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5381U -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5381U
CN210165381U CN201920780793.1U CN201920780793U CN210165381U CN 210165381 U CN210165381 U CN 210165381U CN 201920780793 U CN201920780793 U CN 201920780793U CN 210165381 U CN210165381 U CN 210165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re
central
hole
cove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0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富佳
任有忠
吴伟良
周海昕
班永
孟德奇
赵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Robam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0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5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5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5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包括带有侧壁的中心通孔和在中心通孔上方设置的围环,其中,中心通孔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中心通孔的侧壁与中心火盖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燃气混合腔,中心火盖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出火孔;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火盖,在中心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围环,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当中心火盖出火孔处火焰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会通过出气孔进行热对流从围环中散出,降低中心火盖的火焰灼烧产生的热气流对防干烧装置的干扰;同时,在出气孔处发生的热对流,有利于中心火盖火焰的二次空气补充,使中心火盖的火焰充分燃烧。

Description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是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灶采用双环火焰对放置其上的厨具进行加热,若要在燃气灶上安装防干烧装置,需要在燃气灶燃烧器双环火焰的中心处设置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工作状态中会受到中心火焰的严重影响,所以安装有防干烧装置一般只采用外环火焰进行加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在采用双环火焰的燃烧器上中心处安装防干烧装置时,会在其中心火盖中间设置一个通孔或在防干烧装置的周围仅简单地加设围环,没有合理考虑热对流对防干烧装置检测锅底温度的影响,通孔或围环没有对防干烧装置进行有效地保护,导致防干烧装置工作异常,存在安全隐患。此外,防干烧装置的安装或围环的设置会不利于中心火盖火焰的二次空气的补充,造成燃烧不充分,产生较多废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在对防干烧装置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保证中心火盖出火孔的火焰能够充分燃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包括带有侧壁的中心通孔和在所述中心通孔上方设置的围环,其中,所述中心通孔用于安装所述防干烧装置;所述中心通孔的侧壁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燃气混合腔,所述中心火盖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出火孔;所述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
进一步,所述防干烧装置与所述中心通孔间存在周向间隔。
进一步,所述围环为圆柱状,所述围环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径。
进一步,所述围环的内径为28~38mm。
进一步,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径为40~48mm。
进一步,所述出气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出气孔在所述围环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所述出火孔的下方设置有环形的热流槽。
进一步,从所述中心火盖外侧壁的内侧到其外侧,所述出火孔倾斜向上设置。
进一步,所述出火孔包括周向均匀设置的上出火孔和下出火孔,所述上出火孔与所述下出火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上出火孔与所述下出火孔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中心火盖,在中心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围环,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当中心火盖出火孔处火焰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会通过出气孔进行热对流从围环中散出,降低中心火盖的火焰灼烧产生的热气流对防干烧装置的干扰;同时,在出气孔处发生的热对流,有利于中心火盖火焰的二次空气补充,使中心火盖的火焰充分燃烧。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中,防干烧装置与中心通孔间存在周向间隔,避免了防干烧装置与中心通孔侧壁的直接接触,降低了中心火盖火焰的温度对防干烧装置的影响;并且,通过该间隔能够从中心火盖的下方对中心火盖火焰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进行补充,流过该间隔的空气也对中心通孔侧壁和防干烧装置起到隔离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中心火盖火焰的温度对防干烧装置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围环为圆柱状,围环的直径大于中间通孔的直径但又小于中心火盖的外径,有利于隔离中心火盖的火焰和防干烧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的方案中,出火孔的下方设置有环形的热流槽,该热流槽起到存储热气流的作用,该部分热气流可用于对锅底进行加热,从而提升热效率;此外,可以减少中心火盖材料的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到燃气灶中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
1—中心火盖;11—中心通孔;12—围环;121—出气孔;13—出火孔;131—上出火孔;132—下出火孔;14—热流槽。
2—防干烧装置;
3—炉头
a—围环内径;b—中心火盖外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下面结合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示例,而不是全部的示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中示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的使用在适当情况想可以互换。
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提供了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该中心火盖包括带有侧壁的中心通孔和在中心通孔上方设置的围环,其中,中心通孔用于安装防干烧装置;中心通孔的侧壁与中心火盖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燃气混合腔,中心火盖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出火孔;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
本示例的中心火盖,在中心通孔的上方设置有围环,将中心火盖的火焰和防干烧装置进行隔离,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当中心火盖出火孔处火焰燃烧时,产生的热空气,会通过出气孔进行热对流从围环中散出,降低中心火盖的火焰灼烧产生的热气流对防干烧装置的干扰。
现有燃烧器中,外圈火焰与中心火焰会存在彼此互相争抢二次空气的问题,同时在燃烧器的燃烧过程中,中心火盖内部形成了高温热气团,不利于外部冷空气的进入,加上中心火焰吸入外圈火焰处的二次空气补充路径又长,则吸入动能相对减弱,因此,中心火焰存在黄焰现象,不能充分燃烧,产生较多的CO等有害气体。本示例中,在出气孔处发生的热对流在进行热量传递的同时,由于气流不断地流动,到达出火孔处,有利于中心火盖火焰的二次空气补充,使中心火盖的火焰充分燃烧。这样,外圈火焰与中心火焰各自拥有二次空气补充的路径,确保燃烧过程中,内环火焰和外环火焰均能够充分燃烧,这样有利于整个燃烧器的稳定均衡、充分地燃烧,增强了燃烧器的燃烧效果,尤其是中心火焰的燃烧效果,降低了CO等废气排放,又提高了热效率。
本示例中,围环起到将中心火盖的火焰和防干烧装置隔离的作用,其形状可以有柱状、锥状等各种选择,只要能起到上述作用即可。周向设置多个出火孔和出气孔,以保证中心火盖火焰的充分燃烧和对防干烧装置进行有效地保护。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中的燃气灶为双眼燃气灶,两个中心火盖1分别安装在两侧的燃气灶中,以图3中右侧燃气灶为例对中心火盖1进行说明。
中心火盖1安装到燃气灶的炉头3上,中心通孔11处安装有防干烧装置2,上述示例中的防干烧装置2与中心通孔11间存在周向间隔。首先,避免了防干烧装置2与中心通孔11侧壁的直接接触,降低了中心火盖1火焰的温度对防干烧装置的影响,防干烧装置2与锅底的接触处一般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间隔能够防止中心火盖上的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防干烧装置2上,从而防止对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造成影响,保证防干烧装置2正常、安全地工作;并且,通过该间隔够从中心火盖1下方的炉头空腔进入空气,通过围环12上的出气孔121后,对中心火盖1火焰燃烧所需的二次空气进行补充,图4中的箭头方向即为二次空气流向;此外,流过该间隔的空气也对中心通孔11侧壁和防干烧装置2起到隔离作用,进一步降低了中心火盖1火焰的温度对防干烧装置2的影响。
围环12为圆柱状,围环内径a大于中心通孔11的直径小于中心火盖外径b。使围环12与防干烧装置2之间有更大隔离的空间,使中心火盖1的火焰与防干烧装置2有更好的隔离效果。出气孔12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出气孔121在围环12上均匀分布。确保了通过出气孔121对中心火盖1的火焰进行二次空气补充时,保证二次空气的均匀补充。具体地,围环内径a可以为28~38mm,中心火盖外径b可以为40~48mm。
本实施例中,围环12上出气孔121的直径大于出火孔13的直径。保证中心火盖1的出火孔13处有充足的二次空气的补充。
在本实施例的中心火盖1中,出火孔13的下方设置有环形的热流槽14。该热流槽14起到存储热气流的作用,该部分热气流可用于对锅底进行加热,从而提升热效率;此外,可以减少中心火盖1材料的用量。
出火孔13包括周向均匀设置的上出火孔131和下出火孔132,上出火孔与下出火孔交错设置,即上出火孔131和下出火孔132的数量一致,并且上出火孔131和下出火孔132的结构均为:中心火盖1外侧壁的内侧到其外侧,上出火孔131和下出火孔132均倾斜向上设置。优选地,上出火孔131与下出火孔132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通过两排出火孔的设置和上述二次空气补充结构,能够保证中心火盖1处火焰的充分燃烧,较之现有中心火盖贡献更多热能。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给出的具体示例之外,其中的一些结构可有不同选择。如,上出火孔131和下出火孔132仅其一进行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倾斜设置,另一进行水平设置,或者而在均进行水平设置;等等,而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其基本技能即可做出的,故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侧壁的中心通孔和在所述中心通孔上方设置的围环,其中,所述中心通孔用于安装所述防干烧装置;所述中心通孔的侧壁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燃气混合腔,所述中心火盖外侧壁的周向设置有出火孔;所述围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周向分布的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装置与所述中心通孔间存在周向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环为圆柱状,所述围环的内径大于所述中心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环的内径为28~3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火盖的外径为40~4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出气孔在所述围环上均匀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的下方设置有环形的热流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从所述中心火盖外侧壁的内侧到其外侧,所述出火孔倾斜向上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火孔包括周向均匀设置的上出火孔和下出火孔,所述上出火孔与所述下出火孔交错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出火孔与所述下出火孔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
CN201920780793.1U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Active CN210165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0793.1U CN21016538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0793.1U CN21016538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5381U true CN210165381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93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0793.1U Active CN210165381U (zh) 2019-05-28 2019-05-28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5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1954B2 (en) Gas burner
CN203963937U (zh) 燃烧器外环火盖和具有其的燃气灶
CN108443883B (zh) 火盖、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104913303B (zh) 燃烧器及具有其的燃气灶
CN201753948U (zh) 节能锅圈
CN217302797U (zh) 一种用于纯氢燃气灶具的微预混燃烧炉头
CN208205075U (zh) 燃气灶
CN109595556B (zh) 一种灶具燃烧器
CN210165381U (zh) 一种可适配防干烧装置的中心火盖
CN204880119U (zh) 一种燃气灶的火盖
CN204901873U (zh) 带有风箱的导气帽式炉芯的节能型炉具
CN208253582U (zh)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CN107327845B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结构及燃气灶
CN205782933U (zh) 一种家用燃气灶用的燃烧器
CN205717346U (zh) 采暖炉的气化燃烧配风机构
JP3144236U (ja) ガスコンロのガスバーナー覆い装置
CN203099829U (zh) 火盖及具有该火盖的燃气灶
CN212204626U (zh) 一种灶用聚能罩及应用有该灶用聚能罩的燃气灶
CN210107395U (zh) 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109307267A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低焰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08936154U (zh) 一种聚能燃烧器
CN218883967U (zh) 炉头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6744470U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结构
CN103486586A (zh) 一种家用燃气燃烧器的内火盖及应用该内火盖的燃烧器
CN216557138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