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250027U -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 Google Patents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250027U
CN214250027U CN202023300021.5U CN202023300021U CN214250027U CN 214250027 U CN214250027 U CN 214250027U CN 202023300021 U CN202023300021 U CN 202023300021U CN 214250027 U CN214250027 U CN 2142500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composite filter
composite
air
gau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00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德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xy Electric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00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2500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2500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2500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包括壳体、控制组件、风道组件、复合滤网和底座组件;该复合滤网包括复合海帕布、金属网和位于金属网外侧的纱网;金属网用于增加复合滤网的强度,纱网用于对进入复合滤网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复合海帕布包括无纺布层、熔喷布层、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相互混合且容纳在收容腔内。该净化器在风道组件的作用下,由壳体进入的空气经过纱网的初步过滤后,到达无纺布层过滤较大颗粒,然后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吸收或分解气态污染物后,熔喷布层滤除PM2.5以上的颗粒物污染物,空气再经过金属网后,通过风道组件将洁净的空气送至环境中。

Description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净化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按照吸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吸式空气净化器和双吸式空气净化器,其双吸式空气净化器与传统的单吸式空气净化器相比,具有进风量大、单位时间内净化更多空气的能力,即空气净化效率比较高。而且随着技术的发展,净化器逐渐向多功能方向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净化器在除醛除病毒方面已经有了较多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以往的除醛方法主要是使用特殊处理过的活性炭,例如利用浸泡工艺,将除醛物质附着在有着活性的活性炭的孔隙上,空气经过活性炭的吸附过滤从而实现净化。但是,由于活性炭成分复杂,且孔隙大小不均匀,进入的甲醛除了能够和除醛物质发生反应,以及被阻挡在孔隙中外,其甲醛还会与活性炭的其他成分发生反应而产生集聚物质,这些物质聚留在活性炭中可能就是活性炭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酸味以及失效的原因。而且在湿度大、雨水多的季节性气候期间,净化器出现酸味更为明显。
而净化器在除病毒方面,很多净化器在进行对病毒和/或细菌净化实验测试时,其能够利用的是具有过滤功能的复合滤网而对病毒和细菌的拦截,使得病毒和细菌在其存活的时间内不能够找到宿主,从而病毒和细菌被隔离或者自然死亡,以达到除菌除病毒的效果。但是这样的净化方式,并没有真正将病毒和细菌消灭,其存活的病毒和细菌仍然会重新进入到空气中,其净化效率低,除菌除病毒不完整。因此,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减少活性炭酸味,有效除菌除病毒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和复合海帕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能够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包括壳体、控制组件、风道组件、高效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和底座组件;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进风口和用于排出过滤空气的出风口,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复合滤网,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所述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和所述复合滤网之间设置有所述风道组件;所述风道组件与所述控制组件之间电气连接,高效除醛除病毒的所述复合滤网包括复合海帕布、金属网和位于所述金属网外侧的纱网;所述金属网用于增加所述复合滤网的强度,所述纱网用于对进入所述复合滤网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所述复合海帕布包括无纺布层、熔喷布层、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熔喷布层之间形成收容腔;所述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相互混合且容纳在所述收容腔内;在风道组件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净化器,经过复合滤网过滤后,过滤空气再从出风口排出,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空气得到净化。
所述复合滤网还包括金属网和纱网,所述复合海帕布(即复合HEPA布)设置在所述金属网和所述纱网之间,所述复合海帕布的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熔喷布层通过缝合或者粘接的方式使所述无纺布层和所述熔喷布层在一起形成收容腔,所述无纺布层和熔喷布层之间的收容腔内均匀填充设置有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这样的结构设置方式,外部空气经过该复合海帕布时,空气中的较大的粉尘颗粒以及部分病毒细菌首先被过滤去除,进一步空气中的甲醛以及病毒再经过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的吸附而被有效去除。由壳体进入的空气经过纱网的初步过滤后,首先到达复合海帕布的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能够将纱网不能过滤的较大颗粒滤除,然后到达气态物处理层,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能够吸收或分解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最后到熔喷布层,熔喷布层能够滤除PM2.5以上的颗粒物污染物,经过熔喷布层的空气再经过金属网后,通过风道组件将洁净的空气送至环境中。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滤网的所述金属网和纱网为同心设置,所述金属网位于所述纱网内侧,所述复合海帕布的所述熔喷布层设置在靠近所述金属网一侧,所述无纺布层设置在靠近所述纱网一侧;这样的结构设置,其空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以及部分病毒细菌首先经过无纺布层被过滤去除,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且可以延长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复合海帕布收容在所述金属网与所述纱网之间,且所述复合海帕布采用折叠可拆装式地设置在所述金属网和所述纱网之间;这样的设置方式,增加复合海帕布的有效过滤面积,使空气在复合滤网中的停留时间较长,从而进一步提高复合滤网对空气的净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混合,所述氧化硅晶体颗粒直径为20nm~200nm,所述碱碳颗粒直径为40目~200目;其碱碳颗粒是指运用氢氧化钾或者氢氧化钠作为活化试剂,对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后而得到的活性炭颗粒。经过氧化硅的空气,空气中的甲醛能够被附着在纳米级氧化硅颗粒的氧化分解,空气中较大直径的气态污染物能够被阻挡在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的孔隙中而被去除。
进一步的,所述无纺布层为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制作而成,该材料能够有效吸附滤除PM2.5以上的颗粒物污染物。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滤网还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下盖密封设置在所述所述复合滤网底部,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复合滤网顶部,所述上盖上还设置有密封棉,所述密封棉位于所述风道组件和所述复合滤网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完全通过复合滤网,达到更高效的过滤效果;且金属网在复合滤网之间,增加复合滤网强度;纱网位于复合滤网的最外侧,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首先到达纱网部分,纱网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滤除大颗粒物质,增强了复合海帕布的利用效率,提高复合滤网的使用寿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净化器通过设置复合滤网和复合海帕布的结构,外部空气经过该复合海帕布时,空气中的较大的粉尘颗粒以及部分病毒细菌首先被过滤去除,进一步空气中的甲醛以及病毒再经过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的吸附而被有效去除。由壳体进入的空气经过纱网的初步过滤后,首先到达复合海帕布的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能够将纱网不能过滤的较大颗粒滤除,然后到达气态物处理层,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能够吸收或分解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最后到熔喷布层,熔喷布层能够滤除PM2.5以上的颗粒物污染物,经过熔喷布层的空气再经过金属网后,通过风道组件将洁净的空气送至环境中。
2、该净化器的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复合滤网包括复合海帕布、金属网和位于金属网外侧的纱网;金属网用于增加复合滤网的强度,纱网用于对进入复合滤网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其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混合设置在复合海帕布中,能够将病毒吸附灭活的材料,该材料加入到复合海帕布的无纺布层中,空气经过无纺布层后,该材料所含物质对病毒的结构破坏,从而达到除病毒效果,对细菌也有同样的效果。
3、该净化器通过风道组件和复合滤网之间设置密封棉,使得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完全通过复合滤网,达到更高效的过滤效果;且金属网在复合滤网之间,增加复合滤网强度;纱网位于复合滤网的最外侧,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首先到达纱网部分,纱网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滤除大颗粒物质,增强了复合海帕布的利用效率,提高复合滤网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该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的整机第一剖视图;
图2是该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的整机第二剖视图;
图3是该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的复合滤网俯视图;
图4是该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的复合滤网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中A圈处复合滤网的放大图;
图6是复合海帕布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2-控制组件;3-风道组件;4-复合滤网,41-密封棉,42-上盖,43-金属网,44-复合海帕布,45-纱网,46-下盖;441-熔喷布层,442-氧化硅晶体颗粒,443-碱碳颗粒,444-无纺布层,445-收容腔;5-底座组件;6-进风口;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够高效除醛除病毒净化器,包括壳体1、控制组件2、风道组件3、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4和底座组件5。
该壳体1安装在底座组件5上,壳体1上设置有用于吸入外部空气的进风口6和用于排出过滤空气的出风口7,壳体1内部靠近进风口6处设置有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4。壳体1内部靠近出风口7处设置有控制组件2。控制组件2和复合滤网4之间设置有风道组件3。风道组件3与控制组件2之间电气连接,该复合滤网4包括复合海帕布44、金属网43和位于金属网43外侧的纱网45;金属网4用于增加毒复合滤网4的强度,纱网45用于对进入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4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该复合海帕布44包括无纺布层444、熔喷布层441、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无纺布层444和熔喷布层441之间形成收容腔445;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相互混合且容纳在收容腔445内;在风道组件的作用下,外部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净化器,经过复合滤网过滤后,过滤空气经过风道组件区域再从出风口排出,在这个循环过程中空气得到净化。
如图5和6所示,该复合滤网4还包括金属网43和纱网45,其复合海帕布44收容在金属网43与纱网45之间,且复合海帕布44采用折叠可拆装式地设置在金属网43和纱网45之间,其复合海帕布44的无纺布层444和熔喷布层441通过缝合或者粘接的方式使无纺布层444和熔喷布层441在一起形成收容腔445,该无纺布层444为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制作而成,该材料能够有效吸附滤除PM2.5以上的颗粒物污染物;并在无纺布层444和熔喷布层441之间均匀填充有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混合在一起的混合颗粒物质;如图6所示,该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按照一定重量比例混合,优选其重量比例为3~3.5:1,氧化硅晶体颗粒442直径为20nm~200nm,碱碳颗粒443直径为40目~200目;经过氧化硅的空气,空气中的甲醛被碱碳颗粒中的微孔吸附减速,以及被附着在纳米级氧化硅颗粒的氧化分解,再经过碱碳的活化,以及碱碳上存在的碱性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和,空气中较大直径的气态污染物能够被阻挡在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的孔隙中二被去除。这样的结构设置方式,外部空气经过该复合海帕布时,空气中的较大的粉尘颗粒以及部分病毒细菌首先被过滤去除,且空气中的甲醛以及病毒再经过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的吸附而被有效去除。由壳体进入的空气经过纱网的初步过滤后,首先到达复合海帕布的无纺布层,无纺布层能够将纱网不能过滤的较大颗粒滤除,然后到达气态物处理层,氧化硅晶体颗粒和碱碳颗粒能够吸收或分解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最后到熔喷布层,熔喷布层能够滤除PM2.5以上的颗粒物污染物,经过熔喷布层的空气再经过金属网后,通过风道组件将洁净的空气送至环境中。优选的,金属网43为铁网。
作为进一步改善,如图3和4所示,该复合滤网4还包括上盖42和下盖46,下盖46密封设置在复合滤网4底部,上盖42设置在复合滤网4顶部,上盖42上还设置有密封棉41,密封棉41位于风道组件3和复合滤网4之间;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能够完全通过复合滤网,达到更高效的过滤效果;且金属网在复合滤网之间,增加复合滤网强度;纱网位于复合滤网的最外侧,由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首先到达纱网部分,纱网能够对进入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滤除大颗粒物质,增强了复合海帕布的利用效率,提高复合滤网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其氧化硅晶体颗粒442直径为20nm~200nm,碱碳颗粒443直径为40目~200目,其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按照重量比例为3~3.5:1;是在充分试验后作出的选择,其碱碳颗粒443指运用氢氧化钾或者氢氧化钠作为活化试剂,对活性炭进行活化处理后而得到的活性炭颗粒。其具体操作方法为选择直径为40目~200目碱碳颗粒为原料,用10%~20%的氢氧化钾或者氢氧化钠溶液,在800℃~900℃的活化温度浸渍活性炭颗粒时间1h~2h活化,活化后的活性炭颗粒用自然风干后得到碱碳颗粒。其碱碳颗粒与氧化硅晶体颗粒混合均匀填充到由无纺布层444和熔喷布层441制成的收容腔445中,其选用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按照重量比例为3~3.5:1是由于活性炭质量轻体积大,而氧化硅体积小质量重,以使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分布更加均匀,从而实现更好的吸附和除甲醛除病毒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海帕布(44)、金属网(43)和位于所述金属网(43)外侧的纱网(45);所述金属网(43)用于增加复合滤网(4)的强度,所述纱网(45)用于对进入所述复合滤网(4)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
所述复合海帕布(44)包括无纺布层(444)、熔喷布层(441)、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所述无纺布层(444)和所述熔喷布层(441)之间形成收容腔(445);所述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相互混合且容纳在所述收容腔(44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444)为静电驻极空气过滤材料制作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晶体颗粒(442)直径为20nm~200nm,所述碱碳颗粒(443)直径为40目~2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硅晶体颗粒(442)和碱碳颗粒(443)混合的重量比例为3~3.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层(444)和所述熔喷布层(441)通过缝合或粘接相互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网(4)还包括金属网(43)和位于所述金属网(43)外侧的纱网(45),所述复合海帕布(44)收容在所述金属网(43)与所述纱网(4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网(4)还包括上盖(42)和下盖(46),所述上盖(42)设置在所述复合滤网(4)顶部,所述下盖(46)密封设置在所述复合滤网(4)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海帕布(44)折叠可拆装式设置在所述金属网(43)和所述纱网(45)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海帕布(44)的熔喷布层(441)靠近所述金属网(43)设置,所述复合海帕布(44)的无纺布层(444)靠近所述纱网(45)设置。
10.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除醛除病毒复合滤网的净化器。
CN202023300021.5U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Active CN2142500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0021.5U CN214250027U (zh)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0021.5U CN214250027U (zh)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250027U true CN214250027U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22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0021.5U Active CN214250027U (zh) 2020-12-31 2020-12-31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2500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WO2003066193A1 (ja) 流体清浄フィルター及びフィルター装置
JP2005177739A (ja) 空気清浄機
JP2007317667A (ja) 低温度触媒工程用のエアフィルタ組立体
CN203785103U (zh) 多功能车载空气净化器
CN105135539A (zh) 家庭厨房空气净化器
CN103644603A (zh) 新型窗挂式空气净化器
JP2002177717A (ja) 除塵脱臭フィルター
JPH10234835A (ja) 空気清浄装置
CN206935022U (zh) 一种新风系统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KR101972584B1 (ko) 집진 및 탈취력이 개선된 차량용 필터
CN214250027U (zh) 高效除醛除病毒的净化器及其复合滤网
KR20100012376A (ko) 공기조화기용 필터유닛
CN205730701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多功能净化滤网
JP2002331212A (ja) 除塵脱臭フィルター
JP2000343936A (ja) 車載空気清浄機のフィルタ構造
JPWO2004011136A1 (ja) フィルター用素子、フィルター及びその使用方法並びに浄化方法
CN214891711U (zh) 一种新型光触媒滤芯空气净化器
JPH11165007A (ja) 環境汚染物質除去フィルタ及び空気清浄機
CN205481376U (zh) 一种办公室空气净化器
CN106492567A (zh) 一种基于陶瓷细化片的水滤型空气净化器
JP2000233113A (ja) 脱臭フィルター、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利用方法
JP2000153131A (ja) 光触媒を用いた除塵脱臭フィルター
JP2003062414A (ja) 光触媒複合フィルター
JP2002355300A (ja) 脱臭フィルタ及び空気清浄器
KR20050066354A (ko) 공기청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