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5297U -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5297U
CN210125297U CN201920361187.6U CN201920361187U CN210125297U CN 210125297 U CN210125297 U CN 210125297U CN 201920361187 U CN201920361187 U CN 201920361187U CN 210125297 U CN210125297 U CN 210125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ation
disinfection
composite sheet
catalyst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611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培
李海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fai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fai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fai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fair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611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5297U/zh
Priority to JP2020526223A priority patent/JP2021518769A/ja
Priority to PCT/CN2020/076616 priority patent/WO2020186979A1/zh
Priority to KR1020207012626A priority patent/KR20200113184A/ko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5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5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设置有第一片材层,第一片材层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以在伤口、口鼻或感染性皮肤时,通过多种活性粒子进行吸附、氧化和/或净化。本申请将杀菌消毒催化剂与创可贴或口罩的功能相结合,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对人体或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杀菌消毒,且利用该气相自由基有效功效的空间距离极度有限的特性,其以气相自由基存在的寿命时间约为10纳秒,因而不会进入到人体内,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干净的体验,保障健康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杀菌消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背景技术
在空气过滤、净化、杀菌和消毒行业内,需要大量高透气效能又低阻力的涤纶材料,以用在过滤袋、过滤芯和净化器的复合材料中。目前市场上现在多出现的是涤纶长纤维工艺制造的基材。这种长纤维工艺的基材由于受到长纤维工艺影响的限制,布面不均匀、透气性低、成本高等因数的影响,从而造成做出空滤产品的性能效果不理想等系列问题的出现。
另一方面,一般的创可贴采用的杀菌消毒材料效果偏低,更加无法针对病毒性皮肤进行杀菌处理,所以应用范围窄,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以寻求一种新的杀菌消毒产品,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以进一步满足用户对日常的杀菌消毒需求,改善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杀菌消毒复合片材,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设置有第一片材层,所述第一片材层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以在伤口、口鼻或感染性皮肤时,通过所述多种活性粒子进行吸附、氧化和/或净化。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还设置有第二片材层,所述第二片材层包括纺粘法非织造布,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采用PP熔喷、PP熔喷结合PET、或静电棉结合PET的方式制得,且其平方米质量单重介于80-120 g/m2之间,厚度介于0.45-0.7mm之间,效率介于95%-99.99%之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包括无机多孔性载体,所述多种活性粒子可用于吸附并氧化杀灭微生物或甲醛。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为孔密度介于30目-60 目的粉状颗粒物,且其平方米质量单重介于50-200g/m2之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为堇青石蜂窝陶瓷或莫来石蜂窝陶瓷;
或,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为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沸石、海泡石、蒙脱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还包括用于粘贴的粘黏部,所述粘黏部自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延伸至突出于外周设置,以将杀菌消毒复合片材粘黏固定覆盖到伤口或感染性皮肤上,或粘黏到口罩上。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粘黏部包括弹性基材以及形成于所述弹性基材上的胶黏剂,所述胶黏剂包括质量份数为30份的环氧树脂、质量份数为21份的脂环胺、质量份数为7份的十二烷基水甘油醚、质量份数为3 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份数为0.6份的纳米氧化锌、质量份数为1.2 份的硅胶、质量份数为2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质量份数为0.3份的滑石粉、质量份数为0.2份的甲壳素和质量份数为5份的乙二醇。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片材层和/或所述第二片材层中用于实现粘结的增塑替代材料为:偏苯三酸三辛酯、环氧大豆油、DINCH、高分子增塑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氨酯,且不包括邻苯二甲酸酐二丁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护器具,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器具采用如上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包括一片第一片材层和两片第二片材层,所述第一片材层夹设于两片第二片材层之间,所述第一片材层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所述第二片材层包括纺粘法非织造布,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器具为口罩、伤口护理贴或皮肤感染护理贴。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设置有第一片材层,所述第一片材层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以在伤口、口鼻或感染性皮肤时,通过所述多种活性粒子进行吸附、氧化和/或净化。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将杀菌消毒催化剂与创可贴或口罩的功能相结合,除了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还能够对人体或者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杀菌消毒,给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干净的体验,保障用户健康安全,改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更多的日常需求。同时,本申请利用该气相自由基有效功效的空间距离极度有限的特性,且其以气相自由基存在的寿命时间仅约为 10纳秒,因而不会进入到人体内,避免对人体带来伤害。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杀菌消毒复合片材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详细说明如下。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和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设置有第一片材层11,所述第一片材层11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110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111,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以在伤口、口鼻或感染性皮肤时,通过所述多种活性粒子进行吸附、氧化和/或净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创可贴的高效杀菌消毒作用,还可以设置在口罩上进行杀菌消毒净化,或者对各种皮肤病进行杀菌消毒等,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 的多种活性粒子,其作为气相时的有效活动距离以微米为度量单位,且其以气相自由基存在的寿命时间仅约为10纳秒,即其基本上不能脱离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的载体而存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不会作为强氧化剂而进入人体内,避免给人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而仅仅是在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的载体所在的极小距离范围内有效、并对企图穿越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的细菌、病毒等进行有效的消杀,确保用户的使用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在图1及图2中,可以不设置标号为13的部件,其只在某些特殊用途时才需要设置该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作细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还设置有第二片材层12,所述第二片材层12包括纺粘法非织造布,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 110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 111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设置成SM的复合方式,即一熔喷法非织造布110(M)复合一纺粘法非织造布(S),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复合成SMS,SMMMS等方式,且可以在不同的M层上,根据需要而复合不同的材料,并实现不同的功能,在此不作限定。此外,其可以采用一步法进行复合,也可以采用两步法进行复合,在本技术领域人员理解的范围内,不作细述。
本申请采用熔喷法非织造布110(M)复合一纺粘法非织造布(S)的方式,充分利用两种非织造布的特性,即保证了整体的柔韧度、结构强度,也保证了透气性和过滤率的弹性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采用的复合固结叠合方式可以为热轧、针刺、水刺和超声波。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采用PP(聚丙烯)熔喷、 PP熔喷结合PET(聚酯)、或静电棉结合PET的方式制得,且其平方米质量单重介于80-120g/m2(克每平方米)之间,厚度介于0.45-0.7mm(毫米)之间,效率介于95%-99.99%之间。
举例而言,平方米质量单重可以为90g/m2、95g/m2、100g/m2、105g/m2或者110g/m2,而厚度可以为0.5mm、0.55mm、0.6mm和0.7mm,效率为95%、 96%、99%和99.99%,其具体可以视应用途径而设定。
需要详细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包括无机多孔性载体,其中,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经由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浸渍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或稳定性亚氯酸盐溶液后,经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干燥至含水率少于额定阈值制得,所述多种活性粒子可用于吸附并氧化杀灭微生物或甲醛。
其中,所述预设温度阈值可以为85℃或者90℃等,所述额定阈值可以为10%、9%、8%或者7%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为孔密度介于30 目-60目的粉状颗粒物,且其平方米质量单重介于50-200g/m2之间。优选地,可以采用40目、45目或者50目,平方米质量单重则可以为60g/m2、70g/m2、 80g/m2、90g/m2、100g/m2、160g/m2、140g/m2等等,其可以根据应用途径而具体设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为堇青石蜂窝陶瓷或莫来石蜂窝陶瓷;或,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为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沸石、海泡石、蒙脱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其具体可以采用混合等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采用二氧化氯气体和过氧水合碳酸钠制备得到,且二氧化氯含量为2%-5%。优选地,二氧化氯含量可以为3%,4%。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述稳定性亚氯酸盐溶液包括组分含量为0.1-10的亚氯酸盐、组分含量为0.1-5的稳定剂、组分含量为0.05-15的缓冲剂和组分含量为0.1-75的吸收剂,其中,所述亚氯酸盐为亚氯酸的碱金属盐或亚氯酸的碱土金属盐。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现创可贴式的粘贴功能时,比如贴到手臂、肚子、背部或者头部等时,需要采用胶布或者胶带捆绑等方式,而为了方便用户,本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还包括用于粘贴的粘黏部13,所述粘黏部13自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延伸至突出于外周设置,以将杀菌消毒复合片材粘黏固定覆盖到伤口或感染性皮肤上,或粘黏到口罩上。
其中,所述粘黏部13的形状可以针对关节、手指、头部等不同部位的形状,而对应设置成不同的方式,比如环状、多个粘黏部13间隔设置状等。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粘黏部13包括弹性基材以及形成于所述弹性基材上的胶黏剂,所述胶黏剂包括质量份数为30份的环氧树脂、质量份数为21份的脂环胺、质量份数为7份的十二烷基水甘油醚、质量份数为3 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份数为0.6份的纳米氧化锌、质量份数为1.2 份的硅胶、质量份数为0.3份的滑石粉、质量份数为0.2份的甲壳素和质量份数为5份的乙二醇。
采用本实施方式胶黏剂,可以极大地改善皮肤时的使用体验,能够提供较好的透气性,还能保证粘黏强度,以及起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片材层11和/或第二片材层12中用于实现粘结的增塑替代材料为:偏苯三酸三辛酯、环氧大豆油、DINCH(非邻苯二甲酸酯)、高分子增塑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氨酯,且不包括邻苯二甲酸酐二丁脂。不难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不再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丁脂作为增塑剂,避免在作为防护器具时给人体带来的危害,进而可以保障人体健康,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及其实施方式所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防护器具,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器具采用如上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包括一片第一片材层(M)和两片第二片材层(S),所述第一片材层(M)夹设于两片第二片材层(S)之间,所述第一片材层 (M)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所述第二片材层(S)包括纺粘法非织造布,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防护器具采用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设置的方式为SMS无纺布(Spun bond,Melt blown,Spun bond Nonwovens) 的方式,即复合无纺布,其可以具有强力高、过滤性能好、不含粘合剂、无毒等优点,而且复合了杀菌消毒复合片材的性能,可以很好地用于生活中进行防护护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防护器具可以为口罩、伤口护理贴或皮肤感染护理贴等。
请结合图1和图2参阅图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如上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301,制得粉状形式的杀菌消毒催化剂111,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
步骤S302,制得熔喷法非织造布110和纺粘法非织造布,并将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和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其中,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上形成第一片材层11,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形成第二片材层12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制得粉状形式的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的步骤,具体包括:制备无机多孔性载体,将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浸渍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或稳定性亚氯酸盐溶液,经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干燥至含水率少于额定阈值制得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制得熔喷法非织造布110和纺粘法非织造布,并将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110、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和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片材层11和/或所述第二片材层12上设置一弹性基材,并在所述弹性基材上形成胶黏剂,以形成用于粘贴的粘黏部13,其中,所述胶黏剂包括质量份数为30份的环氧树脂、质量份数为21份的脂环胺、质量份数为7份的十二烷基水甘油醚、质量份数为3份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质量份数为0.6份的纳米氧化锌、质量份数为1.2份的硅胶、质量份数为0.3份的滑石粉、质量份数为0.2份的甲壳素和质量份数为5份的乙二醇。
其中,本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可以为细孔硅胶,平均孔距2.0-3.0nm(纳米)。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片材层11和/或所述第二片材层12 上设置一弹性基材,并在所述弹性基材上形成胶黏剂,以形成用于粘贴的粘黏部13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具体步骤制得胶黏剂:
步骤(1)按照质量配比,将环氧树脂和硅胶混合,搅拌30-60min(分钟),升温至80-90℃,再依次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纳米氧化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滑石粉和甲壳素,搅拌均匀;
步骤(2)再加入脂环胺和十二烷基水甘油醚,继续搅拌30-60min;
步骤(3)向步骤(2)所得混合物中滴加乙二醇,搅拌均匀,即得所述胶黏剂。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方式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可以经紫外线灯照射,产生·OH、·ClO2、·HO2、·O等活性粒子,诱发链式反应,迅速杀灭病毒、细菌、霉菌和降解化学污染物,最终成为二氧化碳、水和微量矿盐。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治理环境和治理对象的不同,可不经紫外线灯照射,直接作为催化氧化材料,同样可以降解化学污染物和杀灭病毒、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达到同样净化效果。
需要详细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将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浸渍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或稳定性亚氯酸盐溶液,经低于预设温度阈值干燥至含水率少于额定阈值制得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两种方案。
第一方案:配制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用高纯度二氧化氯发生器得到纯度≥98%的二氧化氯气体,以过氧水合碳酸钠(化学通式为NaCO·mHO·nHO) 作为稳定剂,配成一定比例的吸收液,最后制备成二氧化氯含量为2%-5%的溶液。
第二方案:配制稳定性亚氯酸钠溶液,该溶液中各组分含量如下:亚氯酸盐0.1-10,稳定剂0.1-5,缓冲剂0.05-15,吸收剂0.1-75。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所述亚氯酸盐指含亚氯酸根离子ClO的盐,例如: 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锂,如亚氯酸钠、亚氯酸钾、亚氯酸锂。
其中,所述稳定剂也是强氧化剂,例如:高锰酸钾、HO、高氯酸盐、硝酸盐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剂是指能使溶液pH值在一定范围内维持基本恒定的物质,一般是盐类,在这里只能用强碱弱酸的盐,如碳酸钠或硼酸盐、柠檬酸盐等。
相应地,所述吸收剂是指化学吸收剂,与溶质之间有化学反应,溶质的溶解度不仅与气液平衡规律有关,而且与化学平衡规律有关。化学吸收剂大多是某种活性组分的溶液,例如碳酸钾、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的水溶液等。
上述两种方案中一种作为浸渍液,浸渍上述任何一种无机多孔载体,经 85℃以下温度干燥直至含水率≤8%,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催化材料。
在本申请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制得粉状形式的杀菌消毒催化剂111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流程:
首先制取稳定性亚氯酸钠稳定溶液,量取5000ml(毫升)纯净水,称取 400g(克)含量80%的亚氯酸钠,在水中溶解后,称取氯化钠100g继续在水中搅拌溶化,然后加入20g四合水硼酸钠,最后加20ml含量30%过氧化氢, 搅拌后过滤,最后用碳酸钠调整pH值8.0-9.5之间。然后加入3000g二氧化硅全部浸渍在液体中,不停搅拌,1~2小时后,沥尽余液,风扇吹干并放在 65℃真空加热炉干燥,至含水率≤8%即可出炉冷却备用。
本实施方式制得熔喷法非织造布110和纺粘法非织造布,具有更好的粘度强度和透气性,并且节约大大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防护器具和杀菌消毒复合片材,除了可以应用到上述用途外,还可以专门提供给装修工人使用,帮助装修工人去除装修时环境中包括甲醛、苯等有毒有害气体,避免装修工人长期处于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下所带来的健康问题。
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针对一些用材质量不好的车辆,由于甲醛的存在而导致车主用户患上白血病等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此时,用户可以佩戴上本申请的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作为口罩使用,能够对车辆内存在的甲醛等进行高效的分解和清除,确保用户用车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设置有第一片材层,所述第一片材层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以在伤口、口鼻或感染性皮肤时,通过所述多种活性粒子进行吸附、氧化和/或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至少还设置有第二片材层,所述第二片材层包括纺粘法非织造布,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采用PP熔喷、PP熔喷结合PET、或静电棉结合PET的方式制得,且其平方米质量单重介于80-120g/m2之间,厚度介于0.45-0.7mm之间,效率介于95%-99.99%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包括无机多孔性载体,所述多种活性粒子可用于吸附并氧化杀灭微生物或甲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为孔密度介于30目-60目的粉状颗粒物,且其平方米质量单重介于50-200g/m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为堇青石蜂窝陶瓷或莫来石蜂窝陶瓷;
或,所述无机多孔性载体为三氧化二铝、二氧化硅、沸石、海泡石、蒙脱石和硅藻土中的至少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还包括用于粘贴的粘黏部,所述粘黏部自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延伸至突出于外周设置,以将杀菌消毒复合片材粘黏固定覆盖到伤口或感染性皮肤上,或粘黏到口罩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黏部包括弹性基材以及形成于所述弹性基材上的胶黏剂。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层和/或所述第二片材层中用于实现粘结的增塑替代材料为:偏苯三酸三辛酯、环氧大豆油、DINCH、高分子增塑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或聚氨酯,且不包括邻苯二甲酸酐二丁脂。
10.一种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器具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消毒复合片材,所述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包括一片第一片材层和两片第二片材层,所述第一片材层夹设于两片第二片材层之间,所述第一片材层包括熔喷法非织造布和以粉状形式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上的杀菌消毒催化剂,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用于产生包括气相自由基·OH、·ClO2、·HO2、·O的多种活性粒子,所述第二片材层包括纺粘法非织造布,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进行复合并固结叠合,且所述杀菌消毒催化剂复合到所述熔喷法非织造布与所述纺粘法非织造布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防护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器具为口罩、伤口护理贴或皮肤感染护理贴。
CN201920361187.6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Active CN210125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1187.6U CN21012529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JP2020526223A JP2021518769A (ja) 2019-03-20 2020-02-25 保護具、殺菌消毒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CT/CN2020/076616 WO2020186979A1 (zh) 2019-03-20 2020-02-25 一种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207012626A KR20200113184A (ko) 2019-03-20 2020-02-25 보호 기구, 살균소독 복합 시트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61187.6U CN21012529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5297U true CN210125297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1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61187.6U Active CN210125297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52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4164A (zh) * 2019-03-20 2019-05-24 深圳市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5288A (zh) * 2020-03-12 2020-06-30 优仕康生(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在呼吸防护器表面形成杀菌抗病毒涂层的胶性载体、胶性酊剂和应用
CN112868663A (zh) * 2021-02-10 2021-06-01 深圳海斯凯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菌消毒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4164A (zh) * 2019-03-20 2019-05-24 深圳市康风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11345288A (zh) * 2020-03-12 2020-06-30 优仕康生(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在呼吸防护器表面形成杀菌抗病毒涂层的胶性载体、胶性酊剂和应用
CN112868663A (zh) * 2021-02-10 2021-06-01 深圳海斯凯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除菌消毒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5297U (zh) 一种防护器具及其杀菌消毒复合片材
WO2020186979A1 (zh) 一种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KR101880532B1 (ko) 방진, 방독용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9794164A (zh) 一种防护器具、杀菌消毒复合片材及其制造方法
JPWO2003066193A1 (ja) 流体清浄フィルター及びフィルター装置
CN107019270B (zh) 一种主动抗菌型生物防护口罩及其抗菌剂材料的合成工艺
CN111938240A (zh) 一种高效抗菌杀毒的活性炭防护口罩
JP5754893B2 (ja) 光触媒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ウイルス感染予防又は患者用マスク
KR20190032006A (ko) 재생가능한 마스크
JPH08266902A (ja) 光触媒を用いた環境浄化材料およびその組成物
CN112914173B (zh) 一种光催化磷灰石包裹技术杀菌消毒口罩
CN205481376U (zh) 一种办公室空气净化器
JP4030146B2 (ja) 光反応性有害物除去材
CN212025579U (zh) 一种熔喷布
CN105457183A (zh) 一种适合高污染天气的呼吸面罩
JP2000153115A (ja) 空気清浄化フィルター
JP2004041836A (ja) 空気清浄フィルター
CN115682238B (zh) 一种多功能简易型空气净化器
CN215321092U (zh) 活性炭无纺布
WO2022003928A1 (ja) 多目的抗菌シート
JP6073694B2 (ja) 二酸化塩素の分解剤及び分解方法
CN214250027U (zh)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CN211832909U (zh) 抗菌防霾口罩
JP2000107538A (ja) 空気清浄化フィルター
KR102345953B1 (ko) 기능성 에어 필터 원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