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7558U -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17558U
CN210117558U CN201920316215.2U CN201920316215U CN210117558U CN 210117558 U CN210117558 U CN 210117558U CN 201920316215 U CN201920316215 U CN 201920316215U CN 210117558 U CN210117558 U CN 210117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hielding
light guide
control pane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621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民
黄涛
李丽平
程宝珍
张华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621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17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17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17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显示屏罩上的显示信息不完整、不清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包括主控板、显示屏罩、电路板、导光柱支架和数个导光柱;主控板包括显示口,显示屏罩封盖显示口;电路板的发光器件在主控板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口内;导光柱支架安装在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之间,数个导光柱安装在导光柱支架中且每个导光柱的两端分别与发光器件和显示口正对。通过上述设置,防止了光线之间相互干扰,也防止了光线散射、反射后对自身的干扰,使显示屏罩处呈现的光线信息更清晰;还使得光线的传输方向正对显示屏罩,使显示屏罩处呈现完整的光线信息。

Description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洗衣机中,控制面板是其关键部件之一,通过控制面板可以实现洗衣机的控制参数输入以及显示洗衣机的工作状态。目前,控制面板的种类通常分为按键式和触控式,其中,按键式采用物理按键的方式进行信息输入,但由于按键的尺寸会随着制作按键的模具磨损而出现变化,使得批量生产按键时按键的尺寸偏差较大,导致按键存在卡滞风险。而触控式采用触摸输入,不需要物理按键,不存在卡滞风险,因此,触控式逐渐成为控制面板的主流。
现有触控式控制面板一般包括主控板、显示屏罩和电路板,其中,主控板设置有显示口,显示屏罩封盖在主控板的显示口上,电路板安装在主控板上,且与显示屏罩相对设置,电路板上设置有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可以照射到显示屏罩,从而将显示信息如数字或信号灯呈现在显示面屏罩上。
不过,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进入到显示屏罩前,光线间存在相互干扰,可能导致呈现在显示屏罩上的显示信息不完整或者不清晰等现象,降低了触控式控制面板的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光线间相互干扰,可能导致呈现在显示屏罩上的显示信息不完整或者不清晰等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式控制面板,其包括:主控板、显示屏罩、电路板、导光柱支架和数个导光柱;其中,主控板包括显示口,显示屏罩安装在主控板的外侧,且封盖显示口;电路板安装在主控板的内侧,电路板设置有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在主控板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口内;导光柱支架安装在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之间,数个导光柱安装在导光柱支架中,且每个导光柱的两端分别与发光器件和显示口正对。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导光柱支架包括遮光板和设置于遮光板上的若干个遮光块,每个遮光块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遮光板中设置有与各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与对应的第一通孔连通;每个第一通孔安装有一个导光柱。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导光柱插入第一通孔内的一端从第二通孔凸出遮光板外。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触控式控制面板还包括承载板,数个导光柱设置在承载板上;遮光板间隔设置有多对第一卡爪,且第一卡爪与遮光块位于遮光板的同侧;每对第一卡爪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连接板,每个弹性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另一个弹性连接板的凸起部,承载板卡合在每对第一卡爪之间。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遮光块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由隔板隔开;承载板对应隔板的区域设置有开口,隔板远离遮光板的一端插在开口内,且承载板朝向遮光板的面与第一通孔朝向承载板的面接触。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每个遮光块朝向承载板的面设置有两个第一延伸板,两个第一延伸板位于隔板两侧,且均与隔板平行。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若干个遮光块排列成一行,每个遮光块中的两个第一通孔排列方向与若干个遮光块的排列方向垂直,位于两端的两个遮光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延伸板,隔板远离遮光板的一端插在开口内时,承载板位于两个第二延伸板之间。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遮光板的周侧边缘设置有数个第二卡爪,电路板设置有与数个第二卡爪卡合的数个第一卡孔。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卡爪包括插舌,插舌的中部设置有弹片,弹片的固定端位于插舌远离遮光板的一端,弹片的自由端倾斜指向遮光板;插舌插在第一卡孔中时,弹片的自由端抵顶在电路板背向遮光板的面上。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遮光板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柱,电路板上设置有与两个第一定位柱配合的两个第一定位孔。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承载板设置有供第一定位柱穿过的第二定位孔。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主控板朝向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和数个第三卡爪,电路板设置有供第二定位柱穿过的第三定位孔和与数个第三卡爪卡合的数个第二卡孔;数个第二卡孔中的一个第二卡孔与对应的第三卡爪过盈配合。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显示口内侧边缘环设有凸缘,凸缘朝向主控板的正面的一端设置有沟槽,沟槽内设置有防水环,显示屏罩嵌设在显示口内,并与防水环抵接。
在上述触控式控制面板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触控式控制面板还包括分配器,主控板设置有分配器口,分配器安装在分配器口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式控制面板中,在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之间设置了导光柱支架,并在导光柱支架中安装了数个导光柱,且每个导光柱的两端分别与发光器件和显示口正对,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在进入到显示屏罩前,在各自对应的导光柱内传输,同时由于各导光柱是相互间隔设置的,因此减少了光线在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之间传播时光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同时由于导光柱支架能够准确地将导光柱的两端分别对准发光器件和显示口,能够减少光线在导光柱中传递的过程中的损失,从而能够在显示面罩上将显示信息清晰、完整的呈现出,提高了触控式控制面板的显示效果。
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经导光柱传递到显示屏罩上,并在显示面罩上将显示信息清晰、完整的呈现出,从而提高了触控式控制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洗衣机,其包括箱体及前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主控板包括若干插接凸起和若干第四卡爪,若干第四卡爪在主控板上间隔设置;箱体包括对应若干插接凸起的插接凹槽和对应若干第四卡爪的卡槽。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包括前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因此具有前述触控式控制面板所具有的全部有益效果。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洗衣机中,通过相插接凸起和插接凹槽以及相卡合的第四卡爪和卡槽将触控式控制面板和箱体固定,与现有技术中通过螺钉固定相比,易于装配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式控制面板的组装图;
图2是图1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的触控式控制面板不包括电路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主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左视图;
图10是图8的仰视图;
图11是图8的俯视图;
图12是图8的后视图。
附图中:
100、主控板;101、显示口;102、分配器口;110、第二定位柱;120、第三卡爪;130、凸缘;131、沟槽;140、第一插接凸起;150、第四卡爪;160、走线钩;170、第二插接凸起;
200、显示屏罩;201、定位凸起;
300、分配器手把;
400、电路板;401、第一卡孔;402、第一定位孔;403、第二卡孔;404、第三定位孔;410、数码管;
500、导光柱;
600、承载板;601、第二定位孔;602、开口;
700、导光柱支架;710、遮光板;720、遮光块;730、第一卡爪;731、弹性连接板;732、凸起部;740、第一定位柱;750、第二卡爪;751、台阶面;752、插舌;753、弹片;760、第一延伸板;770、隔板;780、第二延伸板;790、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虽然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式控制面板是结合洗衣机来描述的,但是这并不是限定的,其他具有触控式控制需求的设备均可配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如洗碗机。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包括主控板100、显示屏罩200、电路板400、导光柱支架700和数个导光柱500;其中,主控板100包括显示口101,显示屏罩200安装在主控板100的外侧,且封盖显示口101;电路板400安装在主控板100的内侧,电路板400设置有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在主控板100上的投影位于显示口101内;导光柱支架700安装在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200之间,数个导光柱500安装在导光柱支架700中,且每个导光柱500的两端分别与发光器件和显示口101正对。
图1中,主控板100的外侧为朝向纸面内的一侧,主控板100的内侧为朝向纸面外的一侧,主控板100安装在洗衣机时主控板100的外侧对应洗衣机的外部,主控板100的内侧对应洗衣机的内部;图1的下方为主控板100的左侧,左方为主控板100的上侧。
在本实施例中,主控板100通常安装在洗衣机前部或者顶部,与其他构件形成洗衣机的外壳。主控板100设置有显示口101,显示口101贯穿主控板100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显示口101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通常显示口位于主控板100的中间区域。显示口101用于容纳指示灯、信号灯、显示屏或数码管410,或者用于供安装于电路板400上的发光器件的发出光穿过。显示口10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及两个以上,具体可根据主控板100的空间以及电路板400上的发光器件数量、大小等选定。
显示屏罩200设置在显示口101的外侧,用于封盖显示口101,具体地,显示屏罩200的尺寸可以略小于显示口101的尺寸,显示屏罩200可以嵌入安装在显示口101内,其中显示屏罩200的外侧面可与主控板100的外侧面平齐,也可以稍微凹入显示口101内。当然,显示屏罩200的尺寸还可以略大于显示口101的尺寸,显示屏罩200的边缘与显示口101的边缘粘结,从而实现对显示口101的封盖。显示屏罩200用于呈现洗衣机的显示信息,以及防止外界的灰尘、水等从显示口101进入到触控式控制面板内。需要补充的是,显示屏罩200可以是整体透明的,也可以包括透明部和不透明部。其中透明部与不透明部可以拼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如采用双色注塑或包胶工艺成型。透明部与导光柱500对正,不透明部还可以设置印刷层。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显示口101内侧边缘环设有凸缘130,凸缘130朝向主控板100的外侧面的一端设置有沟槽131,沟槽131内设置有防水环,显示屏罩200嵌设在显示口101内,并与防水环抵接。请参阅图6和图12,显示口101内侧边缘环设有凸缘130,显示屏罩200贴合凸缘130朝向主控板100的外侧面的一端。凸缘130朝向主控板100的外侧面的一端设置有沟槽131,沟槽131内设置有防水环。防水环可以凸出于凸缘130并与显示屏罩200抵接;或者防水环不凸出于凸缘130,而是显示屏罩200对应沟槽131的位置设置有凸起的压条,压条深入沟槽131内并与防水环抵接。如此设计,防止显示口101外侧的水进入触控式控制面板内侧。优选的,防水环为发泡海绵环。
电路板400可以为具有芯片和电路的基板,其安装在主控板100的内侧,电路板400与主控板100之间连接方式有多种,例如,通过螺钉将电路板400固定安装在主控板100的内侧,又如,电路板400与主控板100之间通过相卡合的卡钩和卡扣连接。电路板400上设置有与显示口101对应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可以为指示灯、信号灯、显示屏或数码管410中一种或多种。发光器件的数量不限,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路板400用于接收工作信号,并发出显示信号、报警信号或动作信号,其中,电路板400通过触摸条接收工作信号,示例性地,触摸条可以为电容式触摸条或者电阻式触摸条,电容式触摸条可以安装在主控板100内侧或显示屏罩200内侧,例如在图2中,电容式触摸条安装在显示屏罩200内侧,并由设置在显示屏罩200内侧的两个定位凸起201定位,防止触摸条晃动。当用户触摸显示屏罩200外侧面与触摸条对应的区域时,触摸条接收用户的触摸信息,并根据该触摸信息生成工作信号发送给电路板400。显示信号可以为发光器件发出的用于形成时间、水量等数值的光信号;报警信号可以为洗涤结束时发出的灯光闪烁或声音信号;动作信号可以为用于向洗衣机的箱体内进行注入清水或注入洗涤液的信号。
导光柱支架700位于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200之间,具体地,导光柱支架700可以与主控板100固定连接,也可以与电路板40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不作限定。导光柱支架700中安装有多个导光柱500,每个导光柱500的两端分别与电路板400的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200正对,具体地,每个导光柱500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也可以是多个导光柱500对应一个发光器件的不同发光区域。导光柱支架700用于固定各导光柱500的位置,使导光柱500两端分别与电路板400的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200正对;导光柱500用于将发光器件发出的光传递至显示屏罩200,防止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导光柱500外传播,减少光损失。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当一个导光柱500对应多个发光器件时,可以控制与导光柱500对应的多个发光器件分时工作,以防止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导光柱500内干涉。例如,一个导光柱500对应一个红色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绿色发光二极管时,两个发光二极管在不同的时间发出光线,显示屏罩200的同一个区域可以呈现不同的显示信息。
当洗衣机中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时。用户首先触摸主控板100与触摸条对应的区域,触摸条接收用户的触摸信息,并根据该触摸信息生成工作信号发送给电路板400,电路板400根据该工作信号生成显示信号,并将显示信号发送给发光器件,使发光器件发光,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经导光柱500传递至显示屏罩200,并在显示屏罩200上呈现出相应的显示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电路板400和显示屏罩200之间设置导光柱支架700和多个导光柱500,利用导光柱支架700使各导光柱500的两端分别对准电路板400上的发光器件和显示屏罩200,使得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只能通过导光柱500传递至显示屏罩200,与现有技术中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空气中传递相比,减轻了光线之间的干涉现象,从而减少光线损失,使显示屏罩200处呈现清晰、完整的显示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电路板400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发光器件,请参阅图1和图7,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电路板400包括多个发光器件,其中一个发光器件为数码管410,余下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数码管410对应显示口101的上部区域;发光二极管对应显示口101的中部区域,触摸条设置在显示屏罩200的下部区域。这样设置,用户在触控操作时,显示屏罩200与数码管410对应的区域显示如时间、水量等数值信息,显示屏罩200与各发光二极管对应的区域显示如洗涤、漂洗、脱水等状态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光柱支架700包括遮光板710和设置于遮光板710上的若干个遮光块720,每个遮光块720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遮光板710中设置有与各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第二通孔与对应的第一通孔连通;每个第一通孔安装有一个导光柱500。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遮光块720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对应的,遮光板710中设置有两个第二通孔,且对应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连通,导光柱500插装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如此设计,可以使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内传播,防止发光器件发出的光逃逸,增强对应导光柱500内的光线强度并阻挡光线间相互影响,此外,利用遮光板710,可以阻挡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直接照射到显示屏罩200上,避免显示错误的显示信息。
导光柱支架700的具体形成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采用胶接的方式将遮光板710与遮光块720粘接在一起;又如,可以是遮光板710的一面设置有套筒,遮光块720安装在套筒内,且遮光块720与套筒过盈配合;或者,以传递塑模的方式得到一体成型的遮光板710与遮光块72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遮光板710直接与显示屏罩200贴合,即遮光板710与显示屏罩200零间隙,使得从导光柱500传出的光直接进入到显示屏罩200,从而进一步减少光线损失。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导光柱500插入第一通孔的一端可以从第二通孔凸出遮光板710外,导光柱500的伸出端与显示屏罩200贴合,使得从导光柱500传出的光直接进入到显示屏罩200,从而进一步减少光线损失。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遮光板710中的第二通孔周围设置有延伸部790,延伸部790朝向显示屏罩200,且延伸部朝向显示屏罩200的端面与显示屏罩200贴合,第二通孔贯穿延伸部790。导光柱500穿设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中,且不凸出延伸部790。利用位于延伸部790中部分第二通孔,可以收拢从该导光柱500传递出的光,防止这部分光与从其他导光柱500中传递出的光干涉,从而进一步减少光损失。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可以相同,例如,两者均为方形孔或圆形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通孔的形状为方形孔,第二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大小相同。当导光柱支架700一体成型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大小相同,可以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一次成型,方便制造,而且在装配时更便于导光柱500插入。又如,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形状相同,但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大小不同,具体地,从电路板400指向显示屏罩200的方向,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构成的通孔为锥形孔,且锥形孔朝向显示屏罩200的一端的孔径小于背向显示屏罩200的一端的孔径,相应的,导光柱500朝向显示屏罩的一端的直径小于背向显示屏罩200的一端的直径。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式控制面板还包括承载板600,数个导光柱500设置在承载板600上;遮光板710间隔设置有多对第一卡爪730,且第一卡爪730与遮光块720位于遮光板710的同侧;每对第一卡爪730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连接板731,每个弹性连接板731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另一个弹性连接板731的凸起部732,承载板600卡合在每对第一卡爪730之间。
例如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承载板600可以为矩形板、椭圆形板、圆形板或者具有倒角的矩形板,本实施例中承载板600为矩形板。为了防止当承载板600较长时,承载板600的变形影响到导光柱500之间的位置关系继而影响到导光柱500安装,可以采用多个长度相对较短的承载板600,如本实施例中采用两个长度相对较短的承载板600。导光柱500可以与承载板600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先在承载板600上形成四对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过盈安装有一个导光柱500。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使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简称为PMMA)以传递塑模的方式形成一体的导光柱500和承载板600。
以图3中方位为例,遮光板700上设置有七个遮光块720,这些遮光块720中,左起第一个和第二个遮光块720之间设置有一对第一卡爪730,第三个和第四个遮光块720之间设置有第二对第一卡爪730,第五个、第六个和第七个遮光块720与两对第一卡爪730交错设置。这些第一卡爪730采用如图3中所示排布方式,可以提高导光柱支架700的强度。每对第一卡爪730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卡爪730,每个第一卡爪730包括一个弹性连接板731,以及设置弹性连接板731上的凸起部732,凸起部732可以为楔形。在同一对第一卡爪730中,设置其中一个弹性连接板731上的凸起部732朝向另一个弹性连接板731的面为斜面或弧面,使得一对第一卡爪730中两个凸起部732彼此朝向对方的面形成上宽下窄的楔形面。相对的两个弹性连接板731之间的距离大于承载板600宽度,凸起部732之间的距离小于承载板600宽度,以便于承载板600进入相对的两个弹性连接板731之间,同时当承载板600进入相对的两个弹性连接板731之间后,便于凸起部732与承载板600卡合,防止承载板600脱离导光柱支架700。
在图3中,承载板600有两个,其中位于左侧的承载板600设置有四对导光柱500,右侧的承载板600设置有三对导光柱500,也就是说两个承载板600共设置有七对导光柱500。遮光板710上设置有排成成一行的七个遮光块720,每个遮光块720上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每个遮光块720上的两个第一通孔各自容纳前述的一对导光柱500中的一个导光柱500。由于两个承载板600安装在导光柱支架700上的方式基本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以位于右侧的承载板600为例,先将六个导光柱500分别对正其待安装入的第一通孔,然后推动承载板600,使承载板600向遮光板710方向移动,直至承载板600朝向遮光板710的面与第一通孔朝向承载板600的面接触,此时导光柱500插装进对应的第一通孔,承载板600卡合在每对弹性连接板731之间,凸起部732卡在承载板600背对遮光板710的面上,防止承载板600与导光柱支架700分离。
在上述实施例中,数个导光柱500设置在承载板600上,使得将各导光柱500安装在导光柱支架700中时,可以一次将各导光柱500安装在导光柱支架700中,提高安装导光柱500的效率;此外,利用遮光板710上的各对第一卡爪,可以对承载板600的固定,从而将导光柱500固定在导光柱支架700中。
遮光块720中的第一通孔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本实施例中,每个遮光块720中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由隔板770隔开;承载板600对应隔板770的区域设置有开口602,隔板770远离遮光板710的一端插在开口602内,且承载板600朝向遮光板710的面与第一通孔朝向承载板600的面接触。示例性地,如图3和图4所示,遮光块720设置有并列的两个方形第一通孔,具有两个方形第一通孔的遮光块720在遮光板710上的投影呈“日”字型,隔板770位于“日”字型的中间一横处。相应的,与一个遮光块720对应的两个导光柱500并列设置,承载板600在两个导光柱500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方形的开口602,开口602的横截面尺寸略大于隔板770的横截面尺寸。
当将导光柱500安装在导光柱支架700中时,首先将六个导光柱500分别对正其待安装入的第一通孔,开口602也与其对应的隔板770对正;然后推动承载板600,使承载板600向遮光板700方向移动,直至承载板600朝向遮光板710的面与第一通孔朝向承载板600的面接触,此时导光柱500插装进对应的第一通孔内,同时隔板770插装进对应的开口602内。隔板770插在开口602内有助于提高导光柱支架700和承载板600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此外,隔板770还隔开了其对应的一对导光柱500,防止这一对导光柱500传递的光线之间相互干扰。
请参阅图3和图4,进一步地,每个遮光块720朝向承载板600的面设置有两个第一延伸板760,两个第一延伸板760位于隔板770两侧,且均与隔板770平行。两个第一延伸板76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通孔的侧壁上,两个第一延伸板760分别与遮光板710的长边平行以及与隔板770平行,或者说,如图4所示,两个第一延伸板760分别位于“日”字型的上横和下横。当导光柱支架700和设置有导光柱500的承载板600组装后,第一延伸板760朝向承载板600的一端与导光柱500背对遮光板700的一端齐平或略高,使得两个第一延伸板760覆盖对应的一对导光柱500的上侧和下侧,可以减少这一对导光柱500的光线损失。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若干个遮光块720排列成一行,每个遮光块720中的两个第一通孔排列方向与若干个遮光块720的排列方向垂直,位于两端的两个遮光块720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延伸板780,隔板770远离遮光板710的一端插在开口602内时,承载板600位于两个第二延伸板780之间。如图3所示,遮光板710上设置有七个遮光块720,七个遮光块720由左向右排成一行,每个遮光块720的两个第一通孔上下排列,位于左起第一个遮光块720的左侧边设置有一个第二延伸板780,即第二延伸板780位于“日”字型的左侧一竖处,位于左起第四个遮光块720也设置有一个第二延伸板780,位于“日”字型的右侧一竖处。与上述七对第一通孔相配合的导光柱500有七对,七对导光柱设置在两个承载板600上,其中,一个承载板600上设置有四对导光柱500,另一个承载板600上设置有三对导光柱500。当将图3中位于左侧的承载板600上的四对导光柱500安装于从遮光板720的最左侧起的四个遮光块720中时,这四个遮光块720上设置的第一延伸板760和第二延伸板780形成一个框型结构,将承载板600稳固的框住。此外,左起第四个遮光块720上的第二延伸板780可以防止左起第四对导光柱500的光线与左起第五对导光柱500的光线之间相互干扰。左起第一个遮光块720上的第二延伸板780可以减少左起第一对导光柱500的光线损失。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位于遮光板710最左侧的第一延伸板770对应的开口602的左侧为缺口,从遮光板710最左侧起的第四个遮光块720上的第一延伸板770对应的开口602右侧为缺口。当将导光柱组装在导光柱支架700上时,隔板770远离遮光板710的一端插在开口602内,且遮光板710最左侧的第一个遮光块720上的第一延伸板770与第二延伸板780贴合,从遮光板710最左侧起的第四个遮光块720上的第一延伸板770与从遮光板710最左侧起的第四个遮光块720上的第二延伸板780贴合,利用此两个第二延伸板780对承载板600进行限位,防止承载板600晃动。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遮光板710的周侧边缘设置有数个第二卡爪750,电路板400设置有与数个第二卡爪750卡合的数个第一卡孔401。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遮光板710的周侧边缘设置有四个第二卡爪750,其中一个第二卡爪750设置在左起第二个遮光块720和第三个遮光块720之间,一个第二卡爪750设置在第四个遮光块720和第五个遮光块720之间,一个第二卡爪750设置在第一个遮光块720的左侧,还有一个第二卡爪750设置在第七个遮光块720的下方。通过在遮光板710的周侧边缘设置第二卡爪750,可以实现遮光板710与电路板400的连接,从而将导光柱支架700安装在电路板400上。
请参阅图4和图6,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卡爪750包括插舌752,插舌752的中部设置有弹片753,弹片753的固定端位于插舌752远离遮光板710的一端,弹片753的自由端倾斜指向遮光板600;插舌752插在第一卡孔401中时,弹片753的自由端抵顶在电路板400背向遮光板710的面上。如图4所示,插舌752为板状结构,插舌752一般垂直于遮光板710设置,且沿插舌752垂直于遮光板710的方向,从插舌752的底部至端部,插舌752的宽度逐渐减小,以便于插舌752插入第一卡孔401中。插舌752的中部设置有开孔,在该开孔内设置有与插舌752连接的弹片753,弹片753的固定端位于插舌752远离遮光板710的一端,弹片753的自由端倾斜指向遮光板600并突出于插舌752的左侧。当插舌752插在第一卡孔401中时,弹片753的自由端抵顶在电路板400背向遮光板710的面上,防止电路板400与导光柱支架700脱离。此外,插舌752可以用于与其他部件抵接,同时不影响弹片753完成卡接的功能。
可选择的,插舌75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台阶面751,当插舌752插在第一卡孔401中时,台阶面751与与电路板400抵接,以限制插舌752插入电路板400的深度,防止因插舌752插入电路板400的深度过大而导致压伤导光柱500。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路板400上的发光器件与各导光柱500对位准确,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遮光板710还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柱740,电路板400上设置有与两个第一定位柱740配合的两个第一定位孔402。示例性地,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柱740位于最左侧的一对第一卡爪730之间,另一个第一定位柱740位于最右侧的一对第一卡爪730之间。当将安装有导光柱500的导光柱支架700与电路板400连接时,两个第一定位柱740分别穿插在两个第一定位孔402中,为了提高定位准确,其中一个第一定位柱740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孔402过盈配合。
为了避免在将两个第一定位柱740分别穿插在两个第一定位孔402中时,承载板600阻挡第一定位柱740,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图4和图6,两个承载板600各自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孔601,当将安装有导光柱500的导光柱支架700与电路板400连接时,两个第一定位柱740穿过第二定位孔601后插入两个第一定位孔402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导光柱500以及导光柱支架700安装在电路板400上而电路板400安装在主控板100的内侧,为了实现电路板400与主控板100的连接,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主控板100朝向电路板40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10和数个第三卡爪120,电路板400设置有供第二定位柱110穿过的第三定位孔404和与数个第三卡爪120卡合的数个第二卡孔403;数个第二卡孔403中的一个第二卡孔403与对应的第三卡爪120过盈配合。如图1和图8所示,沿电路板400的边缘设置有五个第二卡孔403,主控板100上设置有五个第三卡爪120,第三卡爪120的结构与第二卡爪750相似,具体组成可见上述实施例中关于第二卡爪750的描述。当将电路板400安装在主控板100的内侧时,主控板100上的第三卡爪120与电路板400上的第二卡孔403卡合,主控板100上的第二定位柱110插装在电路板400上的第三定位孔404中,优选的,第二定位柱110与第三定位孔404过盈配合。
请参阅图1、图7和图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将第二定位柱110和一个第三卡爪120设置在显示口101内的凸缘130上,此第三卡爪120与其对应的第二卡孔403过盈配合。如此设置,电路板400和显示屏罩200都基于凸缘130定位,更有利于电路板400上的发光器件与显示屏罩200对正。
请参阅图1及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式控制面板还包括分配器,主控板100设置有分配器口102,分配器安装在分配器口102内。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手把300和分配器盒,其中,分配器盒安装在分配器口102内,并可在分配器口102内滑动;分配器手把300与分配器盒连接,且分配器手把300的部分区域露出主控板100外,通过分配器手把300可以将分配器盒推入分配器口102内或抽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其包括箱体和前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主控板100包括若干插接凸起和若干第四卡爪150,若干第四卡爪150在主控板100上间隔设置;箱体包括对应若干插接凸起的插接凹槽和对应若干第四卡爪150的卡槽。
请参考图8和图9,在主控板100和箱体啮合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主控板100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接凸起140、五个第二插接凸起170和四个第四卡爪150,两个第一插接凸起140分别设置在主控板100的内侧面的左右两端,五个第二插接凸起170间隔地设置在主控板100的内侧面的下端,四个第四卡爪150间隔地设置在主控板100的内侧面的上端。请参考图9,第一插接凸起140和第二插接凸起170背离主控板100的一端都为尖头,其中第二插接凸起170朝向图9右方的一侧面倾斜,第一插接凸起140朝向图9上方的一侧面倾斜。当主控板100和箱体啮合时,第二插接凸起170与箱体插接,然后可使第一插接凸起140及第四卡爪150与箱体上的对应结构配合。通过第一插接凸起140和插接凹槽的配合,可以快速将主控板100安装在箱体上,为了使主控板100与箱体牢固的安装,优选的,请参阅图10及图11,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两个第四卡爪150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使得主控板100和箱体之间除了通过第一插接凸起140和插接凹槽连接外,还通过螺栓将主控板100和箱体连接,提高连接牢固性。
以图8的方位为例,在主控板100和箱体啮合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主控板100的内侧面设置有两组走线钩160,其中,一组走线钩160包括位于显示口101的四周的三个走线钩160,用于固定连接电路板400与箱体内的执行装置的导线。另一组走线钩160包括位于分配器口102上方的一个走线勾160,该走线勾160用于固定连接电路板400和安装在箱体上的注水装置的导线。由于走线勾160位于分配器口102上方,使得连接电路板400和注水装置的导线被托举而绕过分配器的上方,可以避免此导线接触到水,提高安全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控制面板包括,主控板、显示屏罩、电路板、导光柱支架和数个导光柱;其中,
所述主控板包括显示口,所述显示屏罩安装在所述主控板的外侧,且封盖所述显示口;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主控板的内侧,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在所述主控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显示口内;
所述导光柱支架安装在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显示屏罩之间,所述数个导光柱安装在所述导光柱支架中,且每个所述导光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显示口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支架包括遮光板和设置于所述遮光板上的若干个遮光块,每个所述遮光块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遮光板中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通孔,每个所述第二通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每个所述第一通孔安装有一个所述导光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柱插入所述第一通孔内的一端从所述第二通孔凸出所述遮光板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控制面板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数个导光柱设置在所述承载板上;
所述遮光板间隔设置有多对第一卡爪,且所述第一卡爪与所述遮光块位于所述遮光板的同侧;每对第一卡爪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连接板,每个所述弹性连接板的端部设置有朝向另一个弹性连接板的凸起部,
所述承载板卡合在每对所述第一卡爪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遮光块中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通孔,所述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由隔板隔开;
所述承载板对应所述隔板的区域设置有开口,所述隔板远离所述遮光板的一端插在所述开口内,且所述承载板朝向所述遮光板的面与所述第一通孔朝向所述承载板的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遮光块朝向所述承载板的面设置有两个第一延伸板,所述两个第一延伸板位于所述隔板两侧,且均与所述隔板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遮光块排列成一行,每个所述遮光块中的两个第一通孔排列方向与所述若干个遮光块的排列方向垂直,位于两端的两个遮光块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延伸板,所述隔板远离所述遮光板的一端插在所述开口内时,所述承载板位于所述两个第二延伸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的周侧边缘设置有数个第二卡爪,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与所述数个第二卡爪卡合的数个第一卡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爪包括插舌,所述插舌的中部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的固定端位于所述插舌远离所述遮光板的一端,所述弹片的自由端倾斜指向所述遮光板;
所述插舌插在所述第一卡孔中时,所述弹片的自由端抵顶在所述电路板背向所述遮光板的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设置有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两个所述第一定位柱配合的两个第一定位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过的第二定位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定位柱和数个第三卡爪,所述电路板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过的第三定位孔和与所述数个第三卡爪卡合的数个第二卡孔;
所述数个第二卡孔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卡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三卡爪过盈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口内侧边缘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朝向所述主控板的正面的一端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内设置有防水环,所述显示屏罩嵌设在所述显示口内,并与所述防水环抵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式控制面板还包括分配器,所述主控板设置有分配器口,所述分配器安装在所述分配器口内。
15.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式控制面板;
所述主控板包括若干插接凸起和若干第四卡爪,所述若干第四卡爪在所述主控板上间隔设置;
所述箱体包括对应所述若干插接凸起的插接凹槽和对应所述若干第四卡爪的卡槽。
CN201920316215.2U 2019-03-13 2019-03-13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Active CN210117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6215.2U CN210117558U (zh) 2019-03-13 2019-03-13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6215.2U CN210117558U (zh) 2019-03-13 2019-03-13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17558U true CN210117558U (zh) 2020-02-28

Family

ID=69611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6215.2U Active CN210117558U (zh) 2019-03-13 2019-03-13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1755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1822A (zh) * 2021-01-29 2021-06-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洗衣机
CN113930943A (zh) * 2020-07-14 2022-01-14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主控板模块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30943A (zh) * 2020-07-14 2022-01-14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主控板模块
CN113930943B (zh) * 2020-07-14 2023-10-31 重庆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的主控板模块
CN112941822A (zh) * 2021-01-29 2021-06-11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洗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88842A (en) Apparatus for showing light at a distance from a light source
CN210117558U (zh) 触控式控制面板及洗衣机
CN103328260B (zh) 室内灯的固定结构
JP5304119B2 (ja) 状態表示装置及びプラグインユニット
US20180157891A1 (en) Fingerprint flash drive
CN107731106B (zh) 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N210743834U (zh) 智能插座及其开关按键
CN217037738U (zh) 显示装置
CN219864503U (zh) 用于智能门锁的前面板组件及智能门锁
CN218920731U (zh) 电子装置
CN216521000U (zh) Led灯组件及电子设备
EP1469556A2 (en) Intermediat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029834B2 (ja) 表示装置
CN220383339U (zh) 电子设备的外壳及电子设备
CN214960462U (zh) 一种便于组装的高灵活性控制器
JP2001042298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9697719U (zh) 显示装置
CN220872668U (zh) 光电传感器
KR102620479B1 (ko) 베젤리스 양면 액정 표시장치
KR20100107123A (ko) 슬라이드 타입의 터치스크린 결착장치
CN210441264U (zh) 一种微波炉控制盒组件
CN107896433B (zh) 显示装置及其壳体结构
JP5057901B2 (ja) 面状光源装置および面状光源装置の製造方法
CN210123546U (zh) 家用电器用触摸面板及家用电器
CN210130026U (zh) 发光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