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8777U -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8777U
CN210278777U CN201920743834.XU CN201920743834U CN210278777U CN 210278777 U CN210278777 U CN 210278777U CN 201920743834 U CN201920743834 U CN 201920743834U CN 210278777 U CN210278777 U CN 210278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aying
pipe
interlayer
outlet
in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438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仕宏
吴倩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ij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438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8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8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8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除雾装置和废水水箱,脱硫塔包括进气管,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进气管同轴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内,进气管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进气管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喷淋装置,其入口端设置在脱硫塔塔体顶部,喷淋装置呈螺旋状环绕在进气管外周和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喷淋装置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喷淋装置之间形成一喷淋层;水泵,其设置在喷淋层中,水泵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以及出气管,其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出气管入口端与喷淋层出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脱硫率高,脱硫效率大,适用于一些大型和中小型电厂对硫化物气体的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很多地区要求工厂实现超低排放,其中二氧化硫的排放低于35mg/Nm3。在工厂运维水平较高、除尘器维护较好的情况下,硫化物气体含硫量在30mg/Nm3-100mg/Nm3之间,且硫化物气体量相当可观,脱除硫化物气体的净化设备需要在瞬间内连续不断地高效净化硫化物气体,使净化后的硫化物气体达到地方排放标注的排放要求,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脱硫塔的主要作用是脱除硫化物气体中的二氧化硫,而喷淋塔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脱硫塔类型之一,喷淋塔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成熟可靠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型及中小型电厂对低硫硫化物气体的治理,但仅仅依靠喷淋塔本身的单次脱硫,很难实现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脱硫效率也无法令人满意,并且在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时常常会带来二次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稳定,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
脱硫塔,其包括:
进气管,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所述进气管同轴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内,所述进气管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所述进气管下端连通一出浆管,所述进气管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
喷淋装置,其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顶部,所述喷淋装置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外周和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所述喷淋装置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装置之间形成一喷淋层;
水泵,其设置在所述喷淋层中,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且所述水泵将积聚在所述喷淋层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的夹层内;以及
出气管,其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所述出气管入口端与所述喷淋层出口端连通;
除雾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气管出口端连通,且所述除雾装置出口端连通一烟囱;以及
废水水箱,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浆管出口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包括内管道、外管道和一呈漏斗状结构的出浆口,所述内管道同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管道内,且所述内管道上端开口外周与所述外管道上端开口内周之间贴合设置一环形挡板,所述内管道和所述外管道顶部通过夹设所述环形挡板进行密封固定;所述出浆口的上端与所述内管道的下端相连,所述出浆口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出口的内径,所述出浆口的下端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的出口向外引出,该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同轴间隔嵌设在所述出浆管内。
优选的,所述出浆口的侧壁上开设一进气口,所述增压风机输出端从外部穿过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后连接固定到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增压风机将所述硫化物气体加压后从所述进气口导入到所述内管道内。
优选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外周的喷淋夹层和安装在所述喷淋夹层下表面上的若干喷嘴,所述喷嘴与所述喷淋夹层连通,且所述喷淋夹层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夹层之间形成所述喷淋层,所述喷淋夹层入口端与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外壁上的一进浆管相连,所述进浆管将石灰浆液导入到所述喷淋夹层内。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外管壁上沿轴向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且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每一层所述喷淋夹层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喷淋层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水泵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前端的所述喷淋夹层底部,所述外管道管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内管道和外管道之间的夹层连通,且所述通孔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水泵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到所述通孔上,所述水泵通过所述通孔将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的夹层中。
优选的,所述内管道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所述喷淋孔,所述内管道外管壁与所述外管道内管壁之间横向贴合夹设多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轴向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之间。
优选的,所述喷淋夹层下表面上以垂直于其下表面的方向开设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喷淋夹层连通,所述安装孔覆盖所述喷淋夹层的宽度方向;所述喷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喷嘴沿与所述喷淋夹层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向下进行喷淋。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前端面上安装一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终端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结构,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出浆管连通,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位于所述进气口下端,且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出浆管连通的位置与所述进气口之间的所述出浆管中填充有回流的石灰浆液,所述脱硫塔底部和所述内管道中的石灰浆液在所述出浆管中汇集后被一同引入所述废水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由特制脱硫塔,除雾装置,废水水箱等组成,具有脱除率高,脱硫效率大,输出稳定,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一些大型和中小型电厂对硫化物气体的治理。
2、本实用新型的特制脱硫塔采用喷淋装置螺旋环绕在脱硫塔内周壁上的结构,使在同等脱硫塔体积的情况下,将喷淋装置设计的更长,从而增大了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增长了气液间的接触时间,极大的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水泵将集聚在喷流层中的石灰浆液抽入进气管内,使石灰浆液对进入脱硫塔的硫化物气体进行首次的喷淋脱硫,以此来增加脱硫塔的内循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与脱硫效率。
4、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的喷嘴采用沿与喷淋夹层下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喷淋的方式,使气液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塔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硫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的横向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B的放大图。
图中:1、增压风机;2、进气管;3、进浆管;4、喷淋装置;5、喷淋层;6、水泵;7、出气管;8、出浆管;9、第一挡板;10、水位传感器;21、内管道;22、外管道;23、进气口;24、出浆口;25、通孔;26、喷淋孔;27、环形挡板;28、第二挡板;41、喷淋夹层;42、喷嘴;4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脱硫塔、除雾装置和废水水箱。
具体的,脱硫塔包括:进气管2、喷淋装置4、水泵6和出气管7等,其中,进气管2同轴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内,喷淋装置4环绕在进气管2的外周,水泵6设置在相邻两层喷淋装置4之间并与进气管2的夹层连通,出气管7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
进气管2为双层式的直管道,进气管2包括内管道21、外管道22和呈漏斗状结构的出浆口24,其中,内管道21的外径小于外管道22的内径,内管道21同轴间隔嵌设在外管道22内,且内管道21上端开口外周与外管道22上端开口内周之间夹设有环形挡板27,环形挡板27被贴合夹设在内管道21和外管道22之间对两者进行密封固定。
进气管2的下端连通有出浆管8,本实施例中,出浆口24的上端与内管道21的下端相连,出浆口24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脱硫塔塔体底部出口的内径,出浆口24的下端从脱硫塔塔体底部的出口向外引出,该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同轴间隔嵌设在出浆管8内;
进气管2的下端侧壁连通有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1,具体的,出浆口24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23,增压风机1的输出端从外部穿过脱硫塔的塔体后连接固定到进气口23上,增压风机1将硫化物气体加压后从进气口23导入到内管道21内,接着硫化物气体沿内管道21向上流动,并从进气管2的上端开口溢出进入到脱硫塔塔体的内部。
喷淋装置4呈螺旋状环绕在进气管2外周和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喷淋装置4的入口端设置在脱硫塔塔体顶部,具体的,喷淋装置4包括呈螺旋状环绕在进气管2外周的喷淋夹层41和安装在喷淋夹层41下表面上的若干喷嘴42,且喷嘴42与喷淋夹层41连通,喷淋夹层41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喷淋夹层41之间形成喷淋层5,喷淋夹层41的入口端与设置在脱硫塔塔体外壁上的进浆管3相连,进浆管3将加压后的石灰浆液导入到喷淋夹层41内,喷淋层5螺旋向下设置,喷淋层5顶部与进气管2的上端开口连通,从进气管2底部进入的硫化物气体向上流经进气管2后从上端流出到喷淋层5顶部,硫化物气体在进气管2中经过石灰浆液的一次喷淋吸收后,再经过喷淋层5螺旋向下流出,喷淋层5的底部出口端与出气管7的入口端连通,硫化物气体经过喷淋层5中的石灰浆液的二次喷淋吸收后,从出气管7向外排出,由此,硫化物气体经过二次喷淋吸收,喷淋反应路径长,增加了硫化物气体在塔内的反应滞留时间,从而有效提高了硫化物气体的吸收率。
当进浆管3开启送浆液时,石灰浆液从进浆管3加压流入到喷淋夹层41内,再由喷嘴42将石灰浆液喷淋到喷淋层5中,喷淋层5中喷淋的石灰浆液覆盖整个喷淋层5的螺旋向下路径,提高气体在喷淋层5中与石灰浆液的接触率,喷淋出的石灰浆液与流经喷淋层5的硫化物气体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本实用新型的特制脱硫塔采用喷淋装置4螺旋环绕在脱硫塔内周壁上的结构,使在同等脱硫塔体积的情况下,将喷淋装置4路径设计的更长,从而增大了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增长了气液间的接触时间,极大的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
喷淋夹层41的下表面上以垂直于其下表面的方向开设若干安装孔43,安装孔43与喷淋夹层41连通,安装孔43覆盖喷淋夹层41的宽度方向;喷嘴42被安装在安装孔43内,使得喷嘴42与喷淋夹层41连通,喷嘴42沿与喷淋夹层41下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喷淋,也就是说气体在喷淋层5的移动路径与石灰浆液的喷淋方向是垂直的,此种设计使得在同等喷淋装置4长度的情况下,喷嘴42喷淋出喷淋液与流经其下方的硫化物气体获得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同时,安装孔43覆盖喷淋夹层41的宽度方向,也就是喷嘴42覆盖喷淋夹层41的宽度方向,实现了喷淋层5中喷淋的石灰浆液覆盖整个喷淋层5的螺旋向下路径,提高气体在喷淋层5中与石灰浆液的接触率,配合同等体积下较长的喷淋层5螺旋向下路径,最终有效增加了气体与石灰浆液的接触效率和接触距离,提高了对有害气体的反应吸收效率。
进气管2的外管壁上沿轴向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9,各个第一挡板9位于同一直线上,具体的,第一挡板9两侧被密封夹设在进气管2的外管壁与脱硫塔塔体内周壁之间,且第一挡板9固定在每一层喷淋夹层41的上表面上,以阻挡积聚在每一层喷淋夹层41上的石灰浆液直接向下一层喷淋夹层41流动。第一挡板9的高度小于喷淋层5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沿喷淋夹层41每旋转一周设置一第一挡板9,第一挡板9的上端与喷淋夹层41下表面间的间隙可供气体流过,不阻碍气体的正常流动,同时,第一挡板9对喷淋层5中向下流动的石灰浆液进行拦截,使得从每一层喷淋层5喷淋出来的石灰浆液被积聚在该层底部的第一挡板9前端位置。
喷淋层5中设置有若干水泵6,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2,水泵6将积聚在喷淋层5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进气管2的夹层内,具体的,水泵6安装固定在第一挡板9前端的喷淋夹层41底部,也就是每层喷淋层5中石灰浆液积聚的位置,外管道22管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若干通孔25,通孔25位于第一挡板9的路径前端位置,通孔25与内管道21和外管道22之间的夹层连通,且通孔25的开设位置与水泵6的位置一一对应,水泵6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到通孔25上,水泵6通过通孔25将积聚在每一层喷淋层5底部的石灰浆液抽送进进气管2的夹层中。
内管道21的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26,喷淋孔26连通进气管2的夹层,水泵6抽送进进气管2夹层中的石灰浆液可从喷淋孔26中喷出,进入内管道21内部,从而使得该石灰浆液与经过增压风机1加压后导入到内管道21的硫化物气体进行第一阶段的中和反应,此种设置增加了脱硫塔的内循环,极大的提高了反应效率和脱除率。
更进一步的,在内管道21外管壁与外管道22内管壁之间横向贴合夹设多个第二挡板28,也就是在进气管2的夹层中横向夹设有多个第二挡板28,且第二挡板28轴向位于相邻两个通孔25之间,将进气管2的夹层在轴向上等间距分隔为多个独立腔室,挡板28将每个水泵6抽送进进气管2夹层中的石灰浆液进行隔离,增大了每个独立腔室内的压强,使石灰浆液能够顺利从喷淋孔26中喷出,喷淋至内管道21中与进气反应接触,实现一次吸收反应,气体在进气管2中向上进气过程中,全程经过一次喷淋吸收反应,进行初步吸收,然后从上至下在喷淋层5中旋进经过二次喷淋吸收反应,经过一次和二次的分步、逐渐的吸收过程,有效增加了对气体的吸收效率,同时在同等体积的脱硫塔下,气体的吸收反应路径显著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对气体的吸收率。
第二挡板28还起到了将不同使用浓度的石灰浆液进行二次的合理利用的有益效果:假如硫化物气体的初始含硫量为80mg/Nm3,进浆管3导入到喷淋夹层41内的石灰浆液的纯净度为100%,则硫化物气体流经内管道21时与喷淋孔26中喷淋出的石灰浆液发生第一阶段的中和反应后的含硫量为50mg/Nm3,硫化物气体从进气管2的上端开口溢出后进入喷淋层5,即开始由喷淋装置4对硫化物气体进行第二阶段的脱硫反应,经过第一周喷淋层5后的硫化物气体的含硫量为45mg/Nm3,而积聚在该层第一挡板9前的石灰浆液的纯净度为50%,经过第二周喷淋层5后的硫化物气体的含硫量为40mg/Nm3,而积聚在该层第一挡板9前的石灰浆液的纯净度为60%,以此类推,则可知多个第一个水泵6将石灰浆液抽送进进气管2中的各个夹层内时,石灰浆液的纯净度是由下往上逐级递减,也就是说,从进气管2夹层中喷淋到内管道21中的石灰浆液浓度也是由下往上逐级递减,在第一阶段中,当硫化物气体的含硫量高时,喷淋到其上的石灰浆液的纯净度也相对较高,使得石灰浆液的利用率更高,进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和脱除效率。
由此可知,作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创新点,向内管道21中的喷淋浓度是有台阶性分布的,气体刚进入内管道21中含硫量是较高的,在内管道21中由下而上的一次喷淋吸收过程中,含硫量会逐步下降,为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中,通过第一挡板9、水泵6和第二挡板28的设计,使得一次喷淋的石灰浆液浓度由下而上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高浓度硫化物气体用高浓度的石灰浆液来反应吸收,随着气体往上流动,气体浓度减小,在此过程中,低浓度的气体用低浓度的石灰浆液来反应吸收,实现了分区、分浓度来吸收处理的一次喷淋反应过程,经过一次喷淋吸收后,气体中的含硫量显著降低,并由上而下进入到喷淋层5中进行二次喷淋吸收,喷淋层5中喷淋原始石灰浆液,经过一次吸收后的气体在喷淋层5的螺旋空间中依次经过每层喷淋,气体浓度逐步降低直至达到排放标准,从塔体底部向外排放,而积聚在每层喷淋层5底部的石灰浆液浓度逐渐增高的,并分别被喷淋到对应位置处的内管道21中进行一次喷淋吸收,不仅有效利用了二次喷淋后的石灰浆液,提高对石灰浆液的利用率,同时,对石灰浆液浓度和气体中含硫浓度进行喷淋策略上的优化,提高了对硫化物气体的吸收率,降低了成本。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挡板9前端面上安装有水位传感器10,水位传感器10的终端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水泵6连接。水位传感器10测出挡板9拦截下的石灰浆液的量,再通过控制器调节水泵6的输出频率,可防止由于石灰浆液过多而从挡板9上方溢出的现象发生。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监测每层喷淋层5底部积聚石灰浆液的液位高度,同时控制进浆管3的进浆流量和水泵6泵出流量,实现二者的平衡,也就是进浆管3的进浆流量和水泵6泵出流量是一致的,以维持每层喷淋层5底部积聚石灰浆液的液位高度稳定,保证每层喷淋层5底部积聚石灰浆液不会向下一层溢流,保持各层喷淋层5之间气体的流动顺畅。
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结构,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出浆管8连通,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位于进气口23下端,且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出浆管8连通的位置与进气口23之间的出浆管8中填充有从内管道21中回流的石灰浆液,起到液位封作用,防止从内管道21底部的进气直接从出浆管8流出,脱硫塔底部和内管道21中的回流石灰浆液在出浆管8中汇集后被一同引入废水水箱。
除雾装置的入口端与出气管7出口端连通,且除雾装置出口端连通有烟囱,废水水箱的入口端与出浆管8出口端连通,即经过充分净化并达到排放标注的湿润硫化物气体从出气管7引入到除雾装置中进行干燥处理,最后从烟囱排出,出浆管8中废弃的石灰浆液被引入废水水箱进行处理,防止带来二次污染。
综上所述,硫化物气体通过增压风机1加压后被导入到进气管2内,水泵6将喷淋层5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进气管2的夹层中,该石灰浆液从喷淋孔26中喷出并与硫化物气体发生第一阶段的中和反应,接着硫化物气体从进气管2的上端开口溢出后进入喷淋层5,即开始由喷淋装置4对硫化物气体进行第二阶段的脱硫反应,最后经过充分净化并达到排放标注的湿润硫化物气体由出气管7引入到除雾装置中进行干燥处理,最后从烟囱排出,而废弃的石灰浆液被废水水箱回收避免了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的特制脱硫塔采用喷淋装置4螺旋环绕在脱硫塔内周壁上的结构,使在同等脱硫塔体积的情况下,将喷淋装置4设计的更长,从而增大了气液间的接触面积,增长了气液间的接触时间,极大的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水泵6将集聚在喷流层5中的石灰浆液抽入进气管2内,使石灰浆液对进入脱硫塔的硫化物气体进行首次的喷淋脱硫,以此来增加脱硫塔的内循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与脱硫效率;本实用新型喷淋装置4的喷嘴42采用沿与喷淋夹层41下表面垂直的方向进行喷淋的方式,使气液间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二氧化硫的脱除率。总之,本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的脱硫率高,脱硫效率大,输出稳定,能耗低,使用寿命长,适用于一些大型和中小型电厂对硫化物气体的治理。
尽管已经出于说明性目的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的是:在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硫塔,其包括:
进气管(2),其为一双层式的直管道,所述进气管(2)同轴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内,所述进气管(2)下端侧壁连通一用于导入硫化物气体的增压风机(1),所述进气管(2)下端连通一出浆管(8),所述进气管(2)内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喷淋孔(26);
喷淋装置(4),其入口端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顶部,所述喷淋装置(4)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2)外周和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内周之间,且所述喷淋装置(4)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装置(4)之间形成一喷淋层(5);
水泵(6),其设置在所述喷淋层(5)中,所述水泵(6)的输出端连通所述进气管(2),且所述水泵(6)将积聚在所述喷淋层(5)中的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2)的夹层内;以及
出气管(7),其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外侧壁上,所述出气管(7)入口端与所述喷淋层(5)出口端连通;
除雾装置,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气管(7)出口端连通,且所述除雾装置出口端连通一烟囱;以及
废水水箱,其入口端与所述出浆管(8)出口端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包括内管道(21)、外管道(22)和一呈漏斗状结构的出浆口(24),所述内管道(21)同轴间隔设置在所述外管道(22)内,且所述内管道(21)上端开口外周与所述外管道(22)上端开口内周之间贴合设置一环形挡板(27),所述内管道(21)和所述外管道(22)顶部通过夹设所述环形挡板(27)进行密封固定;所述出浆口(24)的上端与所述内管道(21)的下端相连,所述出浆口(24)下端开口的外径小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出口的内径,所述出浆口(24)的下端从所述脱硫塔塔体底部的出口向外引出,该引出端向下延伸并同轴间隔嵌设在所述出浆管(8)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浆口(24)的侧壁上开设一进气口(23),所述增压风机(1)输出端从外部穿过所述脱硫塔的塔体后连接固定到所述进气口(23)上,所述增压风机(1)将所述硫化物气体加压后从所述进气口(23)导入到所述内管道(21)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包括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进气管(2)外周的喷淋夹层(41)和安装在所述喷淋夹层(41)下表面上的若干喷嘴(42),所述喷嘴(42)与所述喷淋夹层(41)连通,且所述喷淋夹层(41)纵向螺旋间隔设置使得相邻两层所述喷淋夹层(41)之间形成所述喷淋层(5),所述喷淋夹层(41)入口端与设置在所述脱硫塔塔体外壁上的一进浆管(3)相连,所述进浆管(3)将石灰浆液导入到所述喷淋夹层(41)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外管壁上沿轴向凸出设置有多个第一挡板(9),且所述第一挡板(9)固定在每一层所述喷淋夹层(41)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挡板(9)的高度小于所述喷淋层(5)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6)安装固定在所述第一挡板(9)前端的所述喷淋夹层(41)底部,所述外管道(22)管壁上沿轴向间隔开设若干通孔(25),所述通孔(25)与所述内管道(21)和外管道(22)之间的夹层连通,且所述通孔(25)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水泵(6)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水泵(6)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到所述通孔(25)上,所述水泵(6)通过所述通孔(25)将石灰浆液抽送进所述进气管(2)的夹层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道(21)管壁上均匀开设若干所述喷淋孔(26),所述内管道(21)外管壁与所述外管道(22)内管壁之间横向贴合夹设多个第二挡板(28),所述第二挡板(28)轴向位于相邻两个所述通孔(25)之间。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夹层(41)下表面上以垂直于其下表面的方向开设若干安装孔(43),所述安装孔(43)与所述喷淋夹层(41)连通,所述安装孔(43)覆盖所述喷淋夹层(41)的宽度方向;所述喷嘴(42)安装在所述安装孔(43)内,且所述喷嘴(42)沿与所述喷淋夹层(41)下表面垂直的方向向下进行喷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9)前端面上安装一水位传感器(10),所述水位传感器(10)的终端连接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水泵(6)连接。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结构,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出浆管(8)连通,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位于所述进气口(23)下端,且所述脱硫塔的底部出口与所述出浆管(8)连通的位置与所述进气口(23)之间的所述出浆管(8)中填充有回流的石灰浆液,所述脱硫塔底部和所述内管道(21)中的石灰浆液在所述出浆管(8)中汇集后被一同引入所述废水水箱。
CN201920743834.XU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Active CN210278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3834.XU CN210278777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43834.XU CN210278777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8777U true CN210278777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70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43834.XU Active CN210278777U (zh) 2019-05-22 2019-05-22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87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0372A (zh) * 2019-05-22 2019-08-30 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80372A (zh) * 2019-05-22 2019-08-30 苏州仕净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CN110180372B (zh) * 2019-05-22 2023-11-17 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80372B (zh)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CN211098372U (zh) 一种高效的烟气脱硫塔
CN210278777U (zh) 一种分段式处理的尾气净化装置
CN210278778U (zh) 一种脱除硫化物气体的工业净化系统
CN202078849U (zh) 一种脱除酸性气体的鼓泡装置
CN101254389B (zh) 外延炉尾气净化器
CN218590169U (zh) 一种分级式多层净化塔
CN217526889U (zh) 一种双层烟气协同净化塔
CN110711448A (zh) 一种降坡螺旋式除尘装置
CN218047274U (zh) 一种氟化氢尾气洗涤塔
CN207745699U (zh) 一种高效脱硫塔
CN216825452U (zh) 外循环烟气除尘脱硫装置
CN116899397A (zh) 一种湿法脱硫用氧化风管结构
CN102553430A (zh) 双环高效脱硫吸收塔及使用该塔的脱硫系统
CN210356657U (zh) 一种有机废气净化装置
CN210674723U (zh) 一种硫酸裂解酸性气体净化和后处理系统
CN212017390U (zh) 一种高效节能脱硫塔
CN210278710U (zh) 一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1025590U (zh) 废气处理用喷淋塔
CN202438258U (zh) 双环高效脱硫吸收塔及使用该塔的脱硫系统
CN110180373A (zh) 一种脱除硫化物气体的工业净化系统
CN220360971U (zh) 一种脱硫反应塔
CN215539799U (zh) 一种脱硫脱硝用大范围喷淋装置
CN211384326U (zh) 一种降坡螺旋式除尘装置
CN204522731U (zh) 塔外除雾湿法烟气脱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58, Jinrui Road, Taiping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Shij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37 4th floor, 82 Jincheng Road, Taiping Street,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SH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