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5623U -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55623U CN210155623U CN201921627754.4U CN201921627754U CN210155623U CN 210155623 U CN210155623 U CN 210155623U CN 201921627754 U CN201921627754 U CN 201921627754U CN 210155623 U CN210155623 U CN 2101556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cylindrical baffle
- air
- cooling tube
- heat ab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包括与发热体接触的介质板,所述介质板背离所述发热体的一面呈S形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上覆盖有绝热板,所述绝热板背对所述吸热管的一面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吸热管连通,所述散热管与吸热管内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所述散热管的外侧还设置有气流风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吸热管中的冷却液受热,温度升高的冷却液将向上移动进入散热管,使得吸热管下部的密度减小,进而使得散热管内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进入吸热管的下方,实现了冷却液的自循环,散热管上的热量能够通过气流风环被带走,而气流风环能够增加空气流动的速率,同等面积下其空气流通量要大于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计算机散热多采用风扇对热量进行转移,将累积在发热体上的热量不断带走,防止发热体上的热量积累过多而发生故障。但是现有的风扇散热效率低,无法满足计算机的高速运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能够增加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包括与发热体接触的介质板,所述介质板背离所述发热体的一面呈S形设置有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上覆盖有绝热板,所述绝热板背对所述吸热管的一面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所述吸热管连通,所述散热管与吸热管内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所述散热管的外侧还设置有气流风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呈S形设置有吸热管能够增加冷却液与发热体的接触面积,而绝热板能够避免吸热管直接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管,使用时,吸热管中的冷却液受热,温度升高的冷却液将向上移动进入散热管,使得吸热管下部的密度减小,进而使得散热管内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进入吸热管的下方,实现了冷却液的自循环,散热管上的热量能够通过气流风环被带走,而气流风环能够增加空气流动的速率,同等面积下其空气流通量要大于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散热管和吸热管之间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能够增加冷却液的流通速度,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气流风环包括吹风机构以及两个同心设置的第一圆筒形挡板和第二圆筒形挡板,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位于第二圆筒形挡板内,两个所述圆筒形挡板之间围合成风道,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和第二圆筒形挡板之间还留有出风缝隙,所述吹风机构将吸收的空气由所述出风缝隙处吹出。由出风缝隙处吹出的风将带动第一圆筒形挡板和第二圆筒形挡板出风缝隙的空气快速向外流通,使得散热管上的热量被带走,进而使得散热管内的冷却液被降温。
进一步,所述出风缝隙位于圆筒形挡板的一侧并朝向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由出风缝隙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向外扩张。使得第一圆筒形挡板和第二圆筒形挡板形成伯努利效应,使得外部能够有更多的空气被吸入,进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进一步,所述出风缝隙由第二圆筒形挡板的一侧向内弯曲与第一圆筒形挡板之间形成,所述出风缝隙位于所述第二圆筒形挡板与第一圆筒形挡板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流风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散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发热体100、介质板200、吸热管210、绝热板300、散热管310、气流风环400、吹风机构410、第一圆筒形挡板420、第二圆筒形挡板430、出风缝隙440、固定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包括与发热体100接触的介质板200,所述介质板200采用导热的金属板制成,本实施例优选铝制板。所述介质板200背离所述发热体100的一面由下而上呈S形设置有吸热管210,所述吸热管210采用铜制管,吸热效率更高,所述吸热管210上覆盖有绝热板300,所述绝热板300采用塑料泡沫板制成,所述绝热板300背对所述吸热管210的一面设置有散热管310,散热管310也采用铜制管。为了牢固的将散热管310和吸热管210固定,可采用胶粘或者卡扣卡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散热管310与所述吸热管210连通,所述散热管310与吸热管210内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为水。所述散热管310的外侧还设置有气流风环400。现有的发热体100包括主板以及主板上的cpu,且主板和cpu多采用竖直布置,因此,在安装使用时,介质板200和绝热板300也采用竖直布置,所述吸热管210的最顶端与散热管310的最顶端连通,所述吸热管210的最底端与散热管310的最底端连通。
所述介质板200和绝热板300的外侧固定在一起,即是介质板200和绝热板300之间形成用于安装吸热管210的空间,所述介质板200和绝热板300的外侧还延伸设置有用于固定气流风环400的固定架500。
呈S形设置有吸热管210能够增加冷却液与发热体100的接触面积,而绝热板300能够避免吸热管210直接将热量传递给散热管310,使用时,吸热管210中的冷却液受热,温度升高的冷却液将向上移动进入散热管310,使得吸热管210下部的密度减小,进而使得散热管310内的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进入吸热管210的下方,实现了冷却液的自循环,散热管310上的热量能够通过气流风环400被带走,而气流风环400能够增加空气流动的速率,同等面积下其空气流通量要大于散热风扇,散热效果更好。
所述散热管310和吸热管210之间还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能够增加冷却液的流通速度,提升散热效果。
所述气流风环400包括吹风机构410以及两个同心设置的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和第二圆筒形挡板430,所述气流风环400能够覆盖散热管310,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420位于第二圆筒形挡板430内,两个所述圆筒形挡板之间围合成风道,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和第二圆筒形挡板430之间还留有出风缝隙440,所述出风缝隙440位于圆筒形挡板的一侧并朝向另一侧。所述吹风机构410将吸收的空气由所述出风缝隙440处吹出。由出风缝隙440处吹出的风将带动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和第二圆筒形挡板430出风缝隙440的空气快速向外流通,使得散热管310上的热量被带走,进而使得散热管310内的冷却液被降温。所述吹风机构410设置于第二圆筒形挡板430的外侧,所述吹风机构410包括一外壳,所述外壳与第二圆筒形挡板43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进风孔,所述外壳内设置有电机以及涡轮扇,所述涡轮扇能够由进风孔吸入空气并吹向风道并由出风缝隙440处吹出。
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420由出风缝隙440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向外扩张。使得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和第二圆筒形挡板430形成伯努利效应,使得外部能够有更多的空气被吸入,进而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所述出风缝隙440由第二圆筒形挡板430的一侧向内弯曲与第一圆筒形挡板420之间形成,所述出风缝隙440位于所述第二圆筒形挡板430与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形成的环形空间内。所述第二圆筒形挡板430与第一圆筒形挡板420远离出风缝隙440的一围合密封。
在使用时,将介质板200固定在发热体100上即可,cpu对应主板的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孔位,可以将介质板200上对应安装孔位作适配,使得介质板200能够快速的安装到主板上,对cpu进行散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热体(100)接触的介质板(200),所述介质板(200)背离所述发热体(100)的一面呈S形设置有吸热管(210),所述吸热管(210)上覆盖有绝热板(300),所述绝热板(300)背对所述吸热管(210)的一面设置有散热管(310),所述散热管(310)与所述吸热管(210)连通,所述散热管(310)与吸热管(210)内循环流动有冷却液,所述散热管(310)的外侧还设置有气流风环(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310)和吸热管(210)之间还设置有循环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风环(400)包括吹风机构(410)以及两个同心设置的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和第二圆筒形挡板(430),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420)位于第二圆筒形挡板(430)内,两个所述圆筒形挡板之间围合成风道,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和第二圆筒形挡板(430)之间还留有出风缝隙(440),所述吹风机构(410)将吸收的空气由所述出风缝隙(440)处吹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缝隙(440)位于圆筒形挡板的一侧并朝向另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形挡板(420)由出风缝隙(440)一侧向另一侧逐渐向外扩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缝隙(440)由第二圆筒形挡板(430)的一侧向内弯曲与第一圆筒形挡板(420)之间形成,所述出风缝隙(440)位于所述第二圆筒形挡板(430)与第一圆筒形挡板(420)形成的环形空间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27754.4U CN210155623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627754.4U CN210155623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55623U true CN210155623U (zh) | 2020-03-17 |
Family
ID=69767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627754.4U Active CN210155623U (zh) | 2019-09-27 | 2019-09-27 |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5562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50385A (zh) * | 2024-07-30 | 2024-08-27 | 陕西标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液冷散热单元 |
-
2019
- 2019-09-27 CN CN201921627754.4U patent/CN21015562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50385A (zh) * | 2024-07-30 | 2024-08-27 | 陕西标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服务器液冷散热单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149704B (zh) | 一种用于风冷却伺服电机的组合外壳 | |
CN202887086U (zh) | 一种侧吹水冷式cpu散热器 | |
CN210155623U (zh) | 一种计算机用水冷装置 | |
CN207674759U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 |
CN210109732U (zh) | 一种服务器cpu水冷散热器 | |
CN217606336U (zh) | 一种水冷散热底座 | |
CN215220453U (zh) | 一种高频低压变压器用散热装置 | |
CN215768997U (zh) | 一种用于新型激光雷达的散热防护装置 | |
CN215269268U (zh) | 一种集成式大功率散热模组 | |
CN211019806U (zh) | 一种用于电子器件的散热装置 | |
CN211090376U (zh) | 散热系统及空调器 | |
CN113916007A (zh) | 一种用于熔炼炉的风冷散热系统 | |
CN219244038U (zh) |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散热组件 | |
CN211959902U (zh) | 一体化散热器 | |
CN109974331A (zh) | 一种半导体制冷装置 | |
CN220825592U (zh) |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散热装置 | |
CN218954826U (zh) | 一种水冷散热式无极工矿灯 | |
CN219143712U (zh) | 一种带有散热功能的led显示屏 | |
CN219349470U (zh) | 一种新型风冷散热器 | |
CN220322084U (zh) | 一种冷凝系统的冷却装置 | |
CN219589247U (zh) | 散热装置和储能设备 | |
CN215062496U (zh) | 一种用于公共建筑的中央空调换热器 | |
CN212936539U (zh) | 一种微型的电子元件散热器 | |
CN213747070U (zh) | 散热器以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5896377U (zh) | 一种改进的sic功率模块翅柱式散热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