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381U -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381U
CN210107381U CN201920584215.0U CN201920584215U CN210107381U CN 210107381 U CN210107381 U CN 210107381U CN 201920584215 U CN201920584215 U CN 201920584215U CN 210107381 U CN210107381 U CN 210107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water
valve
ash
cool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42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涛
李克章
朱海
惠建飞
王建文
李小东
王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huangdao Q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huangdao Q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huangdao Q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huangdao Qin Thermal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42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包括:排灰管路,连通设置在水冷风室的底部,在每条排灰管路上均设置排灰阀;气源总管道,在其上设置气源阀门;水冷风室吹扫管路,包括水冷风室吹扫管以及第一连接管路,在水冷风室吹扫管上设置多个喷嘴;水冷风室排灰阀吹扫管路,包括进口吹扫管、出口吹扫管以及与气源总管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路;在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气力输送管路,包括连通设置在气源总管道与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上的混合器以及第三阀门。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时能够无污染、无额外人力、无危险地自动将水冷风室的积灰排至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内。

Description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厂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高度发展和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采用新型的洁净煤燃烧技术而具有燃烧效率高、环保性能优良、燃煤适应性强和灰渣综合利用价值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普及。循环流化床锅炉内布风板的上部为炉膛,其下部为水冷风室。目前,炉膛内的灰渣通过冷渣机的冷却后排出,在冷渣机上连通设置有与空气预热器出口连通的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冷渣机排渣产生的烟尘在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的负压下被吸走,炉膛的排渣效果既安全又环保。然而人们对水冷风室排灰却少有研究,水冷风室内的积灰一般是通过直接对地排灰或排至底部输渣机。水冷风室的积灰是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所必须的一次风经过空气预热器预热后经水冷风室,由水冷风室上方布风板处的支撑杆及风帽排至炉膛供炉膛燃烧使用。一次风流经空气预热器时携带大量炉灰,在水冷风室处积灰沉淀形成水冷风室大量积灰,当水冷风室积灰积满后大量含灰一次风将加速磨损风帽支撑杆和风帽。在锅炉的排灰过程中,在循环流化床水冷风室排灰阀前积灰长时间沉积,且排灰门对底部输渣机管道弯头角度较小管道易发生堵塞。因此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为正常电力生产必要的工作,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正常运行期间的一次风温度大概在300°左右,为防止烫伤,工作人员无法就地进行排灰作业,只能在停炉时进行排灰作业,然而这种排灰作业需要非常大的人力及大量的运载车辆。在排灰作业中,因灰温度较高会存在排灰工作人员被烫伤的危险,并且排灰工作人员进入水冷风室内部进行清灰作业时会有跌落灰斗窒息的危险。此外,排灰作业还存在严重的扬尘问题,严重影响了周围其他工作作业组的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作业中存在的停炉排灰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包括:
排灰管路,连通设置在水冷风室的底部,其数量至少为一条,在每条排灰管路上均设置排灰阀。
气源总管道,用于向所述排灰装置提供气源,在其上设置气源阀门。
水冷风室吹扫管路,包括水冷风室吹扫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水冷风室吹扫管与所述气源总管道出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水冷风室吹扫管水平设置在水冷风室内的底部,其进口端延伸至水冷风室外与所述第一阀门相接,在所述水冷风室吹扫管上设置多个喷嘴。
排灰阀吹扫管路,包括与所述排灰阀进口端连通的进口吹扫管、与所述排灰阀出口端连通的出口吹扫管以及与所述气源总管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路,所述进口吹扫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出口吹扫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
气力输送管路,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气源总管道与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上的与所述排灰管路出口端对应的混合器以及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上的第三阀门。
在每条排灰管路上均设置膨胀节。
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膨胀节。
所述进口吹扫管与所述排灰管路的连接结构为:所述进口吹扫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出口吹扫管出口端均插入至所述排灰管路的对应管段的内部,在所述进口吹扫管与所述出口吹扫管的插入所述排灰管路内的管段上均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所述喷嘴为止逆喷嘴。
所述混合器为文丘里氏气力输送混合器。
所述气源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为蝶阀或球阀。
所述排灰管路的数量为三条。
所述膨胀节能承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200℃。
所述喷嘴为扇形止逆喷嘴,其能承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0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气力输送管路的第三连接管路连通设置在所述气源总管道与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之间,其输送系统为正负压物料输送系统,正负压物料输送系统为成熟技术,能够满足水冷风室的排灰需要;
2、水冷风室排灰阀吹扫管路包括与排灰阀进口端连通的进口吹扫管、与排灰阀出口端连通的出口吹扫管以及与气源总管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路,进口吹扫管和出口吹扫管排除了排灰阀上下管道发生上、下堵塞的可能性;
3、在每条排灰管路上均设置膨胀节,在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膨胀节,避免了因启停炉膨胀引起设备损坏的问题;
4、在水冷风室吹扫管上设置多个喷嘴,能够清扫排灰死角,实现了水冷风室无积灰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的排灰装置为全密封设置,满足了现场无扬尘的需要,避免对其他作业组的干扰;
6、停炉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阀门控制即可实现水冷风室的排灰,不需进行人工排灰作业,减少了停炉时排灰所需的大量人力、运载车辆的投入,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完全避免了排灰工作人员发生烫伤、跌落灰斗窒息的危险,增强了水冷风室排灰作业的安全性;
7、本实用新型的排灰装置通过气体对水冷风室进行排灰,为气力输送排灰装置,排灰效果显著,有效减少了一次风灰的携带量,进而降低了风帽支撑杆和风帽的磨损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冷风室;2、气源总管道;3、排灰管路;4、排灰阀;5、膨胀节;6、气源阀门;7、水冷风室吹扫管;8、第一连接管路;9、第二连接管路;10、第三连接管路;11、第一阀门;12、第二阀门;13、第三阀门;14、喷嘴;15、进口吹扫管;16、出口吹扫管;17、混合器;18、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排灰管路3、气源总管道2、水冷风室吹扫管路、排灰阀吹扫管路和气力输送管路。
排灰管路3连通设置在水冷风室1的底部,其数量至少为一条,在每条排灰管路3上均设置排灰阀4与膨胀节5。在本实施例中,排灰管路3的数量为三条,三条排灰管路3并排设置在水冷风室1的底部,排灰管路3的进口端与水冷风室1的底部连通,其出口端与设置在气力输送管路上的对应的混合器17相接。在每条排灰管路3上,排灰阀4设置在排灰管路3的位于水冷风室1与膨胀节5之间的管段上,即排灰阀4的进口端通过排灰管路与水冷风室1的底部连通,排灰阀4的出口端通过排灰管路与膨胀节5连通。膨胀节5能承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200℃,满足锅炉膨胀的需求。排灰阀4为手动闸阀。
气源总管道2,用于向排灰装置提供气源,气源总管道2的气源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气源,该气源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杂用压缩空气、流化风或热二次风所需的气源。这样充分利用了循环硫化床锅炉的气源。在气源总管道2上设置气源阀门6。
水冷风室吹扫管路,包括水冷风室吹扫管7以及用于连通水冷风室吹扫管7与气源总管道2出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8,在第一连接管路8上设置第一阀门11和膨胀节5,水冷风室吹扫管7水平设置在水冷风室1内的底部,其进口端延伸至水冷风室1外与第一阀门11相接,即第一连接管路8的出口端通过第一阀门11与水冷风室吹扫管7的进口端连接,第一连接管路8的进口端与气源总管道2连接,膨胀节5设置在第一连接管路8的位于气源总管道2与第一阀门11之间的管段上。在水冷风室吹扫管7上设置多个喷嘴14,喷嘴14均位于水冷风室1内的底部,喷嘴14为止逆喷嘴,更优地,喷嘴14为扇形止逆喷嘴,其能承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00℃。在本实施例中,喷嘴14的数量为9个,在水冷风室吹扫管7上沿轴向均匀排布。在本实施例中,水冷风室吹扫管7的进口端位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后侧,水冷风室吹扫管7的出口端位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前侧。相邻两个喷嘴14之间的距离为1米。停炉后,利用水冷风室吹扫管路的气体吹扫水冷风室1内的底部,气体将水冷风室1底部积灰扰动飞扬后由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带出水冷风室1。
水冷风室排灰阀吹扫管路,包括与排灰阀4进口端连通的进口吹扫管15、与排灰阀4出口端连通的出口吹扫管16以及与气源总管道2连通的第二连接管路9,进口吹扫管15的进口端与出口吹扫管16的进口端与第二连接管路9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进口吹扫管15的进口端连通设置在第二连接管路9上,其出口端连通设置在排灰管路3的位于排灰阀4进口端的管段上; 出口吹扫管16的进口端连通设置在第二连接管路9上,其出口端连通设置在排灰管路3的位于排灰阀4出口端的管段上。出口吹扫管16的出口端设置在排灰管路3的位于排灰阀4与膨胀节5之间的管段上。在第二连接管路9上设置第二阀门12,第二阀门12设置在第二连接管路9的进口处的管段上。进口吹扫管15与排灰管路3的连接结构为:进口吹扫管15的出口端和出口吹扫管16出口端均插入至排灰管路3的对应管段的内部,在进口吹扫管15与出口吹扫管16的插入排灰管路3内的管段上均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在本实施例中,进口吹扫管15和出口吹扫管16均为外径为10mm,排气孔的孔径为6mm,排气孔的孔距为10cm。在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期间,对水冷风室1排灰时首先开启进口吹扫管15和出口吹扫管16空气将管道内在排灰阀4处存储的积灰扰动起来后排至气力输送管路内。
气力输送管路,包括连通设置在气源总管道2与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18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10、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10上的与排灰管路3出口端对应的混合器17以及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10上的第三阀门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管路10的进口端与气源总管道2连通,其出口端与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18连通,混合器17与对应的排灰管路3出口端连接。混合器17为文丘里氏气力输送混合器,在本实施例中,混合器17为公称直径为125mm的文丘里式气力输送混合器。气力输送管路将水冷风室1内的积灰无污染输送至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18,积灰将排至锅炉烟气系统最终由电除尘装置回收。本实用新型的排灰装置设置在水冷风室1的下方。气源阀门6、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为蝶阀或球阀,在本实施例中,气源阀门6、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为公称直径125mm、最大允许压力16MPa的阀门。更优地,气源阀门6、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均为公称直径125mm、最大允许压力16MPa的球阀,即气源阀门6、第一阀门11、第二阀门12和第三阀门13均为DN125/PN16MPa的球阀。
本实用新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排灰装置运行时能够无污染、无额外人力、无危险地自动将水冷风室的积灰排至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内,并且在停炉后能够自主排灰,实现了水冷风室无积灰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是在于,包括:
排灰管路,连通设置在水冷风室的底部,其数量至少为一条,在每条排灰管路上均设置排灰阀;
气源总管道,用于向所述排灰装置提供气源,在其上设置气源阀门;
水冷风室吹扫管路,包括水冷风室吹扫管以及用于连通所述水冷风室吹扫管与所述气源总管道出口之间的第一连接管路,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一阀门,所述水冷风室吹扫管水平设置在水冷风室内的底部,其进口端延伸至水冷风室外与所述第一阀门相接,在所述水冷风室吹扫管上设置多个喷嘴;
水冷风室排灰阀吹扫管路,包括与所述排灰阀进口端连通的进口吹扫管、与所述排灰阀出口端连通的出口吹扫管以及与所述气源总管道连通的第二连接管路,所述进口吹扫管的进口端与所述出口吹扫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第二阀门;
气力输送管路,包括连通设置在所述气源总管道与冷渣机负压回风管道之间的第三连接管路、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上的与所述排灰管路出口端对应的混合器以及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上的第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条排灰管路上均设置膨胀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管路上设置膨胀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吹扫管与所述排灰管路的连接结构为:所述进口吹扫管的出口端和所述出口吹扫管出口端均插入至所述排灰管路的对应管段的内部,在所述进口吹扫管与所述出口吹扫管的插入所述排灰管路内的管段上均沿轴向均匀开设有多个排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止逆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为文丘里氏气力输送混合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气源阀门、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为蝶阀或球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路的数量为三条。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节能承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200℃。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为扇形止逆喷嘴,其能承受的温度大于或等于300℃。
CN201920584215.0U 2019-04-26 2019-04-26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Active CN210107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215.0U CN210107381U (zh) 2019-04-26 2019-04-26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215.0U CN210107381U (zh) 2019-04-26 2019-04-26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381U true CN210107381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4215.0U Active CN210107381U (zh) 2019-04-26 2019-04-26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3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6509A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在线实时吹扫装置
CN201141013Y (zh) 炼焦炉装煤、拦焦二合一双净化装置
CN210107381U (zh)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的排灰装置
CN213253788U (zh) 一种臭氧脱硝燃煤电站液态排渣锅炉废气处置系统
CN208536019U (zh) 新型低低温省煤器的清灰装置
CN207778024U (zh) 一种双膛石灰窑的天然气燃气输送管路
CN202328292U (zh) 一种燃煤锅炉二次风风箱的除灰装置及燃煤锅炉
CN212560337U (zh) 超洁净煤气回收的转炉一次干法除尘系统
CN208019059U (zh) 一种scr脱硝催化剂在线实时吹扫装置
CN110514019B (zh) 一种高温粉状物料冷却工艺及装置
CN117146601B (zh) 一种高温物料快速冷却及余热在线回收装置和其使用方法
CN112443851A (zh) 一种解决烟道内飞灰沉积的流化风系统
CN216953028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风室在线排灰装置
CN213574191U (zh)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通风降温装置
CN218480922U (zh) 双膛窑悬挂缸风机通道清灰装置
CN219907801U (zh) 一种新型球团焙烧设备
CN220554643U (zh) 一种安装在循环流化床锅炉布风板上的脱硝装置
CN220552291U (zh) 一种石灰窑烟气余热利用系统
CN213537979U (zh) 一种转炉煤气全干法资源回收装置
CN214681635U (zh) 一种流化床反应炉余料清除装置
CN220977031U (zh) 一种延长高炉上密阀及上料闸检修周期的装置
CN220017420U (zh) 一种用于烟化炉的风煤混合装置
CN216092670U (zh) 一种新型炭黑主袋滤器反吹系统
CN218154273U (zh) 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分离器入口烟道吹灰结构
CN221045719U (zh) 一种废气排放引风机的管道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