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9458U -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69458U
CN210269458U CN201920779526.2U CN201920779526U CN210269458U CN 210269458 U CN210269458 U CN 210269458U CN 201920779526 U CN201920779526 U CN 201920779526U CN 210269458 U CN210269458 U CN 210269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automobile engine
detection device
bottom outer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95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怀龙
黄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sheng Auto Parts Mold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sheng Auto Parts Mold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sheng Auto Parts Mold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sheng Auto Parts Mold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95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69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69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69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且侧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活塞端穿过顶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均开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模和夹箍的配合,便于对引擎盖本体进行固定,防止检测时引擎盖脱落,使得挡板具有防护的功能,防止撞击时漆块脱落崩出,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避免检测试验时装置晃动而影响检测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引擎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引擎盖是汽车的主要构造部件,用于保护发动机、电路、油路、刹车系统以及传动系统等等,并可充分防止外部冲击、腐蚀、雨水、及电干扰等不利影响,保护车辆的正常工作,汽车引擎盖在使用时都会对其外表面喷涂一层具有防护功能的油漆。
目前,当外界冲击因素造成汽车引擎盖损坏时会造成漆面崩掉,需要对汽车引擎盖的漆面进行防撞击强度检测操作,但现有的汽车引擎盖防撞击检测操作对引擎盖的固定效果较差,在检测时,容易造成引擎盖脱落的现象,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侧板,且侧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活塞端穿过顶板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一侧均开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柱,且螺纹柱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夹箍,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模,且固定模的底部外壁和夹箍的顶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引擎盖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模的底部外壁和引擎盖本体的顶部外壁相吻合,且引擎盖本体的底部外壁和夹箍的顶部外壁相吻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相对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固定座,且固定座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竖槽,竖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之间均焊接有导引杆,导引杆的外壁均设置有与支撑板一侧外壁焊接的滑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两侧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部均开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均插接有地插。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缓冲架,缓冲架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挡板,缓冲架由缓冲筒、弹簧和缓冲杆组成,缓冲杆插接在缓冲筒的内部,弹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缓冲筒的底部内壁和缓冲杆的底部外壁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的四周外壁焊接有围框,且围框的顶部四周均开有插槽,插槽的内壁插接有伸缩框,围框的四周顶部和伸缩框的四周底部均开有插孔,插孔的内壁插接有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器,且显示器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和挡板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块顶部外壁的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塞端均穿过连接块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外壁与夹箍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的固定模、连接座、连接块、螺纹柱和夹箍,因固定模的底部外壁和引擎盖本体的顶部外壁相吻合,夹箍的顶部外壁和引擎盖本体的底部外壁相吻合,当汽车引擎盖本体位于固定模下方时,调节螺纹柱在连接块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夹箍的高度,通过固定模和夹箍的配合,便于对引擎盖本体进行固定,提高汽车引擎盖的固定效果,防止检测时引擎盖脱落;
2.通过设置的围框、插槽、伸缩框、插孔和插销,当进行检测试验时,调节伸缩框在插槽内的高度,并将插销插接在插孔内,从而对伸缩框进行支撑,使得挡板具有防护的功能,防止撞击时漆块脱落崩出而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3.通过设置的安装座、安装孔和地插,在检测之前,利用地插保持整个装置的固定性能,避免检测试验时装置晃动而影响检测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的固定模和螺纹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的固定模和夹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的围框和伸缩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提出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的固定模和电动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台、2支撑座、3挡板、4压力传感器、5缓冲架、6地插、7围框、8显示器、9固定座、10顶板、11液压缸、12支撑板、13固定模、14导引杆、15侧板、16连接块、17连接座、18螺纹柱、19夹箍、20引擎盖本体、21插孔、22伸缩框、23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的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连接有侧板15,且侧板1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10,顶板10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11,且液压缸11的活塞端穿过顶板10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座17,连接座17的顶部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块16,且连接块16的一侧均开有螺纹槽,螺纹槽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8,且螺纹柱18的底部外壁均转动连接有夹箍19,连接座17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模13,且固定模13的底部外壁和夹箍19的顶部外壁之间卡接有引擎盖本体20,调节螺纹柱18的高度,通过固定模13和夹箍19的配合,便于对引擎盖本体20进行固定,提高汽车引擎盖的固定效果,防止检测时引擎盖脱落。
其中,固定模13的底部外壁和引擎盖本体20的顶部外壁相吻合,且引擎盖本体20的底部外壁和夹箍19的顶部外壁相吻合。
其中,侧板15的相对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固定座9,且固定座9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竖槽,竖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之间均焊接有导引杆14,导引杆14的外壁均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12一侧外壁焊接的滑块。
其中,工作台1两侧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部均开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均插接有地插6,利用地插6保持整个装置的固定性能,避免检测试验时,装置晃动而影响检测数据。
其中,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座2,且支撑座2的顶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缓冲架5,缓冲架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挡板3,缓冲架5由缓冲筒、弹簧和缓冲杆组成,缓冲杆插接在缓冲筒的内部,弹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缓冲筒的底部内壁和缓冲杆的底部外壁焊接。
其中,挡板3的四周外壁焊接有围框7,且围框7的顶部四周均开有插槽,插槽的内壁插接有伸缩框22,围框7的四周顶部和伸缩框22的四周底部均开有插孔21,插孔21的内壁插接有插销,使得挡板3具有防护的功能,防止撞击时漆块脱落崩出而影响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
其中,侧板15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显示器8,且显示器8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的型号为ARM9TDMI。
其中,支撑座2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和挡板3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压力传感器4,且压力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工作原理:在检测之前,使用者将显示器8通过开关连接到电源,将液压缸11连接到液压系统,并利用地插6保持整个装置的固定性能,避免检测试验时装置晃动而影响检测数据,将引擎盖本体20置于固定模13的下方,调节螺纹柱18在连接块16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夹箍19的高度,通过固定模13和夹箍19的配合,便于对引擎盖本体20进行固定,提高汽车引擎盖的固定效果,防止检测时引擎盖脱落,使用者继续调节伸缩框22在插槽内的高度,并将插销插接在插孔21内,从而对伸缩框22进行支撑,使得挡板3具有防护的功能,防止撞击时漆块脱落崩出,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使用者最后利用液压缸11调节支撑板12的高度,从而调节引擎盖本体20的高度,进行引擎盖漆面的撞击强度检测试验,通过压力传感器4和处理器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显示器8进行显示。
实施例2
参照图5,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本实施例相较于实施例1,还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块16顶部外壁的电动推杆23,电动推杆23的活塞端均穿过连接块16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外壁与夹箍19之间形成固定连接,可利用电动推杆23电动调节夹箍19的位置,便于对汽车引擎盖进行固定处理。
工作原理:在检测之前,使用者将电动推杆23通过开关连接到电源,将液压缸11连接到液压系统,并利用地插6保持整个装置的固定性能,避免检测试验时,装置晃动而影响检测数据,将引擎盖本体20置于固定模13的下方,启动电动推杆23调节螺纹柱连接杆的位置,从而调节夹箍19的高度,通过固定模13和夹箍19的配合,便于对引擎盖本体20进行固定,提高汽车引擎盖的固定效果,防止检测时引擎盖脱落,使用者继续调节伸缩框22在插槽内的高度,并将插销插接在插孔21内,从而对伸缩框22进行支撑,使得挡板3具有防护的功能,防止撞击时漆块脱落崩出,提高装置的安全性能,使用者最后利用液压缸11调节支撑板12的高度,从而调节引擎盖本体20的高度,进行引擎盖漆面的撞击强度检测试验,通过压力传感器4和处理器将检测数据传递给显示器8进行显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侧板(15),且侧板(1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顶板(10),所述顶板(10)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设置有液压缸(11),且液压缸(11)的活塞端穿过顶板(10)的底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焊接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座(17),所述连接座(17)的顶部两侧外壁均焊接有连接块(16),且连接块(16)的一侧均开有螺纹槽,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均设置有螺纹柱(18),且螺纹柱(18)的底部外壁均设置有夹箍(19),所述连接座(17)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固定模(13),且固定模(13)的底部外壁和夹箍(19)的顶部外壁之间设置有引擎盖本体(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13)的底部外壁和引擎盖本体(20)的顶部外壁相吻合,且引擎盖本体(20)的底部外壁和夹箍(19)的顶部外壁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5)的相对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固定座(9),且固定座(9)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竖槽,竖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之间均焊接有导引杆(14),导引杆(14)的外壁均设置有与支撑板(12)一侧外壁焊接的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两侧外壁的两端均焊接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部均开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均插接有地插(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均设置有支撑座(2),且支撑座(2)的顶部外壁四角均设置有缓冲架(5),缓冲架(5)的顶部外壁设置有挡板(3),缓冲架(5)由缓冲筒、弹簧和缓冲杆组成,缓冲杆插接在缓冲筒的内部,弹簧的底部和顶部分别与缓冲筒的底部内壁和缓冲杆的底部外壁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四周外壁焊接有围框(7),且围框(7)的顶部四周均开有插槽,插槽的内壁插接有伸缩框(22),围框(7)的四周顶部和伸缩框(22)的四周底部均开有插孔(21),插孔(21)的内壁插接有插销。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5)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显示器(8),且显示器(8)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
8.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的顶部外壁中间位置和挡板(3)的底部外壁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4),且压力传感器(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线与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块(16)顶部外壁的电动推杆(23),所述电动推杆(23)的活塞端均穿过连接块(16)的底部外壁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外壁与夹箍(19)之间形成固定连接。
CN201920779526.2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Active CN210269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9526.2U CN210269458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9526.2U CN210269458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69458U true CN210269458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39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9526.2U Active CN210269458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694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795A (zh) * 2020-12-29 2021-04-09 上海渤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薄壁件在碰撞实验中的动态性能参数对标装置
CN115979848A (zh) * 2023-02-06 2023-04-18 无锡斯普纳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爆门的撞击检测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795A (zh) * 2020-12-29 2021-04-09 上海渤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薄壁件在碰撞实验中的动态性能参数对标装置
CN112629795B (zh) * 2020-12-29 2023-03-21 上海渤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薄壁件在碰撞实验中的动态性能参数对标装置
CN115979848A (zh) * 2023-02-06 2023-04-18 无锡斯普纳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爆门的撞击检测装置
CN115979848B (zh) * 2023-02-06 2023-09-01 无锡斯普纳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防爆门的撞击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69458U (zh) 一种汽车引擎盖漆面防撞击强度检测装置
CN101602154A (zh) 焊接培训专用多功能焊接试件夹具
CN207280493U (zh) 螺母检漏装置以及包含其的尾端梁焊合件螺母检漏系统
CN210150252U (zh) 一种电池模组的自适应夹具
CN209206804U (zh) 一种前车架拼焊工装
CN202413673U (zh) 整车碰撞试验蓄电池固定架
CN211778706U (zh) 一种具有防摔结构的通讯测试仪器
CN110994710A (zh) 一种自适应自主充电机构
CN216670210U (zh) 一种新型的机动车发电机用检测工作台
CN113460332B (zh) 一种吸能结构动态压缩试验装置
CN211991502U (zh) 一种跨铁路桥梁焊接防护屏钢立柱用防火花坠落装置
CN210212243U (zh) 一种快速装卸的车载式无人机反制设备
CN210037474U (zh) 一种摆锤冲击试验台
CN209520496U (zh) 一种便于保护视力的用于汽车传动轴的焊接台
CN217633597U (zh) 一种耐高温耐腐蚀圆柱压缩弹簧
CN207438101U (zh) 一种通讯设备固定箱
CN211517453U (zh) 电控工件防碰撞装置
CN22090330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消防设施设备检查工具箱
CN218626089U (zh) 一种数据展示台
CN117686336A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
CN217687681U (zh) 一种压铸水冷机壳试漏夹具
CN211815748U (zh) 一种桥梁检查用的临时引流装置
CN217181098U (zh) 一种电力电缆故障测距结构
CN212095456U (zh) 一种汽车挡板加工用自动切割落料装置
CN216504629U (zh) 一种电子产品检测用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