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7882U -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 Google Patents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7882U
CN210167882U CN201921359469.9U CN201921359469U CN210167882U CN 210167882 U CN210167882 U CN 210167882U CN 201921359469 U CN201921359469 U CN 201921359469U CN 210167882 U CN210167882 U CN 2101678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or winding
ring groove
winding
ring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3594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中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uli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Haol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Haolo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Haolo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3594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78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78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78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它能够使得定子绕组端部的焊接部无需浸胶而形成绝缘,并能够对绕组端部的线头进行固定,避免绕组端部的晃动,增加绕组的机械和电气可靠性。它是在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基板的径向开有多个环槽,所述不同的环槽供定子绕组端部径向不同的绕组层中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插入;在径向方向,环槽的宽度与预插入环槽的线头的厚度相当,以使得环槽能够与线头形成间隙配合。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生产时无需对绕组端部的线头进行浸胶绝缘,生产工艺简便,线头之间绝缘性能良好,绕组端部不会晃动的定子绕组。该定子绕组是至少在定子绕组的一端设置有所述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

Description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定子绕组,尤其对焊接的定子绕组端部进行绝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定子绕组的导线(一般为扁的铜线)插入铁芯线槽后,伸出铁芯线槽的两根导线的线头需要焊接。线头的焊接区为了焊接的牢固性,需要将其表面的绝缘漆剥离。为了使得相焊接的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与另外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之间绝缘,传统扁线电机的端部绝缘是在扁导线焊接完成后,对焊接部二次浸胶(一般是灌封胶)。这种浸胶会造成导线浸胶的薄厚不均,胶厚了,会影响绕组机械尺寸,太薄的话,达不到绝缘要求,而且浸过胶后,导线不能有折弯,浸胶层也容易开裂造成浸胶部分的绝缘性不稳定。而且传统的浸胶工艺胶复杂,加上浸胶后需要较长的时间直到干胶后才能进行后续作业,所以生产周期较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它能够使得定子绕组端部的焊接部无需浸胶而形成绝缘,并能够对绕组端部的线头进行固定,避免绕组端部的晃动,增加绕组的机械和电气可靠性。
本技术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在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基板的径向开有多个环槽,所述不同的环槽供定子绕组端部径向不同的绕组层中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插入;在径向方向,环槽的宽度与预插入环槽的线头的厚度相当,以使得环槽能够与线头形成间隙配合。
作为对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的进一步改进,在环槽内设置有把环槽在周向分割成不同子槽的隔筋,不同的子槽供绕组层中在周向不同的线头插入。优选,在周向方向,子槽的长度不小于预插入子槽的线头的宽度。
作为对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的进一步改进,环槽包括宽度不相同的两部分:环槽宽部和环槽窄部,靠近定子一端的环槽宽部的宽度大于远离定子一端的环槽窄部的宽度;环槽宽部供相焊接的两个线头在径向方向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伸入,环槽窄部供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伸入。
作为对上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的进一步改进,在基板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一部分环槽相通的通孔,一部分预插入环槽的焊接部穿过通孔伸出基板。
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生产时无需对绕组端部的线头进行浸胶绝缘,生产工艺简便,线头之间绝缘性能良好,绕组端部不会晃动的定子绕组。
本技术所述的定子绕组,至少在定子绕组的一端设置有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所述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是在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基板的径向开有多个环槽,定子绕组端部径向不同的绕组层中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插入不同的环槽;在径向方向,环槽的宽度与插入环槽的线头的厚度相当,环槽与线头形成间隙配合。
作为对上述的定子绕组的进一步改进,在环槽内设置有把环槽在周向分割成不同子槽的隔筋,绕组层中在周向不同的线头插入不同的子槽。优选,在周向方向,子槽的长度不小于插入子槽的线头的宽度。
作为对上述的定子绕组的进一步改进,环槽包括宽度不相同的两部分:环槽宽部和环槽窄部,靠近定子一端的环槽宽部的宽度大于远离定子一端的环槽窄部的宽度;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至少一根在径向弯折而使得两根导线之间形成绝缘空间,两个线头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伸入环槽宽部,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伸入环槽窄部。
作为对上述的定子绕组的进一步改进,在基板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一部分环槽相通的通孔,一部分插入环槽的焊接部穿过通孔伸出基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定子绕组端部的焊接部焊接完成后,无需对焊接部浸胶绝缘,直接把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套在定子绕组的两端,线头与环槽相配合,线头被固定;由于基板采用绝缘材料,不同绕组层中的线头插入不同环槽而形成绝缘。
由于定子绕组导线相当于悬臂梁,电机装载到电动车上后,车辆在运动的过程中,势必会对电机造成震动,从而导致绕组的晃动较大。加上本技术中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对线头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增加了绕组的机械可靠性,而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安装简单快捷(所需要的工时远小于焊接部浸胶后的干胶周期),大大提高了定子的生产效率。而且由于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将不同绕组层中的线头隔开,绝缘可靠性大大的提高。且因传统的灌封胶,绝缘漆具有较大的污染,采用本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相对传统的浸胶或浸漆具有较高的环保性。
如果圆周方向同一绕组层中各焊接部之间的爬电距离足够,环槽内可以无径向的隔筋。如果圆周方向同一绕组层中各焊接部之间的爬电距离较小,在环槽内设置径向的隔筋把环槽在周向分割成不同子槽,不同的线头插入不同的子槽,可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
通常情况下,相焊接的两根导线之间具有绝缘空间,为了使得具有绝缘空间的两根导线能够伸入环槽,进一步保证绝缘性能,环槽包括较宽的环槽宽部和较窄的环槽窄部。相焊接的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伸入环槽窄部,两个线头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处伸入环槽宽部。在定子径向方向,环槽窄部的宽度与插入环槽的焊接部的厚度相当,环槽窄部与线头焊接部形成间隙配合;当然,也可以是环槽宽部的宽度与插入环槽的两个线头具有绝缘空间的部分在定子径向方向的厚度相当,环槽宽部与形成绝缘空间的两个线头之间形成间隙配合;还可以是,环槽窄部与线头焊接部形成间隙配合,同时,环槽宽部与形成绝缘空间的两个线头之间形成间隙配合。
如果定子绕组端部套上本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强度不够的情况下,可在基板上开一部分通孔,将一部分线头焊接部穿过通孔伸出基板,增加的定子绕组中导线的机械强度。当然,伸出基板的线头焊接部也方便与电机的出线端子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定子绕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的C-C剖面图;
图6是定子绕组的立体图;
图7是定子绕组的绕组层等示意图;
图8是图1中的第一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右视图;
图9是第一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立体图;
图10是第一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另一个立体图;
图11是图1中的第二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所示的定子绕组1,扁导线(铜线)2穿过铁芯3上的线槽后,相焊接的两根导线在铁芯的周向相向弯折,同时一根导线的线头在径向向另一个线头弯折而使得两个线头之间形成绝缘空间21,然后它们的端头相焊接形成焊接在一起的焊接部22,参见图4。也就是说,相焊接的两个线头包括焊接部22以及形成绝缘空间21的线头部分23。
在定子绕组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4、第二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5。
参见图4、5、8-10,第一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4是在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基板41的径向开有四个环槽42,环槽包括宽度不相同的两部分:环槽宽部421和环槽窄部422,靠近定子一端的环槽宽部421的宽度大于远离定子一端的环槽窄部422的宽度。在环槽内设置有把环槽(包括环槽宽部421和环槽窄部422)在周向分割成不同子槽43的径向隔筋44。
定子绕组1在径向具有四个绕组层11,不同的绕组层中相焊接的两个线头的焊接部22插入在径向上不同的环槽窄部422;相焊接的两个线头具有绝缘空间的部分23伸入环槽宽部421。同一绕组层中在周向不同的焊接部插入不同的子槽内。
在定子径向方向,环槽窄部的宽度与插入环槽的焊接部的厚度相当,环槽窄部与线头焊接部形成间隙配合;环槽宽部的宽度与插入环槽的两个线头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在定子径向方向的厚度相当,环槽宽部与两个线头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23形成间隙配合。
在定子周向,子槽的(展开)长度大于插入子槽的线头的宽度。
参见图3、6、11,对于第二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5来说,除了在其环形基板51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一部分环槽中的子槽相通的数个通孔55外,其它的结构基本与第一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4相同。相应的,插入第二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5上的环槽内的部分焊接部22穿过通孔55伸出基板51。
参见图3、6,伸出基板51的焊接部22可以与电机的三个出线端子6相连,这属于现有技术,不再详述。

Claims (10)

1.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其特征是:在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基板的径向开有多个环槽,所述不同的环槽供定子绕组端部径向不同的绕组层中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插入;在径向方向,环槽的宽度与预插入环槽的线头的厚度相当,以使得环槽能够与线头形成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其特征是:在环槽内设置有把环槽在周向分割成不同子槽的隔筋,不同的子槽供绕组层中在周向不同的线头插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其特征是:在周向方向,子槽的长度不小于预插入子槽的线头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其特征是:环槽包括宽度不相同的两部分:环槽宽部和环槽窄部,靠近定子一端的环槽宽部的宽度大于远离定子一端的环槽窄部的宽度;环槽宽部供相焊接的两个线头在径向方向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伸入,环槽窄部供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伸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其特征是:在基板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一部分环槽相通的通孔,一部分预插入环槽的焊接部穿过通孔伸出基板。
6.定子绕组,其特征是:至少在定子绕组的一端设置有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所述定子绕组端部绝缘固定板是在绝缘材料制成的环形基板的径向开有多个环槽,定子绕组端部径向不同的绕组层中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插入不同的环槽;在径向方向,环槽的宽度与插入环槽的线头的厚度相当,环槽与线头形成间隙配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是:在环槽内设置有把环槽在周向分割成不同子槽的隔筋,绕组层中在周向不同的线头插入不同的子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是:在周向方向,子槽的长度不小于插入子槽的线头的宽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是:环槽包括宽度不相同的两部分:环槽宽部和环槽窄部,靠近定子一端的环槽宽部的宽度大于远离定子一端的环槽窄部的宽度;相焊接的两根导线的线头至少一根在径向弯折而使得两根导线之间形成绝缘空间,两个线头形成绝缘空间的部分伸入环槽宽部,两个线头的焊接部伸入环槽窄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定子绕组,其特征是:在基板上沿轴向方向开有与一部分环槽相通的通孔,一部分插入环槽的焊接部穿过通孔伸出基板。
CN201921359469.9U 2019-08-20 2019-08-20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Active CN2101678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9469.9U CN210167882U (zh) 2019-08-20 2019-08-20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359469.9U CN210167882U (zh) 2019-08-20 2019-08-20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7882U true CN210167882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6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359469.9U Active CN210167882U (zh) 2019-08-20 2019-08-20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78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40168B1 (ko) 스테이터 권선 코일의 비용접 결선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회전모터
US9806577B2 (en) Stator with neutral line secured to stator yoke
KR20020005955A (ko) 회전전기용 권선도체
JP2011229248A5 (zh)
KR100496717B1 (ko) 전기모터용로터및그제조방법
US9705374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0424984B2 (en)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oil, production method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coil,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9438078B2 (en) Arrangement of coil wires in a rotor of an electric motor
US20040055148A1 (en) Coil-winding machine stator installation jig and stator winding method
US4224543A (en) Printed circuit terminal for interconnecting stator coils
CN210167882U (zh) 定子绕组及其端部绝缘固定板
CN112737183A (zh) 马达定子结线装置
WO2005081989A2 (en) Armature with unitary coil and commutator
CN108141095A (zh) 无刷马达
RU2008143454A (ru) Коллекторный ротор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машины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105743236A (zh) 一种伺服电机的无齿槽拼装定子及其装配工艺
JP6093266B2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及びステータ
CN202183665U (zh) 高压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结构
CN107786022B (zh) 一种方线定子及其跨线绝缘支架
JP3977138B2 (ja) 回転電機
JP6093269B2 (ja) セグメントコイル及びステータ
US20140368070A1 (en) Coil winding structure of stator core
CN206023412U (zh) 一种方线定子及其跨线绝缘支架
JPH11187598A (ja) 電動機の電機子巻き線
CN210246415U (zh) 定子、电机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0000 No.2 Huxiao Road, Chunhua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Fuli Heavy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000 No.2 Huxiao Road, Chunhua street,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HAOLO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