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7455U -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77455U CN210177455U CN201920707251.1U CN201920707251U CN210177455U CN 210177455 U CN210177455 U CN 210177455U CN 201920707251 U CN201920707251 U CN 201920707251U CN 210177455 U CN210177455 U CN 21017745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ffer
- fixedly connected
- fixed plate
- plate
- axostylus axosty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停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船舶停靠码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与所述码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面上通过缓冲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上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轴杆,所述轴杆上套设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与所述轴杆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件对船舶在停靠过程中的正向撞击力,并且通过与轴杆转动连接的缓冲筒,在船身与缓冲筒发生相对移动时,缓冲筒出现转动,能降低船身与缓冲筒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对船身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停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船舶靠离码头大多依靠拖轮和船上缆车配合工作,但是,在船舶停靠近码头时,通常会对码头产生较大撞击力,为避免码头对船舶的船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通常在码头上悬吊若干轮胎或其他橡胶制品,以减缓船舶停靠时的撞击力,对船舶并进行保护;但是常规的轮胎或其他橡胶制品不但结构强度低,而且悬吊的稳定性差,当船舶停靠时,难以起到有效的缓冲减震作用。并且在靠近停靠时,船舶和橡胶制品之间还会发生相对移动,船舶的船体在相对移动过程中与橡胶制品之间发生摩擦,筒船身造成摩擦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不仅能缓冲船舶的正向撞击力,并且还能减少与船舶船身之间的摩擦,进一步降低对船舶的损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在船舶停靠码头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与所述码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面上通过缓冲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面上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轴杆,所述轴杆上套设有缓冲筒,所述缓冲筒与所述轴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缓冲件对船舶在停靠过程中的正向撞击力,并且通过与轴杆转动连接的缓冲筒,在船身与缓冲筒发生相对移动时,缓冲筒出现转动,能降低船身与缓冲筒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对船身的损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包括多个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缓冲件采用缓冲弹簧,在船舶靠岸时,缓冲弹簧被压缩,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还包括多个定向柱,所述定向柱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定向柱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安装板后固定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定向柱脱离所述安装板的限位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定向柱的设置能对缓冲弹簧的压缩方向进行定向,避免缓冲弹簧在船舶停靠过程中侧向力的作用下出现变形,提高缓冲弹簧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缓冲件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相对的两外壁上均固定设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与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缓冲件采用橡胶圈,在受力的过程中,缓冲圈被压缩变形,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所述橡胶圈对应两个设有所述安装座的位置的内壁上均设有螺栓,所述橡胶圈通过所述螺栓的螺杆部穿过所述安装座后与所述固定板或安装板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栓将橡胶圈与固定板和安装板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牢固且稳定,避免在受力的情况下橡胶圈与固定板和安装板脱离。
进一步,所述支撑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支撑杆组,每个所述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一端均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轴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筒设在两个支撑杆之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杆对轴杆的两端进行支撑,所述缓冲筒设在两个支撑杆之间,能提高缓冲筒的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固定板,2、安装板,3、轴杆,4、缓冲筒,5、缓冲弹簧,6、定向柱,7、限位部,8、橡胶圈,9、安装座,10、螺栓,11、垫片,1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固定在船舶停靠码头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为金属板,所述固定板1的一面通过铆钉或栓钉等固定在所述码头朝向水域的腔壁上,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面上通过缓冲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和安装板2固定连接,在受力后能出现收缩,所述安装板2远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面上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轴杆3,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所述轴杆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轴杆3上套设有缓冲筒4,所述缓冲筒4与所述轴杆3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缓冲筒4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或者呈矩形排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筒4为具有中心孔的橡胶筒或塑料桶,所述缓冲筒4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厚度,优选的厚度范围为10-30cm,以确保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船舶的冲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多个缓冲弹簧5和多个定向柱6,所述缓冲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缓冲弹簧5均匀设置,所述定向柱6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定向柱6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安装板2后固定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定向柱6脱离所述安装板2的限位部7。缓冲件采用缓冲弹簧5,在船舶靠岸时,缓冲弹簧5被压缩,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定向柱6的设置能对缓冲弹簧5的压缩方向进行定向,避免缓冲弹簧5在船舶停靠过程中侧向力的作用下出现变形,提高缓冲弹簧5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支撑杆组,每个所述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一端均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轴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筒4设在两个支撑杆12之间,通过支撑杆12对轴杆3的两端进行支撑,所述缓冲筒4设在两个支撑杆12之间,能提高缓冲筒4的安装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支撑杆12的强度,可以在所述支撑杆12的侧边设置副杆,所述副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2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或者,多个所述支撑杆12通过连固杆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多个支撑杆12的相互支撑。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固定在船舶停靠码头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为金属板,所述固定板1的一面通过铆钉或栓钉等固定在所述码头朝向水域的腔壁上,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面上通过缓冲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1和安装板2固定连接,在受力后能出现收缩,所述安装板2远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面上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轴杆3,所述支撑架的数量为多个,对应的,所述轴杆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轴杆3上套设有缓冲筒4,所述缓冲筒4与所述轴杆3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缓冲筒4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或者呈矩形排布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筒4为具有中心孔的橡胶筒或塑料桶,所述缓冲筒4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厚度,优选的厚度范围为10-30cm,以确保有足够的强度承受船舶的冲击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件包括橡胶圈8,所述橡胶圈8相对的两外壁上均固定设有安装座9,两个所述安装座9分别与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橡胶圈8对应两个设有所述安装座9的位置的内壁上均设有螺栓10,所述橡胶圈8通过所述螺栓10的螺杆部穿过所述安装座9后与所述固定板1或安装板2固定连接。缓冲件采用橡胶圈8,在受力的过程中,缓冲圈被压缩变形,起到缓冲作用,通过螺栓10将橡胶圈8与固定板1和安装板2进行固定连接,连接牢固且稳定,避免在受力的情况下橡胶圈8与固定板1和安装板2脱离,进一步的,在螺栓10的头部与所述橡胶圈8之间设置垫片11,便于螺栓10的紧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支撑杆组,每个所述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一端均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轴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筒4设在两个支撑杆12之间,通过支撑杆12对轴杆3的两端进行支撑,所述缓冲筒4设在两个支撑杆12之间,能提高缓冲筒4的安装空间。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支撑杆12的强度,可以在所述支撑杆12的侧边设置副杆,所述副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杆12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或者,多个所述支撑杆12通过连固杆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多个支撑杆12的相互支撑。
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件对船舶在停靠过程中的正向撞击力,并且通过与轴杆3转动连接的缓冲筒4,在船身与缓冲筒4发生相对移动时,缓冲筒4出现转动,能降低船身与缓冲筒4之间的摩擦,从而降低对船身的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在船舶停靠码头的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一面与所述码头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另一面上通过缓冲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远离所述固定板(1)的一面上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轴杆(3),所述轴杆(3)上套设有缓冲筒(4),所述缓冲筒(4)与所述轴杆(3)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多个缓冲弹簧(5),所述缓冲弹簧(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还包括多个定向柱(6),所述定向柱(6)的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上,所述定向柱(6)的另一端穿过并伸出所述安装板(2)后固定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定向柱(6)脱离所述安装板(2)的限位部(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橡胶圈(8),所述橡胶圈(8)相对的两外壁上均固定设有安装座(9),两个所述安装座(9)分别与所述固定板(1)和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8)对应两个设有所述安装座(9)的位置的内壁上均设有螺栓(10),所述橡胶圈(8)通过所述螺栓(10)的螺杆部穿过所述安装座(9)后与所述固定板(1)或安装板(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并列设置的多个支撑杆组,每个所述支撑杆组包括两个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的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一端与所述安装板(2)固定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轴杆(3)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筒(4)设在两个支撑杆(12)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07251.1U CN210177455U (zh) | 2019-05-16 | 2019-05-16 |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07251.1U CN210177455U (zh) | 2019-05-16 | 2019-05-16 |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77455U true CN210177455U (zh) | 2020-03-24 |
Family
ID=69833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07251.1U Active CN210177455U (zh) | 2019-05-16 | 2019-05-16 |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7745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0252A (zh) * | 2021-04-14 | 2021-07-02 | 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艏部护舷的缓冲装置 |
-
2019
- 2019-05-16 CN CN201920707251.1U patent/CN21017745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060252A (zh) * | 2021-04-14 | 2021-07-02 | 英辉南方造船(广州番禺)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艏部护舷的缓冲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77455U (zh) |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 |
CN110733615A (zh) |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 |
CN205314061U (zh) | 一种智能吸附式大吨位船舶靠泊的缓冲装置 | |
CN104619919A (zh) | 船用碰垫及相关维护方法 | |
CN108583808A (zh) |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防撞橡胶护舷 | |
CN105026253B (zh) | 用于固定浮体的设备 | |
CN210555494U (zh) | 一种船用橡胶护舷 | |
US3896739A (en) | Frangible resilient engine mounting | |
CN217969852U (zh) | 一种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 |
CN215482744U (zh) | 一种新型锥形橡胶护舷结构 | |
CN202899087U (zh) | 一种船体靠岸护舷 | |
CN212766677U (zh) | 一种船舶靠岸用防碰撞装置 | |
CN108248792A (zh) | 一种拖轮设备上的拖轮护舷结构 | |
CN111749203B (zh) | 一种受力均匀的高强度橡胶护舷 | |
CN208278293U (zh) | 一种具有高强度的防撞橡胶护舷 | |
CN211723128U (zh) | 一种跌落防破损的动物疫病诊断仪 | |
CN212181381U (zh) | 一种用于计算机硬件的减震固定装置 | |
CN208248459U (zh) | 一种趸船用橡胶护舷装置 | |
CN214613919U (zh) | 港口停泊用防护装置 | |
CN109519655B (zh) | 一种自适应变形基座 | |
CN108528659B (zh) | 一种趸船用橡胶护舷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216640470U (zh) | 液压护舷装置 | |
CN211417548U (zh) | 船舶用碰垫 | |
CN215205292U (zh) | 可转动立式护舷 | |
CN219450627U (zh) | 一种港口船舶停泊用防护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