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4579U -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4579U
CN210124579U CN201920499600.5U CN201920499600U CN210124579U CN 210124579 U CN210124579 U CN 210124579U CN 201920499600 U CN201920499600 U CN 201920499600U CN 210124579 U CN210124579 U CN 210124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wave
rotation
pot
rotator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960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宁
朱广
崔卫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you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960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4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4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45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Ove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锅体中设有金属制内锅和电机,所述内锅形成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用于容置盛装有食材的容器,所述盖体或者锅体中设有用以向所述烹饪腔馈入微波的微波发生装置和微波馈入口,烹饪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转体,所述转体驱动所述容器转动以翻炒食材,所述微波馈入口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微波能够提升烹饪腔内的微波均匀性,促进食材与食材、食材与调料之间混合均匀,提升烹饪效率和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出现了各种可实现自动炒菜的设备。在一种炒菜设备中,锅体活动安装在设备上,在每次烹饪之前或者烹饪完成之后,用户需要手动将锅从设备上拆卸后进行清洗或者盛菜,用户体验不佳。
此外,现有技术CN207799378U中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烹饪器具,具体的,通过将盛装有食材的铝箔盒放置在灶体的加热舱内,加热舱上设有加热管,工作时整个灶体在纵向方向上转动来实现对食材的翻炒;烹饪完成时,用户将铝箔盒和食材一同取出,待食材食用完后丢弃铝箔。这种方案带来的问题主要有:1、这种烹饪器具采用加热管加热,加热管的热量先传递到灶体,再从灶体传递给铝箔后通过铝箔加热铝箔盒内的食材,加热效果差,进而影响食材的烹饪效果;2、铝箔材料会析出铝元素,影响用户的身体健康,而且铝箔盒为一次性使用,会造成金属污染和浪费;3、转动翻炒过程中,既要大角度的翻炒以将食材混合均匀,还需要保障铝箔盒有较好的密封以避免汤汁等漏出,在实际中无法兼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结构简单、加热均匀,能够更好的提升烹饪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锅体中设有金属制内锅和电机,所述内锅形成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用于容置盛装有食材的容器,所述盖体或者锅体中设有用以向所述烹饪腔馈入微波的微波发生装置和微波馈入口,烹饪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转体,所述转体驱动所述容器转动以翻炒食材,所述微波馈入口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发生装置设于锅体上,所述内锅中设有透波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内锅分隔为烹饪腔和位于烹饪腔下方的微波扰动腔,微波扰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金属制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对馈入的微波进行转动搅拌。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偏心距离范围为5~30mm。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转速范围为20~60r/min。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工作时所述转体的转动中心轴与垂直水平面的轴线夹角范围为0~75度。
进一步的,所述转体为非金属透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发生装置设于盖体内,所述转体上设有用于反射微波的金属制反射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烹饪器具的锅体上设置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对食材进行加热,基于微波加热的物理原理,能够微波能够渗透到食材中去对食材内部全方位加热,加热效率快。而微波馈入口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馈入的微波能够在金属内锅的烹饪腔中形成不对称的散射效果,提升烹饪腔中的微波均匀性。此外,还在烹饪腔内设置转体带动食材的转动翻炒,以此促进食材与食材,尤其是食材与调料之间混合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
2、通过在烹饪腔的下方设置微波扰动腔并在扰动腔内安置金属制搅拌板,利用搅拌板的散射使烹饪腔内的微波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效率和效果。此外,通过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搅拌板与转体转动,能够有效减少成本,而且更容易实现控制驱动。
3、通过将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电机与搅拌板、转体之间可选择不同的传动减速机构输出不同转速,从而满足搅拌板与转体不同的转速需要,适应多种输出需求。具体的,还将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偏心距离范围设置为5~30mm,能够在保证传动稳定的前提下减少传动距离。所述偏心距离太小,会导致无法实现传动减速;所述偏心距太大,会导致传动距离太大,导致传动机构尺寸太大,传动稳定性降低。
4、通过将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使得搅拌板与转体之间的传动距离最短,减少其他传动部件的使用,提高传动的效率和可靠性。
5、将搅拌板与转体的转速设置为20~60r/min,能够更好的提升食材的翻炒效果和烹饪腔内的微波均匀性,进而改善食材的烹饪效果。所述转速太慢,会使盒体内的食材翻炒效果不佳,同时还会降低搅拌板的散射效率,无法将烹饪腔内的微波搅拌均匀,影响烹饪效果;所述转速太快,反而会导致盒体内的食材受惯性作用而相对盒体打滑,同样会降低食材的翻炒效果。
6、通过将转体与驱动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用户需要清洗烹饪腔时,可方便的将转体与驱动轴分离以对转体以及转体下方的烹饪腔进行清洁。
7、所述转体的转动中心轴和垂直水平面的轴线Y-Y之间的夹角过大,会使转动过程中盒体的食材集中堆积在侧壁甚至接触盒盖,不仅能法实现食材的均匀混合翻炒,而且食材或者油脂等调料物质会接触粘附在盖体的内表面,导致用户打开盖体食用食材时滴落在铝箔盒的外部或者粘附在用户身上,影响用户体验。将转体的转动中心轴和垂直水平面的轴线Y-Y之间的夹角α范围限定为0~75度,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合翻炒效果,还能保持卫生清洁,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烹饪器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烹饪器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配合烹饪器具使用的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烹饪器具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烹饪器具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而不应当作为本申请及其应用的限制。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如图1至5所示,所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0、盖体2000以及机架3000,所述盖体2000扣合盖设在锅体1000上,所述锅体1000设置在所述机架3000上并可相对机架3000转动,所述锅体1000设有金属制内锅1100和电机1200,所述内锅1100外部还罩设有锅壳1200,所述内锅1100设有用于放置盛装有食材的容器的烹饪腔1110,烹饪腔1110内设有转体1120,所述转体1120与烹饪腔1110外部的电机1300连接,所述转体1120在电机1300的驱动下带动容器转动,从而实现对容器内的食材进行翻炒烹饪。具体的,所述锅体1000内还设有微波发生装置1600,所述微波发生装置1600产生的微波依次通过波导组件(图中未示出)、锅体微波馈入口1150后进入微波扰动腔1140,所述锅体微波馈入口1150与转体1120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其偏心距离为S1。
可以理解的,所述微波发生装置可以是磁控管式的,也可以是半导体式的。
通过在烹饪器具的锅体上设置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对食材进行加热,基于微波加热的物理原理,能够微波能够渗透到食材中去对食材内部全方位加热,加热效率快。而所述锅体微波馈入口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馈入的微波能够在金属内锅的烹饪腔中形成不对称的散射效果,提升烹饪腔中的微波均匀性。此外,还在烹饪腔内设置转体带动食材的转动翻炒,以此促进食材与食材,尤其是食材与调料之间混合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锅1100上设有电机轴通孔1130,所述电机1200的输出轴1210穿过电机轴通孔1130后与转体1120连接。电机1300工作时,所述转体1120的一侧与盛装有食材的容器底面贴合,通过转体1120带动容器在烹饪腔内1110转动实现对容器内食材的翻炒烹饪。为了保证转体能够稳定可靠的驱动容器转动,所述转体1120与容器的贴合面上可以设置粗糙面,也可以在转体1120上设置凸起结构并在容器底部对应设置凹部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内锅1100的底部形成有下凹的空间,所述下凹部设有能够被微波透过的隔板1400,所述隔板1400将所述内锅分隔为空间相互独立的微波扰动腔1140与烹饪腔1110,所述微波扰动腔1140设于烹饪腔1110的下方,所述微波扰动腔1140一侧的内锅底部设有锅体微波馈入口1150,所述微波扰动腔1140内设有金属制的搅拌板1500,所述电机1300的输出端1310分别与转体1120、搅拌板1500传动连接,电机1300驱动旋转以搅拌耦合从锅体微波馈入口1150进入微波扰动腔1140的微波,微波被散射后透过隔板1400对烹饪腔111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
通过在烹饪腔的下方设置微波扰动腔并在扰动腔内安置金属制搅拌板,利用搅拌板的散射使烹饪腔内的微波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食材的烹饪效率和效果。此外,通过一个电机同时驱动搅拌板与转体转动,能够有效减少成本,而且更容易实现控制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锅1100底部的下凹空间内设有用于放置隔板1300的台阶部1160,所述隔板1300放置在所述台阶部1160的台阶面1161上,然后在隔板1300的周沿设置粘合密封胶以将隔板固定在内锅1100上。
可以理解的,所述隔板1300是陶瓷、塑料、玻璃等能够供微波穿过而不对其进行加热的材料。所述烹饪腔内可以放置包括但不限于陶瓷、塑料、玻璃等能够供微波穿过材料制作的容器,食材容置于该容器中。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示例性的提供了一种与所述烹饪器具配合使用的盒体1700,所述容器用于盛装食材,所述盒体1700为非金属制,具体可以是PP等耐温塑料或者纸质。所述盒体1700包括主体1710与盒盖1720,盛装完成食材后盒盖1720封闭密封所述主体1710。当需要烹饪时,将盒体1700安装在所述烹饪腔1121内并关闭盖体2000,启动微波发生装置1600对所述盒体1700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在电机1300的驱动下,转体1120带动盒体1700转动以实现对盒内食材的转动翻炒。为了进一步增加翻炒的效果,所述主体1710的内壁上设有褶皱或者翻炒筋。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偏心距离范围为5~30mm。
通过将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电机与搅拌板、转体之间可选择不同的传动减速机构输出不同转速,从而满足搅拌板与转体不同的转速需要,适应多种输出需求。具体的,还将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偏心距离范围设置为5~30mm,能够在保证传动稳定的前提下减少传动距离。所述偏心距离太小,会导致无法实现传动减速;所述偏心距太大,会导致传动距离太大,导致传动机构尺寸太大,传动稳定性降低。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所述搅拌板1400的转动中心与转体1120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
如此,使得搅拌板与转体之间的传动距离最短,减少其他传动部件的使用,提高传动的效率和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板1500与转体1120的转速范围为20~60r/min。可选的,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转速不同。优选的,所述搅拌板1500与转体1120的转速相同。
所述转速太慢,会使盒体内的食材翻炒效果不佳,同时还会降低搅拌板的散射效率,无法将烹饪腔内的微波搅拌均匀,影响烹饪效果;所述转速太快,反而会导致盒体内的食材受惯性作用而相对盒体打滑,同样会降低食材的翻炒效果。将搅拌板与转体的转速设置为20~60r/min,能够更好的提升食材的翻炒效果和烹饪腔内的微波均匀性,进而改善食材的烹饪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1400上设有贯穿孔1410,所述贯穿孔上穿设有驱动轴1121,所述驱动轴1121的一端与电机输出轴1310连接,另一端与转体1120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所述贯穿孔1410上还设有与驱动轴转动密封的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进而防止烹饪腔内的水汽与杂物等进入微波搅拌腔。
通过将转体与驱动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当用户需要清洗烹饪腔时,可方便的将转体与驱动轴分离以对转体以及转体下方的烹饪腔进行清洁。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烹饪器具工作时所述转体1120的转动中心轴和垂直水平面的轴线Y-Y之间的夹角α范围为0~75度。具体的,所述烹饪器具的开口倾斜朝上设置。
所述转体的转动中心轴和垂直水平面的轴线Y-Y之间的夹角过大,会使转动过程中盒体的食材集中堆积在侧壁甚至接触盒盖,不仅能法实现食材的均匀混合翻炒,而且食材或者油脂等调料物质会接触粘附在盖体的内表面,导致用户打开盖体食用食材时滴落在铝箔盒的外部或者粘附在用户身上,影响用户体验。将转体的转动中心轴和垂直水平面的轴线Y-Y之间的夹角α范围限定为0~75度,能够有效的提升混合翻炒效果,还能保持卫生清洁,提升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转体1120的形状结构不同。具体的,所述转体1120具有用于放置盒体的安装腔1121,所述安装腔1121具有朝向盖体的开口,安装腔与盒体的外部形状相适应。
如此,使得盛装有食材的容器与转体安装腔的贴合面增加,防止容器相对于转体打滑等情况的发生,保证转体驱动容器可靠、稳定的转动。
实施例三:
如图7、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微波发生装置1600设置在盖体2000内。具体的,所述盖体2000包括外壳2100与内盖2200,所述微波发生装置1600设置与外壳2100与内盖2200之间的夹层内,所述内盖2200为金属制成,所述内盖2200上设有盖体微波馈入口2210,所述微波发生装置1600通过所述盖体微波馈入口2210向烹饪腔1110内馈入微波,所述盖体微波馈入口2210与转体1120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其偏心距离为S2。
具体的,如图8所示,所述内盖2200上设有下沉的凹部,所述凹部形成有台阶2220,所述台阶的台阶面2221上设有可通过微波的透波板2300,所述透波板2300的周沿设有粘合密封胶以将透波板2300固定在内盖2200上。
通过在烹饪器具的盖体上设置微波发生装置产生的微波对食材进行加热,基于微波加热的物理原理,能够微波能够渗透到食材中去对食材内部全方位加热,加热效率快。而所述盖体微波馈入口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使得馈入的微波能够在金属内锅的烹饪腔中形成不对称的散射效果,提升烹饪腔中的微波均匀性。此外,还在烹饪腔内设置转体带动食材的转动翻炒,以此促进食材与食材,尤其是食材与调料之间混合均匀,从而进一步提升烹饪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体1120的上朝向盖体一侧的表面设有用于反射微波的金属反射板。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转体1120上设有用于反射微波的金属制散射板1122,所述散射板1122设于转体背离盖体一侧的表面或者下部,所述散射板与转体一同与驱动轴之间可拆卸连接。图7中示出了所述散射板1122设于转体下部的情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盖体,所述锅体中设有金属制内锅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形成有烹饪腔,所述烹饪腔用于容置盛装有食材的容器,所述盖体或者锅体上设有用以向所述烹饪腔馈入微波的微波发生装置和微波馈入口,烹饪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转体,所述转体驱动所述容器转动以翻炒食材,所述微波馈入口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装置设于锅体上,所述内锅中设有透波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内锅分隔为烹饪腔和位于烹饪腔下方的微波扰动腔,微波扰动腔内设有与所述电机连接的金属制搅拌板,所述搅拌板对馈入的微波进行转动搅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的转动中心与转体的转动中心偏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偏心距离范围为5~30mm。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与转体的转速范围为20~60r/min。
7.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意一项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贯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体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所述转体的转动中心轴和垂直水平面的轴线夹角范围为0~75度。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为非金属透波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发生装置设于盖体内,所述转体上设有用于反射微波的金属制反射板。
CN201920499600.5U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4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9600.5U CN210124579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9600.5U CN210124579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4579U true CN210124579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1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9600.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24579U (zh) 2019-04-12 2019-04-12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457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9322B2 (en) 2020-04-06 2022-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29322B2 (en) 2020-04-06 2022-01-25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US11445859B2 (en) 2020-04-06 2022-09-20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Dynamic flip toas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50608A (zh) 具备搅拌功能的烹饪锅盖
CN20973360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空气炸锅
CN210124579U (zh) 一种微波加热的烹饪器具
EP1348317B1 (en) Microwave oven food-stirrer
CN106618150B (zh) 一种自动炒菜机
CN213787044U (zh) 投料机构和炒菜机
CN210124618U (zh)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CN210008869U (zh) 自动炒菜机
CN107174110B (zh) 煮粥机
CN209863448U (zh) 一种用于旋转炒菜的铝箔盒及炒菜机
CN210124572U (zh) 一种旋转烹饪器具
CN211212687U (zh) 自动搅拌炒菜机构
KR100503442B1 (ko) 회전날개가 구비된 음식물 조리용기
CN211582782U (zh) 一种多功能料理机
CN217659206U (zh) 一种炒菜机
CN204909166U (zh) 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
CN218913675U (zh) 一种驱动密封结构
CN216393787U (zh) 一种偏心搅拌式炒菜机
CN216569513U (zh) 一种具有搅拌功能的烹调器具
CN214017062U (zh) 烹饪器具
CN220141478U (zh) 一种低噪音厨师机
CN104490307B (zh) 一种多功能食物处理器
CN217243939U (zh) 烹饪机的搅拌及翻炒机构
CN209863555U (zh)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CN215127437U (zh) 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