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84626U - 助推器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助推器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84626U
CN210284626U CN201921034118.0U CN201921034118U CN210284626U CN 210284626 U CN210284626 U CN 210284626U CN 201921034118 U CN201921034118 U CN 201921034118U CN 210284626 U CN210284626 U CN 2102846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oster
clamping
fixing mechanism
driving par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411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agong Lanha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yueyang)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yueyang)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yueyang)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103411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846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846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846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推器分离装置,助推器分离装置包括:支杆,支杆的第一端向上抵接于飞行器的机体或机翼的底部,支杆的第二端连接于助推器的前端;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向下抵接于机体,助推器安装在固定机构上;驱动部及连杆机构,驱动部安装在机体上,连杆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驱动部与连杆机构的第二端连接,驱动部具有使卡接凸起卡接固定机构的第一位置,以及使卡接凸起离开固定机构的第二位置;在驱动部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支杆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上分离。其中固定机构搭载多个助推器,避免了采用单独电控脱离助推器导致的分离不同步的问题,且整体机构简单易安装,重量轻便于搭载。

Description

助推器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推器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助推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无人机的一个重要起飞方式是通过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以下简称“助推发动机”)零长发射,这就需要助推发动机的推力线与无人机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即并联安装助推发动机。有时为了解决助推发动机和无人机凸起物(如进气道、螺旋桨等)干涉的问题,需要多台助推发动机并联使用,这样助推发动机的安装及同步分离,成为了无人机起飞段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推器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分离过程不同步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助推器分离装置,助推器分离装置包括:支杆,支杆的第一端向上抵接于飞行器的机体或机翼的底部,支杆的第二端连接于助推器的前端;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向下抵接于机体,助推器安装在固定机构上;驱动部及连杆机构,驱动部安装在机体上,连杆机构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驱动部与连杆机构的第二端连接,驱动部具有使卡接凸起卡接固定机构的第一位置,以及使卡接凸起离开固定机构的第二位置;在驱动部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支杆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上分离。
进一步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第一端与驱动部驱动连接,第二杆体的第一端枢接在机体上,卡接凸起设置于第二杆体的第二端,第一杆体的第二端枢接于第二杆体的中间段。
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及与驱动电机输出端驱动连接的摇臂,第一杆体的第一端枢接在摇臂上。
进一步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在驱动部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接凸起卡接在固定架上。
进一步地,固定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套,助推器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固定套中。
进一步地,固定架上设置卡接凸部,卡接凸部上设置有卡块,在驱动部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块与卡接凸起卡接配合。
进一步地,卡接凸起为卡接销,卡接销的轴线与连杆机构的枢接轴平行。
进一步地,固定架的远离卡接凸起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口,机体上设置有卡柱,在驱动部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柱卡接在卡口中。
进一步地,卡柱为圆柱,卡口为半圆形卡口。
进一步地,助推器分离装置还包括弹簧,在驱动部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固定架的顶部,弹簧的第二端抵接于机体的底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助推器完成推动工作后,驱动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卡接凸起向远离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并与固定机构分离,支杆40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10上分离,固定机构及助推器脱离,通过支杆、驱动部、驱动电机等机械结构的配合工作,实现对固定机构的脱离,其中固定机构搭载多个助推器,避免了采用单独电控脱离助推器导致的分离不同步的问题,且整体机构简单易安装,重量轻便于搭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安装在飞行器上的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安装在飞行器上的实施例的另一剖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3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飞行器的俯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体;20、机翼;30、助推器;40、支杆;41、球形凸起;42、凹部;50、驱动部;51、驱动电机;52、摇臂;60、连杆机构;61、卡接凸起;62、第一杆体;63、第二杆体;70、固定架;71、卡块;80、卡柱。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记载的,现阶段无人机的一个重要起飞方式是通过固体火箭助推发动机以下简称“助推发动机”零长发射,这就需要助推发动机的推力线与无人机的轴线存在一定的夹角,即并联安装助推发动机。有时为了解决助推发动机和无人机凸起物如进气道、螺旋桨等干涉的问题,需要多台助推发动机并联使用,这样助推发动机的安装及同步分离,成为了无人机起飞段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推器分离装置,本实施例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包括支杆40、固定机构、驱动部50及连杆机构60,其中,支杆40的第一端向上抵接于飞行器的机体10或机翼20的底部,支杆40的第二端连接于助推器30的前端;固定机构向下抵接于机体10,助推器30安装在固定机构上;驱动部50安装在机体10上,连杆机构60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61,驱动部50与连杆机构60的第二端连接,驱动部50具有使卡接凸起61卡接固定机构的第一位置,以及使卡接凸起61离开固定机构的第二位置;在驱动部5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支杆40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10上分离。其中,支杆的第一端设置球形凸起41,机体或机翼的底部设置有凹部42,球形凸起41抵接在凹部42中,凹部42的端部设置有球形凹面,球形凸起41与球形凹面配合,安装时,驱动部50切换到第一位置,通过卡接凸起及支杆对助推器及固定机构的作用力,使助推器保持在机体上;在助推器完成推动工作后,驱动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卡接凸起向远离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并与固定机构分离,支杆40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10上分离,固定机构及助推器脱离,通过支杆40、驱动部、驱动电机等机械结构的配合工作,实现对固定机构的脱离,其中固定机构搭载多个助推器,避免了采用单独电控脱离助推器导致的分离不同步的问题,且整体机构简单易安装,重量轻便于搭载。
参见图2所示,具体来说,本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60包括第一杆体62及第二杆体63,第一杆体62的第一端与驱动部50驱动连接,第二杆体63的第一端枢接在机体10上,卡接凸起61设置于第二杆体63的第二端,第一杆体62的第二端枢接于第二杆体63的中间段,其中,中间段是指第二杆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区域。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50包括驱动电机51及与驱动电机51输出端驱动连接的摇臂52,第一杆体62的第一端枢接在摇臂52上,在助推器完成推动工作后,驱动电机带动摇臂转动,卡接凸起向远离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并与固定机构分离,当然,本实施例中的驱动部也可为其他驱动结构,如气动机构等。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70,在驱动部5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接凸起61卡接在固定架70上。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7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套,助推器3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固定套中,在助推器完成推动工作后,驱动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卡接凸起向远离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并与固定机构分离,支杆40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10上分离,固定机构及助推器脱离,通过支杆、驱动部、驱动电机等机械结构的配合工作,实现多个助推器的同步分离。
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70上设置卡接凸部,卡接凸部上设置有卡块71,在驱动部5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块71与卡接凸起61卡接配合,具体为卡块71搭在卡接凸起61上。
为了使卡接凸起的卡接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的卡接凸起61为卡接销,卡接销的轴线与连杆机构60的枢接轴平行。
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架70的远离卡接凸起6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口,机体10上设置有卡柱80,在驱动部5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卡柱80卡接在卡口中。在驱动部5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卡接凸起向远离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并与固定机构分离,固定架受自身重力翻转,使卡口不再与卡柱卡接,实现对固定机构的脱离。
为了使固定机构的分离过程更加流畅,本实施例中的卡柱80为圆柱,卡口为半圆形卡口。
为了使固定机构能够快速与机身脱离,实现助推器的快速脱离,本实施例中的助推器分离装置还包括弹簧,在驱动部5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固定架70的顶部,弹簧的第二端抵接于机体10的底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助推器完成推动工作后,驱动部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此时,卡接凸起向远离固定机构的方向运动,并与固定机构分离,支杆的第一端及固定机构均从机体上分离,固定机构及助推器脱离,通过支杆、驱动部、驱动电机等机械结构的配合工作,实现对固定机构的脱离,其中固定机构搭载多个助推器,避免了采用单独电控脱离助推器导致的分离不同步的问题,且整体机构简单易安装,重量轻便于搭载。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器分离装置包括:
支杆(40),所述支杆(40)的第一端向上抵接于飞行器的机体(10)或机翼(20)的底部,所述支杆(40)的第二端连接于助推器(30)的前端;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向下抵接于所述机体(10),所述助推器(30)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上;
驱动部(50)及连杆机构(60),所述驱动部(50)安装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连杆机构(60)的第一端设置有卡接凸起(61),所述驱动部(50)与所述连杆机构(6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驱动部(50)具有使所述卡接凸起(61)卡接所述固定机构的第一位置,以及使所述卡接凸起(61)离开所述固定机构的第二位置;在所述驱动部(5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支杆(40)的第一端及所述固定机构均从所述机体(10)上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60)包括第一杆体(62)及第二杆体(63),所述第一杆体(62)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部(50)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63)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机体(10)上,所述卡接凸起(61)设置于所述第二杆体(63)的第二端,所述第一杆体(62)的第二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杆体(63)的中间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50)包括驱动电机(51)及与所述驱动电机(51)输出端驱动连接的摇臂(52),所述第一杆体(62)的第一端枢接在所述摇臂(5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70),在所述驱动部(5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卡接凸起(61)卡接在所述固定架(7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套,所述助推器(3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固定套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0)上设置卡接凸部,所述卡接凸部上设置有卡块(71),所述卡块(71)与所述卡接凸起(61)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61)为卡接销,所述卡接销的轴线与所述连杆机构(60)的枢接轴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70)的远离所述卡接凸起(61)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卡口,所述机体(10)上设置有卡柱(80),所述卡柱(80)卡接在所述卡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80)为圆柱,所述卡口为半圆形卡口。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推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推器分离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接于所述固定架(70)的顶部,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接于所述机体(10)的底部。
CN201921034118.0U 2019-07-04 2019-07-04 助推器分离装置 Active CN2102846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4118.0U CN210284626U (zh) 2019-07-04 2019-07-04 助推器分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4118.0U CN210284626U (zh) 2019-07-04 2019-07-04 助推器分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84626U true CN210284626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100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4118.0U Active CN210284626U (zh) 2019-07-04 2019-07-04 助推器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846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287A (zh) * 2019-07-04 2019-08-20 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助推器分离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43287A (zh) * 2019-07-04 2019-08-20 哈工大机器人(岳阳)军民融合研究院 助推器分离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84626U (zh) 助推器分离装置
US8038092B2 (en) Engine assembly for aircraft
US11077934B2 (en) Aircraft, control surface arrangements,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an aircraft
CN104787307A (zh) 无人机系统、无人机及该无人机系统的控制方法
US20210221536A1 (en) Drone assembly hanger
CN110143287A (zh) 助推器分离装置
CN109513219A (zh) 一种电子机械式开伞机构
CN110127053B (zh) 便携式可折叠飞行-吸附巡检无人机
US20120018569A1 (en) External cargo hook system for rotary-wing aircraft
CN112977793B (zh) 一种组合式多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094689A1 (en) Frame and uav
WO2022206852A1 (zh) 一种可倾转机翼及无人机
CN115703536A (zh) 包括机翼捕获装置的无人机及相关方法
CN214566154U (zh) 一种夜间巡逻警用无人机
WO2017166275A1 (zh) 用于无人飞行器的机架连接组件及无人飞行器
CN113460320B (zh) 无人机用助推器分离机构及使用其的方法
US6405977B1 (en) Modular air intake duct for aircraft
CN208715477U (zh) 无人机
CN209700926U (zh) 多旋翼无人机
CN105667769A (zh) 无人机用起落架
CN215944862U (zh) 一种无人机机翼臂折叠机构
CN217864784U (zh) 一种无人机飞行控制子系统三轴加速度装置
CN219339718U (zh) 一种无人机用机械臂
CN209410325U (zh) 一种多轴飞行器机臂安装结构
CN212766773U (zh) 一种高空无人机迫降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2

Address after: 414009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Yueyang) military civilia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center (Dongfeng Village, Yunxin Avenue), Chenglingji new port,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Hagong Lanh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 / F, Xindeng incubator office building, civil military integration industrial park, Chenglingji new port area, Yue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14000

Patentee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BOT (YUEYANG)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