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7036U -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036U
CN210107036U CN201920522633.7U CN201920522633U CN210107036U CN 210107036 U CN210107036 U CN 210107036U CN 201920522633 U CN201920522633 U CN 201920522633U CN 210107036 U CN210107036 U CN 210107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way pipe
pump
capsul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2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成明
吴国均
刘文军
吴中强
单亚军
吴国荣
顾敏
陈辉
夏黎
吴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ggu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nggu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nggu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nggu Chemic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2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0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包括槽车、充车泵和中继回流装置,冲车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三通管Ⅰ和三通管Ⅱ,槽车通过一号管与三通管Ⅰ相连,三通管Ⅱ外端连接二号管,中继回流装置包括硬质箱体,位于硬质箱体内空腔的囊舱,囊舱下端与通过歧管分别与三通管Ⅰ和三通管Ⅱ相连,囊舱上端通过三号管连接至槽车,囊舱上端还连接有负压泵,空腔还连接有增压泵。一至三号管上分别设有若干阀门。总之,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液氧回收效率、进一步降低损耗,进而提高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液体的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低温液体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不同地点对低温液体的需求是通过真空液体槽车的运输来实现的。由于低温液体极易挥发且单价较高,在充车前冷泵和充车后管道排液,损耗较大,同时现场排液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商家一般都希望能够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损耗,降低成本。
液氧在液氧槽车中储存,配备一台充车泵,一般在充车结束,管道内液体不放空,进行带压回收,对液氧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节流。但是这种节流方式还是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在不连续充装时,这种方式往往回流较慢,并且回流不彻底,因此增加了液氧气化损耗的概率,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程度的风险隐患。
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提高液氧回收效率、进一步降低损耗,进而提高产品质量的节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低温液体损耗的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包括槽车、充车泵、中继回流装置、三通管Ⅰ和三通管Ⅱ,所示槽车上设有出液口和回流口,所述三通管Ⅰ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充车泵的进口端相连,三通管Ⅰ的第二端口通过一号管与所述槽车的出液口相连,所述一号管靠近出液口的一端上设有切断阀,三通管Ⅱ的第一端口与充车泵的出口端相连,三通管Ⅱ的第二端口连接有二号管,所述二号管的远端设有开关阀,所述中继回流装置包括硬质箱体、囊舱和增压泵,所述硬质箱体下端设有回流入口,上端设有回流出口,所述囊舱位于硬质箱体内部,且连接在回流入口和回流出口之间,囊舱与硬质箱体内壁形成空腔,所述增压泵设置在硬质箱体的外部,增压泵的进气端口与所述空腔内部通过管道相连,增压泵的进气端口还与回流出口通过四号管相连,用于对囊舱内部抽吸形成负压环境,回流出口通过三号管连接至槽车的回流口,三号管上设有回流阀,所述回流出口通过歧管分别与三通管Ⅰ的第三端口以及三通管Ⅱ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歧管靠近回流入口的一端设有止回阀,靠近三通管Ⅰ和三通管Ⅱ的一端分别设有截流阀。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箱体的外部还设有可拆卸的保温缓冲套,可拆卸结构增加保温缓冲套的灵活性,如在温度较高的环境能够保证回流的液氧保持低温环境,同时还可以防止外力冲击。
更进一步地,所述保温缓冲套采用粘扣或者磁性件紧密包裹在所述硬质箱体的外部,可以使得保温缓冲套与硬质箱体连接的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囊舱为回弹材料,回弹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后更易回复原状。
进一步地,所述硬质箱体上设有可透视窗口,所述可透视窗口为透明钢化玻璃,可直观地观察囊舱内液氧回流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四号管上设有节流阀,且内部还设有过滤器,节流阀是为了防止在将液氧从囊舱气化加压回送至槽车时,不会发生窜流,过滤器是为了防止在再次使用时,囊舱内部少量残留的液氧会被增压泵抽送至外部,造成危险事故。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四号管和歧管均为金属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充车过程中,打开切断阀和开关阀,其余阀门保持关闭;
(2)在充车结束后,关闭充车泵,同时关闭切断阀和开关阀,打开负压泵及节流阀,对囊舱内部空气进行抽吸,使其达到相对负压的状态,关闭负压泵及节流阀;
(3)打开止回阀和截流阀,一号管和二号管内的残余液氧被抽吸囊舱内,关闭止回阀和截流阀;
(4)打开增压泵对空腔充气增压,同时打开回流阀,囊舱内的液氧在高压下被压送回槽车,完成回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增设中继回流装置,利用对囊舱抽吸形成负压,从而快速将管道内的残余液氧进行快速收集,再通过对囊舱外部的空腔进行充气增压,是的囊舱也处于高压环境,对收集的残余液氧进行外部加压,将其输送回槽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节流装置和方式,本实用新型更加高效且安全,大大降低了液氧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硬质箱体的主视图。
其中,1-槽车、11-出液口、12-回流口、2-充车泵、3-中继回流装置、31-硬质箱体、32-囊舱、33-增压泵、34-回流入口、35-回流出口、36-空腔、37-保温缓冲套、38-可透视窗口、39-负压泵、4-三通管Ⅰ、5-三通管Ⅱ、6-切断阀、7-开关阀、8-回流阀、9-止回阀、10-截流阀、13-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1-2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包括槽车1、充车泵2、中继回流装置3、三通管Ⅰ4和三通管Ⅱ5,所示槽车1上设有出液口11和回流口12,三通管Ⅰ4的第一端口与充车泵2的进口端相连,三通管Ⅰ4的第二端口通过一号管与槽车1的出液口11相连,一号管靠近出液口11的一端上设有切断阀6,三通管Ⅱ5的第一端口与充车泵2的出口端相连,三通管Ⅱ5的第二端口连接有二号管,二号管的远端设有开关阀7,中继回流装置3包括硬质箱体31、囊舱32和增压泵33,硬质箱体31下端设有回流入口34,上端设有回流出口35,硬质箱体31的外部还设有可拆卸的保温缓冲套37,可拆卸结构增加保温缓冲套37的灵活性,如在温度较高的环境能够保证回流的液氧保持低温环境,同时还可以防止外力冲击。其中,保温缓冲套37采用粘扣或者磁性件紧密包裹在硬质箱体31的外部,可以使得保温缓冲套37与硬质箱体31连接的更加牢固。如图 2所示,硬质箱体31上设有可透视窗口38,可透视窗口38为透明钢化玻璃,可直观地观察囊舱32内液氧回流的情况。囊舱32位于硬质箱体31内部,且连接在回流入口34和回流出口35之间,其中,囊舱32为回弹材料,回弹材料在压力的作用下变形后更易回复原状。囊舱32与硬质箱体31内壁形成空腔36,增压泵33设置在硬质箱体31的外部,增压泵33的进气端口与空腔36内部通过管道相连,增压泵33的进气端口还与回流出口35通过四号管相连,用于对囊舱 32内部抽吸形成负压环境,如图1所示,四号管上设有节流阀13,且内部还设有过滤器,节流阀13是为了防止在将液氧从囊舱32气化加压回送至槽车1时,不会发生窜流,过滤器是为了防止在再次使用时,囊舱32内部少量残留的液氧会被增压泵33抽送至外部,造成危险事故。回流出口35通过三号管连接至槽车 1的回流口,三号管上设有回流阀8,回流出口35通过歧管分别与三通管Ⅰ4的第三端口以及三通管Ⅱ5的第三端口相连,歧管靠近回流入口34的一端设有止回阀9,靠近三通管Ⅰ4和三通管Ⅱ5的一端分别设有截流阀10。其中,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四号管和歧管均为金属软管。
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在充车过程中,打开切断阀6和开关阀7,其余阀门保持关闭;
(6)在充车结束后,关闭充车泵2,同时关闭切断阀6和开关阀7,打开负压泵39及节流阀13,对囊舱32内部空气进行抽吸,使其达到相对负压的状态,关闭负压泵39及节流阀13;
(7)打开止回阀9和截流阀10,一号管和二号管内的残余液氧被抽吸囊舱 32内,关闭止回阀9和截流阀10;
打开增压泵33对空腔36充气增压,同时打开回流阀8,囊舱32内的液氧在高压下被压送回槽车1,完成回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车(1)、充车泵(2)、中继回流装置(3)、三通管Ⅰ(4)和三通管Ⅱ(5),所示槽车(1)上设有出液口(11)和回流口(12),所述三通管Ⅰ(4)的第一端口与所述充车泵(2)的进口端相连,三通管Ⅰ(4)的第二端口通过一号管与所述槽车(1)的出液口(11)相连,所述一号管靠近出液口(11)的一端上设有切断阀(6),三通管Ⅱ(5)的第一端口与充车泵(2)的出口端相连,三通管Ⅱ(5)的第二端口连接有二号管,所述二号管的远端设有开关阀(7),所述中继回流装置(3)包括硬质箱体(31)、囊舱(32)、增压泵(33)和负压泵(39),所述硬质箱体(31)下端设有回流入口(34),上端设有回流出口(35),所述囊舱(32)位于硬质箱体(31)内部,且连接在回流入口(34)和回流出口(35)之间,囊舱(32)与硬质箱体(31)内壁形成空腔(36),所述增压泵(33)设置在硬质箱体(31)的外部,增压泵(33)的进气端口与所述空腔(36)内部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负压泵(39)的进气端口与回流出口(35)通过四号管相连,用于对囊舱(32)内部抽吸形成负压环境,回流出口(35)通过三号管连接至槽车(1)的回流口,三号管上设有回流阀(8),所述回流出口(35)通过歧管分别与三通管Ⅰ(4)的第三端口以及三通管Ⅱ(5)的第三端口相连,所述歧管靠近回流入口(34)的一端设有止回阀(9),靠近三通管Ⅰ(4)和三通管Ⅱ(5)的一端分别设有截流阀(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箱体(31)的外部还设有可拆卸的保温缓冲套(3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缓冲套(37)采用粘扣或者磁性件紧密包裹在所述硬质箱体(31)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舱(32)为回弹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箱体(31)上设有可透视窗口(38),所述可透视窗口(38)为透明钢化玻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号管上设有节流阀(13),且内部还设有过滤器。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管、二号管、三号管、四号管和歧管均为金属软管。
CN201920522633.7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7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2633.7U CN21010703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2633.7U CN21010703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036U true CN210107036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6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26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107036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0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1929U (zh) 二氧化碳、氮气组合输送设备
CN113375045B (zh) 一种液氢加氢站bog回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CN211600229U (zh) 一种用于氢气加注的直充系统
CN104763875B (zh) 液化天然气或煤气卸液方法
CN104165266B (zh) 一种压差式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加注系统及其方法
CN208365193U (zh) 一种lng储罐
CN210107036U (zh) 一种用于低温液体充车泵的节流装置
CN208204532U (zh) 一种液氨回收系统
CN106287202A (zh) 一种储罐回收bog无排放lng加气装置及方法
CN112577769A (zh) 一种氢气加注模拟测试系统
CN102556186A (zh) 高中压气体罐式半挂车
CN202927472U (zh) 一种氩槽车余气回收装置
CN105485515B (zh) 一种lng接收站加注系统及加注方法
CN217976178U (zh) 一种用于二氧化碳压裂的冷却装置
CN112283575A (zh)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管路系统
CN214277419U (zh) 一种氢气加注模拟测试系统
CN113719754A (zh) 一种火箭液氧加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1941738U (zh) 一种6管高压气体长管液压加气半挂车
CN205278760U (zh) 一种lng接收站加注系统
CN107859869A (zh) 一种移动式lng撬装加液卸车系统
CN212929539U (zh) 一种液化石油气充装管路系统
CN205606188U (zh) 一种液氮回收装置
CN210532062U (zh) 一种车载供氢系统管路系统
CN207674105U (zh) 一种移动式lng撬装加液卸车系统
CN220792798U (zh) 一种lcng加气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