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41729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41729U
CN210141729U CN201920811076.0U CN201920811076U CN210141729U CN 210141729 U CN210141729 U CN 210141729U CN 201920811076 U CN201920811076 U CN 201920811076U CN 210141729 U CN210141729 U CN 210141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f member
shelf
storage chamber
refrigerator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110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吉浩一
山尾明
住广胜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915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410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915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3665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Lifestyle Products and Services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41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41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冰箱,抑制因对搁板部件进行支承的支承部而导致储藏室的储藏空间变窄。在冰箱主体(5)的储藏室(7)内的下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鼓出部(19)。在鼓出部(19)的纵壁(19a)和横壁(19b)之间的角部(19c)形成有倾斜面部(33、35),在倾斜面部(33、35)相互之间形成有钩(37b)。搁板部件(29)具备在搁板部(31)的左右方向中央的后部朝下方弯曲的后部外周肋(45a)。通过将后部外周肋(45a)勾挂于钩(37b),使搁板部件(29)的后部支承于冰箱主体(5)。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储藏室的内部设置有搁板部件的冰箱,尤其涉及设置于宾馆或医院等的房间的小型的冰箱。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使载置储藏物的搁板部件在储藏室内能够拆卸的冰箱。搁板部件在里侧的端部具有爪。另一方面,在位于储藏室的里侧的管道罩的前表面,作为对搁板部件进行支承的支承部设置有朝储藏室侧突出的突起部。搁板部件通过将爪卡止于突起部而安装于储藏室。
而且,如对比文件2那样,面向宾馆或医院的小型的冰箱与一般家庭用的冰箱比较储藏空间极小。要求在较小的储藏空间中对储藏物进行整理而更高效地进行收纳。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369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3281号公报
供搁板部件安装的突起部从管道罩的前表面朝储藏室侧突出,因此突起部成为妨碍而储藏室的储藏空间变窄。
而且,在小型的冰箱中,有时通过在储藏室内的上下方向的适当位置遍及左右方向的整个区域安装平板状的搁板来有效利用储藏空间。但是,在作为储藏物而将高度较高的例如2L的聚酯瓶等以立起状态收纳时,搁板成为妨碍而难以进行立起状态的收纳。虽然若将搁板卸下则能够将高度较高的储藏物以立起状态收纳,但由于没有搁板因此无法有效利用储藏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抑制因对搁板部件进行支承的支承部而导致储藏室的储藏空间变窄的情况。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进一步在于使得能够将高度较高的储藏物以立起状态收纳、且能够有效利用储藏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冰箱具有:储藏室,设置于冰箱主体;搁板部件,在上述储藏室的内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以及支承部,设置于上述储藏室的内壁,对上述搁板部件进行支承。上述支承部形成于相对于上述储藏室的内壁的表面凹陷的凹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储藏室设置有从后方侧的内壁朝前方突出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置有上述凹部。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的外侧形成有收容压缩机的机械室,通过上述机械室形成上述鼓出部。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储藏室的上部设置有对该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借助通过上述冷却器产生的冷气的自然对流来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上述鼓出部设置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的外侧下部,在上述鼓出部的前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角部形成有上述凹部,上述凹部由相对于上述鼓出部的前表面以及上表面倾斜的倾斜面部构成,上述搁板部件在由设置于上述倾斜面部的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状态下后部与上述倾斜面部对置。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搁板部件在由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状态下与上述鼓出部对置的后部设置有以增大与上述鼓出部之间的间隔的方式被切缺的切口部。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设置有供冷气流通的冷气通路,通过形成上述冷气通路的罩部件来形成上述鼓出部。
也可以形成为,通过设置于上述鼓出部的上述凹部来形成朝上述冷气通路侧突出的凸部,上述凸部具有对上述冷气通路内的冷气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功能。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设置有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却器,通过覆盖上述冷却器的上述储藏室侧的罩部件形成上述鼓出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搁板部件安装在上述储藏室的左右方向的区域的一部分,上述搁板部件具备:搁板部,载置储藏物;突出部,从上述搁板部的左右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下方突出、且下部相对于上述储藏室的底面离开;以及卡止部,设置在上述搁板部的后方侧,上述支承部具备:侧方支承部,供上述搁板部件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载置并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下方的移动;后方抵接部,供上述突出部的后部抵接并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下方的移动;以及后方支承部,接纳上述卡止部并限制上述搁板部件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后方抵接部的周边的上述储藏室的内表面设置有通过上述突出部从下方朝上方抵接来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上方的移动的突起。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突起通过供上述突出部在左右方向抵接来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左右方向的移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后方支承部具备从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的内表面朝前方突出的后方突起,上述搁板部件具备通过与上述后方突起的左右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从左右方向抵接来限制上述搁板部件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的卡止突起。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搁板部的由上述侧方支承部支承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前方与后方相比而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将图1的冰箱的门卸下后的状态的内部构造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冰箱的内箱的立体图。
图4A是在图1的冰箱中使用的搁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4B是在图1的冰箱中使用的搁板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4C是在图1的冰箱中使用的搁板部件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图2的供搁板部件安装的部位周边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以卧倒状态的圆筒形状的储藏物的一部分位于搁板部件之上的方式进行收纳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从主视图观察图6的搁板部件周边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图1的冰箱的门形成的切口凹部的周边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图8的门的切口凹部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在图3的内箱设置的钩周边的立体图。
图11是以剖面示出利用图10的钩安装搁板部件的部位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在储藏室底面具备凹凸形状的冰箱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13是将图12的A部放大后的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储藏室底面的凹凸形状的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储藏室底面的凹凸形状的又一其他例的立体图。
图16A是从上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6B是从图16A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图。
图16C是图16B的C-C剖视图。
图17A是在图16A的冰箱中使用的搁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17B是图17A的D-D剖视图。
图18A是从侧方观察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后方上部的剖视图。
图18B是图18A的将冰箱的门卸下后的状态的上部的主视图。
图19是从下方观察图2的供搁板部件安装的部位周边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冰箱主体的对搁板部件进行支承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搁板部件的右侧端部处的肋高度的变化的从背面侧观察的立体图。
图22是冰箱主体的对搁板部件进行支承的部分的包含剖面的立体图。
图23是示出针对第五实施方式而将搁板部件安装在鼓出部的上侧的储藏区域的例子的、与图2对应的主视图。
图24是图23的E-E剖视图。
图25是图23的冰箱的内箱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71、93 冰箱
5、77、97 冰箱主体
7、73、101 储藏室
17 冷却器
19、102 鼓出部
19c 鼓出部的角部
29、85 搁板部件
33、35 倾斜面部(凹部)
37b、83、103 钩(支承部)
47、49 切口部
75a 凸部
75b、97g2 凹部
79 冷气通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冰箱1中的“左右方向”是如图1所示从正面观察冰箱1时的左右方向,“前后方向”是以冰箱1的前表面侧为前、以后面侧(里侧)为后的前后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的冰箱1是例如设置于宾馆或医院等的房间的小型的冰箱。图2示出省略了在图1的冰箱1的前表面设置的门3后的内部构造。冰箱1具备冰箱主体5,在冰箱主体5的内部形成有储藏室7。冰箱主体5具有由外侧板构成的外箱9和由内侧板构成的内箱11,是在外箱9与内箱11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隔热材料的隔热构造体。门3也是隔热构造体。
储藏室7在冰箱1的前表面侧形成有开口部7a,开口部7a由门3开闭。门3经由图1中右侧端部的铰链13而左右开闭。冰箱主体5具备上壁5a、下壁5b、左侧壁5c、右侧壁5d、后壁5e,在由上述各壁包围的内侧形成有储藏室7。上壁5a、下壁5b、左侧壁5c、右侧壁5d、后壁5e包含外箱9、内箱11以及隔热材料。
在储藏室7内的上部隔着间隔壁15而设置有冷却器17。间隔壁15是承接从冷却器17侧流下的结露水的部件,以随着从前方以及左右两侧方趋向后方的左右方向中央而下降的方式倾斜。间隔壁15所承接的结露水在流下至承接皿18后被朝储藏室7的外部排出。冷却器17被支承在上壁5a以及右侧壁5d的各自的内表面。冰箱1是使从冷却器17产生的冷气在储藏室7内通过自然对流循环的直冷式(自然对流式)的冰箱。间隔壁15的下方的空间成为储藏室7。
如图3所示,冰箱主体5的内箱11在后壁5e的下部形成有与在图3中未图示的外箱9一起朝前方鼓出的鼓出部19。鼓出部19具备:从下壁5b的后端立起的纵壁19a;以及从纵壁19a的上端朝后方弯曲的水平的横壁19b。另外,此处的鼓出部19设置于包含内箱11与外箱9的冰箱主体5。
由纵壁19a和横壁19b包围的、冰箱主体5的下部后方的外侧的区域构成在图8中示出一部分的机械室20,在机械室20配置有压缩机21。压缩机21固定在从下方覆盖下壁5b的下表面以及机械室20的底板5f之上。由压缩机21压缩后的制冷剂经设置于机械室20内的未图示的冷凝器而被朝上述的冷却器17输送。压缩机21、冷凝器以及冷却器17等由未图示的制冷剂配管连接。
在右侧壁5d的储藏室7的内表面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上肋23。上肋23在横壁19b的上表面从后壁5e形成至开口部7a附近。在上肋23的下方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作为侧方支承部的下肋25。下肋25从纵壁19a形成至开口部7a附近,在上肋23与下肋25之间形成有间隙27。
下肋25具备从形成于右侧壁5d的部分的后端朝相对于右侧壁5d离开的方向(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25a,弯曲部25a形成在纵壁19a的前表面。下肋25的上表面位于相比横壁19b的上表面靠下方与图2所示的搁板部件29的在搁板部31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大致相当的量的位置。上肋23的下表面位于与横壁19b的上表面大致同等或稍靠上方的位置。在图3所示的间隙27中,如图2所示插入有搁板部31的右侧的端部。
在鼓出部19的位于纵壁19a的前表面与横壁19b的上表面之间的边界部的角部19c形成有两个倾斜面部33、35。倾斜面部33、35相对于水平面而以大致45度的角度倾斜。左侧的倾斜面部33位于储藏室7内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右侧的倾斜面部35的右侧的端部位于与下肋25的弯曲部25a的端部大致对应的位置。
在两个倾斜面部33、35相互之间设置有后方支承部37。后方支承部37在角部19c近旁的横壁19b的上表面具备沿左右方向贯通的横槽37a。后方支承部37在横槽37a的前方侧形成有供搁板部件29的后部外周肋45a卡止的钩37b。两个倾斜面部33、35构成相对于储藏室7的内壁的表面(鼓出部19的角部19c周边的表面)凹陷的凹部,作为支承部的钩37b形成为从该凹部突出。钩37b并不从鼓出部19(纵壁19a、横壁19b以及角部19c)的表面突出至外部,从侧面观察被收纳在凹部内。相比横槽37a靠前方的角部19c构成相对于倾斜面部33、35朝前方突出的钩(后方突起)37b。
从左侧的倾斜面部33直到纵壁19a的上部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突起39。突起39在倾斜面部33中位于从后方支承部37离开的左侧,位于相比储藏室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稍靠左侧的位置。突起39的上表面39a以及下表面39b是大致水平面,将上表面39a的前端和下表面39b的前端在上下方向相连的前表面39c是大致铅垂面。因而,上表面39a以及下表面39b与前表面39c大致成直角。
下面对搁板部件29进行说明。
搁板部件29在如图2所示那样安装于冰箱主体5的状态下,左侧的端部位于相比储藏室7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位置稍靠左侧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在相比搁板部件29靠左侧的储藏室7的空间,例如能够将2L的聚酯瓶41以立起的状态储藏。
搁板部件29具备如图4A所示俯视观察呈左右方向长的长方形状的搁板部31。能够在搁板部31之上载置储藏物。在搁板部31形成有多个在前后方向长的贯通孔31a。如图4C所示,在搁板部31的背面侧的贯通孔31a的周缘形成有肋31b。肋31b在图2中朝下方突出。
如图2所示,搁板部件29具备在搁板部31的左侧的端部朝下方突出的突出部43。突出部43如图4B所示具备:从侧面观察大致三角形状的左侧板43a;和相对于左侧板43a离开的右侧板43b。右侧板43b具备:位于左侧板43a的后方侧(在图4B中为右侧)且在上下方向长的上下长部分43b1;以及从上下长部分43b1的上端朝前方侧(在图4B中为左侧)延伸设置且在前后方向长的前后长部分43b2。
右侧板43b的上下长部分43b1的下部和左侧板43a的后方侧的下部由底板43c相连。如图4C所示,左侧板43a和右侧板43b在前方侧也由前板43d相连。
在将搁板部件29如图2、图5那样安装的状态下,图3所示的内箱11的突起39进入左侧板43a与右侧板43b之间的空间。此时,左侧板43a以及右侧板43b接近突起39的左右两侧部,底板43c接近突起39的下表面39b。
在将搁板部件29如图2、图5那样安装的状态下,突出部43的后部43e与内箱11的纵壁19a抵接。在该情况下,后部43e所抵接的部分的纵壁19a成为限制搁板部件29朝下方的移动的后方抵接部44。后部43e是与左侧板43a、右侧板43b以及底板43c的纵壁19a对置的部分,如图4B所示位于相比搁板部31的后方侧的端部稍靠前方的位置。
搁板部件29在除了形成有突出部43的部分之外的搁板部31的外周缘形成有朝下方突出的外周肋45。搁板部31具备以与外周肋45一起朝前方凹陷的方式形成的两处切口部47、49。两处切口部47、49相对于搁板部件29的左右方向中心位于左右两侧。左侧的切口部47位于与左侧的倾斜面部33的右侧对应的位置,右侧的切口部49位于与右侧的倾斜面部35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大致对应的位置。
两处切口部47、49相互之间的包含外周肋45的搁板部31形成为相对于切口部47、49朝后方突出的形状。该突出的形状部分的后部外周肋45a成为从上方进入内箱11的横槽37a的卡止部。如图4C所示,在后部外周肋45a的与突出部43相反侧的端部的内侧形成有板状的卡止突起411。
在将搁板部件29如图5那样安装的状态下,如图6所示,例如能够将500mL的罐51等圆筒形状的储藏物以卧倒状态沿前后方向收纳。罐51跨越鼓出部19的横壁19b和搁板部31而被载置。此时,如图7所示,剖面圆形的罐51的外周部的一部分进入在前后方向长的贯通孔31a,朝左右方向的滚动移动被抑制。
如图8所示,门3在位于表面侧的例如金属制的表板53与位于背面侧的例如树脂制的背板55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57。背板55形成有沿着门3的外周缘朝内侧突出的突起55a。在突起55a内也填充有隔热材料57。突起55a以在将门3关闭时覆盖门3与冰箱主体5之间的间隙59的方式朝储藏室7侧突出。在相比突起55a靠外周侧的背板55安装有衬垫61,在将门3关闭时,衬垫61与冰箱主体5紧贴而将储藏室7密闭。
如图8、图9所示,突起55a在与图2所示的聚酯瓶41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切口凹部55a1。通过形成切口凹部55a1,2L的聚酯瓶41能够不与门3接触地容易地被收纳。在该情况下,通过将用于确保隔热性能的突起55a仅在必要最小限度的部位切缺,能够同时实现隔热性能的确保和储藏物的收纳空间的确保。
下面,对搁板部件29相对于冰箱主体5的装卸方法进行说明。
在将搁板部件29安装于冰箱主体5时,将侧部外周肋45b从前方插入间隙27。此时,搁板部31形成为以后部相比前部靠上方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稍稍倾斜的状态,由此后部外周肋45a容易进入横槽37a。通过使间隙27的上下的间隔比侧部外周肋45b的上下高度稍大,能够使搁板部31在前后方向倾斜。
钩37b的上部如图10、图11所示被施以倒角37b2。因此,在将搁板部件29朝后方推入时,即便后部外周肋45a的下端与后方支承部37的上部抵接,也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沿着倒角37b2容易地移动,进入横槽37a。通过将搁板部件29朝后方推入,内箱11的突起39进入突出部43的内部空间。
在将搁板部件29从冰箱主体5拆卸时,将搁板部件29朝前方拉拔即可,但此时搁板部31与安装时同样成为以后部相比前部靠上方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稍稍倾斜的状态。如图10、图11所示,钩37b在横槽37a侧形成有倾斜部37b3,因此,后部外周肋45a即便与倾斜部37b3抵接也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沿着倾斜部37b3容易地移动,能够将其从横槽37a取出。倾斜部37b3与倒角37b2之间的上部37b4形成为剖面圆弧形状,因此后部外周肋45a容易沿着剖面圆弧形状的上部37b4移动。这样,能够使搁板部件29相对于冰箱主体5的装卸作业极其容易。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具有:设置于冰箱主体5的储藏室7;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储藏室7的内部的搁板部件29;以及设置在储藏室7的内壁并支承搁板部件29的钩37b。钩37b形成于相对于储藏室7的内壁的表面凹陷的倾斜面部33、35。在该情况下,钩37b并不从储藏室7的内壁(纵壁19a、横壁19b)的表面突出,而是形成为从侧面观察被收纳在倾斜面部33、35。因此,能够抑制储藏室7的储藏空间因钩37b而变窄。
例如,如图11所示,假想在搁板部件29的下方的空间将500mL的罐51以立起状态收纳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钩37b并未从鼓出部19的表面朝前方或上方等突出,因此罐51能够不受钩37b妨碍而更接近鼓出部19(纵壁19a)地进行收纳。此外,即便在如图6那样将罐51以卧倒状态载置在横壁19b以及搁板部件29之上而进行收容的情况下,罐51也能够不受钩37b妨碍而高效地进行收纳。
本实施方式的储藏室7设置有从后方侧的内壁(后壁5e)朝前方突出的鼓出部19,在鼓出部19的角部19c设置有倾斜面部33、35。通过具有鼓出部19,储藏室7的储藏空间变得更窄,但变窄的储藏空间以将钩37b收纳于倾斜面部33、35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更有效地使用。
本实施方式在储藏室7的后方侧的外侧下部形成有收容压缩机21的机械室20,利用机械室20形成有鼓出部19。在使用了压缩机21的小型的冰箱1中,特别是由于存在鼓出部19,因此进深方向的空间受到限制。但是,通过以将钩37b收纳于倾斜面部33、35的方式进行设置,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进深方向的空间。
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在储藏室7的上部设置有对储藏室7进行冷却的冷却器17,借助由冷却器17产生的冷气的自然对流而对储藏室7进行冷却。鼓出部19设置在储藏室17的后方侧的外侧下部,在鼓出部19的纵壁19a的前表面与横壁19b的上表面之间的角部19c形成有凹部。凹部由相对于纵壁19a的前表面以及横壁19b的上表面倾斜的倾斜面部33、35构成,搁板部件29在由设置于倾斜面部33、35的钩37b支承的状态下后部与倾斜面部33、35对置。
来自冷却器17的冷气在鼓出部19的横壁19b上流下后,沿着倾斜面部33、35朝搁板部件29的下方流动,对收纳在搁板部件29的下方的储藏物进行冷却。此时,搁板部件29允许沿着倾斜面部33、35的冷气的流动。搁板部件29由设置于倾斜面部33、35的钩37b支承,由此钩37b不会成为妨碍而能够有效利用储藏空间。
本实施方式的搁板部件29在由钩37b支承的状态下,在与鼓出部19对置的后部设置有以将与鼓出部19的倾斜面部33、35之间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切缺的切口部47、49。在该情况下,从冷却器17流下的冷气通过切口部47、49而朝搁板部件29的下方流动。由此,能够对收纳在搁板部件29的下方的储藏物高效地进行冷却,冷却性能提高。
图12中,除了图2的聚酯瓶41外,在搁板部件29下方的空间以立起状态收纳有多个500mL的罐51。此处的冰箱主体5的下壁5b的上表面(内箱11的上表面)如图13中也示出的那样形成为具有凹部63的凹凸形状。凹部63与收纳聚酯瓶41以及罐51的位置对应地形成。凹部63能够积存从聚酯瓶41或罐51流下的水滴等液体,能够抑制该液体朝冰箱外部泄漏的情况。
图14、图15示出凹凸形状的其他例。图14中,矩形状的多个凸部65的周围成为凹部67,能够在凹部67积存液体。图15中,形成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直线状的凹部69,能够在凹部69积存液体。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设置于宾馆或医院等的房间的小型的冰箱1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通常在家庭中使用的通常的冰箱中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在该情况下,代替由压缩机21形成的鼓出部19,有时由于在储藏室的后方侧形成的冷气通路或在冷气通路内配置的冷却器而形成有鼓出部。上述冷气通路或冷却器的储藏室侧由罩部件覆盖。因而,鼓出部由罩部件形成。
能够在由冷气通路或冷却器形成的鼓出部的储藏室侧形成凹部,在该凹部形成支承搁板部件的支承部。由此,即便在通常的冰箱中,即便因存在鼓出部而进深方向的空间被限制,通过将支承搁板部件的支承部形成于凹部,能够更有效地使用进深方向的空间。
[第二实施方式]
图16A是将通常的冰箱71的内部构造简化示出的俯视图,利用设置在储藏室73的后部形成罩部件的冷气管道75,与冰箱主体77的后壁77e之间形成有冷气通路79。在冷气通路79内设置有未图示的冷却器或风扇,由冷却器冷却后的冷气借助风扇而在冷气通路79中流动,通过冷气管道75的多个通气孔75h而流入储藏室7。
储藏室73的前方的开口部73a由门81开闭。冷气管道75形成有朝冷气通路79侧突出的凸部75a,由凸部75a在储藏室73侧形成有凹部75b。凹部75b如图16A的B向视图即图16B所示从正面观察呈矩形状。在凹部75b设置有作为支承部的钩83。
钩83如图16B的C-C剖视图即图16C所示具备:从凹部75b的底面朝储藏室73侧突出的基部83a;以及从基部83a的前端朝上方突出的前端部83b。钩83的前端部83b的靠储藏室7侧的端部与冷气管道75的前表面75c共面、或者位于相比前表面75c而被收纳在凹部75b内的一侧。
图17A是由钩83支承的搁板部件85的俯视图。搁板部件85具备进入冷气管道75的凹部75b的突起87。突起87如图17A的D-D剖视图即图17B所示,具备朝背面侧以大致90度的角度弯曲的卡止部87a。如图16A所示,在冰箱主体77的左右的侧壁77c、77d的内壁面,搁板支承件89、91相互朝对置的方向突出。搁板支承件89、91分别供搁板部件85的开口部73a侧的左右两侧部载置。
在将搁板部件85安装在储藏室73内时,在将突起87在钩83的上部推入冷气管道75的凹部75b后,使搁板部件85下降,由此卡止部87a进入钩83的前端部83b的里侧而被卡止。此时,搁板部件85的左右两侧部由搁板支承件89、91载置而被支承。
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承搁板部件85的钩83形成于相对于储藏室73的内壁的表面(冷气管道75的前表面75c)凹陷的凹部75b。在该情况下,由于钩83设置成并不从冷气管道75的前表面75c突出而是被收纳在凹部75b内,因此能够抑制储藏室73的储藏空间因钩83而变窄的情况。特别是当将钩83在上下方向设置多个的情况下,未使用的钩83容易成为妨碍。
如图16A所示,在冷气管道75的供钩83设置的位置形成有凹部75b,利用凹部75b而形成有朝冷气通路79侧突出的凸部75a。凸部75a具有对冷气通路79内的冷气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功能。例如形成为将设置有钩83的凸部75a在上下方向设置多个的结构,此时,使凸部75a的左右方向的位置在上下方向变化。由此,能够将冷气的流动利用凸部75a朝通气孔75h高效地引导。
[第三实施方式]
图18A所示的冰箱93的压缩机95设置在冰箱主体97的后方侧的上部。冰箱主体97在后方侧的上部形成有构成用于收容压缩机95的机械室的凹处99。凹处99具备:从冰箱主体97的后壁97e的上端朝前方弯曲并延伸的横壁97f;以及从冰箱主体97的上壁97a的后端朝下方延伸的纵壁97g。利用凹处99,储藏室101形成有从后方侧的内壁朝前方突出的鼓出部102。
纵壁97g与图16A的冷气管道75同样具备朝后方突出的凸部97g1,利用该凸部97g1而在储藏室101侧形成有凹部97g2。凹部97g2如冰箱主体97的主视图即图18B所示从正面观察呈矩形状。在凹部97g2形成有作为支承部的钩103。
钩103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钩83同样具备:从凹部97g2的底面朝储藏室101侧突出的基部103a;以及从基部103a的前端朝上方突出的前端部103b。钩103的前端部103b的靠储藏室101侧的端部与纵壁97g的靠储藏室101侧的前表面97g3共面、或者位于相比前表面97g3而被收纳在凹部97g2内的一侧。
搁板部件85与图17A、图17B所示的搁板部件大致同样。即、具备进入纵壁97g的凹部97g2的突起87,突起87具备在图18A中朝下方以大致90度的角度弯曲的卡止部87a。如图18B所示,在冰箱主体97的左右的侧壁97c、97d的内壁面,搁板支承件105、107相互朝对置的方向突出。搁板支承件105、107分别供搁板部件85的前方侧(在图18B中为纸面近前侧)的左右两侧部载置。
如冰箱主体97的主视图即图18B所示,压缩机95位于冰箱主体97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凹部97g2以及凸部97g1以相对于压缩机95在左右方向不重叠的方式位于相对于压缩机95而朝左右两侧偏移的位置。
第三实施方式的对搁板部件85进行支承的钩103形成于相对于储藏室101的内壁的表面(纵壁97g的前表面97g3)凹陷的凹部97g2。在该情况下,钩103设置成并不从纵壁97g的前表面97g3朝储藏室101侧突出、而是被收纳在凹部97g2内。因此,能够抑制储藏室101的储藏空间因钩103而变窄的情况。此时,因凹部97g2而朝后方突出的凸部97g1位于相对于压缩机95而朝左右方向偏移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对压缩机95的干涉。
[第四实施方式]
在使后部外周肋45a进入横槽37a时,如图19所示,卡止突起411位于钩37b的右侧近旁。此时,卡止突起411与图20所示的钩37b的右侧部37b1抵接,由此来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左方向的移动。
在对内箱11进行树脂成型时,进行前后方向(图3中的箭头A方向)的脱模。因此,内箱11中的上壁5a、下壁5b、左侧壁5c以及右侧壁5d以越是趋向前方的开口部7a侧则越是朝外侧扩展的方式倾斜。同样,上肋23与下肋25之间的间隙27的间隔也以越是趋向前方则越是扩展的方式倾斜。即、上肋23的下表面以越是趋向前方则越是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下肋25的上表面以越是趋向前方则越是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
与这样的上肋23以及下肋25的倾斜对应地,使载置在下肋25之上的搁板部31的右侧的端部的形状沿前后方向变化。具体地说,关于搁板部31的右侧的端部处的侧部外周肋45b,如图21所示,前方侧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H1比后方侧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H2大(H1>H2)。由此,在将侧部外周肋45b载置于下肋25之上时,能够抑制搁板部31的上表面变得前低后高的情况。
其次,对搁板部件29相对于冰箱主体5的装卸方法进行说明。
在将搁板部件29安装于冰箱主体5时,将侧部外周肋45b从前方插入间隙27。此时,搁板部31形成为以后部相比前部靠上方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稍稍倾斜的状态,由此后部外周肋45a容易进入横槽37a。通过使间隙27的上下的间隔比侧部外周肋45b的上下高度稍大,能够使搁板部31在前后方向倾斜。
钩37b的上部如图22所示被施以倒角37b2。因此,在将搁板部件29朝后方推入时,即便后部外周肋45a的下端与钩37b的上部抵接,也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沿着倒角37b2容易地移动,进入横槽37a。通过将搁板部件29朝后方推入,内箱11的突起39进入突出部43的内部空间。
在将搁板部件29从冰箱主体5拆卸时,将搁板部件29朝前方拉拔即可,但此时搁板部31与安装时同样成为以后部相比前部靠上方的方式在前后方向稍稍倾斜的状态。如图22所示,钩37b在横槽37a侧形成有倾斜部37b3,因此,后部外周肋45a即便与倾斜部37b3抵接也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沿着倾斜部37b3容易地移动,能够将其从横槽37a取出。倾斜部37b3与倒角37b2之间的上部37b4形成为剖面圆弧形状,因此后部外周肋45a容易沿着剖面圆弧形状的上部37b4移动。这样,能够使搁板部件29相对于冰箱主体5的装卸作业极其容易。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具有:设置于冰箱主体5的储藏室7;安装在储藏室7的左右方向的区域的一部分的搁板部件29;以及设置在储藏室7的内表面、并对搁板部件29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下肋25、后方支承部37、后方抵接部44)。搁板部件29具备:载置储藏物的搁板部31;从搁板部31的左右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下方突出、且下端相对于储藏室的底面离开的突出部43;以及设置在搁板部31的后方侧的后部外周肋45a。
支承部具备:供搁板部件29的侧部外周肋45b载置并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下方的移动的下肋25;供突出部43的后部43e抵接并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下方的移动的后方抵接部44;以及接纳后部外周肋45a并限制搁板部件29的前后方向的移动的后方支承部37。侧部外周肋45b设置在与搁板部31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对应的位置的储藏室7的内表面。
在该情况下,搁板部件29如图2所示安装在储藏室7的左右方向的区域的右侧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在搁板部件29的左侧的储藏室7的空间将高度较高的储藏物如2L的聚酯瓶41以立起状态收纳。
突出部43通过后部43e与内箱11的纵壁19a抵接来限制搁板部31的左侧部分朝下方的移动。此时,突出部43位于纵壁19a的上部,与下壁5b之间形成空间。因此,包含突出部43的搁板部31的下方空间能够作为对储藏物进行储藏的空间利用,能够有效利用储藏空间。即、本实施方式能够将高度较高的储藏物以立起状态收纳、并且能够有效利用储藏空间。
本实施方式在后方抵接部44的周边的储藏室7中的纵壁19a的内表面设置有通过突出部43的底板43c从下方朝上方抵接来限制搁板部件29朝上方的移动的突起39。在该情况下,例如在相对于搁板部31下方的空间进行储藏物的取放时,存在储藏物或用户的手与搁板部件29接触而作用有将搁板部件29朝上方推起的力的情况。此时,突出部43的底板43c从下方与突起39的下表面39b抵接,由此,搁板部件29的朝上方的移动被限制,能够抑制从内箱11的支承部的脱离。
本实施方式的突起39供突出部43的左侧板43a以及右侧板43b在左右方向抵接,由此来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左右方向的移动。在该情况下,能够利用突起39除了进行搁板部件29的朝上方的移动限制之外还进行左右方向的移动限制。
本实施方式的后方支承部37具备从储藏室7的后方侧的内表面朝前方突出的钩37b,搁板部件29具备从右方与钩37b的右侧部37b1抵接从而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左方的移动的卡止突起411。在该情况下,通过卡止突起411与钩37b的右侧部37b1抵接,能够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左方的移动,能够确保搁板部件29的稳定的安装状态。
另外,上述的卡止突起411如图4C所示设置在后部外周肋45a的与突出部43相反侧的端部的内侧,但也可以在后部外周肋45a的突出部43侧的端部的内侧追加设置与卡止突起411同样的卡止突起。该情况下的卡止突起从左方与钩37b的左侧部37b5(图20)抵接从而限制搁板部件29的朝右方的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搁板部31的由下肋25支承的一侧的端部的侧部外周肋45b形成为前方与后方相比而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在该情况下,在将搁板部件29安装于内箱11时,形成为搁板部31的前部位于相比后部靠上方的位置的方式沿着前后方向稍稍倾斜的状态。由此,即便搁板部31因载置储藏物时的重量而前部相对于后部稍稍朝下方变形,也能够抑制其变得前低后高,能够稳定地载置储藏物。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关于第五实施方式,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冰箱1中,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能够在位于鼓出部19的横壁19b的上侧的上侧储藏区域7A、换言之为位于机械室的上侧的上侧储藏区域7A安装搁板部件29。在该情况下,如图25中也示出的那样,在内箱11的右侧壁5d的内表面形成第二上肋109以及第二下肋111。
第二上肋109以及第二下肋111位于横壁19b与间隔壁15之间,且为上侧储藏区域7A内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第二上肋109以及第二下肋111的前后方向的长度为同等程度,从内箱11的后壁5e朝前方延伸,前端位于相比鼓出部19的纵壁19a稍靠后方的位置。如图23所示,第二上肋109以及第二下肋111的从正面观察的形状与上肋23以及下肋25的从正面观察的形状大致同等,在第二上肋109和第二下肋111之间形成有与上肋23和下肋25之间的间隙27同样的第二间隙113。
如图23所示,在内箱11的后壁5e的左右方向中央形成有朝前方突出的突部115,在突部115的前侧设置有上述的承接皿18。承接皿18所承接的来自冷却器11侧的结露水通过设置在突部115的背面侧的图24所示的配管117而被朝储藏室7的外部排出。
突部115在上侧储藏区域7A内沿上下方向延伸,如图24的剖面形状所示,形成为越是趋向前侧(在图24中为下侧)则左右方向的宽度越窄。搁板部件29的切缺部47的凹形状形成为与突部115的前端侧的剖面形状大致匹配。另外,图23以及图24所示的搁板部件29为,其切缺部47的位置相对于图2以及图4A所示的搁板部件29朝左方偏移,且左右方向的长度也变长,由此突部115与切缺部47匹配。
因而,当将搁板部件29在上侧储藏区域7A使用的情况下,若一边将侧部外周肋45b从前方插入第二间隙113一边将搁板部件29朝后方推入,则如图24所示切缺部47与突部115匹配。此时,搁板部件29的突出部43的下端与鼓出部19的横壁19b上方接触,由此以大致水平的状态被支承。并且,由于仅突部115的前端侧的一部分进入切缺部47,因此在搁板部件29的后端与内箱11的后壁5e之间形成有后壁间隙119。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通过使搁板部件29的切缺部47与突部115匹配并使二者嵌合,突部115不会成为大的妨碍,能够在上侧储藏区域7A将搁板部件29稳定地支承于内箱11。此时,从冷却器17流下的冷气的一部分通过后壁间隙119而流下至鼓出部19的横壁19b上方,能够将配置在横壁19b上方的储藏物更高效地冷却。
第五实施方式的搁板部件29与图2所示的搁板部件29同样能够利用上肋23、下肋25以及钩37b安装。因此,搁板部件29能够选择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那样的在上侧储藏区域7A使用的情况和在与图2同样的位置使用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因而,将搁板部件29在储藏室7内安装使用时的变形增加,使用便利性提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容易理解而记载的单纯的例子,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具体的技术事项,还包含能够根据上述技术事项容易地导出的各种变形、变更、替代技术等。
例如,上述的搁板部件29靠近储藏室7内的左右方向的区域的右侧而进行安装,但也可以形成为靠近左侧而进行安装。在将搁板部件29安装于储藏室7的左侧的情况下,将突出部43形成在搁板部31的右侧端部,将上肋23以及下肋25或第二上肋109和第二下肋111形成在内箱11的左侧壁5c等,左右的位置关系相反。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在宾馆或医院等的房间中设置的小型的冰箱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一般在家庭中使用的通常的冰箱中也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13)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有:
储藏室,设置于冰箱主体;
搁板部件,在上述储藏室的内部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以及
支承部,设置于上述储藏室的内壁,对上述搁板部件进行支承,
上述支承部形成于相对于上述储藏室的内壁的表面凹陷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储藏室设置有从后方侧的内壁朝前方突出的鼓出部,在上述鼓出部设置有上述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的外侧形成有收容压缩机的机械室,通过上述机械室形成上述鼓出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储藏室的上部设置有对该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却器,借助通过上述冷却器产生的冷气的自然对流来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
上述鼓出部设置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的外侧下部,
在上述鼓出部的前表面与上表面之间的角部形成有上述凹部,
上述凹部由相对于上述鼓出部的前表面以及上表面倾斜的倾斜面部构成,
上述搁板部件在由设置于上述倾斜面部的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状态下后部与上述倾斜面部对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搁板部件在由上述支承部支承的状态下与上述鼓出部对置的后部设置有以增大与上述鼓出部之间的间隔的方式被切缺的切口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设置有供冷气流通的冷气通路,通过形成上述冷气通路的罩部件来形成上述鼓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于上述鼓出部的上述凹部来形成朝上述冷气通路侧突出的凸部,上述凸部具有对上述冷气通路内的冷气的流动进行整流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设置有对上述储藏室进行冷却的冷却器,通过覆盖上述冷却器的上述储藏室侧的罩部件形成上述鼓出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搁板部件安装在上述储藏室的左右方向的区域的一部分,
上述搁板部件具备:搁板部,载置储藏物;突出部,从上述搁板部的左右方向的一方的端部朝下方突出、且下部相对于上述储藏室的底面离开;以及卡止部,设置在上述搁板部的后方侧,
上述支承部具备:侧方支承部,供上述搁板部件的左右方向的另一方的端部载置并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下方的移动;后方抵接部,供上述突出部的后部抵接并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下方的移动;以及后方支承部,接纳上述卡止部并限制上述搁板部件的前后方向的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后方抵接部的周边的上述储藏室的内表面设置有通过上述突出部从下方朝上方抵接来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上方的移动的突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突起通过供上述突出部在左右方向抵接来限制上述搁板部件朝左右方向的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后方支承部具备从上述储藏室的后方侧的内表面朝前方突出的后方突起,
上述搁板部件具备通过与上述后方突起的左右两侧部中的至少一方从左右方向抵接来限制上述搁板部件的左右方向的移动的卡止突起。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搁板部的由上述侧方支承部支承的一侧的端部形成为前方与后方相比而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大。
CN201920811076.0U 2018-10-10 2019-05-31 冰箱 Active CN21014172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91551 2018-10-10
JP2018-191553 2018-10-10
JP2018191553A JP7041040B2 (ja) 2018-10-10 2018-10-10 冷蔵庫
JP2018191551A JP7136651B2 (ja) 2018-10-10 2018-10-10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41729U true CN210141729U (zh) 2020-03-13

Family

ID=69734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11076.0U Active CN210141729U (zh) 2018-10-10 2019-05-31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41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7520B2 (en) Refrigerator
EP3929509B1 (en) Refrigerator with a divider within the machinery room
US11709011B2 (en) Drip tray for a compact machine compartment and refrigerator using a drip tray
CN210141729U (zh) 冰箱
US20230332828A1 (en) Refrigerator
US20230221062A1 (en) Refrigerator
JPH11304354A (ja) 冷蔵庫
JP2020060320A (ja) 冷蔵庫
JP3797850B2 (ja) 冷蔵庫の仕切り構造
JP7041040B2 (ja) 冷蔵庫
JP2013057472A (ja) 冷蔵庫
JP5367403B2 (ja) 冷却貯蔵庫
CN210374223U (zh) 冰箱
JP2020106238A (ja) 冷蔵庫
KR101803625B1 (ko) 냉장고
CN219841702U (zh) 冰箱
JP6403475B2 (ja) 冷却貯蔵庫
JP2013068354A (ja) 冷蔵庫
JP2008082624A (ja) 冷蔵庫
JP2006046791A (ja) 冷蔵庫
KR100487819B1 (ko) 냉장고의 도어용 저장부 구조
KR20230038047A (ko) 냉장고
JP2020112307A (ja) 冷蔵庫
JP2013204828A (ja) 冷蔵庫
KR20210099804A (ko) 현관용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