粘结层与聚氨酯层连接,粘结层为酚醛型聚氨酯胶粘剂层或聚氨酯防水胶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温效果好。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聚氨酯保温板在应用时存在以下不足:现建筑上常用的聚氨酯保温板均经由两块保温侧板及其之间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组成,虽然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可与两块保温侧板粘结牢固,但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其整体抗撕裂性能不佳,一旦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因承受不住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的一块保温侧板部位所造成的撕裂压力,其自身发生撕裂,将会导致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部分的保温板与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保温板发生分离。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以解决现建筑上常用的聚氨酯保温板均经由两块保温侧板及其之间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组成,虽然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可与两块保温侧板粘结牢固,但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其整体抗撕裂性能不佳,一旦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因承受不住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的一块保温侧板部位所造成的撕裂压力,其自身发生撕裂,将会导致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部分的保温板与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保温板发生分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碳布加强保温板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包括上保温侧板、第一L型缺口结构、下保温侧板、第二L型缺口结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碳纤维布、第一垂直折弯结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和胶黏剂;
所述上保温侧板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若干处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且每相邻两处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L型缺口结构长端总长度的二点五倍;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长端与上保温侧板底端面呈平行状态开设于上保温侧板内壁,且第一L型缺口结构短端贯通上保温侧板底端面;所述上保温侧板正下方设置有一块与其同尺寸大小的下保温侧板;所述下保温侧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若干处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且每相邻两处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二L型缺口结构长端总长度的二点五倍;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长端与下保温侧板顶端面呈平行状态开设于下保温侧板内壁,且第二L型缺口结构短端贯通下保温侧板顶端面;
当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相对其时,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位置垂直相对应;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结构相一致,且位置垂直相对应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之间呈中心对称;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之间设置有同第一L型缺口结构数量及第二L型缺口结构数量相对应的碳纤维布。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顶端采用第一垂直折弯结构,其底端采用第二垂直折弯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及其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分别插接在位置垂直相对应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的胶黏剂将其固定黏附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
进一步的,所述碳纤维布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部位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的胶黏剂将其固定黏附在第二L型缺口结构内。
进一步的,当所述碳纤维布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及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部位分别经由胶黏剂固定黏附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和第二L型缺口结构内时,碳纤维布其余部位处于紧绷垂直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之间的其余部位均填充满聚氨酯硬泡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文件保温板经由上保温侧板、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碳纤维布和下保温侧板组成,其中上保温侧板底端面所开设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插接有碳纤维布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第二L型缺口结构顶端面所开设的第二L型缺口结构插接有碳纤维布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部位,且均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和第二L型缺口结构的胶黏剂固定黏附,利于后续应用时,该碳纤维布起到加强作用,增强本申请文件保温板的抗撕裂性,以避免因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发生撕裂而导致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部分的保温板与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保温板发生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保温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保温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布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上保温侧板;101、第一L型缺口结构;2、下保温侧板;201、第二L型缺口结构;3、聚氨酯硬泡保温层;4、碳纤维布;401、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2、第二垂直折弯结构;5、胶黏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包括上保温侧板1、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下保温侧板2、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聚氨酯硬泡保温层3、碳纤维布4、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和胶黏剂5;
所述上保温侧板1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若干处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且每相邻两处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长端总长度的二点五倍;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长端与上保温侧板1底端面呈平行状态开设于上保温侧板1内壁,且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短端贯通上保温侧板1底端面;所述上保温侧板1正下方设置有一块与其同尺寸大小的下保温侧板2;所述下保温侧板2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若干处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且每相邻两处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长端总长度的二点五倍;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长端与下保温侧板2顶端面呈平行状态开设于下保温侧板2内壁,且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短端贯通下保温侧板2顶端面;
当所述上保温侧板1与下保温侧板2相对其时,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结构位置垂直相对应;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结构相一致,且位置垂直相对应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结构之间呈中心对称;所述上保温侧板1与下保温侧板2之间设置有同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数量及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数量相对应的碳纤维布4。
其中,所述碳纤维布4顶端采用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其底端采用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便于碳纤维布4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部位插接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内,碳纤维布4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部位插接在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内。
其中,所述碳纤维布4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部位及其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分别插接在位置垂直相对应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内部。
其中,所述碳纤维布4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部位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内的胶黏剂5将其固定黏附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内,提高连接稳固性。
其中,所述碳纤维布4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部位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内的胶黏剂5将其固定黏附在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内,提高连接稳固性。
其中,当所述碳纤维布4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部位及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部位分别经由胶黏剂5固定黏附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内和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内时,碳纤维布4其余部位处于紧绷垂直状态。
其中,所述上保温侧板1与下保温侧板2之间的其余部位均填充满聚氨酯硬泡保温层3。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申请文件保温板经由上保温侧板1、聚氨酯硬泡保温层3、碳纤维布4和下保温侧板2组成,其中上保温侧板1底端面所开设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内插接有碳纤维布4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401部位,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顶端面所开设的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插接有碳纤维布4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402部位,且均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101和第二L型缺口结构201的胶黏剂5固定黏附,利于后续应用时,该碳纤维布4起到加强作用,增强本申请文件保温板的抗撕裂性,以避免因聚氨酯硬泡保温层3发生撕裂而导致粘接有装饰板及重承载物部分的保温板与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保温板发生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该碳布加强保温板包括上保温侧板、第一L型缺口结构、下保温侧板、第二L型缺口结构、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碳纤维布、第一垂直折弯结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和胶黏剂;
所述上保温侧板底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若干处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且每相邻两处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一L型缺口结构长端总长度的二点五倍;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长端与上保温侧板底端面呈平行状态开设于上保温侧板内壁,且第一L型缺口结构短端贯通上保温侧板底端面;所述上保温侧板正下方设置有一块与其同尺寸大小的下保温侧板;所述下保温侧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若干处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且每相邻两处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之间的间距均为第二L型缺口结构长端总长度的二点五倍;所述第二L型缺口结构长端与下保温侧板顶端面呈平行状态开设于下保温侧板内壁,且第二L型缺口结构短端贯通下保温侧板顶端面;
当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相对其时,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位置垂直相对应;所述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结构相一致,且位置垂直相对应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结构之间呈中心对称;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之间设置有同第一L型缺口结构数量及第二L型缺口结构数量相对应的碳纤维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顶端采用第一垂直折弯结构,其底端采用第二垂直折弯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及其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分别插接在位置垂直相对应的第一L型缺口结构与第二L型缺口结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的胶黏剂将其固定黏附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布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部位经由浇灌满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的胶黏剂将其固定黏附在第二L型缺口结构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碳纤维布顶端的第一垂直折弯结构部位及底端的第二垂直折弯结构部位分别经由胶黏剂固定黏附在第一L型缺口结构内和第二L型缺口结构内时,碳纤维布其余部位处于紧绷垂直状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碳布加强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侧板与下保温侧板之间的其余部位均填充满聚氨酯硬泡保温层。
CN201920720519.5U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8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0519.5U CN210288733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0519.5U CN210288733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8733U true CN210288733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6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051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88733U (zh) 2019-05-20 2019-05-20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87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8733U (zh) 一种碳布加强保温板
CN210679919U (zh) 金属面保温板
CN116575595A (zh) 一种建筑幕墙用覆膜岩棉板保温系统
CN218084571U (zh) 一种超耐候复合防水卷材
CN213174450U (zh) 一种轻质隔墙复合板
CN215926696U (zh) 一种建筑用复合模板
CN213979501U (zh) 一种新型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
CN210049419U (zh) 一种外墙保温板安装结构
CN212562298U (zh) 一种全钢活动地板
JP4794375B2 (ja) 外装材及び外装構造
CN210289126U (zh) 一种用于密肋梁浇筑的模壳拼缝结构
CN206926339U (zh) 耐腐蚀蜂窝板
CN208899797U (zh) 一种聚合聚苯板
JP3229391U (ja) フェノールフォームのフィルムラミネート複合パネル
CN213773861U (zh) 一种带有卯榫搭接结构的高分子单面自粘复合防水卷材
JPH0833034B2 (ja) 型枠兼用断熱ボードならびに該ボードを用いるコンクリート打込み型枠パネル構造
CN211597103U (zh) 一种建筑厨卫隔间防水结构
CN217630874U (zh) 一种结构强度高的不锈钢瓦
JP3234295U (ja) ガラス繊維混抄紙を表面材とする発泡体にフィルムを熱ロールでラミネート積層した断熱パネル
CN211415513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胶合板
CN218814708U (zh) 一种抗裂保温快装式墙板
CN209990052U (zh) 一种抗震钢结构外墙板
CN211942439U (zh) 一种建筑防水卷材
CN218758956U (zh) 一种梁底粘钢连接结构
CN217232492U (zh) 一种集装箱板房内饰专用的胶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