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8871U -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8871U
CN210178871U CN201822257506.7U CN201822257506U CN210178871U CN 210178871 U CN210178871 U CN 210178871U CN 201822257506 U CN201822257506 U CN 201822257506U CN 210178871 U CN210178871 U CN 210178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body
boss
left end
casing
differential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575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angyong Li
李光勇
Qingliang Liu
刘清良
Haifeng Lyu
吕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UI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UI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UI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UI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575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88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8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88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所述壳本体左端的凸台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壳本体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所述壳本体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所述壳本体左端的凸台的右侧设置有轴肩,所述壳本体右端的凸台的左侧设置有轴肩,所述轴孔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孔定位销孔,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通过窗口的设置,在运转过程中增加了润滑油流通,减少了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轴定位销口的倒角设计有利于装配轴定位销时避免产生挤压毛刺,提高清洁度,也有利于装配式准确定位。

Description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差速器总成是汽车上的主要关键零部件之一,而壳体是关键零部件的重中之重;装配质量要求较高,在长时间高速运转过程中润滑尤为重要,壳体增设窗口,即增加了壳体的强度又增强了润滑油流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所述壳本体左端的凸台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壳本体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所述壳本体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所述壳本体左端的凸台的右侧设置有轴肩,所述壳本体右端的凸台的左侧设置有轴肩,所述轴孔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孔定位销孔,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盘上均匀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共有十个。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窗口,夹角50°与轴线对称等分,所述窗口的长度为38mm。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拆卸工艺口有两个,宽度10mm,深度3mm,两端对称。
进一步的,所述轴定位销口的倒角为60°,深度1mm。
进一步的,所述法兰面为花盘式法兰面,所述花盘式法兰面的倒角为45°。
进一步的,所述轴定位销口有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铸件材质为球墨铸铁。
有益之处:本实用新型通过窗口的设置,在运转过程中增加了润滑油流通,减少了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通过轴承拆卸工艺口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更换失效轴承,法兰面采用花盘式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使法兰面和被动齿轮面更有效的贴合,法兰面倒角的扩大有利于产品在周转运输过程中减少磕碰,轴定位销口的倒角设计有利于装配轴定位销时避免产生挤压毛刺,提高清洁度,也有利于装配式准确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示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所示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法兰盘,2定位孔,3轴定位销孔,4二维码标识,5窗口,6轴承拆卸工艺口,7凸台,8轴孔,9壳本体,10螺栓凹槽,11轴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
实施例2: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法兰盘1上均匀分布有定位孔2,所述定位孔2共有十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通过法兰盘1上均匀分布的定位孔2,有利于对于法兰盘1的定位,防止定位不牢等现象的出现。
实施例3: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两个窗口5,夹角50°与轴线对称等分,所述窗口5的长度为38mm。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
实施例4: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轴承拆卸工艺口6有两个,宽度10mm,深度3mm,两端对称。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通过轴承拆卸工艺口6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更换失效轴承。
实施例5: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轴定位销口的倒角为60°,深度1mm,轴定位销口的倒角设计有利于装配轴定位销时避免产生挤压毛刺,提高清洁度,也有利于装配式准确定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
实施例6: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法兰面为花盘式法兰面,所述花盘式法兰面的倒角为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法兰面采用花盘式设计,不仅可以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使法兰面和被动齿轮面更有效的贴合,法兰面倒角的扩大有利于产品在周转运输过程中减少磕碰。
实施例7: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轴定位销口有一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
实施例8: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包括壳本体9,所述壳本体9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7,所述凸台7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10,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1,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5,所述壳本体9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8,所述壳本体9左端的凸台7的右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壳本体9右端的凸台7的左侧设置有轴肩11,所述轴孔8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定位销孔3,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6,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4,所述铸件材质为球墨铸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中,因为润滑油的送入和排除方向与差速器壳体的旋转方向一致,所以润滑油在差速器壳体内不会出现紊流现象,而是进行有序地旋转流动,以对差速器壳体的各个部件进行均匀润滑,有效地避免行星齿轮与行星齿轮轴的胶合现象,有效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性能。还需要说明的,本发明主要涉及差速器壳体的改进,关于差速器的工作过程或者差速器的其他部件等,都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内部设置螺栓凹槽,所述壳本体左端的凸台的右侧设置有法兰盘,所述壳本体的中间位置对称分布有两个窗口,所述壳本体的中间部位贯穿有轴孔,所述壳本体左端的凸台的右侧设置有轴肩,所述壳本体右端的凸台的左侧设置有轴肩,所述轴孔的中间位置贯穿有轴孔定位销孔,所述壳体左侧设置有轴承拆卸工艺口,所述壳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二维码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上均匀分布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共有十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拆卸工艺口有两个,宽度10mm,深度3mm,两端对称。
CN201822257506.7U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Active CN2101788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7506.7U CN21017887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57506.7U CN21017887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8871U true CN210178871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28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57506.7U Active CN210178871U (zh) 2018-12-29 2018-12-29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88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0711A (zh) * 2021-06-10 2024-01-30 株式会社明电舍 轴以及旋转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80711A (zh) * 2021-06-10 2024-01-30 株式会社明电舍 轴以及旋转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8871U (zh) 一种增强润滑的差速器壳体
KR20060113421A (ko) 반타원형 어셈블리 윈도우를 갖는 차동 어셈블리
CN202703132U (zh) 后驱动桥总成
CN103552425B (zh) 一种降低风阻系数的汽车车轮
CN202349146U (zh) 一种差速器
CN202883931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
CN204236240U (zh) 大型拖拉机用前转向驱动桥
CN203974410U (zh) 111吨刚性驱动桥
CN106678346B (zh) 一种用于驱动桥轴承的润滑结构
CN202669391U (zh) 前转向驱动桥总成
CN217108086U (zh) 高强度耐磨汽车差速器十字轴
CN210830366U (zh) 一种差速器十字轴结构
CN203401965U (zh) 一种商用车用单级减速驱动桥
CN212827691U (zh) 一种打桩机后桥及该打桩机
CN207316020U (zh) 差速器行星齿轮轴
CN204512353U (zh) 一种高强度低噪声差速器总成
CN204592205U (zh) 差速器及具有该差速器的车辆
CN203974406U (zh) 17吨转向驱动桥
CN213628549U (zh) 一种中心可调式滑块式轴套安装结构
CN218112251U (zh) 一种差速结构的转向驱动桥
CN205022338U (zh) 车门传动固定杆
CN217653188U (zh) 经济型装载机驱动桥差速器壳体
CN202847339U (zh) 轮式拖拉机增强型驱动前桥
CN214648543U (zh) 一种驱动转向机构
CN210502940U (zh) 一种拼接式引导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differential housing with enhanced lubrication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

Pledg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oration Laiwu Laicheng Sub-branch

Pledgor: SHANDONG HUIJIN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4721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