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76853U -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6853U
CN210276853U CN201920874599.XU CN201920874599U CN210276853U CN 210276853 U CN210276853 U CN 210276853U CN 201920874599 U CN201920874599 U CN 201920874599U CN 210276853 U CN210276853 U CN 2102768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ot
stainless steel
aluminum alloy
alloy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459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朝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Pengjiang Junerte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Pengjiang Junerte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Pengjiang Junerte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Pengjiang Junerte Stainless Stee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7459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68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68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68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涉及不锈钢锅领域,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锅壁和锅底,所述锅壁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铝合金层和底托,所述铝合金层仅延伸至锅壁中部,所述锅底为五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铝合金层、铜层、导磁层和底托,所述不锈钢层底部内表面呈向上突起的微弧状,所述微弧状表面设有波纹面,所述波纹面由多组圆弧形凸纹形成,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层和铜层的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导热效率,并且铝合金层和铜层镶嵌孔与镶嵌柱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铝的韧性,而铝合金层和铜层圆形凸起与圆形凹槽的使用,提高了铝合金层和铜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导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不锈钢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背景技术
不锈钢锅,是由于在这类钢中含有一定量的铬合金元素,能使钢材表面形成一层不溶解于某些介质的坚固的氧化薄膜(钝化膜),使金属与外界介质隔离而不发生化学作用。这使得不锈钢锅具有金属光洁明亮,持久耐用,不生锈的特点,而传统的不锈钢导热性差,需要导热性能更好的铝层或铜层复合使用,但是金属铝制品较软,易变性,易被酸性物质氧化腐蚀,而且铝制品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铜的韧性较铝高很多,而铜的价格较高;在解决导热的同时还要考虑导磁的功能,使得不锈钢锅能用于电磁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锈钢锅导热性能较差和应用范围窄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包括锅壁和锅底,所述锅壁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铝合金层和底托,所述铝合金层仅延伸至锅壁中部,所述锅底为五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铝合金层、铜层、导磁层和底托。
优选地,所述不锈钢层底部内表面呈向上突起的微弧状,所述微弧状表面设有波纹面,所述波纹面由多组圆弧形凸纹形成。
优选地,所述铝合金层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贯穿的镶嵌孔,所述铝合金层底部下表面镶嵌孔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圆形凸起。
优选地,所述铜层上表面设有镶嵌柱,所述镶嵌柱与铝合金层底部镶嵌孔相配合,所述铜层上表面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铝合金层底部圆形凸起相配合,所述铜层边沿设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一面贴合铝合金层侧壁,所述第一翻边远离铝合金层一面呈波纹曲面。
优选地,所述导磁层中间开设有圆孔,所述导磁层边沿设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靠近铜层一面呈波纹曲面并第一翻边相吻合,所述第二翻边另一面贴合底托内壁。
优选地,所述底托底部呈多孔形状,所述底托外侧壁设有侧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铝合金层和铜层的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导热效率,并且铝合金层和铜层镶嵌孔与镶嵌柱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铝的韧性,而铝合金层和铜层圆形凸起与圆形凹槽的使用,提高了铝合金层和铜层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导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底托多孔的设置既起到保护多层结构的目的,又不妨碍火焰对不锈钢的加热,导磁层的设置使得不锈钢锅可以用于电磁炉,而导磁层上的圆孔使得不锈钢锅在文火加热时,文火直接对导热性能更好的铝合金层和铜层加热,有效的保持不锈钢锅内的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底的分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波纹面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锅壁、3锅底、4不锈钢层、41波纹面、5铝合金层、51镶嵌孔、52圆形凸起、6铜层、61镶嵌柱、62圆形凹槽、63第一翻边、7导磁层、71圆孔、72第二翻边、8底托、81多孔底部、82侧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包括锅体1,锅体1包括锅壁2和锅底3,锅壁2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4、铝合金层5和底托8,铝合金层5仅延伸至锅壁2中部,锅底3为五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4、铝合金层5、铜层6、导磁层7和底托8。
不锈钢层4底部内表面呈向上突起的微弧状,微弧状表面设有波纹面41,波纹面41由三组圆弧形凸纹形成,进一步地,每组圆弧形凸纹由圆心在锅底3外的多条同心等距圆弧组成,此结构使得波纹面41使用时对较大食物加工时不会使食物局部过热,并且在清洗时易于将食物残留擦出微弧状范围,食物残留在不锈钢层4底部边缘易于清出。
铝合金层5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贯穿的镶嵌孔51,铝合金层5底部下表面镶嵌孔51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圆形凸起52。
铜层6上表面设有镶嵌柱61,镶嵌柱61与铝合金层5底部镶嵌孔51相配合,铜层6上表面设有圆形凹槽62,圆形凹槽62铝合金层5底部圆形凸起52相配合。
铝合金层5和铜层6的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导热效率,并且铝合金层5和铜层6镶嵌孔51与镶嵌柱61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铝的韧性,并且在加热过程中铝合金层5和铜层6不会因为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产生分层,而铝合金层5和铜层6圆形凸起52与圆形凹槽62的使用,提高了铝合金层5和铜层6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导热效果。
铜层6边沿设有第一翻边63,第一翻边63一面贴合铝合金层5侧壁,第一翻边63远离铝合金层5一面呈波纹曲面。
导磁层7边沿设有第二翻边72,第二翻边72靠近铜层6一面呈波纹曲面并第一翻边63相吻合,相互配合的第一翻边63和第二翻边72同样使导磁层7和铜层6不会因为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产生分层与边缘翘开,第二翻边72另一面贴合底托8内壁。
导磁层7中间开设有圆孔71,导磁层7的设置使得不锈钢锅可以用于电磁炉,而导磁层7上的圆孔71使得不锈钢锅在文火加热时,文火直接对导热性能更好的铝合金层5和铜层6加热,有效的保持不锈钢锅内的温度。
底托8底部呈多孔形状,底托8多孔的设置既起到保护多层结构的目的,又不妨碍火焰对不锈钢锅的加热,底托8外侧壁设有侧耳82,使得在大火加热时,火焰即使漫过锅底3也会因为侧耳82的阻挡,不会对锅壁2表面产生熏烤,从而保护锅壁2表面的光洁。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导磁层7的设置使得不锈钢锅可以用于电磁炉;铝合金层5和铜层6的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导热效率,并且铝合金层5和铜层6镶嵌孔51与镶嵌柱61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铝的韧性,而铝合金层5和铜层6圆形凸起52与圆形凹槽62的使用,提高了铝合金层5和铜层6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导热效果;导磁层7上的圆孔71使得不锈钢锅在文火加热时,文火直接对导热性能更好的铝合金层5和铜层6加热,有效的保持不锈钢锅内的温度,底托8外侧壁设有侧耳82,使得在大火加热时,火焰即使漫过锅底3也会因为侧耳82的阻挡,不会对锅壁2表面产生熏烤,从而保护锅壁2表面的光洁;波纹面41的使用使得在对较大食物加工时不会使食物局部过热,并且在清洗时易于将食物残留擦出微弧状范围,食物残留在不锈钢层4底部边缘易于清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包括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包括锅壁(2)和锅底(3),所述锅壁(2)为三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4)、铝合金层(5)和底托(8),所述铝合金层(5)仅延伸至锅壁(2)中部,所述锅底(3)为五层复合结构,由内至外依次为不锈钢层(4)、铝合金层(5)、铜层(6)、导磁层(7)和底托(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层(4)底部内表面呈向上突起的微弧状,所述微弧状表面设有波纹面(41),所述波纹面(41)由多组圆弧形凸纹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层(5)底部均匀设有多个贯穿的镶嵌孔(51),所述铝合金层(5)底部下表面镶嵌孔(51)之间均匀设有多个圆形凸起(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层(6)上表面设有镶嵌柱(61),所述镶嵌柱(61)与铝合金层(5)底部镶嵌孔(51)相配合,所述铜层(6)上表面设有圆形凹槽(62),所述圆形凹槽(62)铝合金层(5)底部圆形凸起(52)相配合,所述铜层(6)边沿设有第一翻边(63),所述第一翻边(63)一面贴合铝合金层(5)侧壁,所述第一翻边(63)远离铝合金层(5)一面呈波纹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层(7)中间开设有圆孔(71),所述导磁层(7)边沿设有第二翻边(72),所述第二翻边(72)靠近铜层(6)一面呈波纹曲面并第一翻边(63)相吻合,所述第二翻边(72)另一面贴合底托(8)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8)底部呈多孔形状,所述底托(8)外侧壁设有侧耳(82)。
CN201920874599.X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Active CN2102768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4599.XU CN21027685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4599.XU CN21027685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6853U true CN210276853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96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4599.XU Active CN210276853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68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A94150312B1 (ar) وعاء طهي ذو قاع مقاوم للتشوه
WO2007085133A1 (fr) Ustensile de cuisson à fond composite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WO2007085134A1 (fr) Cuiseur ordinaire pour divers poêles a plaque composite à trois couches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associé
CN210276853U (zh) 一种不锈钢复合底煲
JP2010099140A (ja) 調理・湯沸かし器具
CN205072647U (zh) 一种新型陶瓷锅
JP4302637B2 (ja) レンジまたはグリル用多目的調理作業プレート
CN208371498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CN208658662U (zh) 锅具以及烹饪器具
JPH0889417A (ja) フライパン
CN200945114Y (zh) 一种健康超导无油烟炒锅
KR20080003397U (ko) 가열속도가 빨라지고 보온율이 향상된 전자유도밥솥용내솥용기
CN212368779U (zh) 多层复合锅具
CN101263972B (zh) 用于电磁炉上的陶瓷锅及其制作方法
CN217285424U (zh) 一种导磁炊具
CN2897081Y (zh) 网纹复合板通用炊具
JPH0118124Y2 (zh)
CN217659321U (zh) 一种复合锅具
CN204427760U (zh) 锅具
CN218683711U (zh) 高导热不粘锅
KR200430603Y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무연냄비
CN212261167U (zh) 钛-钢-不锈钢三层复合厨锅
CN217723268U (zh) 一种具有防粘防刮的钎焊底不锈钢炒锅
CN218832559U (zh) 一种以激光扫描改良金属涂层表面性能的锅体
CN216876010U (zh) 一种具有滤油功能的不粘防刮直角钎焊底煎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