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9483U - 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滑板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9483U
CN210149483U CN201920980531.XU CN201920980531U CN210149483U CN 210149483 U CN210149483 U CN 210149483U CN 201920980531 U CN201920980531 U CN 201920980531U CN 210149483 U CN210149483 U CN 210149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scooter
assembled
piec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8053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8053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49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9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9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滑板车,包括车身、车头、前轮、后轮、收折机构、前叉座、后避震机构、油压避震器及避震胶套。收折机构的第一端与车身的前端装配连接,车头的下端呈可转动地向下穿过收折机构的第二端并与前叉座装配连接,后避震机构包含装配于车身之后端的上关节及与上关节铰接的下关节,油压避震器分别位于前轮的左右两侧外,油压避震器的下端与前轮装配连接,油压避震器的上端与前叉座装配连接,避震胶套内套装有连接固定件,连接固定件装配于上关节和下关节,避震胶套还抵接于上关节和下关节中的一者与连接固定件之间,以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的缓冲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滑板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器材,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消费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而滑板车就是诸多消费品中的一种。
众所周知,滑板车是一种具有锻炼身体及代步休闲等功能的运动用品,故使得滑板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青睐。其中,对于滑板车来说,按照动力的来源可以分为电动类及非电动类。而电动类有电动滑板车及电动脚踏车。无论是电动类或非电动类的滑板车来说,其都具有可折叠的功能,以满足使用者在不需使用时其具有可折叠的要求,从而便于人们收藏或携带滑板车,因此,滑板车越来越普及。
其中,对于滑板车来说,其包括车头、车身、前轮、后轮、前收折机构及后避震机构,车头与前轮之间装配有弹簧叉,后轮通过后避震机构与车身的后端装配连接,车头通过前收折机构与车身的前端装配连接;而后避震机构也是通过弹簧来避震,故使得现有的滑板车的避震效果差,降低使用者的体验感。
因此,急需要一种避震效果好以提高体验感的滑板车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震效果好以提高体验感的滑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包括车身、车头、前轮、后轮、收折机构、前叉座、后避震机构、油压避震器及避震胶套。所述收折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身的前端装配连接,所述车头的下端呈可转动地向下穿过所述收折机构的第二端并与所述前叉座装配连接,所述后避震机构包含装配于所述车身之后端的上关节及与所述上关节铰接的下关节;所述油压避震器分别位于所述前轮的左右两侧外,所述油压避震器的下端与所述前轮装配连接,所述油压避震器的上端与所述前叉座装配连接,所述避震胶套内套装有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装配于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所述避震胶套还抵接于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中的一者与所述连接固定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下关节包含第一座板及由所述第一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的左悬臂和右悬臂,所述上关节包含第二座板、位于所述第二座板之左侧的上左侧臂及位于所述第二座板之右侧的上右侧臂,所述第一座板与第二座板沿所述滑板车的上下方向层叠,一铰接轴沿所述滑板车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铰接轴的左端装配于所述左悬臂和上左侧臂,所述铰接轴的右端装配于所述右悬臂和上右侧臂,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之间,所述后轮还装配于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上,所述连接固定件沿所述滑板车的上下方向布置,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下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座板及第二座板,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上端与所述避震胶套的上端抵接,所述避震胶套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座板或第二座板抵接。
较佳地,所述连接固定件包含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套装于所述避震胶套内,所述螺栓的下端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再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避震胶套的上端与所述螺栓的上端抵接。
较佳地,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还包括座椅、座杆、伸缩杆、快拆手柄及缓冲避震组件,所述座杆的下端安装于所述车身的中部,所述缓冲避震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座椅的底部装配连接,所述缓冲避震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装配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座杆内,所述快拆手柄装配于所述座杆的上端并选择性地锁定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座杆的相对滑移。
较佳地,所述收折机构包含卡合件、弹性件、释卡操作件、用于与所述车头装配连接的第一关节、用于与所述车身之前端装配连接的第二关节及穿置于所述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上的安装轴,所述第一关节在绕所述安装轴相对所述第二关节枢转的过程中至少相对所述第二关节具有一展开位置和一收折位置,所述第二关节的外缘开设有匹配所述展开位置的展开卡槽及匹配所述收折位置的收折卡槽,所述展开卡槽及收折卡槽二者的槽口使所述第二关节的外缘断节布置,所述释卡操作件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滑设于所述第一关节,所述卡合件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位于所述释卡操作件与所述安装轴之间,所述卡合件还与所述释卡操作件连动布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卡合件和释卡操作件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关节之间,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卡合件连动所述释卡操作件一起滑向所述第二关节的趋势,所述卡合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入与所述卡合件对齐的展开卡槽或收折卡槽内,所述第二关节位于所述展开卡槽与所述收折卡槽之间的外缘为弧形。
较佳地,所述第二关节位于所述展开卡槽与所述收折卡槽之间的外缘为弧心位于所述安装轴之轴心线上的外凸弧形,所述弹性件还套装于所述释卡操作件上。
较佳地,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锁合件、弹性复位件、释锁操作件及连杆,所述连杆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连杆具有伸出所述安装轴并邻近所述展开卡槽的第一端和伸出所述安装轴并远离所述展开卡槽的第二端,所述锁合件安装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释锁操作件安装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锁合件及连杆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关节之间,所述第一关节具有匹配所述锁合件的配锁部,所述锁合件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展开卡槽相对齐时与所述配锁部相对齐,所述弹性复位件恒具有驱使所述锁合件滑移至与所述配锁部相锁合的趋势。
较佳地,所述释锁操作件的端部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且所述释锁操作件的端部具有凸轮结构,所述安装轴具有与所述凸轮结构配合的平台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一关节包含两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相隔开布置的第一关节片、将两所述第一关节片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及位于两所述第一关节片之间的安装块,所述释卡操作件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安装块上,每个所述第一关节片开设有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布置的滑移长孔,所述卡合件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穿置于所述滑移长孔内。
较佳地,所述第二关节包含两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相隔开的第二关节片及将两所述第二关节片连接在一起的连固结构,两所述第一关节片嵌接于两所述第二关节片之间,所述安装轴穿置于所述第一关节片及第二关节片处,所述展开卡槽分别位于每个所述第二关节片上,所述收折卡槽分别位于每个所述第二关节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还包括油压避震器及避震胶套,油压避震器分别位于前轮的左右两侧外,油压避震器的下端与前轮装配连接,油压避震器的上端与前叉座装配连接,避震胶套内套装有连接固定件,连接固定件装配于上关节和下关节以使避震胶套抵接于上关节及下关节中的一者与连接固定件之间,因此,由油压避震器对滑板车提供前避震效果,而避震胶套为滑板车提供后避震效果,故在油压避震器和避震胶套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的避震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在主视方向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中的收折机构在第一关节处于展开位置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收折机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中的收折机构在第一关节处于展开位置且在主视方向的平面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中的收折机构在第一关节处于收折位置且在主视方向的平面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中的后避震机构与避震胶套装配在一起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箭头A所指方向投影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6及图7,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100包括车身20、车头30、前轮40、后轮50、收折机构10、前叉座60、后避震机构70、油压避震器80及避震胶套90。收折机构10的第一端与车身20的前端装配连接,车头30的下端呈可转动地向下穿过收折机构10的第二端并与前叉座60装配连接,由车头30带动前叉座60一起转相对收折机构10旋转,而借助收折机构10实现车头30与车身20之间相对展收操作。后避震机构70包含装配于车身20之后端的上关节71及与上关节71铰接的下关节72,以使得上关节71与下关节72之间相对收折。油压避震器80分别位于前轮40的左右两侧外,油压避震器80的下端与前轮40装配连接,油压避震器80的上端与前叉座60装配连接,避震胶套90内套装有连接固定件91,连接固定件91装配于上关节71和下关节72,避震胶套90还抵接于上关节71和下关节72中的一者与连接固定件91之间,使得上关节71与下关节72之间相对枢摆时,会压缩避震胶套90而获得避震效果。具体地,下关节72包含第一座板721及由第一座板721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的左悬臂722和右悬臂723,上关节71包含第二座板711、位于第二座板711之左侧的上左侧臂712及位于第二座板711之右侧的上右侧臂713,第一座板721与第二座板711沿滑板车100的上下方向层叠,较优的是,第二座板711层叠于第一座板721上方,使得上关节71位于由第一座板721、左悬臂722和右悬臂723三者围成的空间74内;一铰接轴73沿滑板车100的左右方向布置,铰接轴73的左端装配于左悬臂722和上左侧臂712,铰接轴73的右端装配于右悬臂723和上右侧臂713,以使得上关节71与下关节72之间的铰接更可靠;后轮50位于左悬臂722和右悬臂723之间,后轮50还装配于左悬臂722和右悬臂723上,连接固定件91沿滑板车100的上下方向布置,连接固定件91的下端装配于第一座板721及第二座板711,连接固定件91的上端与避震胶套90的上端抵接,避震胶套90的下端与第二座板711抵接,以在上关节71与下关节72之间相对枢摆过程中通过压缩避震胶套90而提供更好的缓冲效果;较优的是,避震胶套90沿滑板车100的左右方向呈一左一右布置,但不限于此。举例而言,连接固定件91包含螺栓911及螺母912,螺栓911套装于避震胶套90内,螺栓911的下端向下穿过第一座板721和第二座板711再与螺母912螺纹连接,避震胶套90的上端与螺栓911的上端抵接,避震胶套90的下端与第二座板711抵接,以使得避震胶套90可靠地抵接于螺栓911的上端与第二座板711之间,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当第一座板721叠设于第二座板711上方,此时的避震胶套90可靠地抵接于螺栓911的上端与第一座板721之间,故不限于此。为便于使用者乘座及拆装,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100还包括座椅21、座杆22、伸缩杆23、快拆手柄24及缓冲避震组件25,座杆22的下端安装于车身20的中部,缓冲避震组件25的上端与座椅21的底部装配连接,以借助缓冲避震组件25,使得座椅21能沿滑板车100的上下方向进行缓冲避震,较优的是,座椅21还与缓冲避震组件25的上端枢接,以使得座椅21能相对缓冲避震组件25进行展收操作,具体地,当座椅21收折时,此时的座椅21沿图1中座椅21的旁边箭头所指的方向收折,从而便于收藏、运输及携带,但不限于此;缓冲避震组件25的下端与伸缩杆23的上端装配连接,伸缩杆23的下端滑动地套装于座杆22内,用于调节座椅21的位置;快拆手柄24装配于座杆22的上端并选择性地锁定伸缩杆23与座杆22的相对滑移,以允许座椅21从车身20上拆卸,但不限于此;另,前叉座60的装配有照明前灯31,但不限于此。
如图2及图3所示,收折机构10包括卡合件14、弹性件15、释卡操作件16、用于与车头30装配连接的第一关节11、用于与车身20之前端装配连接的第二关节12及穿置于第一关节11和第二关节12上的安装轴13。第一关节11在绕安装轴13相对第二关节12枢转的过程中至少相对第二关节12具有如图4所示的展开位置和如图5所示的收折位置,使得第一关节11相对第二关节12枢转而实现第一关节11于展开位置与收折位置之间的切换;第二关节12的外缘12a开设有匹配展开位置的展开卡槽121及匹配收折位置的收折卡槽122,展开卡槽121及收折卡槽122二者的槽口使第二关节12的外缘12a断节布置,即该外缘12a不是连续延伸,而是因槽口的存在而被隔断;释卡操作件16沿安装轴13的径向滑设于第一关节11,使得释卡操作件16能相对第一关节11滑移,较优的是,释卡操作件16为螺钉结构,以便于释卡操作件16与卡合件14的装配,但不限于此;卡合件14沿安装轴13的径向位于释卡操作件16与安装轴13之间,状态见图3所示,卡合件14还与释卡操作件16连动布置,以使得两者中的一者滑移时就会连同另一者滑移,较优的是,卡合件14为销轴结构,一方面简化卡合件14的结构,另一方面确保卡合的可靠性,但不限于此;弹性件15设于卡合件14与第一关节11之间,弹性件15恒具有驱使卡合件14连动释卡操作件16一起滑向第二关节12的趋势,用于使得卡合件14一直保持与第二关节12的边缘12a相抵接状态,或者,用于使得卡合件14自动滑入第二关节12的展开卡槽121和收折卡槽122内;卡合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滑入与卡合件14对齐的展开卡槽121或收折卡槽122内,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为弧形12b,较优的是,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为弧心位于安装轴13之轴心线上的外凸弧形,以使得卡合件14在第一关节11于如图4所示的展开位置与如图5所示的收折位置之间切换时能更顺畅地沿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滑移,进一步提高操作便捷性,但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弹性件15还可以设于释卡操作件16与第一关节11之间,一样能实现卡合件14恒滑向第二关节12的趋势,但不以此为限。
其中,由于释卡操作件16沿安装轴13的径向滑设于第一关节11,卡合件14沿安装轴13的径向位于释卡操作件16与安装轴13之间,卡合件14还与释卡操作件16连动布置,弹性件15设于卡合件14和释卡操作件16中的一者与第一关节11之间,弹性件15恒具有驱使卡合件14连动释卡操作件16一起滑向第二关节12的趋势,故在第一关节11绕安装轴13相对第二关节12枢转过程中,会使得卡合件14选择性地与展开卡槽121或收折卡槽122对齐,卡合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自动地滑入与卡合件14对齐的展开卡槽121或收折卡槽122内,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为弧形12b;故在操作人员通过释卡操作件16使卡合件14滑出展开卡槽121及收折卡槽122中的一者,并使第一关节11绕安装轴13往使卡合件14与展出卡槽121及收折卡槽122中的另一者对齐方向切换时,此时的弹性件15使得卡合件14保持与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相抵接的状态,由于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为弧形12b,故在第一关节11绕安装轴13往使卡合件14与展出卡槽121及收折卡槽122中的另一者对齐方向切换过程中使得卡合件14沿第二关节12位于展开卡槽121与收折卡槽122之间的外缘顺畅滑移,从而使卡合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自动地滑入展出卡槽121及收折卡槽122中的另一者内,因而使得收折机构100的操作便捷。
如图3所示,弹性件15还套装于释卡操作件16上,由释卡操作件16对弹性件15的弹性变形提供导向,从而使得弹性件15提供可靠的弹性复位力;举例而言,弹性件15选择为压缩弹簧,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而选择为拉伸弹簧,故不以此为限。
如图2至图4所示,为增强第一关节11于展开位置时与第二关节12之间稳固性,收折机构10还包括锁合件17、弹性复位件18、释锁操作件19及连杆12c。连杆12c沿安装轴13的径向呈滑动地穿置于安装轴13上,使得连杆12c能在安装轴13上滑移;连杆12c具有伸出安装轴13并邻近展开卡槽121的第一端和伸出安装轴13并远离展开卡槽121的第二端,锁合件17安装于连杆12c的第二端,释锁操作件19安装于连杆12c的第一端,弹性复位件18设于锁合件17与第二关节12之间,第一关节11具有匹配锁合件17的配锁部111,锁合件17在卡合件14与展开卡槽121相对齐时与配锁部111相对齐,弹性复位件18恒具有驱使锁合件17滑移至与配锁部111相锁合的趋势;因此,借助锁合件17与配锁部111的锁合,以及卡合件14与展开卡槽121的卡合,增加第一关节11与第二关节12之间的锁合处,因而达到提高第一关节11于展开位置时与第二关节12的稳固性。具体地,释锁操作件19的端部与连杆12c的第一端铰接,且释锁操作件19的端部具有凸轮结构191,安装轴13具有与凸轮结构191配合的平台结构131,见图3所示,以在释锁操作件19相对连杆12c做枢摆过程中,带动凸轮结构191在安装轴13的平台结构131上滚动,从而达到拉动连杆12c在安装轴13上滑移,因而带动锁合件17滑移或滑离与配合部111锁合的位置,达到简化释锁操作过程。更具体地,第二关节12开设有供锁合件17导向滑移的导滑长孔123,锁合件17沿安装轴13的轴向穿置于导滑长孔123内,以使得锁合件17于第二关节12上的滑移更平稳顺畅;举例而言,锁合件17为销轴结构,例如但不限于此的扁平类的销轴结构,以简化其结构及提高锁合的接触面积,释锁操作件19为手柄结构,弹性复位件18为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故不以此为限。可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弹性复位件18还可以设于连杆12c与第二关节12之间,一样能使锁合件17具有往配合部111滑移的趋势,但不限于此。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一关节11包含两沿安装轴13的轴向相隔开布置的第一关节片11a、将两第一关节片11a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11b及位于两第一关节片11a之间的安装块11c。释卡操作件16呈滑动地穿置于安装块11c上,由安装块11c对释卡操作件16提供支撑;每个第一关节片11a开设有沿安装轴13的径向布置的滑移长孔11d,卡合件14沿安装轴13的轴向穿置于滑移长孔11d内,这样设计以便于释卡操作件16、卡合件14及弹性件15于第一关节11上的装配及布局;举例而言,连接结构11b可以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组件,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焊接方式使连接结构11b与两第一关节片11a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2至图5所示,第二关节12包含两沿安装轴13的轴向相隔开的第二关节片12d及将两第二关节片12d连接在一起的连固结构12e。两第一关节片11a嵌接于两第二关节片12d之间,安装轴13穿置于第一关节片11a及第二关节片12d处,展开卡槽121分别位于每个第二关节片12d上,收折卡槽122分别位于每个第二关节片12d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便于锁合件17、弹性复位件18、释锁操作件19、连杆12c及两第一关节片11a于第二关节12处的装配及布局;举例而言,连固结构12e可以为可拆卸的螺纹连接组件,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用焊接方式使连固结构12e与两第二关节片12d固定连接,但不以此为限。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100还包括油压避震器80及避震胶套90,油压避震器80分别位于前轮40的左右两侧外,油压避震器80的下端与前轮40装配连接,油压避震器80的上端与前叉座60装配连接,避震胶套90内套装有连接固定件91,连接固定件91装配于上关节71和下关节72,避震胶套90抵接于上关节71和下关节72中的一者与连接固定件91之间,因此,由油压避震器80对滑板车100提供前避震效果,而避震胶套90为滑板车100提供后避震效果,故在油压避震器80和避震胶套90的双重作用下,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100的避震效果更好,从而提高体验感。
值得注意者,卡合件14还与释卡操作件16连动方式有,卡合件14与释卡操作件16固定连接,使得两者之间不能相对运动,但不限于此;另,前述提到的外缘12a开设有匹配展开位置的展开卡槽121及匹配收折位置的收折卡槽122中的匹配是指,第一关节11相对第二关节12枢转至展开位置时使得卡合件14与展开卡槽121,从而使得卡合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自动滑入展开卡槽121内,以锁定此位置的第一关节11与第二关节12;同理,第一关节11相对第二关节12枢转至收开位置时使得卡合件14与收折卡槽122,从而使得卡合件14在弹性件15的作用下自动滑入收折卡槽122内,以锁定此位置的第一关节11与第二关节12。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滑板车,包括车身、车头、前轮、后轮、收折机构、前叉座及后避震机构,所述收折机构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身的前端装配连接,所述车头的下端呈可转动地向下穿过所述收折机构的第二端并与所述前叉座装配连接,所述后避震机构包含装配于所述车身之后端的上关节及与所述上关节铰接的下关节,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车还包括油压避震器及避震胶套,所述油压避震器分别位于所述前轮的左右两侧外,所述油压避震器的下端与所述前轮装配连接,所述油压避震器的上端与所述前叉座装配连接,所述避震胶套内套装有连接固定件,所述连接固定件装配于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所述避震胶套还抵接于所述上关节和下关节中的一者与所述连接固定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关节包含第一座板及由所述第一座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出的左悬臂和右悬臂,所述上关节包含第二座板、位于所述第二座板之左侧的上左侧臂及位于所述第二座板之右侧的上右侧臂,所述第一座板与第二座板沿所述滑板车的上下方向层叠,一铰接轴沿所述滑板车的左右方向布置,所述铰接轴的左端装配于所述左悬臂和上左侧臂,所述铰接轴的右端装配于所述右悬臂和上右侧臂,所述后轮位于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之间,所述后轮还装配于所述左悬臂和右悬臂上,所述连接固定件沿所述滑板车的上下方向布置,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下端装配于所述第一座板及第二座板,所述连接固定件的上端与所述避震胶套的上端抵接,所述避震胶套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座板或第二座板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件包含螺栓及螺母,所述螺栓套装于所述避震胶套内,所述螺栓的下端向下穿过所述第一座板和第二座板再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避震胶套的上端与所述螺栓的上端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椅、座杆、伸缩杆、快拆手柄及缓冲避震组件,所述座杆的下端安装于所述车身的中部,所述缓冲避震组件的上端与所述座椅的底部装配连接,所述缓冲避震组件的下端与所述伸缩杆的上端装配连接,所述伸缩杆的下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座杆内,所述快拆手柄装配于所述座杆的上端并选择性地锁定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座杆的相对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包含卡合件、弹性件、释卡操作件、用于与所述车头装配连接的第一关节、用于与所述车身之前端装配连接的第二关节及穿置于所述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上的安装轴,所述第一关节在绕所述安装轴相对所述第二关节枢转的过程中至少相对所述第二关节具有一展开位置和一收折位置,所述第二关节的外缘开设有匹配所述展开位置的展开卡槽及匹配所述收折位置的收折卡槽,所述展开卡槽及收折卡槽二者的槽口使所述第二关节的外缘断节布置,所述释卡操作件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滑设于所述第一关节,所述卡合件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位于所述释卡操作件与所述安装轴之间,所述卡合件还与所述释卡操作件连动布置,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卡合件和释卡操作件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一关节之间,所述弹性件恒具有驱使所述卡合件连动所述释卡操作件一起滑向所述第二关节的趋势,所述卡合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滑入与所述卡合件对齐的展开卡槽或收折卡槽内,所述第二关节位于所述展开卡槽与所述收折卡槽之间的外缘为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位于所述展开卡槽与所述收折卡槽之间的外缘为弧心位于所述安装轴之轴心线上的外凸弧形,所述弹性件还套装于所述释卡操作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折机构还包括锁合件、弹性复位件、释锁操作件及连杆,所述连杆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连杆具有伸出所述安装轴并邻近所述展开卡槽的第一端和伸出所述安装轴并远离所述展开卡槽的第二端,所述锁合件安装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所述释锁操作件安装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所述弹性复位件设于所述锁合件及连杆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关节之间,所述第一关节具有匹配所述锁合件的配锁部,所述锁合件在所述卡合件与所述展开卡槽相对齐时与所述配锁部相对齐,所述弹性复位件恒具有驱使所述锁合件滑移至与所述配锁部相锁合的趋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释锁操作件的端部与所述连杆的第一端铰接,且所述释锁操作件的端部具有凸轮结构,所述安装轴具有与所述凸轮结构配合的平台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关节包含两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相隔开布置的第一关节片、将两所述第一关节片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及位于两所述第一关节片之间的安装块,所述释卡操作件呈滑动地穿置于所述安装块上,每个所述第一关节片开设有沿所述安装轴的径向布置的滑移长孔,所述卡合件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穿置于所述滑移长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关节包含两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相隔开的第二关节片及将两所述第二关节片连接在一起的连固结构,两所述第一关节片嵌接于两所述第二关节片之间,所述安装轴穿置于所述第一关节片及第二关节片处,所述展开卡槽分别位于每个所述第二关节片上,所述收折卡槽分别位于每个所述第二关节片上。
CN201920980531.XU 2019-06-24 2019-06-24 滑板车 Active CN210149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0531.XU CN210149483U (zh) 2019-06-24 2019-06-24 滑板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80531.XU CN210149483U (zh) 2019-06-24 2019-06-24 滑板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9483U true CN210149483U (zh) 2020-03-17

Family

ID=69764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80531.XU Active CN210149483U (zh) 2019-06-24 2019-06-24 滑板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94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626A (zh) * 2021-01-13 2021-04-13 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 折叠滑板车把杆避震连接管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4626A (zh) * 2021-01-13 2021-04-13 苏州诺雅电动车有限公司 折叠滑板车把杆避震连接管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193313A1 (en) Foldable bicycle
KR101139065B1 (ko) 접이식 자전거 프레임
EP2765072B1 (en) Foldable frame for a bicycle
US5069468A (en) Collapsible bicycle
CN102975757A (zh) 可收合婴儿承载装置
US20170066495A1 (en) Folding bicycle
CN205059873U (zh) 折叠电动车前轮机构
CN210149483U (zh) 滑板车
CN112158287A (zh) 一种电动代步车
US20030114274A1 (en) Collapsible exercise bicycle
US20080106070A1 (en) Foldable stroller capable of being automatically locked in a folded state
CN105836020A (zh) 可折叠电动车及其折叠连接装置
CN210063261U (zh) 收折机构
CN106741452B (zh) 折叠式电动代步车
WO2005092696A1 (en) Folding cycle
CN210310732U (zh) 一种折叠车把结构
CN210734414U (zh) 一种可折叠车把手
CN213323504U (zh) 儿童滑板车把手折叠机构
CN211252889U (zh) 滑板车及其前折叠机构
CN212556639U (zh) 一种新型滑板车
CN212556638U (zh) 一种滑板车的折叠装置
EP2724922A1 (en) Footrest release device for motorcycles
CN218141936U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US10017220B2 (en) Foldable training wheel device
CN211001685U (zh) 滑板车及其前避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