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5660U - 一种弯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5660U
CN210125660U CN201920770059.7U CN201920770059U CN210125660U CN 210125660 U CN210125660 U CN 210125660U CN 201920770059 U CN201920770059 U CN 201920770059U CN 210125660 U CN210125660 U CN 210125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ending
rotating shaft
plate
wheel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7005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峰
巩新远
刘丽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East Pipel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East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East Pipel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East Pipel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7005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5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5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5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管装置,其通过对管进行自动化弯曲工作,节省人工弯曲管时的体力消耗,通过电机控制弯管轮转动,使弯管轮转动均匀性提高,管受力均匀,同时电机可对弯管轮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使弯曲后的管的角度准确性提高,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工作箱、弯管轮、第一转轴、夹板、夹块和顶板,弯管轮位于工作箱的右前方,第一转轴的前端穿过弯管轮的中部并伸出至弯管轮的前端,弯管轮与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夹板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连接,夹板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连通;还包括安装板、电机、减速器、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

Description

一种弯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管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弯管装置是一种用于对管类材料进行弯曲的辅助装置,其在机械设备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弯管装置包括工作箱、弯管轮、第一转轴、夹板、夹块和顶板,弯管轮位于工作箱的右前方,第一转轴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右侧连接,第一转轴的前端穿过弯管轮的中部并伸出至弯管轮的前端,弯管轮与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夹板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连接,夹板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连通,夹块安装在通孔的内部,夹块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之间存在间隙,顶板位于夹板的下方,顶板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中部连接;现有的弯管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外界管的顶端插入夹块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之间,管的左端与顶板的右端接触,人工转动弯管轮,弯管轮带动夹板和夹块转动,夹块带动管的顶端以弯管轮的圆心方向转动,对管的顶端进行弯曲,顶板右端的管向上运动并进行管的输送工作,管的弯曲工作完成后,人工转动弯管轮恢复至初始位置,取下管即可;现有的弯管装置使用中发现,对管进行弯曲时,需人工转动弯管轮进行工作,人体体力消耗较大,人工转动弯管轮时,弯管轮转动速度均匀性较差,容易使管弯曲部分不同位置的应力大小存在差异,同时人体对管弯曲角度的控制较差,弯曲后的管的角度无法准确达到要求,导致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对管进行自动化弯曲工作,节省人工弯曲管时的体力消耗,通过电机控制弯管轮转动,使弯管轮转动均匀性提高,管受力均匀,同时电机可对弯管轮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使弯曲后的管的角度准确性提高,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弯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包括工作箱、弯管轮、第一转轴、夹板、夹块和顶板,弯管轮位于工作箱的右前方,第一转轴的前端穿过弯管轮的中部并伸出至弯管轮的前端,弯管轮与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夹板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连接,夹板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连通,夹块位于通孔内,夹块的左端设置有调整装置,夹块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之间存在间隙,顶板位于夹板的下方并且顶板位于工作箱的前方,顶板的左端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左侧连接;还包括安装板、电机、减速器、第二转轴、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工作箱的中部设置有腔体,第一转轴的后端穿过工作箱的前端并伸入至腔体的右前侧,安装板位于腔体内部,安装板的左端与腔体的左壁中部连接,安装板的前端与电机的后端连接,电机的前端与减速器的后端连接,减速器的前端与第二转轴的后端连接,第一皮带轮位于减速器的前方,第二转轴的前端穿过第一皮带轮的中部并伸出至第一皮带轮的前方,第二转轴与第一皮带轮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位于第一皮带轮的右方,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轮内孔套装在第一转轴的后侧并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可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板、液压杆、液压装置和液压管,支撑板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左侧连接,支撑板的右端与液压杆的左端连接,液压杆的右端与顶板的左端连接,液压装置位于支撑板的上方,液压装置的底端左侧与液压管的顶端连通,液压管的底端与液压杆的顶端左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形状均为“T”型,第一导轨位于第二导轨的下方,第一导轨的后端与第二导轨的后端均与工作箱的前端连接,顶板的后端上侧和下侧均连通设置有“T”型槽,两组“T”型槽分别与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的形状对应,顶板通过两组“T”型槽分别套装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顶板分别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相对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轮、第三转轴、固定板、第二输送轮和第四转轴,第一输送轮与第二输送轮均位于工作箱的前方,第三转轴位于顶板的右方,第三转轴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下侧连接,第三转轴的前端穿过第一输送轮的中部并伸出至第一输送轮的前端,第一输送轮与第三转轴可相对转动,固定板的顶端与顶板的底端连接,固定板的前端下侧与第四转轴的后端连接,第四转轴的前端穿过第二输送轮并伸出至第二输送轮的前端,第四转轴与第二输送轮可相对转动,第二输送轮的右端与顶板的右端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两组锁紧螺栓,顶板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螺纹孔,两组锁紧螺栓的后端分别旋入两组螺纹孔内部并与工作箱的前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和调整螺柱,夹板的左端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移动孔,调整螺母的右端与夹板的左端中部连接,调整螺母的内孔与移动孔对应,调整螺柱的右端旋入调整螺母内孔并穿过移动孔,调整螺柱的右端与夹块的左端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调整装置还包括转盘和把手,转盘的右端中部与调整螺柱的左端连接,把手的右端与转盘的左端上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稳定板,稳定板位于腔体内部,稳定板的右端与腔体的右壁连接,稳定板的前端左侧与第一转轴后端可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打开电机,电机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可同步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弯管轮转动,转动状态的弯管轮带动夹板和夹块转动,夹块对管的前端进行弯曲工作,通过对管进行自动化弯曲工作,节省人工弯曲管时的体力消耗,通过电机控制弯管轮转动,使弯管轮转动均匀性提高,管受力均匀,同时电机可对弯管轮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使弯曲后的管的角度准确性提高,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调整装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顶板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工作箱;2、弯管轮;3、第一转轴;4、夹板; 5、夹块;6、顶板;7、安装板;8、电机;9、减速器;10、第二转轴;11、第一皮带轮;12、第二皮带轮;13、皮带;14、支撑板;15、液压杆;16、液压装置;17、液压管;18、第一导轨;19、第二导轨; 20、第一输送轮;21、第三转轴;22、固定板;23、第二输送轮;24、第四转轴;25、锁紧螺栓;26、调整螺母;27、调整螺柱;28、转盘; 29、把手;30、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包括工作箱1、弯管轮2、第一转轴3、夹板4、夹块5和顶板6,弯管轮2位于工作箱1 的右前方,第一转轴3的前端穿过弯管轮2的中部并伸出至弯管轮2的前端,弯管轮2与第一转轴3可转动连接,夹板4的右端与弯管轮2的左端连接,夹板4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右端与弯管轮2 的左端连通,夹块5位于通孔内,夹块5的左端设置有调整装置,夹块 5的右端与弯管轮2的左端之间存在间隙,顶板6位于夹板4的下方并且顶板6位于工作箱1的前方,顶板6的左端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后端与工作箱1的前端左侧连接;还包括安装板7、电机8、减速器9、第二转轴10、第一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2和皮带13,工作箱1的中部设置有腔体,第一转轴3的后端穿过工作箱1的前端并伸入至腔体的右前侧,安装板7位于腔体内部,安装板7的左端与腔体的左壁中部连接,安装板7的前端与电机8的后端连接,电机8的前端与减速器9的后端连接,减速器9的前端与第二转轴10的后端连接,第一皮带轮11位于减速器9的前方,第二转轴10的前端穿过第一皮带轮11的中部并伸出至第一皮带轮11的前方,第二转轴10与第一皮带轮11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12位于第一皮带轮11的右方,第二皮带轮12通过第二皮带轮 12内孔套装在第一转轴3的后侧并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第一皮带轮 11与第二皮带轮12通过皮带13可同步转动;打开电机,电机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可同步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弯管轮转动,转动状态的弯管轮带动夹板和夹块转动,夹块对管的前端进行弯曲工作,通过对管进行自动化弯曲工作,节省人工弯曲管时的体力消耗,通过电机控制弯管轮转动,使弯管轮转动均匀性提高,管受力均匀,同时电机可对弯管轮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使弯曲后的管的角度准确性提高,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板14、液压杆15、液压装置16和液压管17,支撑板14的后端与工作箱1的前端左侧连接,支撑板14的右端与液压杆15的左端连接,液压杆15的右端与顶板6的左端连接,液压装置16位于支撑板14的上方,液压装置16的底端左侧与液压管17的顶端连通,液压管17的底端与液压杆15的顶端左侧连接;通过液压装置控制液压杆的右端进行左右移动,液压杆的右端带动顶板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调整顶板的位置,从而使顶板能够适应不同规格的管,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第一导轨18与第二导轨19的形状均为“T”型,第一导轨18位于第二导轨19的下方,第一导轨18的后端与第二导轨19的后端均与工作箱1 的前端连接,顶板6的后端上侧和下侧均连通设置有“T”型槽,两组“T”型槽分别与第一导轨18与第二导轨19的形状对应,顶板6通过两组“T”型槽分别套装在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上,顶板6分别与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可相对滑动;顶板左右移动时,顶板的后端分别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滑动,通过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对顶板移动方向进行限制,防止顶板左右移动时,顶板发生偏移,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第一输送轮20、第三转轴21、固定板22、第二输送轮23和第四转轴24,第一输送轮20与第二输送轮 23均位于工作箱1的前方,第三转轴21位于顶板6的右方,第三转轴21 的后端与工作箱1的前端下侧连接,第三转轴21的前端穿过第一输送轮20的中部并伸出至第一输送轮20的前端,第一输送轮20与第三转轴 21可相对转动,固定板22的顶端与顶板6的底端连接,固定板22的前端下侧与第四转轴24的后端连接,第四转轴24的前端穿过第二输送轮 23并伸出至第二输送轮23的前端,第四转轴24与第二输送轮23可相对转动,第二输送轮23的右端与顶板6的右端平齐;管的顶端穿过第二输送轮与第一输送轮之间,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轮、第三转轴、固定板、第二输送轮和第四转轴,可对管进行导向作用,使管向上运动更加顺畅,同时第一输送轮的左端与第二输送轮的右端可对管进行夹持作用,防止管脱落,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两组锁紧螺栓25,顶板6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螺纹孔,两组锁紧螺栓25的后端分别旋入两组螺纹孔内部并与工作箱1的前端接触;旋紧两组锁紧螺栓,两组锁紧螺栓的后端与工作箱的前端贴紧,顶板通过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进行固定,旋松两组锁紧螺栓,可对顶板进行移动,通过设置两组锁紧螺栓,可对顶板进行固定,防止顶板松动,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26和调整螺柱27,夹板4的左端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移动孔,调整螺母26的右端与夹板4的左端中部连接,调整螺母26的内孔与移动孔对应,调整螺柱 27的右端旋入调整螺母26内孔并穿过移动孔,调整螺柱27的右端与夹块5的左端可转动连接;旋转调整螺柱,调整螺柱通过调整螺母进行左右移动,调整螺柱的右端带动夹块进行左右移动,通过对夹块位置进行调整,从而使夹块能够对不同规格的管进行夹持工作,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调整装置还包括转盘28和把手29,转盘28的右端中部与调整螺柱27的左端连接,把手29的右端与转盘28 的左端上侧连接;通过设置转盘和把手,可方便人工对调整螺柱进行转动,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还包括稳定板30,稳定板30位于腔体内部,稳定板30的右端与腔体的右壁连接,稳定板30的前端左侧与第一转轴3后端可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稳定板,可对第一转轴进行有效支撑,提高第一转轴转动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将外界管的顶端穿过第一输送轮的左端与第二输送轮的右端之间并插入夹块的右端与弯管轮的左端之间,管的中部左端与顶板的右端接触,然后打开电机,电机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通过第二转轴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可同步转动,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第一转轴带动弯管轮转动,转动状态的弯管轮带动夹板和夹块转动,夹块对管的前端进行弯曲工作,顶板右端的管向上运动并进行管的输送工作,管的弯曲工作完成后,通过电机控制弯管轮相相反方向转动并恢复至初始位置,取下管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弯管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液压装置可在市场采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弯管装置,包括工作箱(1)、弯管轮(2)、第一转轴(3)、夹板(4)、夹块(5)和顶板(6),弯管轮(2)位于工作箱(1)的右前方,第一转轴(3)的前端穿过弯管轮(2)的中部并伸出至弯管轮(2)的前端,弯管轮(2)与第一转轴(3)可转动连接,夹板(4)的右端与弯管轮(2)的左端连接,夹板(4)的中部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通孔的右端与弯管轮(2)的左端连通,夹块(5)位于通孔内,夹块(5)的左端设置有调整装置,夹块(5)的右端与弯管轮(2)的左端之间存在间隙,顶板(6)位于夹板(4)的下方并且顶板(6)位于工作箱(1)的前方,顶板(6)的左端设置有移动装置,移动装置的后端与工作箱(1)的前端左侧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7)、电机(8)、减速器(9)、第二转轴(10)、第一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2)和皮带(13),工作箱(1)的中部设置有腔体,第一转轴(3)的后端穿过工作箱(1)的前端并伸入至腔体的右前侧,安装板(7)位于腔体内部,安装板(7)的左端与腔体的左壁中部连接,安装板(7)的前端与电机(8)的后端连接,电机(8)的前端与减速器(9)的后端连接,减速器(9)的前端与第二转轴(10)的后端连接,第一皮带轮(11)位于减速器(9)的前方,第二转轴(10)的前端穿过第一皮带轮(11)的中部并伸出至第一皮带轮(11)的前方,第二转轴(10)与第一皮带轮(11)固定连接,第二皮带轮(12)位于第一皮带轮(11)的右方,第二皮带轮(12)通过第二皮带轮(12)内孔套装在第一转轴(3)的后侧并与第一转轴(3)固定连接,第一皮带轮(11)与第二皮带轮(12)通过皮带(13)可同步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板(14)、液压杆(15)、液压装置(16)和液压管(17),支撑板(14)的后端与工作箱(1)的前端左侧连接,支撑板(14)的右端与液压杆(15)的左端连接,液压杆(15)的右端与顶板(6) 的左端连接,液压装置(16)位于支撑板(14)的上方,液压装置(16)的底端左侧与液压管(17)的顶端连通,液压管(17)的底端与液压杆(15)的顶端左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第一导轨(18)与第二导轨(19)的形状均为“T”型,第一导轨(18)位于第二导轨(19)的下方,第一导轨(18)的后端与第二导轨(19)的后端均与工作箱(1)的前端连接,顶板(6)的后端上侧和下侧均连通设置有“T”型槽,两组“T”型槽分别与第一导轨(18)与第二导轨(19)的形状对应,顶板(6)通过两组“T”型槽分别套装在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上,顶板(6)分别与第一导轨(18)和第二导轨(19)可相对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输送轮(20)、第三转轴(21)、固定板(22)、第二输送轮(23)和第四转轴(24),第一输送轮(20)与第二输送轮(23)均位于工作箱(1)的前方,第三转轴(21)位于顶板(6)的右方,第三转轴(21)的后端与工作箱(1)的前端下侧连接,第三转轴(21)的前端穿过第一输送轮(20)的中部并伸出至第一输送轮(20)的前端,第一输送轮(20)与第三转轴(21)可相对转动,固定板(22)的顶端与顶板(6)的底端连接,固定板(22)的前端下侧与第四转轴(24)的后端连接,第四转轴(24)的前端穿过第二输送轮(23)并伸出至第二输送轮(23)的前端,第四转轴(24)与第二输送轮(23)可相对转动,第二输送轮(23)的右端与顶板(6)的右端平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锁紧螺栓(25),顶板(6)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前后贯穿的螺纹孔,两组锁紧螺栓(25)的后端分别旋入两组螺纹孔内部并与工作箱(1)的前端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包括调整螺母(26)和调整螺柱(27),夹板(4)的左端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移动孔,调整螺母(26)的右端与夹板(4)的左端中部连接,调整螺母(26)的内孔与移动孔对应,调整螺柱(27)的右端旋入调整螺母(26)内孔并穿过移动孔,调整螺柱(27)的右端与夹块(5)的左端可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装置还包括转盘(28)和把手(29),转盘(28)的右端中部与调整螺柱(27)的左端连接,把手(29)的右端与转盘(28)的左端上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弯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定板(30),稳定板(30)位于腔体内部,稳定板(30)的右端与腔体的右壁连接,稳定板(30)的前端左侧与第一转轴(3)后端可转动连接。
CN201920770059.7U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弯管装置 Active CN210125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0059.7U CN210125660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弯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0059.7U CN210125660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弯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5660U true CN210125660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70059.7U Active CN210125660U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弯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56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98368B (zh) 一种高稳定性空调外机安装辅助装置
CN111822930B (zh) 一种桥梁钢结构基础支承连接件成型加工工艺
CN210125660U (zh) 一种弯管装置
CN111389976A (zh) 一种通用无缝钢管弯管机
CN116750638B (zh) 一种玻璃夹持装置
CN210333861U (zh) 一种管件弯管装置
CN205614181U (zh) 等离子板管多功能综合切割装置
CN107263140A (zh) 一种带有升降式主轴的钢管加工装置
CN116550825A (zh) 一种防回弹的光伏板支架折弯装置
CN106001210A (zh) 液压式全自动弯管机
CN212167916U (zh) 一种具有多角度定位功能的金属加工喷涂装置
CN210059409U (zh) 一种便于物料支撑的折弯机
CN207787358U (zh) 一种钢板冲压机
CN212216677U (zh) 一种通用无缝钢管弯管机
CN211683117U (zh) 一种流延机的薄膜夹边装置
CN210878948U (zh) 一种全自动去毛刺机
CN206392340U (zh) 一种用于全自动点胶机的定位结构
CN115179070B (zh) 一种楔形调节环加工用夹具
CN210704478U (zh) 一种可调节使用的阀门安装架
CN219465436U (zh) 一种雕刻机装夹机构
CN209139663U (zh) 一种双头管端成型机
CN214651459U (zh) 一种市政给排水的送管安装设备
CN219094197U (zh) 一种暖通管焊接用夹具
CN214186216U (zh) 一种生产用机械加工稳定夹具
CN216655910U (zh) 一种避免作业留痕的平板车加工用弯管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