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1327U -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91327U
CN210191327U CN201920657265.7U CN201920657265U CN210191327U CN 210191327 U CN210191327 U CN 210191327U CN 201920657265 U CN201920657265 U CN 201920657265U CN 210191327 U CN210191327 U CN 210191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display
blind spot
area
vehic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72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hijian Liu
刘智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6572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91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91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91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盲区显示装置,主要结构包括多个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会安装于一车体的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且显示装置上设有一分割显示部,分割显示部包含有一第一显示区及一第二显示区,车体上还设有多个的摄影元件,摄影元件会拍摄车体的驾驶视线盲区,显示装置及摄影元件之间设有一连接线,以供传输摄影元件所拍摄的影像至显示装置上。借上述结构,使用者能利用显示装置配合摄影元件观察驾驶视线盲区的位置,以提升驾驶时的安全性,并通过分割显示部能看到多个盲区,且由于通过连接线将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相互连接,可使画面显示能更加顺畅降低产生画面延迟的机会。

Description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盲区显示装置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使用上更加安全并且使用方便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汽车支架上都会有三种支柱,分别为前方挡风玻璃两侧与前门之间的A柱、前门与后门之间的B柱、及后门与后方玻璃之间的C柱,这三种立柱为汽车支架上很重要的三个支点,是撑起整个汽车支架的重点所在,故当发生车祸时,无论受到正面或侧面的撞击,只要A柱、B柱、C柱、及车身顶棚没有发现严重变形,那么乘客的生存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支柱的存在以及刚性都是必须的、亦不可省去的。
然而汽车在行驶中,各个支柱都会造成驾驶的视线死角,借此产生许多视线上的盲区,有许多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这种视线盲区所造成的,且并不是只有立柱会造成视线盲区,各种大型车辆也会因为车体的大小,而造成各种的视线盲区,此种视线盲区都并不是仅通过后照镜就能完全观察到的,所以要如何降低视线盲区对驾驶造成的干扰,是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通过显示装置观看盲区状况,以提升驾驶安全性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将显示装置设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并可于显示装置上观察到驾驶视线盲区的状况,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安全性,并且通过分割显示部增加可观察的范围,来再次加强使用上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包含:
多个显示装置,各该显示装置设于一车体的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
多个分割显示部,该些分割显示部设于该些显示装置上,且各该分割显示部包含有一设于该些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区及一设于该些显示装置上并位于该第一显示区侧处的第二显示区;
多个摄影元件,该些摄影元件设于该车体上,拍摄该车体的驾驶视线盲区;及
多个连接线,各该连接线设于该些显示装置及该些摄影元件之间,且各该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些摄影元件及该些显示装置,以将各该摄影元件所拍摄该驾驶视线盲区内的影像传送至各该分割显示部上。
进一步,各该摄影元件上具有一宽动态处理元件(Wide DynAmic RAnge)。
进一步,各该摄影元件上设有一夜视元件。
进一步,各该摄影元件上设有一广角滤镜。
进一步,各该摄影元件为防水摄影机。
进一步,该车体内设有一存取装置,而该存取装置与该些摄影元件资讯连接。
进一步,该车体上设有多个侦测元件,侦测该些驾驶视线盲区的状态。
进一步,各该显示装置上设有一警示元件。
进一步,该警示元件为发光元件或扬声器其中之一。
进一步,各该显示装置及该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之间设有一安装连接件,该显示装置经由该安装连接件连接于该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
借由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车用盲区显示装置的使用者可将显示装置设置于车体的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并通过连接线与摄影元件资讯连接,以接收摄影元件所拍摄到的影像,借此让使用者能直接通过显示装置观察到驾驶视线盲区内的状况,以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
并且由于显示装置安装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因此能让驾驶于习惯的角度上观察到显示装置(与后照镜的方向相同)会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并且由于显示装置上具有经由第一显示区及第二显示区所组成的分割显示部,让驾驶能同时观察到不同的盲区影像,来再次加强使用上的方便性及安全性,而因为显示装置及摄影元件之间都是利用连接线所相互连接,因此能加快影像传输的效率,降低画面产生延迟的机会。
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车辆于驾驶时容易产生视线盲区进而产生危险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性和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盲区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侦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警示示意图。
【符号说明】
车体1、1a、1b
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
安装连接件12
存取装置13a
显示装置2、2b
分割显示部21
第一显示区211
第二显示区212、212a
警示元件22b
摄影元件3、3a、3b
宽动态处理元件31a
广角滤镜32a
夜视元件33b
连接线4
侦测元件5b
驾驶视线盲区D、E。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结构方块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
二设于一车体1的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上的显示装置2,显示装置2于本实施例中为液晶显示器,而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即为俗称A柱的立柱(位于挡风玻璃及前门之间);
二设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及显示装置2之间的安装连接件12,供显示装置2能通过安装连接件12设置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上;
二分别设于显示装置2上的分割显示部21,且各分割显示部21包含有一设于显示装置2上的第一显示区211及一设于显示装置2上并位于第一显示区211侧处的第二显示区212;
多个设于车体1上的摄影元件3,摄影元件3会对准并拍摄车体1的驾驶视线盲区,本实施例的摄影元件3为防水摄影机,但其并不设限;及
多个设于摄影元件3及显示装置2之间的连接线4,并且连接线4的两端处分别连接摄影元件3及显示装置2,以使摄影元件3将所拍摄的影像通过连接线4传递至显示装置2上。
借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即可具有提升使用上的安全性以及便利性的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6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至显示示意图,借由上述构件组构时,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使用者能将各摄影元件3安装于车体1外侧处,以利用摄影元件3对准各个驾驶视线盲区的位置,借此通过摄影元件3拍摄驾驶视线盲区的状况,再将各显示装置2通过安装连接件12安装于车体1的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A柱)上,本实施例以卡合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上的安装连接件12作为举例,但其并不设限,即可配合图5及图6所示,将摄影元件3所拍摄的驾驶视线盲区D的影像通过连接线4传输至显示装置2上,并显示于分割显示部21的第一显示区211上,同时将驾驶视线盲区E的影像通过连接线4传输至显示装置2上,并显示于第二显示区212上(图5以拍摄车体1右侧的驾驶视线盲区D及驾驶视线盲区E作为举例,而左侧盲区示意图相当于右侧盲区示意图的镜射,故不再特别显示),即可让使用者能直接观察到驾驶视线盲区D及驾驶视线盲区E的状况,故能提高使用上的安全性。而由于车祸的产生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因此分割显示部21仅分割成第一显示区211及第二显示区212,所以不会产生显示过多区域导致驾驶无法下意识的得知显示区所代表的位置,故能加强使用上的便利性。
因为显示装置2设置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A柱)上,因此使用者观察时会与平时观察后照镜的角度类似,所以对于使用者的习惯来说会较为顺畅,不会产生不舒适感,能于提升安全性的前提下同时照顾到使用者的感受,并且因为显示装置2及摄影元件3是通过连接线4相互连接,所以在传输影像时会较无线连接更加快速稳定,因此能降低影像延迟的机会,能实时显示各种状况,以加强使用上的安全性。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7及图8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及显示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于本实施例中,各摄影元件3a内设有一宽动态处理元件31a(Wide DynAmic RAnge),并且其中一摄影元件3a的镜头处设有一广角滤镜32a(本实施例以连接第二显示区212a的摄影元件3a安装有广角滤镜32a),但其并不设限,若全部摄影元件3a皆安装有广角滤镜32a亦可,即可增加摄影元件3a所拍摄到的角度,并且车体1a内设有一存取装置13a,存取装置13a会与摄影元件3a资讯连接,借此存取摄影元件3a所拍摄的影像,以达到类似行车纪录器的效果,而宽动态处理元件31a为通过改变曝光现象(即改变摄影元件3a光圈的强度),借此来降低因背光时造成的影像不清楚的机率,因此能加强显示的清晰度。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至图1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至警示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于本实施例中,摄影元件3b上会设有一夜视元件33b及于车体1b上装设有多个的侦测元件5b,显示装置2b上会设有一警示元件22b,本实施例的警示元件22b以扬声器作为举例,但其并不设限,亦可为发光元件,其中,夜视元件33b于本实施例中为可感测光源并使摄影元件3b改为红外线模式之电路元件作为举例,可增加摄影元件3b于夜晚拍摄时的显示效果,但其并不设限,亦可为远红外线方式、照明补光方式、或星光元件方式作为夜视元件33b,让使用者于夜晚光线不足时仍可具有相当清楚的摄影效果,而侦测元件5b可侦测驾驶视线盲区的状况(本实施例以雷达侦测作为举例),例如于驾驶视线盲区中出现车辆时,侦测元件5b即会传输讯号至警示元件22b上,借此让警示元件22b发出警示效果,以提醒使用者驾驶视线盲区中有使用者未发现的车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但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可改善习用的技术关键在于:
一、利用摄影元件3及显示装置2相互配合,让使用者能观察到驾驶时的盲区,借此来增加驾驶时的安全性。
二、将显示装置2设置于前方挡风玻璃侧柱11(A柱)上,让驾驶观察时显示装置2时与观察后照镜的角度相同,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三、将显示装置2及摄影元件3通过连接线4相互连接,让影像传输时更加顺畅,降低产生影像延迟的机会。
四、通过分割显示部21让驾驶能同时看到多角度及多个驾驶视线盲区。
五、由于分割显示部21是将显示装置2分割成第一显示区211及第二显示区212,所以不会分成过多的显示区,让驾驶无法下意识的得知显示区所代表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于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

Claims (10)

1.一种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多个显示装置,各该显示装置设于一车体的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
多个分割显示部,该些分割显示部设于该些显示装置上,且各该分割显示部包含有一设于该些显示装置上的第一显示区及一设于该些显示装置上并位于该第一显示区侧处的第二显示区;
多个摄影元件,该些摄影元件设于该车体上,拍摄该车体的驾驶视线盲区;及
多个连接线,各该连接线设于该些显示装置及该些摄影元件之间,且各该连接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该些摄影元件及该些显示装置,以将各该摄影元件所拍摄该驾驶视线盲区内的影像传送至各该分割显示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摄影元件上具有一宽动态处理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摄影元件上设有一夜视元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摄影元件上设有一广角滤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摄影元件为防水摄影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内设有一存取装置,而该存取装置与该些摄影元件资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车体上设有多个侦测元件,侦测该些驾驶视线盲区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显示装置上设有一警示元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警示元件为发光元件或扬声器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盲区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显示装置及该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之间设有一安装连接件,该显示装置经由该安装连接件连接于该前方挡风玻璃侧柱上。
CN201920657265.7U 2019-05-09 2019-05-09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191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7265.7U CN210191327U (zh) 2019-05-09 2019-05-09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7265.7U CN210191327U (zh) 2019-05-09 2019-05-09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91327U true CN210191327U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82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7265.7U Active CN210191327U (zh) 2019-05-09 2019-05-09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91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9719B2 (e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with console video display and mirror video display for exterior viewing cameras
US20210300246A1 (en) Vehicular vision system with episodic display of video images showing approaching other vehicle
ES2538827T3 (es) Sistema de formación de imágenes y de exhibición para un vehículo
JP3431678B2 (ja) 車両用周囲状況表示装置
US20050146607A1 (en) Object Approaching Detection Anti Blind e-Mirrors System
JP4200343B2 (ja) モニタ装置
JP2003312359A (ja) 車輌の後方認識装置
CN104890576A (zh) 一种智能全方位消除汽车盲区的装置
US20190100146A1 (en) Three-dimensional driving image reminder device
CN105270249A (zh) 一种利用可变形显示器显示摄像头图像的汽车视镜系统
CN210191327U (zh) 车用盲区显示装置
CN113071413B (zh) 一种实现汽车a柱视野透明的方法及其系统装置
KR20190062055A (ko) 차량 측 전방 사각 영역 감시 장치 및 그 방법
TWM293184U (en) Wide-angle movement detection system on the sides of cars
JP2001239882A (ja) 車載用周辺視認装置
KR101517130B1 (ko) 차량의 주행 안전 시스템
JP3305417B2 (ja) 車両左右方向死角モニター
CN216580342U (zh) 电子后视镜系统
KR20190012015A (ko) 차량용 카메라형 사이드 뷰 미러 디바이스
CN216467585U (zh) 一种无盲区的360度环视影像装置
JP2005086754A (ja) 車輌周辺視認装置
JP2014238781A (ja) 表示ユニット
CN216184801U (zh) 一种反射全景成像观察装置
CN211032369U (zh) 电致变色镜和流媒体后视镜总成
JP2019038372A (ja) 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