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4171U -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4171U
CN210124171U CN201920542388.6U CN201920542388U CN210124171U CN 210124171 U CN210124171 U CN 210124171U CN 201920542388 U CN201920542388 U CN 201920542388U CN 210124171 U CN210124171 U CN 2101241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ungus
frame
fungus stick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23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卓娟
高超
刘昊
吕恕位
刘瑞海
赵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05423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41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41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41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And Other Processes For Unpacking Of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木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菌棒入料斗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相通的板体,所述第一机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所述第一机架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所述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机械爪机架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菌棒的整理效率,菌棒整理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菌棒整理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黑木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黑木耳全自动菌袋窝口插棒机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黑木耳产业向标准化、模块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国黑木耳全自动菌袋窝口插棒机行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菌袋窝口插棒机是用来将人工或灌袋机装好的敞口菌袋进行旋拧反窝封口,并预制出菌棒窝,之后对其插棒的机械设备,是各种袋料种植中广泛应用的食用菌机械之一。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木耳菌农做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菌袋出现了袋料分离现象,导致菌丝不能从预留孔中有效长出而被“困死”。究其原因,则主要是灌袋不实,而窝口是没能进一步压紧压实。针对以上问题并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食用菌菌袋窝口机多是半人工半体力,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的机械产品,特别是菌棒整理装置,现市场基本都是人工整理,人工送棒,目前还没有相关机械类产品。针对市场需求及行业问题,研究一款全自动菌袋窝口插棒机是这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菌棒入料斗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相通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位于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第一机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所述第一机架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机架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安装有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机架上表面远离第一皮带轮的一侧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二机架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放置板,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四个支腿的上端和下部,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八气缸、第七气缸、第五气缸、第六气缸和第三电机,所述第八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七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顶尖,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菌棒定位套,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机械爪压板,所述机械爪压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大带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机械爪压板的下端和第六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机械爪传力板,所述机械爪传力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与机械爪压板同轴的压力轴承,所述压力轴承的下侧安装有机械爪机架,所述机械爪机架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所述机械爪的一端安装有橡胶软片,所述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四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抱筒和第二定位抱筒,左侧两个所述支腿之间从上到下转动安装有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气缸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所述第一机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所述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的转动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二铰链弹簧和第一铰链弹簧。
优选的,所述菌棒整理料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压板距离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上端面的大于菌棒上端口厚度的50%。
优选的,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弹簧压板和定位模板。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菌棒的整理效率,菌棒整理能够实现全自动化,能够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菌棒整理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的图1局部放大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图4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图6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图8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菌棒入料斗1.1、传送带1.2、减速器1.3、直流电机1.4、板体1.5、第一皮带轮2.1、第一皮带2.2、第二皮带轮2.3、第二皮带2.4、第一机架2.5、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菌棒整理料斗2.8、挡板2.9、压板2.10、第一减速器2.11、第二减速器2.12、第一电机2.13、第二电机2.14、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托板3.3、第一定位抱筒3.4、第三气缸3.5、第四气缸3.6、第二定位抱筒3.7、橡胶软片3.8、机械爪3.9、机械爪机架3.10、压力轴承3.11、机械爪传力板3.12、机械爪压板3.13、皮带3.14、小带轮3.15、大带轮3.16、第三电机3.17、第五气缸3.18、第六气缸3.19、第七气缸3.20、第八气缸3.21、第二机架3.22、菌棒定位套3.23、压板3.24、弹簧压板3.25、定位模板3.26、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第一铰链弹簧3.28、第二铰链弹簧3.29、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9,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1.1、第一机架 2.5和第二机架3.22,菌棒入料斗1.1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1.1相通的板体1.5,板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1.2,位于上方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1.3,减速器1.3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1.4,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2.8,菌棒整理料斗2.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9,防止在菌棒整理料斗2.8 的入口处积累大量菌棒导致输送卡死。
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1和第二皮带轮2.3,第一机架2.5 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 2.12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2.14和第一电机2.13,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 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2.5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6和第四皮带轮2.7,第三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轮2.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2.4,第一皮带轮2.1和第四皮带轮2.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2.2,第一机架2.5上表面远离第一皮带轮2.1的一侧安装有压板2.10,压板2.10 距离第一皮带2.2和第二皮带2.4上端面的大于菌棒上端口厚度的50%,压板2.10能够有效的控制菌棒之间的距离,防止菌棒上端口堆积。
第二机架3.22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放置板,位于下部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弹簧压板3.25和定位模板3.26,弹簧压板3.25和定位模板3.26配合工作,能够起到定位菌包的作用,防止菌包位置错乱。
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四个支腿的上端和下部,上部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八气缸3.21、第七气缸3.20、第五气缸3.18、第六气缸3.19和第三电机3.17,第八气缸3.21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压板3.24,第七气缸3.20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顶尖,上部放置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菌棒定位套3.23,第五气缸3.18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机械爪压板3.13,机械爪压板3.1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大带轮3.16,第三电机3.17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小带轮3.15,小带轮3.15和大带轮3.16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3.14,机械爪压板3.13的下端和第六气缸3.19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机械爪传力板3.12,机械爪传力板3.12的下表面安装有与机械爪压板3.13同轴的压力轴承3.11,压力轴承3.11的下侧安装有机械爪机架3.10,机械爪机架3.10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3.9,机械爪3.9的一端安装有橡胶软片3.8,位于下部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四气缸3.6和第三气缸3.5,第三气缸3.5和第四气缸 3.6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抱筒3.4和第二定位抱筒3.7,左侧两个支腿之间从上到下转动安装有第二气缸3.2和第一气缸3.1,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与第二气缸3.2的尾端转动连接,第二气缸3.2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3.3,第一机架2.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的转动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二铰链弹簧3.29和第一铰链弹簧3.28。
工作原理:使用时,把杂乱的菌棒放入菌棒入料斗1.1中,由直流电机1.4带动减速器 1.3,减速器1.3带动传送带1.2,通过传送带12将杂乱的菌棒横向排列输送到菌棒整理料斗 2.8中,同时直流电机1.4的转速可以控制菌棒的入料速度。第一电机2.13和第二电机2.14 分别与第一减速器2.11、第二减速器2.12连接,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分别固定在第一减速器2.11、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出轴上,第一减速器2.11、第二减速器2.12固定在第一机架2.5上,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分别带动第一皮带2.2、第二皮带2.4转动,菌棒整理料斗2.8与第一机架2.5固定连接。当菌棒由传送带1.2传送菌棒整理料斗2.8时,菌棒的上端口朝上,小头朝下,这时菌棒上端口与第一皮带2.2和第二皮带2.4接触,菌棒会从入料口运动到压板2.10位置,直到下一工位。第一气缸3.1固定在第二机架3.22上同时与第二气缸3.2通过铰链连接,第二气缸3.2与托板3.3固定,与其达到托板3.3的两种运动状态,第一种状态接住菌包,使菌包进入预定位置,第二种状态第一气缸3.1工作,使托板3.3 达到与低板水平位置,此时第二气缸3.2工作,把菌包推到窝口工位,第三气缸3.5固定到第二机架3.22上与第一定位抱筒3.4连接,第四气缸3.6固定在第二机架3.22上与第二定位抱筒3.7连接,当托板3.3把菌包推到窝口工位时,第一定位抱筒3.4、第二定位抱筒3.7在第三气缸3.5、第四气缸3.6的作用力下,使菌包得到更好的定位,第五气缸3.18与第二机架 3.22固定,此时第五气缸3.18工作,把顶尖插到带有菌料的菌包中,机械爪机架3.10与第二机架3.22铰链连接,大带轮3.16与机械爪机架3.10固定,机械爪传力板3.12装配在机械爪机架3.10上,同时压力轴承3.11、机械爪传力板3.12也装配在机械爪机架3.10上,机械爪压板3.13与第六气缸3.19固定,第六气缸3.19与第二机架3.22固定,机械爪3.9与机械爪机架3.10铰链连接,橡胶软片3.8与机械爪3.9固定连接,当第五气缸3.18达到预定位置时,第六气缸3.19带动机械爪传力板3.12通过压力轴承3.11使机械爪压板3.13向下运动,使机械爪3.9收拢,同时第三电机3.17带动小带轮3.15通过皮带3.14使大带轮3.16转动,大带轮3.16带动机械爪3.9转动,这时就会把菌袋开口的部分像中心位置收拢,达到窝口的功能,窝口完成时,第五气缸3.18回到初始位置,机械爪3.9开合,第六气缸3.19也回到初始位置,第一定位抱筒3.4、第二定位抱筒3.7开合,此时托板3.3继续循环一个工作流程把第二个菌包送到窝口工位,此时第一个菌包进入插棒工位,此时菌棒进入预定工位,此工位由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第一铰链弹簧3.28、第二铰链弹簧3.29、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菌棒定位套3.23、第七气缸3.20组成,当窝好口的菌包进入插棒工位时,此时菌棒由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支撑,由菌棒定位套3.23定位,当第七气缸3.20工作时,带动顶尖,使顶尖进入到菌棒内口中,此时顶尖继续向下运动,突破菌棒上端口支撑板的弹簧铰链的作用力,使菌棒插入到窝好口的菌包中,然后第七气缸3.20回到初始位置,菌棒在传送带的作用力下,使下一个菌棒进入到预定工位中,如此循环工作,此时托板3.3继续工作把第三个菌包推到窝口工位,第一个菌包在第二个菌包的作用力下进入到菌包压实工位,菌包压实工位由第八气缸3.21、压板3.24组成,当插好棒的菌包进入到压实工位时,第八气缸3.21开始工作与压板3.24固定,压板3.24向下运动,排出插好棒的菌包里面的部分空气,同时把菌包上面疏松的菌料压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1.1)、第一机架(2.5)和第二机架(3.22),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入料斗(1.1)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1.1)相通的板体(1.5),所述板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1.2),位于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1.3),所述减速器(1.3)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1.4),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2.8),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1)和第二皮带轮(2.3),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所述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2.14)和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2.5)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6)和第四皮带轮(2.7),所述第三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轮(2.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2.4),所述第一皮带轮(2.1)和第四皮带轮(2.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2.2),所述第一机架(2.5)上表面远离第一皮带轮(2.1)的一侧安装有压板(2.10),所述第二机架(3.22)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放置板,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四个支腿的上端和下部,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八气缸(3.21)、第七气缸(3.20)、第五气缸(3.18)、第六气缸(3.19)和第三电机(3.17),所述第八气缸(3.21)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压板(3.24),所述第七气缸(3.20)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顶尖,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菌棒定位套(3.23),所述第五气缸(3.18)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机械爪压板(3.13),所述机械爪压板(3.1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大带轮(3.16),所述第三电机(3.17)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小带轮(3.15),所述小带轮(3.15)和大带轮(3.16)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3.14),所述机械爪压板(3.13)的下端和第六气缸(3.19) 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机械爪传力板(3.12),所述机械爪传力板(3.12)的下表面安装有与机械爪压板(3.13)同轴的压力轴承(3.11),所述压力轴承(3.11)的下侧安装有机械爪机架(3.10),所述机械爪机架(3.10)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3.9),所述机械爪(3.9)的一端安装有橡胶软片(3.8),所述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四气缸(3.6)和第三气缸(3.5),所述第三气缸(3.5)和第四气缸(3.6)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抱筒(3.4)和第二定位抱筒(3.7),左侧两个所述支腿之间从上到下转动安装有第二气缸(3.2)和第一气缸(3.1),所述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与第二气缸(3.2)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2)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3.3),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所述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的转动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二铰链弹簧(3.29)和第一铰链弹簧(3.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整理料斗(2.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2.10)距离第一皮带(2.2)和第二皮带(2.4)上端面的大于菌棒上端口厚度的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弹簧压板(3.25)和定位模板(3.26)。
CN201920542388.6U 2019-04-21 2019-04-21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241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2388.6U CN210124171U (zh) 2019-04-21 2019-04-21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2388.6U CN210124171U (zh) 2019-04-21 2019-04-21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4171U true CN210124171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0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238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24171U (zh) 2019-04-21 2019-04-21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41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733A (zh) * 2019-04-21 2019-07-05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4733A (zh) * 2019-04-21 2019-07-05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CN109964733B (zh) * 2019-04-21 2024-01-26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24171U (zh)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CN106666768A (zh) 一种自动化菠萝去皮削孔机器人
CN211942244U (zh) 一种茶叶自动上料压饼机
CN111824538A (zh) 一种面包糠生产用的自动贴标装置
CN114803009A (zh) 一种基于肉食冻品定量包装一体化的生产线
CN111891472A (zh) 一种给袋自动包装机及其流水线包装方法
CN109964733B (zh)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CN212313909U (zh) 一种猪饲料生产用灌装设备
CN207656783U (zh) 一种胶囊切割机的下料装置
CN213264229U (zh) 一种米线自动搬运晾干装置
CN113367170A (zh) 一种连续式蛋挞皮加工机器
CN21228489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传输设备
CN113212873A (zh) 一种用于禽畜饲料的自动装袋堆叠装置
CN208812611U (zh) 一种纸盒成桶上底板设备
CN113844728A (zh) 一种便于分选的挂设组件全自动包装机
CN203667048U (zh) 双联包集成产品二次包装设备
CN207759147U (zh) 一种纸尿裤生产过程包装机构
CN207956220U (zh) 阀口袋自动套袋装置
CN114162415B (zh) 一种鱼类养殖用袋装饲料快速开口装置及其开口方法
CN217198903U (zh) 一种高效装袋打包装置
CN214137858U (zh) 一种全自动卡片烫金机
CN214140444U (zh) 一种服装生产用流水线输送装置
CN214084875U (zh) 一种宠物食品定量包装设备
CN220374880U (zh) 炼乳包装袋的自动输送装箱机构
CN220465921U (zh) 一种自动卸料的包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40126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