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8304U -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8304U
CN210258304U CN201921368891.0U CN201921368891U CN210258304U CN 210258304 U CN210258304 U CN 210258304U CN 201921368891 U CN201921368891 U CN 201921368891U CN 210258304 U CN210258304 U CN 210258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ump system
starting
intermediate relay
oil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6889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盈超
李婧
尹力
葛伟伟
宋涛
游颖捷
沈楼利
刘珊珊
帅向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ch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c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ch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c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6889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8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8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8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叉车起动系统包括钥匙开关、起动电路、油泵系统、中间继电器和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起动电路串接于钥匙开关的起动档信号端;中间继电器的中间继电器线圈并联于起动电路中的元件,触点串接于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的卸载电磁铁线圈。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的阀体组件连接油泵系统、油箱和外部负载,以通过触点的开合切换卸载电磁铁线圈的通断状态,进而使阀体组件连通的出油部件在油箱、外部负载之间进行切换;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状态下,阀体组件连通油泵系统与油箱,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状态下,阀体组件连通油泵系统与外部负载。在起动过程中通过液压卸荷降低起动电机的负载,使叉车更易起动。

Description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叉车起动系统及叉车。
背景技术
目前,叉车中的发动机PTO(POWER-TAKE-OFF,取力器)及变速箱PTO(POWER-TAKE-OFF,取力器)与发动机是机械连接的,所以在起动时,起动电机除了带动发动机转动外,同时还附带着PTO连接的外部负载一起转动,负载越多越大,起动电机负荷越大,使得发动机起动困难,发车时间长,增加在寒冷气候下车子的起动难度。
因此,如何使叉车更容易起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叉车起动系统,使叉车更容易起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叉车起动系统的叉车,其起动更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叉车起动系统,包括钥匙开关、起动电路和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取力器的油泵系统,所述起动电路串接于所述钥匙开关的起动档信号端;还包括中间继电器和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所述中间继电器的中间继电器线圈并联于所述起动电路中的元件,所述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串接于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的卸载电磁铁线圈,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的阀体组件连接所述油泵系统、油箱和外部负载,以通过所述触点的开合切换所述卸载电磁铁线圈的通断状态,进而使所述阀体组件连通的出油部件在所述油箱、所述外部负载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状态下,所述阀体组件连通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油箱,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状态下,所述阀体组件连通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外部负载。
优选地,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状态下,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外部负载之间经所述阀体组件单向导通且油液由所述油泵系统流向朝向所述外部负载。
优选地,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为第一电磁换向阀,所述油泵系统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一油口,所述外部负载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二油口,所述油箱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的第三油口;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状态下,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三油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油口断开;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状态下,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且与所述第三油口断开。
优选地,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的第四油口连接所述油泵系统且第五油口连接所述外部负载,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第六油口连接所述油泵系统且第七油口连接所述油箱;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状态下,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七油口连通且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第七油口之间的阻力小于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第五油口之间的阻力;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状态下,所述第六油口与所述第七油口断开。
优选地,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第四油口之间和/或所述油泵系统与所述第六油口之间设有阻尼阀。
优选地,所述油泵系统为LS变量泵系统。
优选地,所述油泵系统为定量泵系统。
优选地,所述阀体组件经电磁溢流阀连接所述油箱。
一种叉车,包括叉车起动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叉车起动系统,包括钥匙开关、起动电路和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取力器的油泵系统,起动电路串接于钥匙开关的起动档信号端;还包括中间继电器和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中间继电器的中间继电器线圈并联于起动电路中的元件,中间继电器的触点串接于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的卸载电磁铁线圈,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的阀体组件连接油泵系统、油箱和外部负载,以通过触点的开合切换卸载电磁铁线圈的通断状态,进而使阀体组件连通的出油部件在油箱、外部负载之间进行切换;中间继电器线圈得电状态下,阀体组件连通油泵系统与油箱,中间继电器线圈失电状态下,阀体组件连通油泵系统与外部负载。
应用本实施例中的叉车起动系统,在起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液压卸荷降低起动电机的负载,主机的驱动速度可以得到提升,能够减少起动电机的运转时间,使叉车更容易起动,减少起动瞬时高压对液压元件的冲击,延长叉车中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中间继电器、卸荷电磁换向阀可采用通用化高的元件实现,便于叉车起动系统的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括上述叉车起动系统的叉车,其起动更容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叉车起动系统的控制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叉车起动系统在油泵为LS变量泵系统时的油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叉车起动系统在油泵为定量泵系统时的油路图。
图1至图3中:
1-钥匙开关,11-起动档信号端,12-ACC档信号端,2-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1-卸载电磁铁线圈,22-第一电磁换向阀,221-第一油口,222-第二油口,223-第三油口,23-第二电磁换向阀,231-第六油口,232-第七油口,24-第二单向阀,241-第四油口,242-第五油口,3-中间继电器,31-中间继电器线圈,32-触点,4-油泵系统,41-LS变量泵系统,42-定量泵系统,5-外部负载,6-油箱,7-保险丝,8-起动继电器,9-阻尼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叉车起动系统,使叉车更容易起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叉车起动系统的叉车,其起动更容易。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序数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叉车起动系统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包括钥匙开关1、起动电路、油泵系统4、中间继电器3、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油箱6和外部负载5。
起动电路一端串接于钥匙开关1的起动档信号端11,钥匙开关1打至起动档信号端11时,起动电路构成通路;钥匙开关1离开起动档信号端11时,起动电路断路。通常,起动电路由蓄电池、预热起动开关、起动继电器8和起动机等部件组成,当钥匙开关1打到起动档信号端11(C档)时,起动继电器8的线圈通电,起动继电器8的常开触点吸合,从而使起动机的电源接通,起动机转动,带动发动机转动。
油泵系统4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取力器,油泵系统4能够为外部负载5提供动力以执行对应的动作。
中间继电器3的中间继电器线圈31并联于起动电路中的元件,具体可以并联于起动电路中的一个或至少两个元件,例如,起动电路的一端连接起动档信号端11,另一端为蓄电池,蓄电池正极连接钥匙开关1的公共端,中间继电器线圈31的一端连接起动档信号端11,另一端连接蓄电池的负极。也就是说,中间继电器线圈31与起动电路同步通断电,当钥匙开关1打到起动档信号端11时,中间继电器线圈31通电;当钥匙开关1离开起动档信号端11时,中间继电器线圈31断电。中间继电器3的触点32串接于卸载电磁换向阀的卸载电磁铁线圈21,以通过触点32的开合切换卸载电磁铁线圈21的通断电情况。其中,触点32具体为常开触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触点31还可以为常闭触点。更具体地,卸载电磁铁线圈21与触点32串联构成卸载支路,卸载支路具体可以一端连接钥匙开关1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蓄电池负极,在触点32闭合时,卸载支路形成通路。
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阀体组件连接油泵系统4、油箱6和外部负载5,阀体组件能够控制其所连接部件之间的油路通断情况。其中,油泵系统4为进油部件,通过卸载电磁铁线圈21的通断状态改变,阀体组件连通的出油部件会在油箱6、外部负载5之间进行切换。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具体可以由单个阀构成,也可以由至少两个阀构成。
钥匙开关1打在起动档信号端11的状态下,中间继电器线圈31得电,阀体组件连通油泵系统4与油箱6,相应断开油泵系统4与外部负载5之间的油路;钥匙开关1离开起动档信号端11的状态下,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阀体组件换向连通油泵系统4与外部负载5,相应断开油泵系统4与油箱6。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叉车起动系统,如图1所示,在车子未起动的初始状态下,钥匙开关1处于断开状态。当钥匙开关1打到ACC档信号端时,整车通电但没有起动,中间继电器3和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均没有得电工作。当钥匙开关1打到起动档信号端11时,起动继电器8得电,车辆起动,同时,中间继电器线圈31通电,使得中间继电器3中的常开触点闭合,卸载电磁铁线圈21得电,阀体组件阀芯换向,使油泵系统4与油箱6连通进行液压回路的卸荷,而油泵系统4与外部负载5断开。当钥匙开关1离开起动档信号端11时,中间继电器3断电复位,中间继电器3中的常开触点断开,卸载电磁铁线圈21失电,阀体组件阀芯复位换向,使油泵系统4与油箱6断开而油泵系统4与外部负载5连通。
可见,应用本实施例中的叉车起动系统,在起动过程中能够通过液压卸荷降低起动电机的负载,主机的驱动速度可以得到提升,能够减少起动电机的运转时间,减少起动瞬时高压对液压元件的冲击,延长叉车中元件的使用寿命。同时,中间继电器3、卸荷电磁换向阀可采用通用化高的元件实现,便于叉车起动系统的实现。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油泵系统4与外部负载5之间经阀体组件单向导通且油液由油泵系统4流向朝向外部负载5。通过单向导通的设置,能够保证外部负载的油液不会回流,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2,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2,油泵系统4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一油口221,外部负载5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二油口222,油箱6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三油口223。相应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卸载电磁铁线圈21对应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一线圈,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阀体组件对应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一阀体。通过单个阀实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设置,便于装配。更具体地,第一电磁换向阀22可以为两位两通单向电磁阀。
中间继电器线圈31得电状态下,第一油口221与第三油口223连通且与第二油口222断开;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第一油口221与第二油口222连通且与第三油口223断开。
进一步地,油泵系统4具体为LS(负载敏感)变量泵系统41。
如图2所示方位,当钥匙开关1离开起动档信号端11且系统正常工作时,第一线圈不得电,第一阀体工作位处于左位,此时,LS变量泵系统41正常输出的液压油通过第一阀体中的单向阀直接供给到外部负载5,LS变量泵系统41通过外部负载5的大小调节泵的输出排量。当钥匙开关1处于起动档信号端11时,中间继电器3带着第一电磁换向阀22同步动作,第一线圈得电,第一阀体换向处于右位,外部负载5的压力不对LS变量泵系统41产生作用,且油箱6处的压力极小,使泵的排量减小,泵的负载可忽略不计,液压回路卸荷。当主机起动完毕,驾驶员松开钥匙开关1,起动信号中断,中间继电器3复位,第一电磁换向阀22失电复位,LS变量泵系统41排量恢复正常,以保证起动完成后液压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阀体组件经电磁溢流阀连接油箱6,以便于按需控制阀体组件与油箱6之间的油压。
本实施例提供的叉车起动系统,将卸荷启动的方法应用于液压系统中产生高压的油路中,用电信号控制电磁阀换向来形成卸荷的液压回路,实现卸荷起动,即泵在不带负载的情况下起动,起动后泵的斜盘处在较大摆角,泵以较大排量运转,出口流量通过电磁溢流阀回油箱6,这时的压力根据实际情况较低或零压,具体可以在程序中设定几秒的时间使电磁溢流阀插头带电,实现升压。这种起动方式中,钥匙开关1对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进行控制,且只在起动时使液压系统卸载,降低了起动电机的负载,能够保护液压系统中的各液压元件,相比较原来的设计,主机的起动速度可以得到提升,减少了起动电机的运转时间;减少了起动的瞬时高压对液压元件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解决发动机起动困难;系统工作通过继电器控制,安全方便;采用较少及通用化高的元件实现,便于制作。
显然,油泵系统4与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设置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式。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油泵系统4具体为定量泵系统42。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具体包括第二单向阀24和第二电磁换向阀23。其中,第二电磁换向阀23中的第二线圈对应为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中的卸载电磁铁线圈21,第二单向阀24以及第二电磁换向阀23中的第二阀体对应构成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中的阀体组件。
第二单向阀24的第四油口241连接油泵系统4且第五油口242连接外部负载5,第四油口241为进油口,第五油口242为出油口。第二电磁换向阀23的第六油口231连接油泵系统4且第七油口232连接油箱6,第六油口231为进油口,第七油口232为出油口。
中间继电器线圈31得电状态下,第六油口231与第七油口232连通且油泵系统4与第七油口232之间的阻力小于油泵系统4与第五油口242之间的阻力。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第六油口231与第七油口232断开,油泵系统4排出的油液在克服第二单向阀24中的阻力后导通第二单向阀24后排至外部负载5。
通过泵组合构成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能够实现对油路通断的灵活控制。
图3所示方位下,当钥匙开关1离开起动档信号端11且系统正常工作时,第二线圈不得电,第二阀体工作位处于上位,油泵系统4输出的液压油会通过第二单向阀24供给到外部负载5。当钥匙开关1处于起动档信号端11时,通过中间继电器3的作用,第二线圈得电,第二阀体工作位处于下位,此时,油泵系统4与第七油口232之间的阻力小于油泵系统4与第五油口242之间的阻力,油泵系统4输出的液压油将会通过阻力小的第二阀体直接回到油箱6,而不会压动第二单向阀24,外部负载5与油泵系统4之间处于断开状态,起到卸载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油泵系统4与第四油口241之间和/或油泵系统4与第六油口231之间设有阻尼阀9,以对油路进行保护。
除了上述叉车起动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叉车,该叉车包括叉车起动系统,具体可以为以上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叉车起动系统,通过减少液压系统在车子起动瞬间存在相对的高负载来降低发动机起动的困难,缩短发车时间,有益效果具体还可以相应参考以上各个实施例。该叉车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叉车起动系统及叉车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叉车起动系统,包括钥匙开关(1)、起动电路和用于连接于发动机取力器的油泵系统(4),所述起动电路串接于所述钥匙开关(1)的起动档信号端(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间继电器(3)和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所述中间继电器(3)的中间继电器线圈(31)并联于所述起动电路中的元件,所述中间继电器(3)的触点(32)串接于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卸载电磁铁线圈(21),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的阀体组件连接所述油泵系统(4)、油箱(6)和外部负载(5),以通过所述触点(32)的开合切换所述卸载电磁铁线圈(21)的通断状态,进而使所述阀体组件连通的出油部件在所述油箱(6)、所述外部负载(5)之间进行切换;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得电状态下,所述阀体组件连通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油箱(6),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所述阀体组件连通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外部负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外部负载(5)之间经所述阀体组件单向导通且油液由所述油泵系统(4)流向朝向所述外部负载(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为第一电磁换向阀(22),所述油泵系统(4)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一油口(221),所述外部负载(5)连接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二油口(222),所述油箱(6)连接第一电磁换向阀(22)的第三油口(223);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得电状态下,所述第一油口(221)与所述第三油口(223)连通且与所述第二油口(222)断开;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所述第一油口(221)与所述第二油口(222)连通且与所述第三油口(223)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电磁换向阀组件(2)包括第二电磁换向阀(23)和第二单向阀(24),所述第二单向阀(24)的第四油口(241)连接所述油泵系统(4)且第五油口(242)连接所述外部负载(5),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23)的第六油口(231)连接所述油泵系统(4)且第七油口(232)连接所述油箱(6);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得电状态下,所述第六油口(231)与所述第七油口(232)连通且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第七油口(232)之间的阻力小于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第五油口(242)之间的阻力;所述中间继电器线圈(31)失电状态下,所述第六油口(231)与所述第七油口(232)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第四油口(241)之间和/或所述油泵系统(4)与所述第六油口(231)之间设有阻尼阀(9)。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系统(4)为LS变量泵系统(41)。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系统(4)为定量泵系统(4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组件经电磁溢流阀连接所述油箱(6)。
9.一种叉车,包括叉车起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叉车起动系统。
CN201921368891.0U 2019-08-21 2019-08-21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Active CN210258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8891.0U CN210258304U (zh) 2019-08-21 2019-08-21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68891.0U CN210258304U (zh) 2019-08-21 2019-08-21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8304U true CN210258304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17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68891.0U Active CN210258304U (zh) 2019-08-21 2019-08-21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8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054A (zh) * 2019-08-21 2019-10-25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054A (zh) * 2019-08-21 2019-10-25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CN110371054B (zh) * 2019-08-21 2024-05-10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50014524B1 (ko) 건설 차량에 설치된 기관 제어 방법
US20120205969A1 (en) Power Source Control Circuit for Working Machine
CN210258304U (zh)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CN105544645A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功能的滑移装载机及其工作液压系统
JP4299068B2 (ja) 電動オイルポンプ機能拡大型車輌用変速駆動装置
GB2339606A (en) Actuating system having a hydraulic pump driven by an engine and electric motor
CN112334684A (zh) 多用途液压系统
JP2000045955A (ja) 油圧装置
CN110371054B (zh) 叉车及叉车起动系统
JP2011089537A (ja) 作業車両
CN109278878B (zh) 驾驶室翻转控制系统及驾驶室
JP2002310272A (ja) 車両の自動変速機における油圧供給装置
CN209242610U (zh) 液压转向系统及叉车
CN117246293B (zh) 一种电动叉车的制动控制系统及液压控制系统
CN103389686A (zh) 泵车的控制方法及泵车
CN11315385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液压系统及高空作业车
CN208123170U (zh) 一种滩涂车用液压驱动系统
JP2597050B2 (ja) 特装車の作動装置用駆動制御装置
CN211543259U (zh) 电控pto离合操纵机构
AU2016378702B2 (en) Mixer drum driving apparatus
JPS6235651Y2 (zh)
CN113864360B (zh) 一种离合器液压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H0814201A (ja) 荷役車両の油圧回路
CN219809195U (zh) 一种液压系统以及车辆
CN220727881U (zh) 一种泵车润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