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9968U -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39968U
CN210239968U CN201921125561.9U CN201921125561U CN210239968U CN 210239968 U CN210239968 U CN 210239968U CN 201921125561 U CN201921125561 U CN 201921125561U CN 210239968 U CN210239968 U CN 210239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plate
fixedly arranged
vacuum pump
air
detec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55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Peng Zhang
章鹏
Xifeng Xu
徐锡烽
Heng Zhang
张恒
Zhiqiang Liu
柳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angp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angp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angp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angp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55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39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39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39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内设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一的一侧设有伺服电机,固定板一的另一侧设有扭力传感器,上箱体内设有固定板二,固定板二的一侧固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真空泵,固定块二的一侧设有气缸二,气缸二的输出轴上连接转臂,转臂的一端设有导气管,安装板内设有吸气腔,下箱体内设有抽气管,抽气管与吸气腔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气缸二启动,将导气管与排气管连通,抽气管与一个密封容器连接,伺服电机带动真空泵启动,即可将密封容器内的空气抽出,扭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真空泵的旋转动态扭矩力,从而检测出真空泵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是汽车高速行驶的重要保障,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对于普通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其制动系统主要采用液压作为传动媒介,与可以提供动力源的气压制动系统相比,它无法为驾驶员提供制动助力。因此,为了提高汽车的制动性能,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现代乘用车与轻型商用车的制动系普遍加装助力装置,即采用具有助力功能的伺服制动系统。伺服制动系统是指在人力液压制动的基础上加设一套由其他能源提供制动力的助力装置,使人力与动力可兼用,即兼用人力和机械动力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而真空助力器是伺服制动系统中最常用的助力装置,因此,伺服制动系统也称作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真空助力器依靠其内部真空腔与大气压的压力差来提供助力,因此真空腔必需保持在一定真空度,才能对外输出制动助力。
真空泵是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对于汽车刹车系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对于真空泵的抽真空效率、真空度、气管内单向阀的密封性、真空泵在工作振动环境下耐久性、以及汽车在不同环境状态下真空泵的稳定性均需要一个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真空泵的检测设备架构繁琐,操作复杂,使用时需要有相关的知识才能进行操作,无法大规模普及。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具有能够简单方便的对真空泵的性能进行检测,使普通的工人也能够熟练的操作检测设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内设有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一侧固设有伺服电机,所述固定板一的另一侧设有扭力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且与扭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内设有固定板二,所述扭力传感器位于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之间,所述固定板二的一侧固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固定板二的一侧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包括泵体、叶轮、吸气管和排气管,所述叶轮位于泵体内,所述吸气管与排气管均与泵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叶轮的侧壁上固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叶轮的一端贯穿安装板和固定板二,且与扭力传感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二的一侧固设有两个相同的气缸一,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二,且位于固定板二的另一侧,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紧固块,所述紧固块位于泵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固定块二的一侧固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一侧固设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转臂远离连接件的一端固设有导气管,所述固定板二上固设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一侧贯穿转臂的侧壁,且与转臂转动配合,所述安装板内设有吸气腔,所述吸气管贯穿安装板的侧壁且与吸气腔相通,所述下箱体内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上端贯穿下箱体的侧壁,且与吸气腔的下端相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气缸一启动,带动两块紧固块向泵体靠近,使两块紧固块紧贴在泵体的一侧,将泵体固定在安装板上,气缸二启动,将转臂的一端向上推,使转臂绕着转台转动,转臂的另一端会带着导气管移动,使导气管的一端插在排气管上,与排气管相通,抽气管的下端连接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上,之后伺服电机启动,带动扭力传感器转动,扭力传感器会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叶轮转动,使叶轮将密封容器内的空气通过抽气管抽出,使气体通过吸气腔和吸气管,进入到泵体内,并从排气管和导气管排出,使密封容器内的气压值下降,从而使叶轮在抽出密封容器内的气体时,需要消耗更大的动力,即伺服电机需要更大的扭矩才能让叶轮完成抽气工作,扭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出真空泵的旋转动态扭矩力,从而实现对真空泵性能的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设有若干连接杆,所述固定板二上开设有若干连接道,所述连接杆穿过连接道且位于固定板二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与外螺纹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螺帽,使螺帽能够抵紧在固定板二的一侧,实现对安装板和固定板二的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道远离安装板的一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连接道相通,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与连接杆滑动配合,所述密封塞有弹性,所述密封塞与密封槽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塞进入到密封槽内,将连接道的一端密封,使连接道不会漏气,从而使吸气腔在其他方向上能够保持密封。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二上固设有稳固杆,所述稳固杆的的上端固设有稳固块,所述稳固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贯穿通孔,且位于通孔的上端,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行高速和有防撞螺母,所述防撞螺母位于稳固块的上方,所述防撞螺母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二的输出轴在通孔中移动,使气缸二在推动转臂移动时,能够笔直的移动,不会产生偏移,从而使气缸二能够更好的完成对转臂的推动,当气缸二的输出轴向回缩时,防撞螺母会先与稳固块的上端面接触,能够防止连接件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泵体的侧壁上固设有定位片,所述安装块的一侧固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片远离泵体的一侧与定位块的侧壁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位于定位片的下侧,使定位片不会发证偏转,从而使泵体在工作时不会发生晃动,使真空泵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上箱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扭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两个气缸一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气缸二电性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纵控制器,可以控制伺服电机、两个气缸一、气缸二等部件的工作,使装置的使用更加简便,扭力传感器检测出的扭矩值也能够实时的反馈到控制器的屏幕上,使操作者能够更方便的了解到伺服电机的扭力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上箱体内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上箱体内部部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上箱体内部部件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1、上箱体;11、固定板一;2、下箱体;3、伺服电机;31、扭力传感器;4、固定板二;41、气缸一;42、紧固块;43、垫块;44、气缸二;45、连接件;46、转臂;47、导气管;48、转台;5、安装板;51、吸气腔;52、连接杆;53、螺帽;54、密封塞;6、真空泵;61、泵体;62、叶轮;63、吸气管;64、排气管;65、连接轴;66、定位片;67、定位块;7、抽气管;8、稳固杆;81、稳固块;82、防撞螺母;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器9。上箱体1内设有固定板二4,固定板二4的一侧固设有安装板5。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板5的一侧固设有若干连接杆52,固定板二4上开设有若干连接道,连接杆52穿过连接道且位于固定板二4的另一侧。连接杆52上设有外螺纹,连接杆52上套设有螺帽53,螺帽53与外螺纹配合。连接道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设有密封槽,密封槽与连接道相通。连接杆52上套设有密封塞54,密封塞54与连接杆52滑动配合。密封塞54有弹性,密封塞54与密封槽配合。
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板5内设有吸气腔51,吸气管63贯穿安装板5的侧壁且与吸气腔51相通。下箱体2内设有抽气管7,抽气管7的上端贯穿下箱体2的侧壁,且与吸气腔51的下端相通。
若干连接杆52的一端穿过连接道,将密封塞54和螺帽53依次套在连接杆52上,转动螺帽53,螺帽53会推动密封塞54向靠近固定板二4的一侧移动,使密封塞54完全进入到密封槽内,将密封槽堵住,从而将连接道的一侧密封,使吸气腔51不会从连接道的位置漏气,从而使吸气腔51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螺帽53会抵在固定板二4的一侧,将安装板5与固定板二4固定。
在抽气管7的下端连接上一个密封容器,当装置工作时,密封容器内的空气会通过抽气管7,进入到吸气腔51内,实现对密封容器的抽气。
控制器9采用PLC控制器9,在控制器9的芯片上输入程序后,只需要简单的一些操作即可控制装置内的其他设备运行与停止,使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如图2和4图所示,安装板5远离固定板二4的一侧设有真空泵6。真空泵6包括泵体61、叶轮62、吸气管63和排气管64。吸气管63与排气管64均与泵体61的侧壁固定连接。叶轮62位于泵体61内,叶轮62的侧壁上固设有连接轴65。
真空泵6启动时,叶轮62开始转动,对吸气管63内产生吸力,使空气通过吸气管63进入到泵体61内,并从排气管64处排出,实现抽气和排气的工作。
如图2和图4所示,泵体61的侧壁上固设有定位片66,安装块的一侧固设有定位块67,定位片66远离泵体61的一侧与定位块67的侧壁贴合。
如图2所示,固定板二4的一侧固设有两个相同的气缸一41,气缸一41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二4,且位于固定板二4的另一侧。气缸一41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紧固块42,紧固块42位于泵体61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控制器9与两个气缸一41均电性连接。
定位块67抵在定位片66的下侧,对定位片66其支撑和稳固作用,使定位片66不会转动,从而使真空泵6在工作时不会震动,使真空泵6能够更好的完成抽气工作。
两个气缸一41同时启动,带动两块紧固块42移动,使两块紧固块42逐渐靠近泵体61,直至最后抵在泵体61远离固定板二4的一侧,对泵体61进行加固,使泵体61的结构更加稳定,从而使真空泵6在工作时,能够更加稳定。
如图2所示,固定块二的一侧固设有垫块43,垫块43的一侧固设有气缸二44,控制器9与气缸二44电性连接。气缸二4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件45,连接件45上设有转臂46,转臂46的一端与连接件45转动连接。转臂46远离连接件45的一端固设有导气管47。固定板二4上固设有转台48,转台48的一侧贯穿转臂46的侧壁,且与转臂46转动配合。
如图2和图4所示,气缸二44上固设有稳固杆8,稳固杆8的的上端固设有稳固块81,稳固块81上开设有通孔。气缸二44的输出轴贯穿通孔,且位于通孔的上端。气缸二44的输出轴行高速和有防撞螺母82,防撞螺母82位于稳固块81的上方,防撞螺母82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气缸二44启动,带动连接件45向上移动,连接件45会带动转臂46的一端向上移动,使转臂46能够绕着转台48转动,从而使转臂46远离连接件45的一侧能够带着导气管47向下移动,使导气管47的一端能够插在排气管64上,并与排气管64连通。
稳固块81使气缸的输出轴在移动时能够更加平稳,不会偏转,从而使气缸能够更好的带动连接件45移动,从而使转臂46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气缸的输出轴回缩过度时,防撞螺母82会卡在稳固块81上,连接件45不会直接与稳固块81接触,从而使连接件45不会脱落。
如图2所示,上箱体1内设有固定板一11,固定板一11的一侧固设有伺服电机3,控制器9与伺服电机3电性连接。固定板一11的另一侧设有扭力传感器31,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11,且与扭力传感器31的一端固定连接。控制器9与扭力传感器31电性连接。连接轴65远离叶轮62的一端贯穿安装板5和固定板二4,且与扭力传感器31的一端固定连接。
控制器9控制伺服电机3启动,伺服电机3带动扭力传感器31转动,扭力传感器31会带动连接轴65转动,连接轴65带动叶轮62转动,使叶轮62将密封容器内的空气通过抽气管7抽出。
气体通过吸气腔51和吸气管63,进入到泵体61内,并从排气管64和导气管47排出,使密封容器内的气压值下降,从而使叶轮62在抽出密封容器内的气体时,需要消耗更大的动力。伺服电机3需要更大的扭矩才能让叶轮62完成抽气工作,扭力传感器31能够检测出真空泵6的旋转动态扭矩力,从而实现对真空泵6性能的检测。

Claims (6)

1.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所述上箱体(1)内设有固定板一(11),所述固定板一(11)的一侧固设有伺服电机(3),所述固定板一(11)的另一侧设有扭力传感器(31),所述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一(11),且与扭力传感器(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箱体(1)内设有固定板二(4),所述扭力传感器(31)位于固定板一(11)与固定板二(4)之间,所述固定板二(4)的一侧固设有安装板(5),所述安装板(5)远离固定板二(4)的一侧设有真空泵(6),所述真空泵(6)包括泵体(61)、叶轮(62)、吸气管(63)和排气管(64),所述叶轮(62)位于泵体(61)内,所述吸气管(63)与排气管(64)均与泵体(6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叶轮(62)的侧壁上固设有连接轴(65),所述连接轴(65)远离叶轮(62)的一端贯穿安装板(5)和固定板二(4),且与扭力传感器(3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二(4)的一侧固设有两个相同的气缸一(41),所述气缸一(41)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二(4),且位于固定板二(4)的另一侧,所述气缸一(41)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紧固块(42),所述紧固块(42)位于泵体(61)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所述固定板二的一侧固设有垫块(43),所述垫块(43)的一侧固设有气缸二(44),所述气缸二(44)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连接件(45),所述连接件(45)上设有转臂(46),所述转臂(46)的一端与连接件(45)转动连接,所述转臂(46)远离连接件(45)的一端固设有导气管(47),所述固定板二(4)上固设有转台(48),所述转台(48)的一侧贯穿转臂(46)的侧壁,且与转臂(46)转动配合,所述安装板(5)内设有吸气腔(51),所述吸气管(63)贯穿安装板(5)的侧壁且与吸气腔(51)相通,所述下箱体(2)内设有抽气管(7),所述抽气管(7)的上端贯穿下箱体(2)的侧壁,且与吸气腔(51)的下端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的一侧固设有若干连接杆(52),所述固定板二(4)上开设有若干连接道,所述连接杆(52)穿过连接道且位于固定板二(4)的另一侧,所述连接杆(52)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杆(52)上套设有螺帽(53),所述螺帽(53)与外螺纹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道远离安装板(5)的一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与连接道相通,所述连接杆(52)上套设有密封塞(54),所述密封塞(54)与连接杆(52)滑动配合,所述密封塞(54)有弹性,所述密封塞(54)与密封槽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二(44)上固设有稳固杆(8),所述稳固杆(8)的上端固设有稳固块(81),所述稳固块(8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气缸二(44)的输出轴贯穿通孔,且位于通孔的上端,所述气缸二(44)的输出轴行高速和有防撞螺母(82),所述防撞螺母(82)位于稳固块(81)的上方,所述防撞螺母(82)的直径大于通孔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61)的侧壁上固设有定位片(66),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固设有定位块(67),所述定位片(66)远离泵体(61)的一侧与定位块(67)的侧壁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泵(6)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1)的一侧设有控制器(9),所述控制器(9)与伺服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与扭力传感器(31)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与两个气缸一(41)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9)与气缸二(44)电性连接。
CN201921125561.9U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Active CN210239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5561.9U CN210239968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5561.9U CN210239968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39968U true CN210239968U (zh) 2020-04-03

Family

ID=69991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5561.9U Active CN210239968U (zh) 2019-07-18 2019-07-18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39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034006D1 (de) Gerät zum Evakuieren eines Vakuumsystems
CN102180161A (zh) 电动汽车电动辅助制动系统
CN210239968U (zh) 一种真空泵检测装置
CN114770294B (zh) 一种气动固定式蓄电池外壳打磨装置
CN203594571U (zh) 一种汽车用电动真空泵
CN2713453Y (zh) 油封密封件的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1632850U (zh) 新型节能真空吸附控制装置
CN218136570U (zh) 一种浮动定位式压紧工装
CN103253403A (zh) Pe袋自动打开机构
CN207414356U (zh) 一种数控车床自锁电主轴结构
CN213647325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全自动绑定机真空吸料装置
CN2661515Y (zh) 电动轿车刹车真空助力装置
CN204941949U (zh) 一种车用电动叶片泵
CN212585940U (zh) 一种用于阀门气密性的检测装置
CN209875476U (zh) 一种离心泵便携式抽气装置及离心泵设备
CN201028991Y (zh) 一种快速密封孔壁的装置
CN215861069U (zh) 一种内置增压功能的油缸
CN111706484A (zh) 一种气压式液体输送机构用气体压缩驱动装置
CN206567289U (zh) 汽车发动机机油泵内腔清洗装置
CN211291904U (zh) 一种高精度的汽车消音器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6092318U (zh) 一种高效节能空气压缩机
CN201816578U (zh) 新型电动汽车刹车助力
CN203996225U (zh) 汽车自动增压贮气筒
CN203837959U (zh) 一种反冲洗罐下采样器
CN211692623U (zh) 一种汽车消音器的辅助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