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0585U - 切割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60585U
CN210160585U CN201920424633.3U CN201920424633U CN210160585U CN 210160585 U CN210160585 U CN 210160585U CN 201920424633 U CN201920424633 U CN 201920424633U CN 210160585 U CN210160585 U CN 2101605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ing
workpiece
platform
cutting platform
cut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246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易
黄东海
乐安新
周飞龙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246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605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605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605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ser Beam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包括切割平台、影像识别模块和激光器,切割平台用于承载工件,影像识别模块用于对工件进行拍照定位,以获得切割轨迹,激光器用于出射激光以对工件进行切割;其中,切割平台包括两承接台及喷气管,两承接台并排设置,且两承接台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切割槽;喷气管设于两承接台之间,且能够经切割槽朝切割平台承载工件的一侧吹气。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切割平台的两承接台形成切割槽,以避开激光,从而确保切割平台不被烧蚀。同时,利用喷气管对工件进行吹气并承托工件,防止工件在切割平台移动过程中边缘陷入切割槽,有效地确保了工件在切割平台的顺畅移动而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切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例如电池的正极片或负极片等片状工件时,通常采用五金模具冲切,五金模具冲切需要用到模切机和模具,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模具磨损导致生产出来的极片边缘产生毛刺,而且传统的模切机体积大,占用生产场地较大。而采用激光切割,承载工件的平台容易被激光照射到而被烧蚀,导致工件在经过平台时容易出现卡顿现象,影响工件的切割精度及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切割精度及效率的切割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切割装置,包括:
切割平台,用于承载工件;
影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拍照定位,以获得切割轨迹;
激光器,用于出射激光且能够沿所述切割轨迹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割;
其中,所述切割平台包括两承接台及喷气管,两所述承接台并排设置,且两所述承接台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切割槽;所述喷气管设于两承接台之间,且能够经所述切割槽朝所述切割平台承载所述工件的一侧吹气。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两所述承接台的侧壁内凹形成腔体,所述喷气管设于所述腔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切割平台包括安装板和吸尘罩体,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抽气口,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抽气口,所述吸尘罩体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外部的抽气装置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承接台均具有承托面,所述承托面上开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承接台内开设有真空通道,所述真空通道与所述吸附孔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两个转辊,两个所述转辊相对设置,两所述转辊能够夹持所述工件并将所述工件移送至所述切割平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两组毛刷组件,两组所述毛刷组件相对而设,且其中之一位于所述切割平台的一侧,其中之另一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使下,两组所述毛刷组件相对升降运动并选择性地抵持于从所述切割平台移出的工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毛刷组件包括除尘箱、刷辊和抽气管,所述除尘箱开设有避空口,所述刷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除尘箱内并从所述避空口露出,所述抽气管与所述除尘箱相连通过所述除尘箱与所述避空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切割平台下方,所述切割平台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贯穿所述切割平台并与所述切割槽相连通,以使得光线能够经所述切割槽穿过所述通光孔并入射至所述影像识别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识别模块包括CCD相机和分光镜,所述分光镜与所述CCD相机相对而设,且光线能够穿过所述通光孔并经所述分光镜入射至所述CCD相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影像识别模块的一侧设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具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能够朝所述分光镜与所述CCD相机之间吹气。
本实用新型的切割装置,切割装置所采用的切割平台,利用两承接台形成切割槽,以避开激光,从而确保切割平台不被烧蚀。同时,利用喷气管对工件进行吹气并承托工件,防止工件在切割平台移动过程中边缘陷入切割槽,有效地确保了工件在切割平台的顺畅移动而不会出现卡顿现象,有效提高加工精度及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所加工的电池的极片在切割前的形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极片经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切割后的形态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示出的切割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图3示出的切割装置的激光器及切割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示出的切割装置的切割平台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示出的切割装置的切割平台在组合状态下,部分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的切割平台及影像识别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方式的切割装置的影像识别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切割装置100,可以用于切割电池的正极片或负极片等片材,当然,也可以用来切割其它片状或带状工件。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切割装置100包括切割平台10、影像识别模块20 和激光器30。
其中,切割平台10用于承载工件。
影像识别模块20用于对工件进行拍照定位,以获得切割轨迹。激光器30 用于出射激光且能够沿切割轨迹对工件进行切割。需要说明的是,影像识别模块20对工件进行拍照定位所获得的切割轨迹具有较高的精度。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以加工电池的极片A为例,极片A在切割前,通常呈带状,也就是多个极片A连为一片,经过切割后,形成单个的极片A。极片 A上具有相应的标识,例如,极片A的四角为圆角B,那么圆角B作为标识被影像识别模块20拍照后,通过对圆角B轮廓的识别便能够或者当前极片A所处的位置及旋转角度,而切割轨迹能够以极片A上的标识作为参考目标原点,从而根据影像识别模块20所拍的图像中标识,能够获得切割轨迹。
具体地,在加工极片A时,影像识别模块20识别出极片A连接处的圆角B,从而能够获知两极片A之间的分割线C,该分割线C为激光在工件上切割运动时相对工件移动的轨迹,即切割轨迹。
结合图5至图7所示,切割平台10包括两承接台11及喷气管12。两承接台11并排设置,且两承接台11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切割槽11b。利用切割槽11b 可以避开激光切割工件时烧蚀切割平台10。具体地,在切割工件时,将工件置于切割平台10,工件需要被切割的地方与切割槽11b对准,从而激光沿切割轨迹对工件进行切割后,激光入射切割槽11b而不会照射到切割平台10,避免了激光照射切割平台10而烧蚀切割平台10。需要说明的是,激光器30包括焊接头31以及驱使焊接头31沿切割轨迹移动的移动机构32。移动机构32包括直线驱动模组321和移动座322,直线驱动模组321可以是电机-丝杆结构,利用电机驱使丝杆转动,从而使得丝杆螺合传动移动座322移动。焊接头31连接于移动座322,以随移动座322一起移动,从而焊接头31出射的激光能够对工件进行切割。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移动机构32可以包括两个直线驱动模组321或多个直线驱动模组,以分别驱使焊接头31沿不同维度移动,以满足切割或对焦需要,再次不作赘述。
喷气管12设于两承接台11之间,且能够经切割槽11b朝切割平台10承载工件的一侧吹气(即朝图7示出的箭头Q方向吹气),从而利用喷气管12对工件进行吹气并承托工件,防止工件在切割平台10移动过程中边缘陷入切割槽11b,有效地确保了工件在切割平台10的顺畅移动,提高加工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阅图7所示,两承接台11的侧壁内凹形成腔体11c,喷气管12设于腔体11c内。腔体11c能够为喷气管12提供收容空间,使得两承接台11的之间靠得更近,避免形成于两承接台11之间的切割槽11b过宽而影响对工件的承托效果。
进一步地,喷气管12设置于腔体11c内的位置错开切割槽11b,切确的说,喷气管12不与切割槽11b正对,这样激光即便在对工件切割后穿过切割槽11b,喷气管12的这种错开设置也能够避空激光而避免被激光照射烧蚀。
结合图6和图7所示,切割平台10还包括安装板13和吸尘罩体14,安装板13用于安装两承接台11,安装板13上开设有与腔体11c相连通的抽气口131,吸尘罩体14罩设于抽气口131,吸尘罩体14设有接口141,接口141用于与外部的抽气装置相连接。从而从抽气口131抽气时,吸尘罩体14形成负压而通过腔体11c从切割槽11b处抽吸空气,进而将切割工件时产生的粉尘或碎屑吸走,达到除尘效果。
继续参阅图6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承接台11均具有承托面11a,承托面11a上开设有若干吸附孔111,承接台11内开设有真空通道112,真空通道112与吸附孔111相连通。在工件移动至切割平台10的合适位置后,可以利用真空通道112抽吸真空,通过吸附孔111吸附住工件,避免工件移位而导致切割错位,影响切割精度。可理解地,在完成对工件的切割后,需要将工件移离切割平台10时,可以先解除对真空通道112的抽气操作,即破真空,从而使得吸附孔111处不再形成负压吸附工件,进而工件能够顺畅的从切割平台10移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参阅图3和图4所示,切割平台10的一侧设置有输出机构60,在切割平台10上完成切割的工件后,输出机构60可以将切割好的工件输出。输出机构60可以是输送带,也可以是输送链或输出轨道。在此不做限定。
以输送带为例,输出机构60包括皮带601以及传动组件(图未示),传动组件用于驱使输送带运动,从而将工件移走。传动组件可以包括驱动辊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使驱动辊转动,使得驱动辊带动皮带601。
进一步地,皮带601相应处设置真空吸附孔602,以便在皮带601输送工件时,工件不容易相对皮带601打滑而导致工件不能及时输出,利用真空吸附孔 602对工件的吸附效果,使得工件在皮带601的传送下稳定地输出。
结合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割装置100包括牵引组件40,已通过牵引组件40将工件移送至切割平台10,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牵引组件 40包括两个转辊41,两个转辊41相对设置,两转辊41能够夹持工件并将工件移送至切割平台10。该实施方式中,两转辊41夹持工件后,转辊41转动时,便能够牵引工件移动,从而使得工件移动至切割平台10。
切割设备100还包括清洁机构50,清洁机构50包括升降机构52和两组毛刷组件51。两组毛刷组件51相对而设,且其中之一位于切割平台10的一侧,其中之另一与升降机构52相连,以在升降机构52的驱使下,两组毛刷组件51 相对升降运动并选择性地抵持于从切割平台10移出的工件。在需要对工件进行清洁时,升降机构52驱使两毛刷组件51夹持工件,工件相对毛刷组件51移动,从而利用毛刷组件51清除工件上的碎屑。升降机构52可以是电机-丝杆结构,通过电机驱使丝杆螺合安装毛刷组件51的座体升降运动。升降机构52也可以是升降气缸,在此不做限定。
结合图5所示,毛刷组件51包括除尘箱511、刷辊512和抽气管513。除尘箱511开设有避空口511a,刷辊512可转动地设于除尘箱511内并从避空口 511a露出,以便对工件进行清洁。该实施方式中,两毛刷组件51夹持工件后,刷辊512抵持工件并滚动,从而实现对工件清洁的同时,将工件从切割平台10 移出至输出机构。
抽气管513与除尘箱511相连通过除尘箱511与避空口511a相连通,以利用抽气管513及时将工件上刷下的碎屑或粉尘吸至除尘箱511。
需要说明的是,刷辊512可以是通过电机512a等驱动结构实现在除尘向内的滚动,进而将工件上的碎屑清离工件。
结合图4和图8所示,影像识别模块20设置于切割平台10下方,切割平台10开设有通光孔10a,通光孔10a贯穿切割平台10并与切割槽11b相连通,以使得光线能够经切割槽11b穿过通光孔10a并入射至影像识别模块20。通过这种设置,影像识别模块20设置在切割平台10下方,从而切割工件时,影像识别模块20不会阻挡激光器30和切割平台10之间,而容易被激光烧蚀。由于激光切割平台10上的通光孔10a能够满足光线入射至影像识别模块20,使得影像识别模块20设置于平台下方,仍然能够对工件进行拍照定位。
结合图9所示,影像识别模块20包括CCD相机21和分光镜22。分光镜 22与CCD相机21相对而设,且光线能够穿过通光孔10a并经分光镜22入射至 CCD相机21。影像识别模块20的一侧设有吹风管23,吹风管23具有吹气口 23a,吹气口23a能够朝分光镜22与CCD相机21之间吹气,从而防止加工产生的粉尘或碎屑附着在分光镜22或CCD相机21上,或者将附着在分光镜22 或CCD相机21上的粉尘或碎屑清除掉。
需要说明的是,在切割过程中,吹风管23可以通过吹气口23a持续吹气,从而防止粉尘附着分光镜22与CCD相机21。当然,吹风管23可以不持续吹气,以节约气源及减少设备结构损耗,而是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切割加工后,通过吹气口23a将附着在分光镜22或CCD相机21上的粉尘或碎屑吹走。此外,吹气管外接有气源,通过对气源对吹气管供气状况的控制或调整,可以根据需要适时对分光镜22与CCD相机21进行清洁,在此不做限定。
继续参阅图9所示,CCD相机21和分光镜22可以是安装于固定板20a上,以便可以先调整好分光镜22和CCD相机21的安装位置,再整体安装至切割装置100中,降低后续对CCD相机21及分光镜22的位置调整难度。该实施方式中,分光镜22可以是通过调节支架221与固定板20a相连,以便通过调节支架 221调整分光镜22的位置,使得分光镜22与CCD相机21对准,获得较好的光学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割平台,用于承载工件;
影像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工件进行拍照定位,以获得切割轨迹;
激光器,用于出射激光且能够沿所述切割轨迹对所述工件进行切割;
其中,所述切割平台包括两承接台及喷气管,两所述承接台并排设置,且两所述承接台之间间隔设置以形成切割槽;所述喷气管设于两承接台之间,且能够经所述切割槽朝所述切割平台承载所述工件的一侧吹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承接台的侧壁内凹形成腔体,所述喷气管设于所述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平台包括安装板和吸尘罩体,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抽气口,所述吸尘罩体罩设于所述抽气口,所述吸尘罩体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外部的抽气装置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台均具有承托面,所述承托面上开设有若干吸附孔,所述承接台内开设有真空通道,所述真空通道与所述吸附孔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包括两个转辊,两个所述转辊相对设置,两所述转辊能够夹持所述工件并将所述工件移送至所述切割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升降机构和两组毛刷组件,两组所述毛刷组件相对而设,且其中之一位于所述切割平台的一侧,其中之另一与所述升降机构相连,以在所述升降机构的驱使下,两组所述毛刷组件相对升降运动并选择性地抵持于从所述切割平台移出的工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组件包括除尘箱、刷辊和抽气管,所述除尘箱开设有避空口,所述刷辊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除尘箱内并从所述避空口露出,所述抽气管与所述除尘箱相连通过所述除尘箱与所述避空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切割平台下方,所述切割平台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贯穿所述切割平台并与所述切割槽相连通,以使得光线能够经所述切割槽穿过所述通光孔并入射至所述影像识别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识别模块包括CCD相机和分光镜,所述分光镜与所述CCD相机相对而设,且光线能够穿过所述通光孔并经所述分光镜入射至所述CCD相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识别模块的一侧设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具有吹气口,所述吹气口能够朝所述分光镜与所述CCD相机之间吹气。
CN201920424633.3U 2019-04-01 2019-04-01 切割装置 Active CN2101605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4633.3U CN210160585U (zh) 2019-04-01 2019-04-01 切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24633.3U CN210160585U (zh) 2019-04-01 2019-04-01 切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60585U true CN210160585U (zh) 2020-03-20

Family

ID=69788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24633.3U Active CN210160585U (zh) 2019-04-01 2019-04-01 切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605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5605A (zh) * 2023-02-17 2023-06-23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验孔的激光钻孔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75605A (zh) * 2023-02-17 2023-06-23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验孔的激光钻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50628B (zh) 一种激光切叠一体机
KR102181983B1 (ko) 레이저 노칭 장치
CN210160585U (zh) 切割装置
WO2023015937A1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激光清边机以及清边方法
KR20130081200A (ko) 레이저 가공용 집진 장치
KR101566658B1 (ko) 콘택트렌즈 측면부 커팅 및 몰드 분리 장치
CN114951833B (zh) 一种三相异步电机主轴加工机床
KR102455713B1 (ko) 건식 레이저 세정시스템
CN210475885U (zh) 柔性oled显示面板成盒切割系统
CN111483015A (zh) 一种板材高效无尘切割器
CN208930722U (zh) 一种自动贴合防爆膜在镜片上的设备
CN103737183B (zh) 具有上下对抽系统的激光切割机
JP4085127B1 (ja) 除滓吸引装置
CN112894164A (zh) 一种用于玻璃的激光加工设备
CN215432049U (zh) 一种片体开槽装置及开槽设备
CN115041883B (zh) 一种电池组侧板焊缝清理装置及其清理方法
CN113013376B (zh) 一种激光冲片机
CN109926733A (zh) 激光切割装置及激光切割方法
CN203712085U (zh) 具有上下对抽系统的激光切割机
CN212310145U (zh) 一种激光划片机真空皮带输送检测装置
CN210818368U (zh) 铜片组装装置
CN209407694U (zh) 对接装置及激光切割机
CN214868610U (zh) 一种激光冲片机
CN204913067U (zh) 一种激光切割上料装置及相关激光切割系统
CN218695059U (zh) 一种激光切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