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6271U -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76271U
CN210176271U CN201921021079.0U CN201921021079U CN210176271U CN 210176271 U CN210176271 U CN 210176271U CN 201921021079 U CN201921021079 U CN 201921021079U CN 210176271 U CN210176271 U CN 210176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frame
elevator car
frame bracket
elevator
s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210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echao Fei
费泽超
Zedong Xu
徐泽东
Pinman Han
韩品满
Zhengjie Fang
方正杰
Hao Pang
庞昊
Tangxuan Mou
牟堂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ssa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ss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ss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Iss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210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76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76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76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Doo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包括第一底框支架、第二底框支架、中梁和中纵梁;所述第一底框支架与所述第二底框支架围绕所述底框中心相连接;所述中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底框支架并支撑住所述第一底框支架;所述中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底框支架和所述中梁并支撑住所述第二底框支架。解决了现有方案造成的需要开挖深度更深的电梯井道底坑、电梯长期使用下梁破损严重和下梁无法完全固定支撑住电梯轿底框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底框,具体涉及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梯轿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物资的箱形空间,电梯轿一般由桥底、轿壁、轿顶和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电梯轿的桥架一般是由上梁、下梁和立柱等组成。电梯轿的桥架是电梯轿的承载机构,电梯轿的负荷由它传递至曳引钢丝绳。下梁安装在桥底的下端,支撑住桥底。
现有的方案,在电梯轿底框的下端安装有下梁,下梁的两端支撑住电梯轿底框。这样的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开挖深度更深的电梯井道底坑,用于安装下梁;(2)电梯安全顶杆的力和电梯下坠时的冲击力都是由下梁承受,电梯长期使用下梁破损严重;(3)下梁与电梯轿之间存在间隙,下梁无法完全固定支撑住电梯轿底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开挖深度更深的电梯井道底坑、电梯长期使用下梁破损严重和下梁无法完全固定支撑住电梯轿底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底框支架、第二底框支架、中梁和中纵梁;所述第一底框支架与所述第二底框支架围绕所述底框中心相连接;所述中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底框支架并支撑住所述第一底框支架;所述中纵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底框支架和所述中梁并支撑住所述第二底框支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底框支架上并列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同轴固定安装有螺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梁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电梯轿的中梁主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梁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框支架上并固定住所述中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中纵梁连接所述第二底框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框支架上并固定住所述中纵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底框支架为L字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底框支架为L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采用中梁承受电梯下坠时的冲击力。采用中纵梁承受电梯安全顶杆的力。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带来了如下效果:(1)取消了下梁的设计,不需要开挖更深的电梯井道底坑;(2)采用中梁承受电梯下坠时的冲击力,中纵梁承受电梯安全顶杆的力,电梯长期使用中梁和中纵梁都不会发生形变;(3)中梁和中纵梁直接与底框支架连接,不存在间隙可以完全支撑住底框支架;(4)设置了中梁主筋加强了中梁受冲击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底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底框支架;11、第一安装孔;12、螺母;2、第二底框支架;3、中梁;31、中梁主筋;32、缓冲板;33、第一连接板;4、中纵梁;41、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图中X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前端,图中Y的方向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端。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包括第一底框支架1、第二底框支架2、中梁3和中纵梁4。
第一底框支架1与第二底框支架2围绕底框中心相连接。中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底框支架1并支撑住第一底框支架1。中纵梁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底框支架2和中梁3并支撑住第二底框支架2。
优选的,第一底框支架1为两个。优选的,第二底框支架2为两个。第一底框支架1为对称安装。第二底框支架2为对称安装。第一底框支架1和第二底框支架2安装于同一平面。第一底框支架1与第二底框支架2围绕底框中心相连接形成方形。第一底框支架1安装于底框的左右两端。第二底框支架2安装于底框的前后两端。第一底框支架1分别支撑住电梯轿下端的左右两侧。第二底框支架2分别支撑住电梯轿下端的前后两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底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第一底框支架1上并列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第一安装孔11同轴固定安装有螺母12。
第一安装孔11用于将底框安装于电梯轿底部。由于电梯井道空间小,底框的安装空间就更加狭小。为了方便安装底框,提高安装效率,将螺母12焊接在第一底框支架1上。第一底框支架1上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11在旋入螺母12内。第一螺钉完全旋入螺母12内,底框可以牢固的安装在电梯轿底部。由于将第一安装孔11和螺母12同轴焊接,一次旋入拧紧就可以完成固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梁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中梁3上设置有支撑电梯轿的中梁主筋31。
中梁3需要承受电梯下坠所产生的冲击力,设置中梁主筋31可以加强中梁3收到冲击的能力。中梁主筋31设置于中梁3的上端。中梁3为左右方向安装。
优选的,中梁主筋31为梯形。中梁主筋31采用上窄下宽的结构,可以将收到的力分散传递至中梁3。减少中梁3收到的冲击力,有效防止中梁3发生形变。
中梁3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板32。缓冲板32设置于中梁3下表面的中间位置。缓冲板32的上表面与中梁3的下表面相贴合。优选的,缓冲板32为方形。
在电梯井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器。缓冲器是电梯安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梯出现故障或是电梯下行失控撞到井道底部时,缓冲器可以吸收电梯下降的冲击力,使电梯轿减速停在缓冲器上。缓冲板32可以增大中梁3和缓冲器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少电梯下降的冲击力,减少事故损失。
中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3。第一连接板33安装在第一底框支架1上并固定住中梁3。
第一连接板33与中梁3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33分别设置在中梁3左右两端的前后两侧。第一连接板33从中梁3的左右两端固定,使得固定更加牢固。优选的,第一连接板33为方形。第一连接板33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优选的,第二安装孔为腰形孔。第一连接板33与第一底框支架1采用第二螺钉安装。第二螺钉穿过第二安装孔将第一连接板33固定安装在第一底框支架1的下端。由于第二安装孔为腰形孔,中梁3的安装位置可以实现微调。
中纵梁4连接第二底框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1。第二连接板41安装在第二底框支架2上并固定住中纵梁4。中纵梁4和中梁3相连接于同一平面。
第二连接板41与中纵梁4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41分别设置在连接第二底框支架2的一端的左右两侧。中纵梁4的一端与中梁3固定连接。优选的,第二连接板41为方形,第二连接板4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优选的,第三安装孔为腰形孔。第二连接板41与第二底框支架2采用第三螺钉安装。第三螺钉穿过第三安装孔将第二连接板41固定安装在第二底框支架2的下端。由于第三安装孔为腰形孔,中纵梁4的安装位置可以实现微调。
由于中纵梁4是承受电梯安全顶杆的力,受力较小不需要安装主筋,也可以承受住电梯安全顶杆的力。
第一底框支架1为L字形。第二底框支架2为L字形。可以方便底框的安装。
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中纵梁4可以对称安装于中梁3的前后两侧。根据实际的安装需求,中梁3也可以并列安装多个。
传统的电梯轿底框需要在下端再安装一个下梁,用于承重和承受冲击力。电梯井道底坑的开挖,成本较高。无下梁电梯轿底框采用取消下梁的设计,可以减少电梯井道底坑的开挖深度,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二安装孔为腰形孔,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第三安装孔为腰形孔,但不限定于此,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其他形状的安装孔。
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了“L字形”“方形”和“梯形”等词语,并不是精确的“L字形”“方形”和“梯形”可以是能够发挥其功能的范围内的“大致L字形”“大致方形”和“大致梯形”的状态。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8)

1.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框支架(1)、第二底框支架(2)、中梁(3)和中纵梁(4);所述第一底框支架(1)与所述第二底框支架(2)围绕所述底框中心相连接;所述中梁(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底框支架(1)并支撑住所述第一底框支架(1);所述中纵梁(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底框支架(2)和所述中梁(3)并支撑住所述第二底框支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框支架(1)上并列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11);所述第一安装孔(11)同轴固定安装有螺母(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3)上设置有支撑所述电梯轿的中梁主筋(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3)的下端设置有缓冲板(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梁(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框支架(1)上并固定住所述中梁(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纵梁(4)连接所述第二底框支架(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1);所述第二连接板(41)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框支架(2)上并固定住所述中纵梁(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框支架(1)为L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下梁电梯轿底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框支架(2)为L字形。
CN201921021079.0U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Active CN210176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1079.0U CN210176271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21079.0U CN210176271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76271U true CN210176271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9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21079.0U Active CN210176271U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762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6271U (zh) 一种无下梁电梯轿底框
EP2154098B1 (en) Elevator car
CN211169621U (zh) 一种配重质心调节机构及汽车起重机
CN218507334U (zh) 一种货梯防倾翻装置
CN217730305U (zh) 一种基于货车尾板的举升架用支撑装置
CN216190240U (zh) 免折弯轿厢底盘及电梯轿厢
CN215666473U (zh) 一种曳引机防倾覆结构
CN112499432B (zh) 一种能降低井道高度的轿厢电梯
CN210393352U (zh) 一种电梯轿架
CN210763791U (zh) 一种电梯大净深井道后置对重双轿顶轮结构
CN209758794U (zh) 具有防倾效果的一体化承重梁
CN208577311U (zh) 曳引机安装梁结构
CN209210140U (zh) 一种强制驱动电梯下梁
CN209159827U (zh) 一种加强型轮罩外板
CN217102606U (zh) 曳引机梁组件和配备有该曳引机梁组件的电梯
CN218950736U (zh) 一种施工电梯防碰撞冲笼装置
CN217296855U (zh) 一种别墅梯的曳引机机架装置
CN218841396U (zh) 一种分体式电梯机架
CN218320120U (zh) 一种无机房货梯承重梁抗振布置结构
CN220906898U (zh) 一种无机房货梯轿底减震结构
CN20990615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一体式曳引机架
CN218841397U (zh) 一种主机倒置式电梯支架
CN217972137U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机架挂板
CN214269840U (zh) 高速电梯补偿绳端部连接结构
CN212738279U (zh) 一种可调整横梁状态的车架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Fei Zechao

Inventor after: Xu Zedong

Inventor after: Han Pinman

Inventor after: Fang Zhengjie

Inventor after: Pang Hao

Inventor after: Mou Tangxuan

Inventor before: Fei Zechao

Inventor before: Xu Zedong

Inventor before: Han Pinman

Inventor before: Fang Zhengjie

Inventor before: Pang Hao

Inventor before: Mou Tang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