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409U -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409U
CN210107409U CN201920355743.9U CN201920355743U CN210107409U CN 210107409 U CN210107409 U CN 210107409U CN 201920355743 U CN201920355743 U CN 201920355743U CN 210107409 U CN210107409 U CN 2101074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tower
hazardous waste
injection device
absorption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574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宣林
施小东
翁林钢
戚科技
黄均
聂菊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oway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5574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4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4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4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回转窑、余热锅炉、急冷塔、脱酸塔、布袋除尘器、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和吸收塔;余热锅炉的入口设有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急冷塔内设有急冷喷射装置;脱酸塔内上部设有活性炭喷射装置和干粉喷射装置;吸收塔入口的烟道设有预冷喷淋装置,吸收塔内设有循环喷淋装置和除雾装置,本实用新型对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的SO2、NOX、烟尘、HCl、HF和二噁英脱除性能稳定,尤其是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实现了较高的效率,可以将氮氧化物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内,且运行稳定性较好;且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确定为具有危险性的废物。目前,焚烧已经成为危险废物处理的最主要途径。由于危险废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导致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波动性较大。虽然《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规定了焚烧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限制,但是对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指标的限值规定不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压力也将不断的增强,以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为基准的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会成为重点,如燃煤电厂、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以及特别排放限值标准等。因此,企业为应对日益严格的标准,则需要进一步降低危废物焚烧烟气中污染物排放浓度。
目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技术单一,虽然满足《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中污染物的排放限值要求,但是并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标准和地方要求。尤其是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脱除效率有限,排放浓度在200mg/Nm3左右,相比较于目前广泛执行的垃圾焚烧地方排放标准中对氮氧化物的限值(低于75mg/Nm3)规定明显偏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回转窑、余热锅炉、急冷塔、脱酸塔、布袋除尘器、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和吸收塔;
回转窑用于焚烧危险废物;
余热锅炉的入口设有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用于喷射脱硝剂,以初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余热锅炉用于回收烟气余热,以使烟气降温;
急冷塔内设有急冷喷射装置,以对进入急冷塔的烟气进行快速降温;
脱酸塔内上部设有活性炭喷射装置和干粉喷射装置,干粉喷射装置用于喷射干粉对烟气进行脱酸,活性炭喷射装置用于喷射活性炭粉以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
布袋除尘器用于捕集烟气中的烟尘、干粉和活性炭粉;
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用于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以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
吸收塔入口的烟道设有预冷喷淋装置,吸收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循环喷淋装置和除雾装置,预冷喷淋装置用于对即将进入吸收塔的烟气进行降温,循环喷淋装置用于对烟气进行脱酸,除雾装置用于减少烟气中雾滴含量。
进一步在于,回转窑包括焚烧室和二燃室,二燃室连接余热锅炉。
进一步在于,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连接有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内储存的脱硝剂为尿素或氨水。
进一步在于,急冷喷射装置连接水箱;脱酸塔具有下端入口和上端出口,烟气从下端入口进入脱酸塔内,喷入的干粉较重,将会不断的下落,下落至脱酸塔下端时被烟气吹起,这样在脱酸塔内有部分悬浮层,促进了干粉对烟气中酸性物质的吸收,也促进了活性炭粉对烟气中二噁英及重金属的吸附;干粉喷射装置喷射的干粉为熟石灰;余热锅炉与急冷塔之间和脱酸塔与布袋除尘器之间均通过烟道连接。
进一步在于,布袋除尘器的布袋由PTFE材料制成。
进一步在于,布袋除尘器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之间设有引风机,引风机用于克服整个系统产生的阻力,将烟气输送至所述烟囱。
进一步在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内部具有阴阳极系统,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连接等离子电源。
进一步在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与吸收塔之间通过烟道连接,吸收塔入口的烟道设有扩口,预冷喷淋装置设于扩口处,烟道的扩口处采用合金防腐材料制成,吸收塔主体结构的制成材料采用碳钢衬玻璃鳞片或者增强PP材质,预冷喷淋装置和循环喷淋装置均连接循环碱液池,循环碱液池内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进一步在于,吸收塔的出口通过烟道连接烟囱,且该烟道上设有烟气加热器。
进一步在于,急冷塔、脱酸塔和布袋除尘器均设有排灰口,排灰口连接有飞灰收集装置。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危险废物在回转窑内进行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到余热锅炉,在余热锅炉的入口内由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喷射入脱硝剂对烟气进行脱硝,脱硝后的烟气由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降温,温度降至500℃左右;
步骤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烟气进入急冷塔,烟气经急冷塔内的急冷喷射装置喷射后快速降温至190℃,以使烟气快速避开二噁英的合成温度区;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烟气进入脱酸塔,烟气与脱酸塔内的干粉喷射装置喷射的干粉进行脱酸反应,同时,烟气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被脱酸塔内的活性炭喷射装置喷入的活性炭粉所吸附;
步骤四、经步骤三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进行除尘,烟气中的烟尘、干粉和活性炭粉被布袋除尘器捕集,布袋除尘器的布袋由PTFE材料制成;
步骤五、经步骤四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
步骤六、经步骤五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烟气在吸收塔入口处经预冷喷淋装置喷淋降温,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后,先被循环喷淋装置喷入的碱液吸收掉酸性物质,再由除雾装置进行除雾,以减少烟气中雾滴含量,有利于烟气加热器对烟气的加热,然后经烟气加热器加热后由烟囱外排,出口烟气温度控制在100℃左右。
进一步在于,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连接有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将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内储存的尿素或氨水喷射入余热锅炉内部与烟气混合,尿素或氨水中的氨与烟气中NOX的摩尔比为1.1-1.3。
进一步在于,烟气在急冷塔内的快速降温控制在1.0S以内。
进一步在于,活性炭粉的喷入速率为120-150mg/Nm3;干粉喷射装置喷射的干粉为熟石灰,喷入的干粉与烟气中氯化氢与氟化氢之和的摩尔比为2。
进一步在于,经步骤四处理后的烟气经引风机引入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内进行处理,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内部具有阴阳极系统,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连接等离子电源,将高压引入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在阴阳极系统的单元结构中形成大的电场,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激发烟气中的组分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SO2被转化为H2SO4,二噁英则被分解成无毒的小分子。
进一步在于,经预冷喷淋系统喷淋后的烟气的温度在80℃以内;预冷喷淋装置和循环喷淋装置均连接循环碱液池,循环碱液池内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余热锅炉入口处通过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喷入脱硝剂对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初步脱硝,并经过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在急冷塔内,烟气在急冷喷射装置喷入的水的作用下快速温度,避开二噁英的合成温度区;在脱酸塔中,烟气中的部分酸性气体被干粉喷射装置喷入的碱性干粉所吸收,烟气中的重金属和二噁英被活性炭喷射装置喷入的活性炭粉所吸附,烟气在脱酸塔内进行初步的干粉脱酸,一方面可以保护布袋,另一方面减轻后续吸收塔脱酸的压力,减少废水外排量;吸收了酸性气体的干粉和吸附了重金属和二噁英的活性炭粉被布袋除尘器所捕集,还未与酸性污染物反应的干粉将在布袋除尘器中继续脱酸;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以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烟气在吸收塔入口的烟道处被预冷喷淋装置喷入的液体降温后再进入吸收塔内部,预冷喷淋装置将烟气降温保护了吸收塔,也提高了烟气中酸性污染物的吸收效率;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在吸收塔内被循环喷淋装置喷淋下来的碱液所吸收,之后烟气再经除雾装置除去雾滴,最后烟气加热由烟囱外排。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对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的SO2、NOX、烟尘、HCl、HF和二噁英脱除性能稳定,尤其是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实现了较高的效率,可以将氮氧化物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内,且运行稳定性较好;且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回转窑;11、焚烧室;12、二燃室;2、余热锅炉;21、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2、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3、急冷塔;31、急冷喷射装置;32、水箱;4、脱酸塔;41、干粉喷射装置;42、活性炭喷射装置;5、布袋除尘器;6、引风机;7、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1、阴阳极系统;72、等离子电源;8、吸收塔;81、烟道扩口;82、预冷喷淋装置;83、循环喷淋装置;84、除雾装置;85、循环碱液池;9、烟气加热器;10、烟囱;100、排灰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回转窑1、余热锅炉2、急冷塔3、脱酸塔4、布袋除尘器5、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和吸收塔8;回转窑1用于焚烧危险废物;余热锅炉2的入口设有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用于喷射脱硝剂,以初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余热锅炉2用于回收烟气余热,以使烟气降温;急冷塔3内设有急冷喷射装置31,以对进入急冷塔3的烟气进行快速降温;脱酸塔4内上部设有活性炭喷射装置42和干粉喷射装置41,干粉喷射装置41用于喷射干粉对烟气进行脱酸,活性炭喷射装置42用于喷射活性炭粉以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布袋除尘器5用于捕集烟气中的烟尘、干粉和活性炭粉;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用于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以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吸收塔8入口的烟道设有预冷喷淋装置82,吸收塔8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循环喷淋装置83和除雾装置84,预冷喷淋装置82用于对即将进入吸收塔8的烟气进行降温,循环喷淋装置83用于对烟气进行脱酸,除雾装置84用于减少烟气中雾滴含量。
在余热锅炉2入口处通过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喷入脱硝剂对危险废物焚烧产生的烟气进行初步脱硝,并经过余热锅炉2进行余热回收处理;在急冷塔3内,烟气在急冷喷射装置31喷入的水的作用下快速温度,避开二噁英的合成温度区;在脱酸塔4中,烟气中的部分酸性气体被干粉喷射装置41喷入的碱性干粉所吸收,烟气中的重金属和二噁英被活性炭喷射装置42喷入的活性炭粉所吸附,烟气在脱酸塔4内进行初步的干粉脱酸,一方面可以保护布袋,另一方面减轻后续吸收塔8脱酸的压力,减少废水外排量;吸收了酸性气体的干粉和吸附了重金属和二噁英的活性炭粉被布袋除尘器5所捕集,还未与酸性污染物反应的干粉将在布袋除尘器5中继续脱酸;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以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烟气在吸收塔8入口的烟道处被预冷喷淋装置82喷入的液体降温后再进入吸收塔8内部,预冷喷淋装置82将烟气降温保护了吸收塔8,也提高了烟气中酸性污染物的吸收效率;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在吸收塔8内被循环喷淋装置83喷淋下来的碱液所吸收,之后烟气再经除雾装置84除去雾滴,最后烟气加热由烟囱10外排。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对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的SO2、NOX、烟尘、HCl、HF和二噁英脱除性能稳定,尤其是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实现了较高的效率,可以将氮氧化物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内,且运行稳定性较好;且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投资运行费用较低的优点。
参见图1,回转窑1包括焚烧室11和二燃室12,二燃室12连接余热锅炉2,危险废物在回转窑1的焚烧室11里进行焚烧,产生的气体进入二燃室12进一步充分燃烧,二燃室12燃烧后的烟气再进入余热锅炉2。
参见图1,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连接有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22,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22内储存的脱硝剂为尿素或氨水。
参见图1,急冷喷射装置31连接水箱32;脱酸塔4具有下端入口和上端出口,烟气从下端入口进入脱酸塔4内,喷入的干粉较重,将会不断的下落,下落至脱酸塔4下端时被烟气吹起,这样在脱酸塔4内有部分悬浮层,促进了干粉对烟气中酸性物质的吸收,也促进了活性炭粉对烟气中二噁英及重金属的吸附;干粉喷射装置41喷射的干粉为熟石灰;余热锅炉2与急冷塔3之间和脱酸塔4与布袋除尘器5之间均通过烟道连接。
布袋除尘器5的布袋由PTFE材料制成,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性能。
参见图1,布袋除尘器5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之间设有引风机6,引风机6克服整个系统产生的阻力,将烟气输送至所述烟囱10。
参见图1,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内部具有阴阳极系统71,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连接等离子电源72,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在等离子电源72的作用下,将高压引入反应装置内,在阴阳极系统71的单元结构中形成大的电场,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激发烟气中的组分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部分的SO2也被转化为H2SO4,二噁英则被转化成无毒的小分子。
参见图1,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与吸收塔8之间通过烟道连接,吸收塔8入口的烟道设有扩口81,预冷喷淋装置82设于扩口81处,烟道的扩口81处采用合金防腐材料制成,吸收塔8主体结构的制成材料采用碳钢衬玻璃鳞片或者增强PP材质,烟气被降温至80℃左右再进入吸收塔8内部,预冷喷淋装置82和循环喷淋装置83均连接循环碱液池85,预冷喷淋装置82喷入的碱液在对烟气降温的同时吸收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循环碱液池85内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参见图1,吸收塔8的出口通过烟道连接烟囱10,且该烟道上设有烟气加热器9,烟气升温至100℃左右后由烟囱10外排。
参见图1,急冷塔3、脱酸塔4和布袋除尘器5均设有排灰口100,排灰口连接有飞灰收集装置,通过飞灰收集装置收集急冷塔3和脱酸塔4处形成的烟尘,以及通过飞灰收集装置收集布袋除尘器5捕集的烟尘、干粉和活性炭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危险废物在回转窑1内进行焚烧,产生的烟气进入到余热锅炉2,在余热锅炉2的入口内由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喷射入脱硝剂对烟气进行脱硝,脱硝后的烟气由余热锅炉2进行余热回收降温;
步骤二、经步骤一处理后的烟气进入急冷塔3,烟气经急冷塔3内的急冷喷射装置31喷射后快速降温至190℃;
步骤三、经步骤二处理后的烟气进入脱酸塔4,烟气与脱酸塔4内的干粉喷射装置41喷射的干粉进行脱酸反应,同时,烟气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被脱酸塔4内的活性炭喷射装置42喷入的活性炭粉所吸附;
步骤四、经步骤三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5进行除尘,烟气中的烟尘、干粉和活性炭粉被布袋除尘器5捕集;
步骤五、经步骤四处理后的烟气进入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
步骤六、经步骤五处理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8,烟气在吸收塔8入口处经预冷喷淋装置82喷淋降温,降温后的烟气进入吸收塔8后,先被循环喷淋装置83喷入的碱液吸收掉酸性物质,再由除雾装置84进行除雾,然后经烟气加热器9加热至100℃后由烟囱10外排。
步骤一中,危险废物在回转窑1的焚烧室11内进行焚烧,产生的气体进入二燃室12进一步充分燃烧,二燃室12燃烧后的烟气进入到余热锅炉2;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连接有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22,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将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22内储存的尿素或氨水喷射入余热锅炉2内部与烟气混合,尿素或氨水中的氨与烟气中NOX的摩尔比为1.1-1.3。
步骤二中,烟气在急冷塔3内的快速降温控制在1.0S以内。
步骤三中,活性炭粉的喷入速率为120-150mg/Nm3;干粉喷射装置41喷射的干粉为熟石灰,喷入的干粉与烟气中氯化氢与氟化氢之和的摩尔比为2。
经步骤四处理后的烟气经引风机6引入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内进行处理,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内部具有阴阳极系统71,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连接等离子电源72,将高压引入反应装置内,在阴阳极系统71的单元结构中形成大的电场,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激发烟气中的组分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SO2被转化为H2SO4,二噁英则被分解成无毒的小分子。
步骤六中,经预冷喷淋系统喷淋后的烟气的温度在80℃以内;预冷喷淋装置82和循环喷淋装置83均连接循环碱液池85,循环碱液池85内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烟气先经预冷喷淋装置82喷淋的氢氧化钠溶液降温,及吸收掉部分酸性污染物,再由循环喷淋装置83喷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掉其他的酸性物质。
本实用新型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工艺中的危险废物在回转窑1的焚烧室11里进行焚烧,产生的气体进入二燃室12进一步充分燃烧;二燃室12燃烧后的烟气先进入余热锅炉2,在余热锅炉2入口处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21喷入脱硝剂对烟气进行初步脱硝,且初步脱硝后的烟气由余热锅炉2进行余热回收,温度降至500℃左右;初步脱硝后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急冷塔3,在急冷喷射装置31喷入的雾化水的作用下快速将温度降至190℃,避免了二噁英的低温再合成;经急冷塔3降温后的烟气通入脱酸塔4,烟气中的部分酸性气体被干粉喷射装置41喷入的碱性熟石灰干粉所吸收,烟气中的重金属和二噁英被活性炭喷射装置42喷入的活性炭粉所吸附,烟气在脱酸塔4内进行初步的干粉脱酸,一方面可以保护布袋,另一方面减轻后续吸收塔8脱酸的压力,减少废水外排量;急冷塔3和脱酸塔4沉积下来的烟尘汇入飞灰收集装置;经脱酸塔4处理后的烟气通过烟道进入布袋除尘器5进行除尘处理,吸收了酸性气体的熟石灰粉和吸附了重金属和二噁英的活性炭粉被布袋所捕集,捕集后作为烟尘汇入飞灰收集装置;布袋除尘后的烟气经引风机6引入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中进行反应,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在等离子脉冲电源的作用下,将高压引入反应器本体,在阴阳极系统71的单元结构中形成大的电场,产生大量的高能电子,高能电子激发烟气中的组分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活性粒子将烟气中不易吸收的NO转化为易被碱性物质吸收的NO2、N2O5和HNO3,部分的SO2也被转化为H2SO4,二噁英则被转化成无毒的小分子;经过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处理后的烟气通入吸收塔8,烟气在吸收塔8入口的烟道扩口81被预冷喷淋装置82喷入的碱液降温至80℃以内,之后再进入吸收塔8内部,预冷喷淋装置82将烟气降温保护了吸收塔8,也提高了烟气中酸性污染物的吸收效率;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烟气原始酸性污染物和经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7转化形成的酸性污染物)在吸收塔8内被循环喷淋装置83喷淋下来的碱液所吸收;脱酸后的烟气经除雾器除去雾滴后,由烟气加热器9加热升温,升温至100℃左右后由烟囱10外排。
采用上述实施例处理过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外排烟气中SO2浓度为22mg/Nm3、NOX浓度为71mg/Nm3、烟尘浓度为13mg/Nm3、HCl浓度为1.6mg/Nm3、HF浓度为0.4mg/Nm3和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为0.056ngTEQ/Nm3,外排烟气温度98℃。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对危险废物焚烧烟气中的SO2、NOX、烟尘、HCl、HF和二噁英脱除性能稳定,尤其是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脱除实现了较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回转窑、余热锅炉、急冷塔、脱酸塔、布袋除尘器、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和吸收塔;
回转窑用于焚烧危险废物;
余热锅炉的入口设有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用于喷射脱硝剂,以初步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余热锅炉用于回收烟气余热,以使烟气降温;
急冷塔内设有急冷喷射装置,以对进入急冷塔的烟气进行快速降温;
脱酸塔内上部设有活性炭喷射装置和干粉喷射装置,干粉喷射装置用于喷射干粉对烟气进行脱酸,活性炭喷射装置用于喷射活性炭粉以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和重金属类物质;
布袋除尘器用于捕集烟气中的烟尘、干粉和活性炭粉;
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用于产生脱酸、脱硝和脱除二噁英所需的活性粒子,以将烟气中的NO转化为NO2、N2O5和HNO3,二噁英分解成无毒小分子;
吸收塔入口的烟道设有预冷喷淋装置,吸收塔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循环喷淋装置和除雾装置,预冷喷淋装置用于对即将进入吸收塔的烟气进行降温,循环喷淋装置用于对烟气进行脱酸,除雾装置用于减少烟气中雾滴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回转窑包括焚烧室和二燃室,二燃室连接余热锅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SNCR脱硝剂雾化喷射装置连接有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SNCR脱硝剂制备储存装置内储存的脱硝剂为尿素或氨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急冷喷射装置连接水箱;脱酸塔具有下端入口和上端出口;干粉喷射装置喷射的干粉为熟石灰;余热锅炉与急冷塔之间和脱酸塔与布袋除尘器之间均通过烟道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布袋除尘器的布袋由PTFE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布袋除尘器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之间设有引风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内部具有阴阳极系统,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连接等离子电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等离子反应装置与吸收塔之间通过烟道连接,吸收塔入口的烟道设有扩口,预冷喷淋装置设于扩口处,预冷喷淋装置和循环喷淋装置均连接循环碱液池,循环碱液池内的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吸收塔的出口通过烟道连接烟囱,且该烟道上设有烟气加热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急冷塔、脱酸塔和布袋除尘器均设有排灰口,排灰口连接有飞灰收集装置。
CN201920355743.9U 2019-03-20 2019-03-20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Active CN2101074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5743.9U CN210107409U (zh) 2019-03-20 2019-03-20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5743.9U CN210107409U (zh) 2019-03-20 2019-03-20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409U true CN210107409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3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5743.9U Active CN210107409U (zh) 2019-03-20 2019-03-20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4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050A (zh) * 2019-03-20 2019-07-12 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及工艺
CN111928263A (zh) * 2020-07-10 2020-11-13 山东东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转窑焚烧炉处理危险废物的系统
CN112742201A (zh) * 2021-02-06 2021-05-04 江苏品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净化方法与系统
WO2022110803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及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06050A (zh) * 2019-03-20 2019-07-12 浙江大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及工艺
CN111928263A (zh) * 2020-07-10 2020-11-13 山东东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转窑焚烧炉处理危险废物的系统
WO2022110803A1 (zh) * 2020-11-26 2022-06-02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及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处理方法
CN112742201A (zh) * 2021-02-06 2021-05-04 江苏品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的净化方法与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7409U (zh)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KR102098759B1 (ko) 가스의 탈질 공정 및 설비
CN110006050A (zh) 危险废物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及工艺
WO2021114084A1 (zh) 一种垃圾焚烧节能烟气超低净化系统
CN106693641A (zh) 余热回收除尘除臭脱硫脱硝脱白集成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10711470A (zh) 生物质锅炉焚烧烟气脱硫脱硝净化工艺
CN113776061A (zh) 一种危废焚烧烟气净化与余热回收装置及其方法
CN211302635U (zh) 生物质锅炉焚烧烟气脱硫脱硝净化系统
CN113701170A (zh) 一种危废焚烧系统及其运行工艺
CN113941238A (zh) 低温烟气污染物一体化控制方法
CN110332552B (zh) 含氯硫的有机废液资源化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CN215523303U (zh) 等离子危险废物处理系统
CN108458351B (zh) 固废物焚烧烟气净化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3883543A (zh) 一种高含氯危废焚烧烟气净化及盐酸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0772220U (zh) 一种含盐废水高温熔融焚烧炉
CN211189738U (zh) 一种用于危废焚烧尾气清洁排放的净化装置
CN104923061B (zh) 一种基于光化学自由基的硫化氢脱除方法
CN218741209U (zh) 一种危废活性炭热解再生烟气净化系统
CN109340769A (zh) 废弃线路板热解的尾气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7890777A (zh) 一种干法催化还原脱硝方法
CN114738770A (zh) 一种废焦油废气废水的焚烧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0986053A (zh) 一种高卤素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
CN106621730B (zh) 一种烟气低温净化方法
CN100577264C (zh) 一种燃煤电站烟气二氧化碳减排及其资源化的方法及专用系统
CN111841312A (zh) 臭氧催化结合湿法脱除烟气含氯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