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53408U -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53408U
CN210153408U CN201920624167.3U CN201920624167U CN210153408U CN 210153408 U CN210153408 U CN 210153408U CN 201920624167 U CN201920624167 U CN 201920624167U CN 210153408 U CN210153408 U CN 210153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strip
flange
epoxy sleeve
steel epox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41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嘉
杨文晋
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ntsh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ntsh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ntsh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ntsheng Pip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41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53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53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53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所述填充装置包括呈条状的上挡板及下挡板,还包括侧端板,所述上挡板及下挡板均有两块。所述钢质环氧套筒包括所述填充装置及箍体半环、条状法兰。所述法兰盘填充装置可实现:在钢质环氧套筒外侧设置所述外层时,用于规整条状法兰位置填充物的形状和约束填充物相对于条状法兰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保证后续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管道缺陷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钢质环氧套筒补强修复技术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管道缺陷修复。对于埋底输油、气压力管道存在腐蚀缺陷、裂纹、焊缝缺陷以及管道受到第三方影响造成的划痕、凹陷、沟槽等尚未造成泄漏的机械损伤,传统的处置方法是在管道外壁直接焊接普通钢质套管(俗称套袖)或焊接钢板补丁等形式,对管道进行补强处理。由于处理过程中需要施焊,存在一定的作业风险。钢质环氧套筒管道补强修复技术是一种针对上述压力管道缺陷研发的不动火处置技术,其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其性能的可靠性已经经受住了多年的实际运用考验,近年来,在我国的西气东输、陕京管道和新案油气田等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针对完整的钢质环氧套筒,包括一个其上具有排气孔的筒形体,该筒形体由两个箍体半环围成,且通过连接螺栓形成箍体半环之间的螺栓连接关系。各箍体半环的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连接螺栓的条状法兰(或称之为连接支耳)。钢质环氧套筒在具体运用时,由于外侧还需要设置用于包裹钢质环氧套筒的外层,以上外层一般包括内侧缠绕的弹性胶带以及外侧缠绕的聚丙烯胶带,所述外层作为钢制环氧套筒侧面的防腐层,以上条状法兰位置即为钢质环氧套筒上的形状不规则位置,在进行所述外层设置时,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提出钢质环氧套筒在具体运用时,由于外侧还需要设置用于包裹钢质环氧套筒的外层,以上条状法兰位置即为钢质环氧套筒上的形状不规则位置,在进行所述外层设置时,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所述法兰盘填充装置可实现:在设置所述外层时,用于规整条状法兰位置填充物的形状和约束填充物相对于条状法兰的相对位置关系,以保证后续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通过以下技术要点来解决问题: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包括呈条状的上挡板及下挡板,还包括侧挡板,所述上挡板及下挡板均有两块;
所述上挡板用于:其中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左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右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且上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的长度方向,上挡板的下端与对应条状法兰的自由侧相贴;
所述下挡板用于:其中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左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右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且下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的长度方向,下挡板的下侧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侧壁相接,下挡板的上侧与对应条状法兰的自由侧下端之间均具有填充料灌入间隙;
所述侧挡板用于安装在钢质环氧套筒各侧条状法兰的端部:
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其上条状法兰及对应上挡板和侧挡板,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条状法兰的顶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箍体半环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槽面、上挡板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对应下挡板和侧挡板,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下挡板的表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其中一侧的槽面、箍体半环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采用本方案,旨在实现或解决:在设置所述外层时,首先通过如为环氧树脂灌封胶、环氧植筋胶等的填充物,填补对条状法兰周围空间进行填补,填补完成后,相较于未填补的情况,用于承载所述外层(如通过绕带方式形成所述外层),用于承载所述外层的边界形状无突变或突变更小,以获得更高的外层设置效率或质量。而要填补如相应螺栓与条状法兰、箍体半环侧面之间的间隙,需要采用流动性较好且在一定时间后能够固化的材料,故需要填充物在填充初期需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现有钢质环氧套筒的结构设计是不能约束填充物流动的。
本方案提供的法兰盘填充装置,通过所述上挡板、下挡板、侧挡板,可在现有钢质环氧套筒条状法兰位置形成四个容纳槽:各侧均有两个,且各侧中,其中一个位于条状法兰的上侧,另一个位于条状法兰的下侧,这样,如针对位于条状法兰上侧的容纳槽,可通过容纳槽上方的开口,向容纳槽中灌注填充料,以上容纳槽的边缘形成了用于约束填充料流动边界,这样,在容纳槽中填充料未固化之前或未固化到一定程度之前,通过所述容纳槽对填充料的约束,能够使得填充料被约束在所述容纳槽中,同时由于上挡板的下端与上方条状法兰上表面自由侧相贴,故用于实现条状法兰相连的高强度螺栓亦位于其内,这样,不仅能够通过填充料可靠的填充高强度螺栓周围的间隙,同时可使得填充料最后被约束为规整的形状;针对位于条状法兰下侧的容纳槽,从上述灌入间隙灌入填充料,亦可通过下侧的容纳槽,使得在条状法兰下端形成形状规整的固化体,以上固化体可使得钢质环氧套筒的外壁局部被固化体包裹后,在设置所述外层时,用于承载所述外层的表面更为光滑或形状更为规则,不仅可提高外层设置质量,同时由于对填充料进行了强制约束,故进行填充料灌装并等待即可,由于避免了填充料一边灌注一边跌落的情况,可有效提高外层施工效率。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条状法兰用于与箍体半环相接的一侧即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的对侧即为自由侧。
作为所述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针对钢质环氧套筒,需要设置四个容纳槽,而各容纳槽的端部均需要利用侧挡边形成容纳槽的边界,作为所述侧挡板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侧挡板均为平板,且侧挡板的数量为8块,各条状法兰的端部均匹配一块独立的侧挡板。
所述侧挡板均为平板,且侧挡板的数量为4块,相互配合的两组条状法兰中,各端均设置一块侧挡板,各侧挡板为钢质环氧套筒各侧上方的容纳槽和下方容纳槽共用。采用本方案,可通过侧挡板约束处于钢质环氧套筒同侧的上挡板与下挡板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样,在上挡板、下挡板、侧挡板各自均不与箍体半环、条状法兰连接的情况下,即能实现本填充装置的安装就位。本方案旨在解决填充装置的固定可靠性问题:如前期固定填充装置,如采用粘接,存在粘接质量不一定满足要求且后续拆除麻烦的问题,如采用焊接,存在动火涉及安全问题且后期拆卸填充装置麻烦的问题,如通过螺栓连接、卡接等,填充装置结构设计需要更复杂、需要在现有钢质环氧套筒上加工连接工位、需要其他工装等。采用本方案,可完全避免使用以上方法。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下挡板的安装,下挡板的下端需要与箍体半环的侧面相接,若在下挡板的宽度方向上下挡板为直板,相对于水平面,若下挡板与水平面夹角较小,此时填充料所得到的固化体与箍体半环、条状法兰相接位置形状突变情况严重,若夹角较大,此时下方的容纳槽在竖直方向覆盖区域大,所需填充料多,针对以上问题,设置为:所述下挡板上设置有一条折线,且所述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挡板的长度方向。在具体运用时,设置为:在下挡板的下端与箍体半环相贴合后,在条状法兰的宽度方向,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上端的间距连线的下方,此情况下,通过下挡板的形变约束最终能够得到的固化体形变,不仅解决了以上形状突变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容纳槽在竖直方向上覆盖区域大的问题。
为实现能够对下方容纳槽的上端进行封堵,以约束下方容纳槽中能够形成的固化体上端的位置,设置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灌入间隙的局部。优选的,盖板为独立的板材即可,这样,在下方容纳槽中所需填充料较多时,不覆盖所述盖板,在下方容纳槽灌装填充料即将完成时,将盖板夹持在下挡板与条状法兰的自由端之间,使得以前的灌入间隙被盖板覆盖为一个灌入孔即可。优选的,设置为所述盖板呈直条状,且盖板的截面呈三角形,这样,所述三角形各边所在的面中,其中一个面用于与条状法兰配合,另一个面用于与下挡板配合,最后一个面用于约束固化体最终的形状,如约束为:下方条状法兰下侧得到的固化体上端外侧具有转角,以上转角的外侧起始于条状法兰的自由侧下端朝向箍体半环的中部延伸,这样,可改善条状法兰侧面位置所形成的外层承载面的形状突变。
本方案还公开了一种钢质环氧套筒,包括两个箍体半环,各箍体半环的侧面均设置有条状法兰,还包括如上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
两块上挡板中:其中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左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右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且上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的长度方向,上挡板的下端与对应条状法兰的自由侧相贴;
两块下挡板中:其中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左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右侧的条状法兰自由侧配合,且下挡板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的长度方向,下挡板的下侧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侧壁相接,下挡板的上侧与对应条状法兰的自由侧下端之间均具有填充料灌入间隙;
所述侧挡板安装在钢质环氧套筒各侧条状法兰的端部:
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其上条状法兰及对应上挡板和侧挡板,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条状法兰的顶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箍体半环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槽面、上挡板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对应下挡板和侧挡板,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下挡板的表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其中一侧的槽面、箍体半环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本方案提供的钢质环氧套筒不仅包括现有的箍体半环、条状法兰,同时包括所述填充装置,如上所述,本方案提供的钢质环氧套筒在设置外层时,不仅利于外层设置质量,同时利于外层设置效率。
作为所述钢质环氧套筒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作为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在钢质环氧套筒上的具体连接方式,设置为:所述上挡板的下端与上方条状法兰的上侧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的下端与下方箍体半环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侧挡板为四块,各上挡板的上侧均朝向箍体半环的中部倾斜,各上挡板的内侧均与对应条状法兰上端自由侧相接触;
相互配合的两组条状法兰中,各端均设置一块侧挡板,各侧挡板为钢质环氧套筒各侧上方的容纳槽和下方容纳槽共用;
箍体半环任意一侧的任意侧挡板均为: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上挡板和下挡板螺栓连接。采用本方案,通过所述上挡板,即可将填充装置整体挂在钢质环氧套筒上,这样,可避免如上所述的粘接、焊接、卡接、螺栓连接等。
为实现填充装置各部件的相对位置调整,以提高填充装置的配合精度,设置为:用于实现所述螺栓连接的一组螺栓孔均包括:位于上挡板或下挡板上的内螺纹孔、位于侧挡板上的条形孔。
所述下挡板上设置有一条折线,且所述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挡板的长度方向;
在下挡板的下端与箍体半环相贴合后,在条状法兰的宽度方向,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上端的间距连线的下方。如上所述,本方案即旨在解决下挡板在竖直方向覆盖范围问题和所形成固化体能够提供的外层承载面形变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方案,旨在实现或解决:在设置所述外层时,首先通过填充物填补对条状法兰周围空间进行填补,填补完成后,相较于未填补的情况,用于承载所述外层(如通过绕带方式形成所述外层),用于承载所述外层的边界形状无突变或突变更小,以获得更高的外层设置效率或质量。而要填补如相应螺栓与条状法兰、箍体半环侧面之间的间隙,需要采用流动性较好且在一定时间后能够固化的材料,故需要填充物在填充初期需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现有钢质环氧套筒的结构设计是不能约束填充物流动的。
本方案提供的法兰盘填充装置及钢质环氧套筒,通过所述上挡板、下挡板、侧挡板,可在现有钢质环氧套筒条状法兰位置形成四个容纳槽:各侧均有两个,且各侧中,其中一个位于条状法兰的上侧,另一个位于条状法兰的下侧,这样,如针对位于条状法兰上侧的容纳槽,可通过容纳槽上方的开口,向容纳槽中灌注填充料,以上容纳槽的边缘形成了用于约束填充料流动边界,这样,在容纳槽中填充料未固化之前或未固化到一定程度之前,通过所述容纳槽对填充料的约束,能够使得填充料被约束在所述容纳槽中,同时由于上挡板的下端与上方条状法兰上表面自由侧相贴,故用于实现条状法兰相连的高强度螺栓亦位于其内,这样,不仅能够通过填充料可靠的填充高强度螺栓周围的间隙,同时可使得填充料最后被约束为规整的形状;针对位于条状法兰下侧的容纳槽,从上述灌入间隙灌入填充料,亦可通过下侧的容纳槽,使得在条状法兰下端形成形状规整的固化体,以上固化体可使得钢质环氧套筒的外壁局部被固化体包裹后,在设置所述外层时,用于承载所述外层的表面更为光滑或形状更为规则,不仅可提高外层设置质量,同时由于对填充料进行了强制约束,故进行填充料灌装并等待即可,这样,可有效提高外层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一个具体运用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该局部示意图为钢质环氧套筒与管道形成的配合体的局部主视图,图1逆时针旋转了90°;
图2为图1沿着所示的B-B方向得到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述配合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分别为:1、箍体半环,2、条状法兰,3、上挡板,4、下挡板,5、侧挡板,6、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包括呈条状的上挡板3及下挡板4,还包括侧挡板,所述上挡板3及下挡板4均有两块;
所述上挡板3用于:其中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上挡板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上挡板3的下端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相贴;
所述下挡板4用于:其中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下挡板4的下侧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侧壁相接,下挡板4的上侧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下端之间均具有填充料灌入间隙;
所述侧挡板用于安装在钢质环氧套筒各侧条状法兰2的端部:
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其上条状法兰2及对应上挡板3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条状法兰2的顶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槽面、上挡板3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对应下挡板4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下挡板4的表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其中一侧的槽面、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采用本方案,旨在实现或解决:在设置所述外层时,首先通过填充物填补对条状法兰2周围空间进行填补,填补完成后,相较于未填补的情况,用于承载所述外层(如通过绕带方式形成所述外层),用于承载所述外层的边界形状无突变或突变更小,以获得更高的外层设置效率或质量。而要填补如相应螺栓与条状法兰2、箍体半环1侧面之间的间隙,需要采用流动性较好且在一定时间后能够固化的材料,故需要填充物在填充初期需要具有较好的流动性,而现有钢质环氧套筒的结构设计是不能约束填充物流动的。
本方案提供的法兰盘填充装置,通过所述上挡板3、下挡板4、侧挡板5,可在现有钢质环氧套筒条状法兰2位置形成四个容纳槽:各侧均有两个,且各侧中,其中一个位于条状法兰2的上侧,另一个位于条状法兰2的下侧,这样,如针对位于条状法兰2上侧的容纳槽,可通过容纳槽上方的开口,向容纳槽中灌注填充料,以上容纳槽的边缘形成了用于约束填充料流动边界,这样,在容纳槽中填充料未固化之前或未固化到一定程度之前,通过所述容纳槽对填充料的约束,能够使得填充料被约束在所述容纳槽中,同时由于上挡板3的下端与上方条状法兰2上表面自由侧相贴,故用于实现条状法兰2相连的高强度螺栓亦位于其内,这样,不仅能够通过填充料可靠的填充高强度螺栓周围的间隙,同时可使得填充料最后被约束为规整的形状;针对位于条状法兰2下侧的容纳槽,从上述灌入间隙灌入填充料,亦可通过下侧的容纳槽,使得在条状法兰2下端形成形状规整的固化体,以上固化体可使得钢质环氧套筒的外壁局部被固化体包裹后,在设置所述外层时,用于承载所述外层的表面更为光滑或形状更为规则,不仅可提高外层设置质量,同时由于对填充料进行了强制约束,故进行填充料灌装并等待即可,这样,可有效提高外层施工效率。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述条状法兰2用于与箍体半环1相接的一侧即为连接侧,所述连接侧的对侧即为自由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如上所述,针对钢质环氧套筒,需要设置四个容纳槽,而各容纳槽的端部均需要利用侧挡边形成容纳槽的边界,作为所述侧挡板5的具体实现形式,所述侧挡板5均为平板,且侧挡板5的数量为8块,各条状法兰2的端部均匹配一块独立的侧挡板5。
所述侧挡板5均为平板,且侧挡板5的数量为4块,相互配合的两组条状法兰2中,各端均设置一块侧挡板5,各侧挡板5为钢质环氧套筒各侧上方的容纳槽和下方容纳槽共用。采用本方案,可通过侧挡板5约束处于钢质环氧套筒同侧的上挡板3与下挡板4的相对位置关系,这样,在上挡板3、下挡板4、侧挡板5各自均不与箍体半环1、条状法兰2连接的情况下,即能实现本填充装置的安装就位。本方案旨在解决填充装置的固定可靠性问题:如前期固定填充装置,如采用粘接,存在粘接质量不一定满足要求且后续拆除麻烦的问题,如采用焊接,存在动火涉及安全问题且后期拆卸填充装置麻烦的问题,如通过螺栓连接、卡接等,填充装置结构设计需要更复杂、需要在现有钢质环氧套筒上加工连接工位、需要其他工装等。采用本方案,可完全避免使用以上方法。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针对下挡板4的安装,下挡板4的下端需要与箍体半环1的侧面相接,若在下挡板4的宽度方向上下挡板4为直板,相对于水平面,若下挡板4与水平面夹角较小,此时填充料所得到的固化体与箍体半环1、条状法兰2相接位置形状突变情况严重,若夹角较大,此时下方的容纳槽在竖直方向覆盖区域大,所需填充料多,针对以上问题,设置为:所述下挡板4上设置有一条折线,且所述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在具体运用时,设置为:在下挡板4的下端与箍体半环1相贴合后,在条状法兰2的宽度方向,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4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4上端的间距连线的下方,此情况下,通过下挡板4的形变约束最终能够得到的固化体形变,不仅解决了以上形状突变大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容纳槽在竖直方向上覆盖区域大的问题。
为实现能够对下方容纳槽的上端进行封堵,以约束下方容纳槽中能够形成的固化体上端的位置,设置为: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灌入间隙的局部。优选的,盖板为独立的板材即可,这样,在下方容纳槽中所需填充料较多时,不覆盖所述盖板,在下方容纳槽灌装填充料即将完成时,将盖板夹持在下挡板4与条状法兰2的自由端之间,使得以前的灌入间隙被盖板覆盖为一个灌入孔即可。优选的,设置为所述盖板呈直条状,且盖板的截面呈三角形,这样,所述三角形各边所在的面中,其中一个面用于与条状法兰2配合,另一个面用于与下挡板4配合,最后一个面用于约束固化体最终的形状,如约束为:下方条状法兰2下侧得到的固化体上端外侧具有转角,以上转角的外侧起始于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下端朝向箍体半环1的中部延伸,这样,可改善条状法兰2侧面位置所形成的外层承载面的形状突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质环氧套筒,包括两个箍体半环1,各箍体半环1的侧面均设置有条状法兰2,还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
两块上挡板3中:其中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上挡板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上挡板3的下端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相贴;
两块下挡板4中:其中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下挡板4的下侧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侧壁相接,下挡板4的上侧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下端之间均具有填充料灌入间隙;
所述侧挡板安装在钢质环氧套筒各侧条状法兰2的端部:
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其上条状法兰2及对应上挡板3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条状法兰2的顶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槽面、上挡板3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对应下挡板4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下挡板4的表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其中一侧的槽面、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本方案提供的钢质环氧套筒不仅包括现有的箍体半环1、条状法兰2,同时包括所述填充装置,如上所述,本方案提供的钢质环氧套筒在设置外层时,不仅利于外层设置质量,同时利于外层设置效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所述钢质环氧套筒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作为所述上挡板3和下挡板4在钢质环氧套筒上的具体连接方式,设置为:所述上挡板3的下端与上方条状法兰2的上侧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4的下端与下方箍体半环1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侧挡板5为四块,各上挡板3的上侧均朝向箍体半环1的中部倾斜,各上挡板3的内侧均与对应条状法兰2上端自由侧相接触;
相互配合的两组条状法兰2中,各端均设置一块侧挡板5,各侧挡板5为钢质环氧套筒各侧上方的容纳槽和下方容纳槽共用;
箍体半环1任意一侧的任意侧挡板5均为: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上挡板3和下挡板4螺栓连接。采用本方案,通过所述上挡板3,即可将填充装置整体挂在钢质环氧套筒上,这样,可避免如上所述的粘接、焊接、卡接、螺栓连接等。
为实现填充装置各部件的相对位置调整,以提高填充装置的配合精度,设置为:用于实现所述螺栓连接的一组螺栓孔均包括:位于上挡板3或下挡板4上的内螺纹孔、位于侧挡板5上的条形孔。
所述下挡板4上设置有一条折线,且所述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
在下挡板4的下端与箍体半环1相贴合后,在条状法兰2的宽度方向,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4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4上端的间距连线的下方。如上所述,本方案即旨在解决下挡板4在竖直方向覆盖范围问题和所形成固化体能够提供的外层承载面形变问题。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条状的上挡板(3)及下挡板(4),还包括侧挡板(5),所述上挡板(3)及下挡板(4)均有两块;
所述上挡板(3)用于:其中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上挡板(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上挡板(3)的下端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相贴;
所述下挡板(4)用于:其中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下挡板(4)的下侧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侧壁相接,下挡板(4)的上侧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下端之间均具有填充料灌入间隙;
所述侧挡板(5)用于安装在钢质环氧套筒各侧条状法兰(2)的端部:
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其上条状法兰(2)及对应上挡板(3)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条状法兰(2)的顶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槽面、上挡板(3)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对应下挡板(4)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下挡板(4)的表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其中一侧的槽面、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5)均为平板,且侧挡板(5)的数量为8块,各条状法兰(2)的端部均匹配一块独立的侧挡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5)均为平板,且侧挡板(5)的数量为4块,相互配合的两组条状法兰(2)中,各端均设置一块侧挡板(5),各侧挡板(5)为钢质环氧套筒各侧上方的容纳槽和下方容纳槽共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4)上设置有一条折线,且所述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用于覆盖所述灌入间隙的局部。
6.钢质环氧套筒,包括两个箍体半环(1),各箍体半环(1)的侧面均设置有条状法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阀兰盘填充装置;
两块上挡板(3)中:其中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上挡板(3)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上挡板(3)的下端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相贴;
两块下挡板(4)中:其中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左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另一块与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右侧的条状法兰(2)自由侧配合,且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条状法兰(2)的长度方向,下挡板(4)的下侧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侧壁相接,下挡板(4)的上侧与对应条状法兰(2)的自由侧下端之间均具有填充料灌入间隙;
所述侧挡板(5)安装在钢质环氧套筒各侧条状法兰(2)的端部:
处于上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其上条状法兰(2)及对应上挡板(3)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条状法兰(2)的顶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一侧的槽面、上挡板(3)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处于下方的钢质环氧套筒箍体半环(1)各侧中,通过其侧面、对应下挡板(4)和侧挡板(5),形成用于容纳填充物的容纳槽,下挡板(4)的表面作为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和其中一侧的槽面、箍体半环(1)的外侧面作为所述容纳槽另一侧的槽面、所述侧挡板(5)内侧作为所述容纳槽端部的槽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挡板(3)的下端与上方条状法兰(2)的上侧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挡板(4)的下端与下方箍体半环(1)的侧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5)为四块,各上挡板(3)的上侧均朝向箍体半环(1)的中部倾斜,各上挡板(3)的内侧均与对应条状法兰(2)上端自由侧相接触;
相互配合的两组条状法兰(2)中,各端均设置一块侧挡板(5),各侧挡板(5)为钢质环氧套筒各侧上方的容纳槽和下方容纳槽共用;
箍体半环(1)任意一侧的任意侧挡板(5)均为:均通过螺栓分别与上挡板(3)和下挡板(4)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所述螺栓连接的一组螺栓孔均包括:位于上挡板(3)或下挡板(4)上的内螺纹孔、位于侧挡板(5)上的条形孔。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质环氧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挡板(4)上设置有一条折线,且所述折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下挡板(4)的长度方向;
在下挡板(4)的下端与箍体半环(1)相贴合后,在条状法兰(2)的宽度方向,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4)的上端之间,且所述折线位于贴合点与下挡板(4)上端的间距连线的下方。
CN201920624167.3U 2019-04-30 2019-04-30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Active CN210153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4167.3U CN210153408U (zh) 2019-04-30 2019-04-30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4167.3U CN210153408U (zh) 2019-04-30 2019-04-30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53408U true CN210153408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5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4167.3U Active CN210153408U (zh) 2019-04-30 2019-04-30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534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66076A (zh) 一种装配式全接触蜂窝浮盘
CN107435548A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53408U (zh) 钢质环氧套筒及其阀兰盘填充装置
CN104405973B (zh) 法兰钢塑复合管调节短管
CN207090134U (zh) 装配式全接触蜂窝浮盘
CN205118458U (zh) 一种船用玻璃钢管道通舱件
CN107152548A (zh) 一种工业管道防锈阀门
CN202213886U (zh) 一种大型金属容器
CN201326870Y (zh) 运行压力管道止漏罩
HRP20030266A2 (en) Method of reinforcing an existing metal structure, method of reinforcing pipes and method of addition of spur lines to pipelines
CN210461989U (zh) 一种新型钛纳米防腐油管
CN215973156U (zh) 一种不锈钢全接液式内浮顶
CN201263965Y (zh) 湿法脱硫净烟道非金属补偿器
CN216046001U (zh) 一种新型稳定可靠的阀门连接体
CN211237915U (zh) 一种变压器箱沿的全密封焊接结构
CN207033473U (zh) 一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结构
CN105179873A (zh) 一种管道长出物泄漏修补罩
CN111186641A (zh) 一种全焊接全铝质蜂巢式内浮盘
CN201988379U (zh) 钛钢或锆钢复合板筒体贴条焊缝防泄漏双层保护结构
CN207455023U (zh) 一种双法兰弯管
CN104555147A (zh) 一种用复合材料对浮顶罐修补的方法
CN219407759U (zh) 一种铁路罐车用应急堵漏装置
CN219912244U (zh) 一种基于舷外板双层复合式舷外管的防腐装置
CN220706692U (zh) 一种高性能耐腐蚀的连接法兰
CN205101772U (zh) 一种管道长出物泄漏修补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