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30026U - 发光机壳 - Google Patents

发光机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30026U
CN210130026U CN201920703196.9U CN201920703196U CN210130026U CN 210130026 U CN210130026 U CN 210130026U CN 201920703196 U CN201920703196 U CN 201920703196U CN 210130026 U CN210130026 U CN 210130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fixing
cas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31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旭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ergy Ful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ergy Ful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ergy Ful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ergy Ful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31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30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30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30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光机壳,其包含壳体、第一固定部、数个第一发光组件及数个导光组件。第一固定部设置于壳体的第一侧,具有第一收容槽及数个第一固定孔。数个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第一收容槽内。每一导光组件穿过每一第一固定孔并与每一第一发光组件相连接,用来导通第一发光组件所发出的光线。发光机壳另包含一从壳体的第二侧的一侧边延伸而出的固定板,第二侧为第一侧的相对侧,固定板与第二侧平行并具有数个孔洞,每一孔洞是用来固定每一导光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是将第一发光组件、导光组件装设于壳体中,并在壳体的二开口侧装设透明盖板,使消费者看到机壳发出闪烁的光线,进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Description

发光机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机壳,尤指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发光机壳。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越来越重视外形的设计,传统的机壳不仅需要有保护内部装置的功效,更需要与光学组件结合,利用光学组件的光源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以增加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的应用大致可分为显示功能与照明功能,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于视觉上的需求,目前LED已被广泛运用在各种用途上。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是透过在至少一侧具有透明盖板的壳体中装设发光组件及导光组件,来增加机壳在视觉上的美观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机壳,不仅可保护内部装置,亦可发出光线来增加视觉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机壳,该发光机壳是透过在至少一侧具有透明盖板的壳体中装设发光组件及导光组件,使机壳发出光线,以增加视觉上的美观程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机壳,其包含一壳体、一第一固定部、一第一发光组件及一导光组件。该第一固定部设置于该壳体的一第一侧,具有一第一收容槽及一第一固定孔。该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一收容槽内,用来发光。该导光组件穿过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固定孔并与该第一发光组件相连接,用来导通该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从该壳体的第二侧的一侧边延伸而出的固定板,该第二侧为该第一侧的相对侧,该固定板与该第二侧平行并具有一孔洞,该孔洞是用来固定该导光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固定部,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二侧,该第二侧为该第一侧的相对侧,该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是用来收容该导光组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收容槽及一第二发光组件。该第二收容槽设置于第二固定部。该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二固定部的第二收容槽内与该导光组件相连接,以增加该导光组件的亮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凸块。该凸块朝该第一固定孔的内侧突起,用来增加对该导光组件的保持力。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固持部。该固持部设置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表面上,用来将该第一固定部附着于该壳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固持部为一磁性胶带或一双面胶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该电路板收容于该第一收容槽中,该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线缆。该线缆连接至该第一发光组件的电路板,用来传递电源及该第一发光组件的驱动信号。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于该线缆的末端。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进一步包含一透明盖板,其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开口侧。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透明盖板的材质为玻璃或压克力。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是透过在至少一侧具有透明盖板的壳体中装设发光组件及导光组件,使机壳产生发光的视觉效果,以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发光机壳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3A为图1的固定组件的立体图。
图3B为图3A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A固定组件组合成固定部的立体图。
图5A为将图1固定组件、发光装置及导光组件组装成发光栅栏并设置固持部的立体图。
图5B为图5A设有固持部的发光栅栏的正面视图。
图6为图5B设有固持部的发光栅栏沿A-A’切线的剖面图。
图7为将图5A设有固持部的发光栅栏附着于壳体的发光机壳的立体图。
图8为图7从相反视角观看的发光机壳的立体图。
图9为在图7的壳体的二开口侧设置透明盖板的发光机壳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第二壳体。
图11A为图10的第二壳体与图1除透明盖板外的其它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
图11B为图11A的正视图。
图11C为图11B沿B-B’切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成的具体功能、目的,列举较具体的实施例,继以图式、图号详细说明如后。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水平」、「垂直」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发光机壳100的分解图。图2为图1的发光装置130及131的立体图。发光机壳100包含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12、固定组件120a-120d、第一发光装置130、第二发光装置131、导光组件140、固持部160以及透明盖板170a及170b。第一发光装置130包含第一发光组件135、电路板137a、线缆138a、连接器139a。第二发光装置131包含第二发光组件136、电路板137b、线缆138b、连接器139b。第一发光组件135及第二发光组件136分别设置于电路板137a及137b上,用来发光。第一发光组件135及第二发光组件136可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电路板137a及137b分别与线缆138a及138b相连接。线缆138a是用于传递电源及第一发光组件135的驱动信号,线缆138b是用于传递电源及第二发光组件136的驱动信号。在线缆138a及138b末端分别设有连接器139a及139b,用于连接至产生电源及第一发光组件135与第二发光组件136的驱动信号的一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通过连接器139a和139b以及线缆138a和138b传递电源及驱动信号来驱动第一发光组件135和第二发光组件136发出光。导光组件140是用于与第一发光组件135及第二发光组件136相连接,以导通第一发光组件135及第二发光组件136所发出的光线。固持部160是用于设置于固定组件124a-124d的表面上,以将固定组件124a及124b附着于第一壳体110,以及将固定组件124c及124d附着于第二壳体112。固持部160可为磁性胶带或双面胶带。透明盖板170a及170b的材质可为玻璃或压克力。
请参阅图1-4。图3A为图1固定组件120a-120d的立体图。图3B为图3A的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3A的固定组件120a及120b组合成第一固定部124,以及固定组件120c及120d组合成第二固定部127的立体图。每一固定组件120a-120d具有沟槽121、凹槽122及凸块123。固定组件120a及120b的沟槽121及凹槽122在位置上相对应,当固定组件120a及120b组合成第一固定部124时,固定组件120a及120b的沟槽121形成第一收容槽125,固定组件120a及120b的凹槽122形成第一固定孔126。固定组件120c及120d的沟槽121及凹槽122在位置上相对应,当固定组件120c及120d组合成第二固定部127时,固定组件120c及120d的沟槽121形成第二收容槽128,固定组件120c及120d的凹槽122形成第二固定孔129。第一收容槽125用于收容第一发光组件135与电路板137a,第二收容槽128用于收容第二发光组件136与电路板137b。导光组件140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固定孔126和第二固定孔129。第一固定孔126和第二固定孔129固定导光组件140。此外,在对应于第一固定孔126和第二固定孔129之处设置数个朝凹槽122的外侧突起的凸块123,当导光组件140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固定孔126和第二固定孔129时,凸块123挤压导光组件140的力量可以增加导光组件140的稳定性和保持力。
请参阅图1-6。图5A为将图1固定组件120a-120d、第一发光装置130、第二发光装置131及导光组件140组装成发光栅栏150并设置固持部160的立体图。图5B为图5A的设有固持部160的发光栅栏150的正面视图。图6为图5B的设有固持部160的发光栅栏150沿A-A’切线的剖面图。固定组件120a及120b组合成第一固定部124,其具有第一收容槽125及第一固定孔126。固定组件120c及120d组合成第二固定部127,其具有第二收容槽128及第二固定孔129。第一收容槽125收容设置在电路板137a上的第一发光组件135,电路板137a连接有线缆138a,线缆138a的末端设有连接器139a。第二收容槽128收容设置在电路板137b上的第二发光组件136,电路板137b连接有线缆138b,线缆138b的末端设有连接器139b。连接器139a和139b分别连接到发光机壳100内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产生的电源及驱动信号通过连接器139a和139b以及线缆138a和138b来驱动第一发光组件135和第二发光组件136发出光。第一发光组件135和第二发光组件136可依据电源和驱动信号控制光的颜色、亮度、闪烁速率和开关时间。第一发光组件135和第二发光组件136的发光时序是同步的。导光组件140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部124的第一固定孔126并与第一发光组件135相连接,导光组件14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部127的第二固定孔129并与第二发光组件136相连接,形成发光栅栏150。再者,固持部160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24及第二固定部127的表面上,用于将第一固定部124及第二固定部127分别附着于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上。
请参阅图5A、图7及图8。图7为将图5A设有固持部160的发光栅栏150附着于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的发光机壳100的立体图。图8为图7从相反视角观看的发光机壳100的立体图。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组成方框形壳体,发光栅栏150的第一固定部124及第二固定部127通过设置于其上的固持部160分别附着至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第二壳体112设有数个螺孔1121,透明盖板170a及170b设有数个开孔171。
请参阅图7、图8及图9。图9为图7及图8由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所组成的方框形壳体的二开口侧设置透明盖板170a及170b的发光机壳100的立体图,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发光机壳的立体图。如图7及图8所示,第二壳体112设有数个螺孔1121,透明盖板170a及170b设有数个开孔171。通过螺丝(未图示)穿过透明盖板170a及170b的开孔171与相对应的第二壳体112的螺孔1121,以将透明盖板170a及170b锁固于由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所组成的方框形壳体的二开口侧。
请参阅图1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所使用的第二壳体112。第二壳体112从一侧边延伸出与该侧边平行的固定板113。固定板113具有数个孔洞114,用来固定导光组件140。第二壳体112另设有数个螺孔1121。
请参阅图1-4、7-10、图11A、图11B及图11C。图11A为图10的第二壳体与图1除透明盖板外的其它组件组装后的立体图。图11B为图11A的区域B的正视图。图11C为图11B沿B-B’切线的剖面图。第一固定部124的第一收容槽125收容设有第一发光组件135的电路板137a,电路板137a连接有线缆138a,线缆138a的末端设有连接器139a。第二固定部127的第二收容槽128收容设有第二发光组件136的电路板137b,电路板137b连接有线缆138b,线缆138b的末端设有连接器139b。固持部160设置于第一固定部124及第二固定部127的表面上。第一固定部124通过固持部160附着于第一壳体110。第二固定部127通过固持部160附着于第二壳体112,位于固定板113的下方。导光组件140的一端插入第一固定部124的第一固定孔126并与第一发光组件135相连接。导光组件140的另一端插入第二壳体112的固定板113上的孔洞114及第二固定部127的第二固定孔129,并与第二发光组件136相连接。第一固定孔126固定导光组件140的一端。第二壳体112的固定板113上的孔洞114及第二固定部127的第二固定孔129固定导光组件140的另一端。第二壳体112设有数个螺孔1121。如图7及图8所示,第二壳体112的数个螺孔1121与透明盖板170a及170b上的数个开孔171相对应。可通过螺丝穿过第二壳体112的螺孔1121与相对应的透明盖板170a及170b的开孔171,来将透明盖板170a及170b锁固于由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所组成的方框形壳体的二开口侧,形成如图9所示的发光机壳10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壳是透过将第一发光组件135、第二发光组件136、导光组件140装设于由第一壳体110及第二壳体112所组成的方框形壳体中,并在方框形壳体的二开口侧装设透明盖板170a及170b,使消费者看到机壳发出闪烁的光线,进而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用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壳体;
一第一固定部,其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一侧,该第一固定部具有一第一收容槽及一第一固定孔;
一第一发光组件,其设置于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一收容槽内,用来发光;以及
一导光组件,其穿过该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固定孔并与该第一发光组件相连接,用来导通该第一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从该壳体的第二侧的一侧边延伸而出的固定板,该第二侧为该第一侧的相对侧,该固定板与该第二侧平行并具有一孔洞,该孔洞是用来固定该导光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第二固定部,设置于该壳体的第二侧,该第二侧为该第一侧的相对侧,该第二固定部具有一第二固定孔,该第二固定孔是用来收容该导光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收容槽及一第二发光组件,该第二收容槽设置于该第二固定部,设置于该第二固定部的第二收容槽内与该导光组件相连接,以增加该导光组件的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进一步包含一凸块,该凸块朝该第一固定孔的内侧突起,用来增加对该导光组件的保持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固持部,设置于该第一固定部的表面上,用来将该第一固定部附着于该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该固持部为一磁性胶带或一双面胶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其中该电路板收容于该第一收容槽中,该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线缆,连接至该第一发光组件的电路板,用来传递电源及该第一发光组件的驱动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一连接器,设置于该线缆的末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至少一透明盖板,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开口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光机壳,其特征在于,该透明盖板的材质为玻璃或压克力。
CN201920703196.9U 2019-05-16 2019-05-16 发光机壳 Active CN210130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3196.9U CN210130026U (zh) 2019-05-16 2019-05-16 发光机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3196.9U CN210130026U (zh) 2019-05-16 2019-05-16 发光机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30026U true CN210130026U (zh) 2020-03-06

Family

ID=696623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3196.9U Active CN210130026U (zh) 2019-05-16 2019-05-16 发光机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300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608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EP2431654B1 (en) Lighting module and ligh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00080014A1 (en) Vehicle interior light source unit
US7708442B2 (en) Light emitting panels for display devices
JP5060628B2 (ja) 電子機器
KR20090006633U (ko) 엘이디램프 모듈 연결구조
US20120149214A1 (en) Cable assembly adapted for power and signal transmitting
KR100924856B1 (ko) 엘이디를 도광판에 장착하는 구조를 간소화한 면발광조명장치
CN210130026U (zh) 发光机壳
CN210296811U (zh) 发光排线结构
KR101041976B1 (ko) 광고용 간판
CN210069580U (zh) 发光装置
EP2577157B1 (en) Ambient light device
CN210296810U (zh) 发光排线结构
KR102186464B1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M587426U (zh) 發光機殼
KR20150007705A (ko) 엘이디 평판조명모듈
TWM588761U (zh) 發光裝置
CN212961084U (zh) 一种具有光源定位结构的灯盘灯
CN105530840A (zh) 具有直接安装的led光源的陈列柜部件
CN110096119B (zh) 电子装置
JP5861097B2 (ja) 照明器具
TWM588371U (zh) 保持導光元件與訊號線間距的發光排線結構
CN221201695U (zh) 发光线缆结构
CN209880203U (zh) 发光排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