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53362U -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53362U
CN210253362U CN201920856534.2U CN201920856534U CN210253362U CN 210253362 U CN210253362 U CN 210253362U CN 201920856534 U CN201920856534 U CN 201920856534U CN 210253362 U CN210253362 U CN 2102533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equipment
cleaning
wall
lif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65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彬
路鹏飞
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lanqab Darsen Graphite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lanqab Darsen Graphit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anqab Darsen Graphite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Ulanqab Darsen Graphite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65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533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533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533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包括喷气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喷气机构包括第一管道和旋转喷头,所述第一管道用以传输压缩空气,所述旋转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管道导通连接,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二管道、设于第二管道第一端的用以吸附在设备外壁上的吸附组件,所述第一管道可前后滑移的插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段内部,且所述旋转喷头伸出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旋转喷头在压缩空气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下,能够边喷气边旋转。除尘机构将设备内部散逸的气体和粉尘抽走并收集,从而将设备内部清扫干净。该清扫装置能实现清洁无死角;解决了设备内部因切换物料造成的残余旧物料影响,降低对新物料的污染。

Description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背景技术
粉体设备在使用时对其内部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进行下一次使用前,需要将旧物料彻底地清扫,否则设备内部残余的旧物料将会混入新物料中,从而严重影响新物料的各项性能。混入的残余物料,首先,其种类和量均是不可控的,会严重影响新物料的稳定性,对新物料各项参数和检测指标造成较大的干扰;其次,即使是同一种类物料,其性质变化、纯度高低变换,也会影响新物料的性质和纯度,极有可能影响后续物料的使用,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物料无法使用。因此,在结束每一次使用后,对粉体设备内部旧物料进行彻底的清扫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的设备内部清扫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进入设备内进行清扫除尘,另一种是使用新物料进行清扫,以替代旧物料。但是,人工清扫其不可控因素较多,且人工清扫极易带入其它异物或灰尘,也会影响新物料的纯度;用新物料清扫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清扫不够彻底,而且还会造成物料的严重浪费,其设备维护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设备内部清扫装置,能方便高效的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扫,进而杜绝旧物料对新物料的污染。
一种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包括喷气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喷气机构包括第一管道和旋转喷头,所述第一管道用以传输压缩空气,所述旋转喷头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管道导通连接,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二管道、设于第二管道第一端的用以吸附在设备外壁上的吸附组件,所述第一管道可前后滑移的插设于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段内部,且所述旋转喷头伸出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与第一管道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以及设于底座与第二管道之间的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一管道升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固定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管道升降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管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导轨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和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升降单元沿着所述导轨前后滑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二段相对于第一段向外弯折,所述第二管道在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相交处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管道穿设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安装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的第一段内部还固定有用以支撑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沿所述第一管道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喷头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端口外,且所述旋转喷头与所述第一管道的第一端端口之间还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第一端盖设有第一密封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喷头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的轴线360度旋转,所述旋转喷头沿其径向开设有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斜切喷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气口的出气方向与所述旋转喷头的周缘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组件包括能前后滑移地套设于第二管道第一端的环形吸附板、用以驱动所述环形吸附板前后移动以与设备外壁吸附或脱离的驱动件,所述环形吸附板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外壁之间设有适配的滑动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吸附板第一端还固定有弹性的第二密封盖,所述第二密封盖的第一端表面上设有均布的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设备内部切换物料时,喷气机构伸入设备内部,其旋转喷头在压缩空气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下,能够边喷气边旋转,出口处的气流同时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产生强力旋转气流,可以清扫到设备内部任何部位。无论是吹在平面上还是凹凸面上,都会产生强大的吹除力,能轻易吹掉设备内部吸附和黏连的粉尘、尘屑等杂质。同时除尘机构将设备内部散逸的气体和粉尘抽走并收集,从而将设备内部清扫干净。此外,由于旋转喷头可随第一管道同步在设备内部前后滑移,能实现清洁无死角;解决了设备内部因切换物料造成的残余旧物料影响,降低对新物料的污染;该清扫装置结构合理巧妙,满足除液、除尘和清洁等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能很好地代替人工操作,保证清扫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内部清扫装置的横剖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在清扫状态下的横剖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喷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
10-喷气机构、11-第一管道、111-气道阀门、12-旋转喷头、121-喷气口、13- 轴承、14-第一密封盖、20-除尘机构、21-第二管道、211-第一安装座、212-第二安装座、22-吸附组件、221-环形吸附板、222-驱动件、223-第二密封盖、2230- 凹孔、224-滑动组件、30-底座、31-导轨、41-第一升降机构、411-行走机构、42- 第二升降机构、421-进油口、422-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前、后、内、外、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混合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工艺,几乎覆盖整个工业领域,如化工、食品、建材、药品、化肥等,其中存在比重小的轻粉和比重大的重粉等多种粉体混合均匀、混合物料中需添加少量的微量元素,该物料中难免会存在易粘附难清理的残余。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为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的一个实施例,该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可用于粉体混合设备的内部清扫,以在物料切换过程中对设备内部的残余物料清理干净,以免污染新物料。
该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包括底座30、相互配合以清扫除尘的喷气机构10和除尘机构20、对喷气机构10进行升降操作的第一升降机构41和对除尘机构20进行升降操作的第二升降机构42。该第一升降机构41和第二升降机构42可同步上下移动以实现对设备内部清扫的轴向覆盖。
具体地,喷气机构10包括用以传输压缩空气的第一管道11、安装于第一管道11第一端的旋转喷头12,该旋转喷头12与第一管道11导通连接,第一管道 11内设有用以接通或切断压缩空气的气动阀门111。旋转喷头12能在压缩空气的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下相对于第一管道11的轴线360°旋转。旋转喷头12套设于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端口外,且旋转喷头12与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端口之间还套设有轴承13,轴承13的第一端盖设有第一密封盖14,以防灰尘进入轴承13内部。
进一步,旋转喷头12大致呈圆盘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喷头12 沿其径向开设有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斜切喷气口121,参阅图3所示,为在旋转喷头12上开设4个均匀间隔分布的喷气口121,该喷气口121的数量仅为列举,并不予以限制。喷气口121的出气方向与旋转喷头12的周缘切线之间的夹角为 [30°,60°]。图3中所示的喷气口121的出气方向与旋转喷头12的周缘切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7°。在设备内部切换物料时,旋转喷头12伸入设备内部,其旋转喷头12在压缩空气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下,能够边喷气边旋转,出口处的气流同时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产生强力旋转气流,可以清扫到设备内部任何部位。无论是吹在平面上还是凹凸面上,都会产生强大的吹除力,能轻易吹掉设备内部吸附和黏连的粉尘、尘屑等杂质。
除尘机构20包括第二管道21、设于第二管道21第一端的用以吸附在设备外壁上的吸附组件22,并在第二管道21的管内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第二管道 21第二段内设有集尘罩,集尘罩外通过吸尘管连接有吸风机。
吸附组件22包括能前后滑移地套设于第二管道21第一端的环形吸附板 221、用以驱动所述环形吸附板221前后移动以与设备外壁吸附或脱离的驱动件 222,环形吸附板22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管道21的外壁之间设有适配的滑动组件224,可为沿第二管道21外壁的轴向延伸的适配的滑轨滑块结构。环形吸附板221第一端还固定有弹性的第二密封盖223,以加强对设备外壁的粘附力,进一步保证第二管道21内部空间密闭。第二密封盖223的第一端表面上设有均布的凹孔2230,以增加吸附力。上述驱动件222优选为气缸。
第二管道21的管径大于第一管道11,并套设在第一管道11外,其第一端由吸附组件22吸附在设备外壁,第二管道21的内部通道与设备内部空间连通。该第二管道21设置成非直线延伸摆放,以节省安置空间。
第一管道11可前后滑移的插设于第二管道21的第一段内部,该第二管道 21的第一段呈直线延伸,以与喷气机构10更好的配合除尘。第二管道21的第二段相对于第一段向外弯折,第二管道21在与第一管道11的相交处开设有供第一管道11穿设的通孔210,通孔210内设有用以支撑第一管道11的第一安装座211,该第一安装座211大致呈环状,且与第一管道11外壁之间设有密封件,以保证第二管道21内部空间相对密闭。为更好的支撑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 21的第一段内部还固定有用以支撑第一管道11的第二安装座212,第二安装座 212与第一安装座211沿第一管道11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优选地,第二安装座212设为两个,以加强对第一管道11的支撑,使其前后移动更为平稳可靠。
上述第一管道11和第二管道21分别设置于底座30的上方,并分别由第一升降机构41和第二升降机构42支撑并进行升降操作,其中,第一升降机构41 与第一管道11的外壁固定连接并能驱动第一管道11升降运动,第二升降机构 42与第二管道21的外壁固定连接并能驱动第二管道21升降运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升降机构41设为可移动式,以推动第一管道11前后滑移,从而使旋转喷头12在设备内部前后往复运动,可做到无死角清扫。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底座30上固设有沿第一管道11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31,第一升降机构41 的底部滑动连接于导轨31上,第一升降机构41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图未示) 和行走电机411,行走电机411能够驱使第一升降单元沿着所述导轨31前后滑移。其中,导轨31的长度略大于设备内部的宽度。在本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升降机构42设为固定在底座30上,且数量设为两个,以加强对第二管道21的支撑,两个第二升降机构42同步升降,可使第二管道21的轴向运动更为平稳可靠。
上述第一升降机构41和第二升降机构42可以为液压升降机构或剪叉升降机构。若为液压升降机构,则其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油口421和回油口422,具体参阅图1所示。
该设备内部清扫装置的工作原理:
以锂电负极材料混合机作为清扫对象进行示例,具体可参阅图2,该混合机的一个侧壁上开设有供清扫的开口,旋转喷头12伸出第二管道21的第一端并伸入设备内部,吸尘机构20的吸附组件22吸附在设备外壁上,以使第二管道 21内部形成相对密封的空间。切换物料时,喷气机构10伸入设备内部,其旋转喷头12在压缩空气反作用力的推动作用下,能够边喷气边360°旋转,出口处的气流同时带动周围空气流动产生强力旋转气流,可以清扫到设备内部任何部位。无论是吹在平面上还是凹凸面上,都会产生强大的吹除力,能轻易吹掉设备内部吸附和黏连的粉尘、尘屑等杂质。除尘机构20将设备内部散逸的气体和粉尘从第二管道12内抽走并收集,从而将设备内部清扫干净。旋转喷头12本身可360°旋转喷气,此外可在设备内部轴向往复移动,并在升降机构的配合作用下能实现设备内部清扫无死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解决了设备内部因切换物料造成的残余旧物料影响,降低对新物料的污染;该清扫装置结构合理巧妙,满足除液、除尘和清洁等要求,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能很好地代替人工操作,保证清扫的一致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气机构(10)和除尘机构(20),所述喷气机构(10)包括第一管道(11)和旋转喷头(12),所述旋转喷头(12)安装于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管道(11)导通连接,所述除尘机构(20)包括第二管道(21)、设于第二管道(21)第一端外部的用以吸附在设备外壁上的吸附组件(22),所述第一管道(11)可前后滑移的插设于所述第二管道(21)的第一段内部,且所述旋转喷头(12)伸出所述第二管道(21)的第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0)、设于底座(30)与第一管道(11)之间的第一升降机构(41)、以及设于底座(30)与第二管道(21)之间的第二升降机构(42),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与所述第一管道(11)的外壁固定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一管道(11)升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42)与所述第二管道(21)的外壁固定连接并能驱动所述第二管道(21)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0)上设有沿所述第一管道(11)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31),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的底部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31)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41)包括第一升降单元和行走电机(411),所述行走电机(411)能够驱使所述第一升降单元沿着所述导轨(31)前后滑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1)的第二段相对于第一段向外弯折,所述第二管道(21)在与所述第一管道(11)的相交处开设有供所述第一管道(11)穿设的通孔(210),所述通孔(210)内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一安装座(2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1)的第一段内部还固定有用以支撑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二安装座(212),所述第二安装座(212)与所述第一安装座(211)沿所述第一管道(11)的长度方向相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头(12)套设于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端口外,且所述旋转喷头(12)与所述第一管道(11)的第一端端口之间还套设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第一端盖设有第一密封盖(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头(12)能相对于所述第一管道(11)的轴线360度旋转,所述旋转喷头(12)沿其径向开设有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斜切喷气口(1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口(121)的出气方向与所述旋转喷头(12)的周缘切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22)包括能前后滑移地套设于第二管道(21)第一端的环形吸附板(221)、用以驱动所述环形吸附板(221)前后移动以与设备外壁吸附或脱离的驱动件(222),所述环形吸附板(22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管道(21)的外壁之间设有适配的滑动组件(2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内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吸附板(221)第一端还固定有弹性的第二密封盖(223),所述第二密封盖(223)的第一端表面上设有均布的凹孔(2230)。
CN201920856534.2U 2019-06-06 2019-06-06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Active CN2102533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6534.2U CN210253362U (zh) 2019-06-06 2019-06-06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6534.2U CN210253362U (zh) 2019-06-06 2019-06-06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53362U true CN210253362U (zh) 2020-04-07

Family

ID=7004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6534.2U Active CN210253362U (zh) 2019-06-06 2019-06-06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533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760C (zh) 空气滤器的气喷清理装置
CN110743744A (zh) 一种机械设备用喷涂机构
US20230292972A1 (en) Debris cleaning mechanism and cleaning device
CN209223715U (zh) 用于汽车半轴套管内孔表面处理打磨装置
CN210253362U (zh) 设备内部清扫装置
KR20150118571A (ko) 자동차용 청소기
CN210874691U (zh) 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设备
CN115156150B (zh) 摄像仪清洁方法
CN216406998U (zh) 汽车空气滤清装置
CN109334618A (zh) 车辆电气舱除尘装置及方法
CN115771786A (zh) 一种输送带喷雾抑尘装置
CN214437607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环境除尘装置
CN115155864A (zh) 柴油发动机生产用一体化喷涂装置
CN209208716U (zh) 车辆电气舱除尘装置
CN111228934B (zh) 矿石粉尘净化系统
CN219723933U (zh) 清洁装置
CN113856338A (zh) 过滤器的清灰装置及其扫路机
CN220159518U (zh) 一种自清洁空气过滤器
CN221062078U (zh) 一种工业用节能环保大气污染治理装置
JP5363889B2 (ja) 流動層装置
CN209553146U (zh) 车辆电气舱除尘装置
CN109225488A (zh) 一种可回收砂磨机
CN118022475B (zh) 一种用于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的粉尘回收输送装置
CN212188286U (zh) 滤筒装置及过滤设备
CN220942352U (zh) 一种活塞腔室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