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22441U - 电梯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22441U
CN210122441U CN201920294427.5U CN201920294427U CN210122441U CN 210122441 U CN210122441 U CN 210122441U CN 201920294427 U CN201920294427 U CN 201920294427U CN 210122441 U CN210122441 U CN 210122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way
elevator system
pit
steel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9442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格雷希巴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 Geleixibahe
Original Assignee
M Geleixibah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 Geleixibahe filed Critical M Geleixibahe
Priority to CN20192029442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224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22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224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电梯系统,其延伸至少两层楼,该电梯系统包括井道、可沿所述井道的纵向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井道中的轿厢和用于所述轿厢的驱动装置。所述井道具有位于其下端的井坑和用于每个要服务楼层的通口,所述井道构造为由至少一个薄壁钢板制成的预制金属板箱,所述薄壁钢板延伸至所述井坑之外。形成所述井道的所述金属板箱是自支撑的,因为所述钢板在所述井道的纵向上沿直线延伸,并在与纵向成直角延伸的平面中成型。所述钢板在所述井道的整体纵向范围内形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电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电梯系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电梯系统以及制造这种类型的电梯系统的方法。
因此,本类型的电梯系统延伸至少两层楼,并包括井道、安装在井道中的能够沿井道的纵向移动的轿厢和所述轿厢的驱动装置。井道具有位于其下端的井坑,并设置有用于每个要服务楼层的通口,以便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进出轿厢,井道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薄壁钢板制成的预制的金属板箱,薄壁钢板也延伸至井坑之外。BE 568 738公开了这种电梯系统。
电梯井道传统上由现场就地建造的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制成。这种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位于通常包含有井坑的地基上。该井坑是井道的一种向下延伸,轿厢不会进入井坑,但是出于安全原因并且为了容纳属于电梯系统的不同的组件,井坑是必要的。
一旦电梯井道建造完成,包括轿厢、悬架、驱动装置和运行所需的所有部件的实际电梯的装配则通常在现场进行。这导致总施工期为几周。特别是当在现存的、有人居住的建筑物的改造或现代化过程中安装电梯时,这是不利的,因为在建设阶段电梯难以进入建筑物。
用于消除上述缺点的现有解决方案,具体地,BE 568 738公开的解决方案涉及由多个薄壁钢板制成的电梯系统的井道,多个钢板在通常为矩形的井道的拐角处相邻并在此处使用型材、角铁等相互连接。这样可以将井道预制成金属板箱,甚至可以在工厂将轿厢及其驱动装置、导向系统和控制系统安装到井道中,以使得由于工厂预制的高程度,可以显著地缩短电梯系统的装配时间。
除此之外,根据现有技术,形成井道的预制的金属板箱在其固有稳定性方面需要改进。这是因为随后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电梯系统本身应尽可能地稳定,以使其不需要建筑物的支撑。这种类型的电梯系统主要用于改装到较旧的建筑物上,这些建筑物通常没有充分记录的结构分析。然而,在改造电梯系统时,重新计算结构分析反而会导致长时间的延期和额外的成本。正在被改造的电梯系统的独立电梯机塔,其本身是稳定的,因此满足相关标准,尤其是还能够承受风压并具有抗扭刚性,该电梯机塔可以以井道和建筑物之间不存在固定连接的方式附接到现有的建筑物上。电梯轿厢和要服务楼层的建筑物开口之间的过渡可以以本领域已知的方式具有浮动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以此为出发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目的是显著地减少现场装配电梯系统所花费的时间。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应实现比以前更优惠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该目的通过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电梯系统和具有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方法来实现。
与现有技术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形成井道的金属板箱具有自支撑设计,因为钢板在井道的纵向上沿直线延伸,而钢板在与井道的纵向成直角延伸的平面中成型。在这种情况下,钢板在井道的整体纵向范围内形成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金属板箱可由单个钢板制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梯系统的井道通常由一个以上钢板制成,然而,其中钢板沿着井道的纵向和轮廓边缘的外部相互连接,具体地,通过焊接的方式相互连接。
该井道结构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制造,即通过折叠(例如在通常长达18m的折叠工作台上)和/或通过深拉或通过辊轧成型技术在纵向上对一个矩形的、平面的薄壁钢板或者可能对多个(例如两个)矩形的、平面的薄壁钢板进行纵向成型。这些冷成型技术不会弱化材料。相反,折叠和/或深拉过程中的伸长通常会在此时强化材料。成型优选地通向金属板中的边缘,以稳定所得的轮廓(即在弯曲方面和扭转方面)。这样,即使当钢板的壁厚仅为大约4mm到大约6mm时,仍可以实现预制井道所需的固有稳定性。根据本实用新型,钢板在井道的整体纵向范围内形成为一体,这意味着钢板也不会由于钢板的相互叠加布置而减弱。根据本实用新型,井道所需的固有稳定性不再需要稳定框架以及型材、角铁等。
如果用于要服务楼层的通口通过在井道的纵向上持续延伸的(位于单个钢板的侧面边缘之间的或位于相互连接的不同钢板的相对两个自由边缘之间的)单个中间间隔形成,那么,不需要对预制井道进行再加工,以便在金属板箱中引入用于每个要服务楼层的通口。现有技术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切割出相应的通口。
将持续延伸的中间间隔包围在钢板之间的单个钢板或多个钢板的边缘有利地在井道的纵向上折叠,以进一步稳定所述井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井道的结构,不仅使其可以在制造商的工厂中完全预制,而且还可以与电梯系统的所有部件,具体地是,轿厢、轿厢的导向系统和驱动装置、所有门以及完整的控制系统一起完成。这意味着在电梯系统运输到建筑物并安装或安装之前,其能够在制造商的场所进入运行就绪状态,并由建筑监管机构验收。
布置在井道下端(换言之,位于井坑下端)的枢轴轴承是有利的。通过该枢轴轴承,一方面,在制造商的场所井道可以从水平的装配位置向上枢转到垂直的运行位置,以便进行首次调试和验收。另一方面,井道在运输装置上可以放置在水平位置,以运输到建筑物,并且井道在目的地易于被起重机向上枢转。一旦井道达到大致垂直悬挂的位置,则拆卸枢轴轴承,且起重机将井道枢转到现场准备的地基上并将其放置在那里。
因此,位于井道和运输装置之间的枢轴轴承可以轻易释放,枢轴轴承有利地由至少一个水平孔形成,该水平孔对应于运输车上的至少一个相匹配的沉孔。这意味着只需要一个水平的可移置的插入式螺栓,以形成枢轴轴承或通过移除螺栓释放枢轴轴承。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尤其有利的改进设想是,井坑止于金属基板,并在井道注入混凝土时,井坑起到免拆模板(verlorene Schalung)的作用。然后所需要的是在井道安装现场挖掘相匹配的凹坑,在这个凹坑中制造加强基板,然后在定位和调整井道后,在井道和凹坑之间的连续的中间空间填充混凝土。该井坑外部焊接紧密,因此同时起到水密封和油密封收集槽的作用。
由于井道在其井坑的注入混凝土的区域中具有横向凸出的锚固元件,因此井道在其混凝土基座中的锚固可以得到加强。
然而,不言而喻,使用其他已知的措施对井道进行任何的混凝土浇注和对井道的固定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构架范围内。
一般地,井道具有直角的(具体是矩形的)落脚点(Grundriss)。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通过围绕落脚点的至少一个拐角折叠来延伸钢板,并在拐角的外部(优选在井道的后壁)进行水平相邻的钢板的连接,有利地通过焊接进行连接。这样,可以使用宽度约为3m的标准钢板,并且不需要井道的每一侧都有自己的板。
关于钢板的壁厚,根据井道的高度,建议钢板的厚度约为4mm至10mm。这意味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井道,在成本和重量方面都非常良好。
在井道的上端具有井头的情况下,建议该井头同样是构成预制井道的整体的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造井道的方法的特征在于,井道连同所有基本的部件,具体地是其井坑、其轿厢、其导向系统和驱动装置以及其至少部分控制系统在制造商的场所预制。该预制件还有利地包括用于井道的表面覆层和成品顶盖。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细节和特征由下列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和附图中得出;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预制井道及其基本部件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相互焊接的两个折叠的钢板的透视图;
图3示出了具有基板的凹坑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井道在其运输车上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图4的井道处于举起状态的侧视图;
图6示出了注入混凝土的井道的透视图;以及
图7示出了预制的顶盖结构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矩形的井道1,其由两个折叠的钢板1a和1b制成。钢板1a和1b均垂直延伸并在二者位于井道的后壁的接合处沿着垂直连续的焊缝1c相互连接,焊缝1c在顶部用点划线表示。
井坑1d和井头1e是构成井道的整体的一部分的部件,井坑1d位于底端并在最底的楼层的下方延伸,并且在适当的情况下,井头1e位于井道顶端并在最顶的楼层的上方延伸。因此,井坑和井头一体形成为井道的延伸部。
在井道的前侧,钢板1a和1b具有这样的尺寸,该尺寸使得垂直连续的中间间隔2保持开放。该中间间隔2限定了门开口的水平位置,可以通过该门开口在每个楼层进出电梯轿厢3。在每种情况下,位于门开口上方和下方的中间间隔2由加强型材4桥接。这些加强型材与同中间间隔2相邻的钢板1a和1b连接。加强型材不仅能够增加金属板箱1的强度,还可以用于安装建造在每个楼层的通道门21a、21b、22、23、24和25。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轿厢3用缆索驱动器5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省略轿厢以更好地观察井道顶部和轿厢的缆索悬架。不言而喻,液压驱动器或使用螺纹轴、小齿轮等的驱动器可以代替缆索驱动器。
此外,图1中示出了用于引导轿厢3及其对重7的垂直延伸的导轨6。
如图1中进一步所示,井道1至少在三个侧面上设有表面覆层10。该表面覆层通常包括绝热缘和耐火绝缘,并且表面覆层同样作为井道的预制件的一部分。
井道的制造还包括通过具有排水连接件和紧急溢流孔的预制顶盖26实现的自身的完成。为清楚起见,该顶盖未在图1中示出,而仅在图6和图7中示出。
因此,井道1已经在制造商端安装了运行电梯系统所需的所有部件,从而可以在制造商的场所进行调试和检验。
此外,井道具有靠近其下端的两个凸出的耳柄11a和11b,耳柄11a和11b具有水平的轴承孔12a和12b。这些轴承孔对应于在制造商的场所的装配平台中相匹配的孔,还对应于运输装置的半挂车上的孔,以使螺栓仅需水平插入这些孔中,以在井道与其装配平台或与其运输装置之间产生枢转连接。
图2示出了已经被折叠并沿着垂直的焊缝1c相互焊接之后的两个钢板1a和1b。这些钢板的标准长度为约15m,壁厚为6mm。连续的中间间隔2设置在井道的入口侧。
此外,在图2中可以看出,在井道后壁的上端切割有窗13。该窗13用作烟雾出口。
图3示出了在随着井道电梯准备投入使用,井道可以被建造并可以附接到建筑物之前现场所需的唯一工作。只需挖掘一个凹坑,凹坑的深度大约与井坑1d的长度对应。一般来说,凹坑的深度为约1m。
必须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在这个凹坑中形成牢固的基板14。该基板承受着电梯的重量,因此必须加固。该基板有利地包括位于井道的拐角区域的承载板15,承载板15形成为用于建造井道的确定的落脚点,因此便于井道垂直对准。承载板15对应于图1中布置在井道下侧的四个拐角处的与承载板15类似的承载板16。
为了便于精准放置井道,承载板15和承载板16可各自配备有锥形定心销或用于容纳该锥形定心销的孔。
图4示出了井道到建筑物现场的运输情况。在此状态下,井道已经完成了运行电梯所需的所有部件。实际上井道只需要电气连接就可以准备好运行。
可以看出,在井道的下端(换言之,在井道的井坑1d所在的区域中),借助于布置在井道下端的水平孔12a和12b,井道通过水平横向可枢转的螺栓可枢转地安装在位于运输装置的装载平台后部区域的(也可选择前部区域)相匹配的支撑件17上。因此,起重机在井道1的前端(对应于之后井道的上端)抓取井道1,可以将井道从其水平运输位置向上枢转到垂直位置。如图5中所示。
一旦起重机吊起井道的总重量,插入枢轴轴承11、12的横向螺栓就可以轴向移除。一方面,井道的枢轴轴承11/12与运输车的支撑件17的连接随即被解除,另一方面,该起重机可以将井道运输至如图3所示的基板处,并在该处将井道放下。通过间隔板或者调整螺钉,井道最终能够移动到精准的垂直位置。
一旦井道到达所需的位置,凹坑和井道之间的自由空间就填满混凝土。该状态在图6中示出。从图中可以看出,几乎整个井坑1b连同其用于枢轴轴承的耳柄(tabs)11a和11b以及以头部螺栓18的形式存在的锚固元件均位于混凝土地基内。
此外,图6和图7示出了顶盖26的设计。顶盖26优选由具有环绕的护栏的平金属板盖制成。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其它顶盖设计当然也是可能的。
总之,可以确定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电梯井道的特定结构,其允许由实际井道构成的完整的电梯系统的所有部件作为支撑元件,在制造商的场所预装配准备运行并验收的井坑、表面覆层、顶盖和运行所需的所有其它部件作为卡车负载一体地运输到建筑物现场,并使用简单的起重装置(例如汽车起重机)将井道建造在该现场并进行锚固和调试。以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天内完成目前建筑物内延续数周至数月所需的装配工作。
此外,井道可以由特别薄的壁板预制,但以固有的稳定方式预制,以在使用从外部安装到建筑物上的电梯系统来改装现有的建筑物时,提供特别的优势。井道内不需要额外的加强元件,这意味着电梯系统的整体设计也非常有限,这反而非常有利于随后附接到建筑物的现有楼梯间。

Claims (13)

1.一种用于安装在建筑物外部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系统延伸至少两层楼,所述电梯系统包括:
井道(1),包括位于其下端的井坑和用于每个要服务楼层的通口,
轿厢(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井道中,所述轿厢被配置为沿着所述井道的纵向移动,
驱动装置(5),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轿厢移动,
所述井道构造为由至少一个薄壁钢板(1a、1b)制成的预制金属板箱,所述薄壁钢板延伸至所述井坑(1d)之外,
形成所述井道(1)的所述金属板箱是自支撑的,其中,所述钢板(1a、1b)在所述井道(1)的纵向上沿直线延伸,并在与所述井道(1)的纵向成直角延伸的平面中成型,并且所述钢板在所述井道(1)的整体纵向范围内形成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薄壁钢板包括多个薄壁钢板(1a、1b),以形成所述井道,所述钢板(1a、1b)在沿着所述井道(1)的纵向的边缘和所述井道的轮廓边缘的外部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a、1b)至少为折叠或深拉成型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要服务楼层的所述通口由在所述井道(1)的纵向上持续延伸的单个中间间隔(2)形成,所述中间间隔(2)位于单个所述钢板的侧面边缘之间或位于相互连接的两个或多个所述钢板(1a、1b)的相对的两个自由边缘(27)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个钢板的所述侧面边缘或所述两个或多个钢板(1a、1b)的所述自由边缘(27)在所述井道(1)的纵向上折叠,以用于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具有枢轴轴承(11a、11b),所述枢轴轴承(11a、11b)具有位于下端的水平枢转轴,所述枢转轴适于从大致水平的运输位置定位所述井道。
7.一种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适于安装在建筑物外部并延伸至少两层楼,所述电梯系统包括:
井道(1),具有用于每个楼层的通口和位于所述井道的下端的井坑(1d),
轿厢(3),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井道中,
驱动装置(5),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轿厢移动,
所述井道构造为由多个薄壁钢板(1a、1b)制成的预制的、自支撑的金属板箱,
相邻的所述钢板在其边缘处相互连接,并保持所述通口开放,
所述金属板箱也包围所述井坑(1d),以及
枢轴轴承(11a、11b),具有位于所述井道的下端的水平枢转轴,所述枢转轴适于从大致水平的运输位置定位所述井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的所述井坑(1d)止于基板(20),并在所述井道(1)注入混凝土时,所述井坑(1d)起到免拆模板的作用,所述井道(1)设置有锚固元件(18),所述锚固元件(18)适于伸入到所述井坑(1d)的注入混凝土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坑(1d)具有位于其下端的调整螺钉,以用于定位垂直的井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1)具有矩形的落脚点,所述钢板(1a、1b)围绕所述落脚点的至少一个拐角折叠,水平相邻的所述钢板(1a、1b)之间的连接在所述拐角的外部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a、1b)为成型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1a、1b)的最大壁厚为10mm。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道具有位于其上端的井头(1e),所述井头是构成预制的所述井道(1)的整体的一部分。
CN201920294427.5U 2019-03-07 2019-03-07 电梯系统 Active CN2101224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4427.5U CN210122441U (zh) 2019-03-07 2019-03-07 电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94427.5U CN210122441U (zh) 2019-03-07 2019-03-07 电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22441U true CN210122441U (zh) 2020-03-03

Family

ID=69631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94427.5U Active CN210122441U (zh) 2019-03-07 2019-03-07 电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224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17087A1 (en) Elevator system
CN202346540U (zh) 一种采用组合式井架组装的电梯井道壁
CN113891848A (zh) 建造电梯的方法及电梯
CN107399656B (zh) 室外加装电梯及其施工方法
CN210122441U (zh) 电梯系统
WO2024033373A1 (en) System for installing an elevator unit
WO2024033415A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building and installing an elevator unit in the building
CN108894509B (zh) 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预制夹心保温外墙板无外架施工方法
CN215670929U (zh) 一种剪力墙电梯井道可装配式操作平台
JP2000086113A (ja) エレベータおよびその据付工法
JP677350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ピット、エレベーターピットの施工方法及び建物
CN112695802A (zh) 一种优化的出线竖井顶部桥机室结构
PT1321417E (pt) Caixa de ascensor e processo para a montagem de uma caixa de ascensor.
CN217299807U (zh) 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
JP5366042B2 (ja) ユニット式エレベータ
CN114319844B (zh) 电梯井提升式钢框铝合金筒模施工方法
JP4037735B2 (ja) エレベータ構築方法
JP2019173319A (ja) エレベーターピット、エレベーターピットの施工方法及び建物
AU2018247335A1 (en) Lift shaft assembly and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thereof
CN211521291U (zh) 一体式加装电梯
CN212078556U (zh) 一种钢电梯井道组合单元及电梯井道
CN218375199U (zh) 钢梁上临边竖向混凝土结构的预制外模板
KR19990031573U (ko) 승강기용 블럭 조립식 승강로
CN215671202U (zh) 一种bim现场装配式外墙施工调节装置
CN111566038B (zh) 电梯及其改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