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1711U - 分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1711U
CN210131711U CN201920893764.6U CN201920893764U CN210131711U CN 210131711 U CN210131711 U CN 210131711U CN 201920893764 U CN201920893764 U CN 201920893764U CN 210131711 U CN210131711 U CN 210131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oal
sieve
desliming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937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龙
李培齐
尚明
张佳彬
白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937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1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1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1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olids By Using Liquids Or Pneumatic Power (AREA)
  • Combined Means For Separation Of Sol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选系统,其包括:原煤分级筛、注水泵和末煤脱泥筛,原煤分级筛具有出料口和筛孔,末煤脱泥筛具有排料口和筛缝,筛孔的孔径大于筛缝的宽度,且小于出料口的内径,所述排料口的内径大于筛缝的宽度,原煤分级筛内盛放物料,并对物料进行筛分,其中,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物料经出料口排出,注水泵向所述原煤分级筛加注循环水,粒径小于筛孔内径的物料在循环水的带动下,经所述筛孔排入所述末煤脱泥筛,所述末煤脱泥筛对筛孔筛出的物料与循环水的混合物进行脱泥,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出,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筛缝排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防止筛孔的堵塞,提高筛分效率。

Description

分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选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选煤厂采用的分选工艺主要分为湿法分选和干法分选,其中应用最多的是湿法分选。湿法分选根据分选系统分为跳汰选煤、浅槽分选机分选、重介旋流器分选、螺旋分选分选、TBS干扰床分选机分选及浮选机分选等;根据分选粒度分为块煤分选、末煤分选、粗煤泥分选、细煤泥分选。目前,典型的分选工艺为原煤按一定粒度分级,分级后的块煤进入浅槽分选机,末煤进入旋流器。
由于井下地质构造的原因,原煤中经常伴有大量的水和煤泥,尤其是易泥化的矸石泥。随着井下原煤水分增大,煤泥含量增多,尤其是遇到矸石泥化严重的时候,分级筛的筛孔大面积堵塞,开孔率大幅度降低,筛分效率得不到保证,使得大量的末煤进入了块煤系统,导致块煤系统的煤泥量增加,从而导致块煤系统中小于分选下限的物料增多,不仅使得这部分小于分选下限的物料得不到有效分选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对大颗粒物料的分选造成影响,降低分选精度,导致产品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发生煤质事故,最终影响选煤厂的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分选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分选系统,其包括:原煤分级筛、注水泵和末煤脱泥筛,所述原煤分级筛具有出料口和筛孔,所述末煤脱泥筛具有排料口和筛缝,所述筛孔的孔径大于筛缝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所述排料口的内径大于筛缝的宽度,所述原煤分级筛内盛放物料,并对物料进行筛分,其中,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物料经出料口排出,所述注水泵向所述原煤分级筛加注循环水,粒径小于筛孔内径的物料在循环水的带动下,经所述筛孔排入所述末煤脱泥筛,所述末煤脱泥筛对筛孔筛出的物料与循环水的混合物进行脱泥,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出,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筛缝排出。
可选地,还包括:块煤分选机,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物料经出料口排至所述块煤分选机,块煤分选机对该物料进行分选。
可选地,还包括:块煤刮板运输机,所述出料口排出的物料经所述块煤刮板运输机运至所述块煤分选机。
可选地,所述块煤分选机为跳汰分选机、浅槽分选机或者斜轮分选机。
可选地,还包括:重介质旋流器,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至所述重介质旋流器,所述重介质旋流器对该物料进行分选。
可选地,还包括:煤泥水处理系统,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所述筛缝排至煤泥水处理系统。
可选地,还包括:末煤运输溜槽,混合物经所述末煤运输溜槽运至所述末煤脱泥筛。
可选地,还包括加水泵,所述加水泵向末煤脱泥筛加注循环水。
可选地,原煤分级筛和末煤脱泥筛均采用振动筛机。
可选地,所述筛孔的孔径为12-14mm,所述筛缝的宽度为0.5-1.5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选系统通过设置原煤分级筛、注水泵和末煤脱泥筛,通过注水泵向原煤分选筛内注水,将原煤由干法分级转化为湿法分级,不仅可替代现有技术中块煤选前脱泥环节,解决脱泥用水量大、脱泥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循环水可将原煤中粒径小于筛孔的物料冲入末煤脱泥筛内,可防止筛孔的堵塞,提高筛分效率,减少粒径小于筛孔的物料由出料口排出,使得物料得到有效筛分,提高分选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发生煤质事故,保障选煤厂的效益,同时结构简单使用,现场改造小,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选系统,其包括:原煤分级筛2、注水泵3和末煤脱泥筛7。
所述原煤分级筛2具有出料口和筛孔,所述末煤脱泥筛7具有排料口和筛缝。
在本实施例中,筛缝为条形缝,条形缝的长度尺寸远大于其宽度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筛孔的孔径为12-14mm,优选地,筛孔的孔径为13mm。筛缝的宽度为0.5-1.5mm,例如1.0mm,也可以采用0.5mm或者1.5mm。
所述筛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筛缝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所述排料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筛缝的宽度。
所述原煤分级筛2内接收并盛放物料,并对原煤分级筛2内的物料进行筛分。
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物料经出料口排出,即原煤分级筛2的筛上物料经出料口排出。
所述注水泵3向所述原煤分级筛2注入循环水,粒径小于筛孔内径的物料在循环水的带动下,经所述筛孔排入所述末煤脱泥筛7。即,原煤分级筛2的筛下物料与循环水,排入末煤脱泥筛7。
所述末煤脱泥筛7对原煤分级筛2的筛下物料与循环水的混合物进行脱泥处理,将原煤分级筛2筛下混合物中的细煤泥进行脱除,以提高末煤分选机的分选效果。
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出,即脱泥后的末煤脱泥筛7的筛上物料经排料口排出。
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筛缝排出,末煤脱泥筛7的筛下物料经筛缝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原煤分级筛和末煤脱泥筛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振动筛机。振动筛机通过振动,使得进入振动筛机内的物料按照粒度进行分级。
现以原煤分选为例,说明分选系统的工作过程,其中,筛孔孔径为13mm。
如图1所示,矿井来煤经过200mm分级和手选除杂后得到原煤1,原煤1进入原煤分级筛2实现13mm分级。同时,注水泵3在原煤分级筛2筛后注入循环水,采用湿法13mm分级。
筛分后,原煤分级筛2的筛上物料,即块煤经出料口排出,原煤分级筛2的筛下物料(粒径小于13mm的原煤)和循环水的混合物经过筛孔进入末煤脱泥筛7进行脱泥。
经过末煤脱泥筛7的脱泥筛分,脱泥后的末煤脱泥筛7的筛上物料经排料口排出。末煤脱泥筛7的筛下物料经筛缝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选系统通过设置原煤分级筛、注水泵和末煤脱泥筛,通过注水泵向原煤分选筛内注水,将原煤由干法分级转化为湿法分级,不仅可替代现有技术中块煤选前脱泥环节,解决脱泥用水量大、脱泥效果差的问题,而且循环水可将原煤中粒径小于筛孔的物料冲入末煤脱泥筛内,可防止筛孔的堵塞,提高筛分效率,减少粒径小于筛孔的物料由出料口排出,使得物料得到有效筛分,提高分选精度,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发生煤质事故,保障选煤厂的效益,同时结构简单使用,现场改造小,生产成本低。
进一步地,分选系统还包括:块煤分选机5,原煤分级筛2的筛上物料经出料口排至所述块煤分选机5,块煤分选机5对该物料进行分选,以实现筛上物料中矸石和煤的分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块煤分选机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跳汰分选机、浅槽分选机或者斜轮分选机,以便降低生产成本。
优选地,分选系统还包括:块煤刮板运输机4,所述出料口排出的物料经所述块煤刮板运输机4运至所述块煤分选机5。
通过设置块煤刮板运输机4,可方便各个设备的安设。块煤刮板运输机4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刮板运输机。
较佳地,分选系统还包括:重介质旋流器9,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至所述重介质旋流器9,所述重介质旋流器9对该物料进行分选,以实现矸石和煤的分离。
进一步地,分选系统还包括:煤泥水处理系统10,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所述筛缝排至煤泥水处理系统10,进行煤泥处理,回收商品煤的同时得到质量合格的循环水,循环水可作为选煤厂的生产用水,以使水能够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煤泥水处理系统10可采用现有的煤泥水处理系统,其包括分级、分选、浓缩、脱水子系统。
可选地,分选系统还包括:末煤运输溜槽6,混合物经所述末煤运输溜槽6运至所述末煤脱泥筛7,以方便各个设备的安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采用直径较大的管道来替代末煤运输溜槽6运输混合物。
末煤运输溜槽6或者管道在运输混合物时,需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混合物的流动。
更优选地,分选系统还包括加水泵8,所述加水泵8向末煤脱泥筛7加注循环水。
在末煤脱泥筛7筛后加注循环水,可防止末煤脱泥筛7的筛缝堵塞,使物料脱泥更加彻底。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的推导和变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煤分级筛、注水泵和末煤脱泥筛,所述原煤分级筛具有出料口和筛孔,所述末煤脱泥筛具有排料口和筛缝,所述筛孔的孔径大于筛缝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出料口的内径,所述排料口的内径大于筛缝的宽度,所述原煤分级筛内盛放物料,并对物料进行筛分,其中,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物料经出料口排出,所述注水泵向所述原煤分级筛加注循环水,粒径小于筛孔内径的物料在循环水的带动下,经所述筛孔排入所述末煤脱泥筛,所述末煤脱泥筛对筛孔筛出的物料与循环水的混合物进行脱泥,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出,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筛缝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块煤分选机,粒径大于筛孔孔径的物料经出料口排至所述块煤分选机,块煤分选机对该物料进行分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块煤刮板运输机,所述出料口排出的物料经所述块煤刮板运输机运至所述块煤分选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煤分选机为跳汰分选机、浅槽分选机或者斜轮分选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重介质旋流器,混合物中粒径大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排料口排至所述重介质旋流器,所述重介质旋流器对该物料进行分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煤泥水处理系统,混合物中粒径小于筛缝宽度的物料经所述筛缝排至煤泥水处理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末煤运输溜槽,混合物经所述末煤运输溜槽运至所述末煤脱泥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水泵,所述加水泵向末煤脱泥筛加注循环水。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原煤分级筛和末煤脱泥筛均采用振动筛机。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的孔径为12-14mm,所述筛缝的宽度为0.5-1.5mm。
CN201920893764.6U 2019-06-13 2019-06-13 分选系统 Active CN210131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3764.6U CN210131711U (zh) 2019-06-13 2019-06-13 分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93764.6U CN210131711U (zh) 2019-06-13 2019-06-13 分选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1711U true CN210131711U (zh) 2020-03-10

Family

ID=6970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93764.6U Active CN210131711U (zh) 2019-06-13 2019-06-13 分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1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1054B (zh) 重介质液固流化床分选粗煤泥工艺
CN104722389B (zh) 一种细粒中煤解离-独立调浆-混合浮选工艺
AU2016399293B2 (en) Process for liberating and separating slack middling obtained from coking
CN109046753A (zh) 一种高泥粘性地表赤、磁混合铁矿选矿工艺
CN109482494B (zh) 一种动力煤全粒级干法提质排矸工艺
CN112844763A (zh) 一种矿石x射线预选-破碎系统及其工艺
CN109622213A (zh) 采用浅槽分选机的分离萤石与重晶石的重介质选矿工艺
CN202129156U (zh) 一种粗煤泥分选用三产品自生介质旋流器
CN110385197B (zh) 一种重晶石萤石伴生矿的重力分选系统及工艺
CN111744662A (zh) 一种井下可移动式智能采选模块化工艺方法
US4447319A (en) Process for separating sand from a brown coal or lignite material containing sand
CN109201315B (zh) 一种提高利用率的洗煤工艺
CN108855579B (zh) 一种水介质旋流器选煤的方法
CN105642431A (zh) 含硫煤矸石重选分离硫精矿的方法
CN210449500U (zh) 一种煤泥再分选之选煤脱泥系统
CN210131711U (zh) 分选系统
CN115945288A (zh) 一种基于干法分选设备的金属矿物富集工艺与系统
CN203170579U (zh) 一种砂石加工粗碎系统
CN110075986B (zh) 露天煤矿可移动式块煤干选系统及方法
CN104722390B (zh) 一种炼焦中煤重浮联合分选工艺
CN109731674B (zh) 一种动力煤分选方法
CN213700303U (zh) 一种中煤高效再选系统
CN110026286A (zh) 一种萤石重晶石类矿重力分选工艺
CN217250460U (zh) 不同粒径石子出料系统
CN215313066U (zh) 一种原煤筛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