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579U -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1579U
CN210101579U CN201920667181.1U CN201920667181U CN210101579U CN 210101579 U CN210101579 U CN 210101579U CN 201920667181 U CN201920667181 U CN 201920667181U CN 210101579 U CN210101579 U CN 2101015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mbustion chamber
gas generator
internal surface
hybrid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6718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h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h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h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h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6718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15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15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15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包括燃烧腔体、与燃烧腔体一端连接的排气管以及电点火器,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体内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插板,所述插板一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连接,其自由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存在间距。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传火药与产气药接触面积,使得产气药完全燃烧时间更短,同时产气药与传火药分舱室放置,减小了对燃烧腔体壁的冲击。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背景技术
安全气囊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安全装置,在汽车发生事故时,能够有效减小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从而保护驾驶者及乘车者的生命安全。安全气囊中的气体主要由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发生器主要包括: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产生并释放气体的部件。燃烧室:气体发生器中供产气药(火药)的燃烧容腔。产气药/产气剂:主要的气体提供源,通过快速的燃烧化学反应,将固体化学物质转化为气体。现有技术,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其公告号CN203391723U,包括包括下壳体、传火药杯、点火管、传火药、下腔产气药、上壳体、排气口、过滤器、上腔产气药、隔板、通孔、传火药杯排气口,下壳体与上壳体配合形成封闭腔体,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隔板,隔板将封闭腔体分隔成独立的下燃烧室和上燃烧室,下燃烧室内安装有传火药杯,下燃烧室内在传火药杯的外部填充有下腔产气药,传火药杯内设有点火管和传火药,传火药杯上设有至少一个传火药杯排气口,上燃烧室内安装有过滤器,过滤器内腔内填充有上腔产气药。该技术中传火药与产气药接触面积较小,由传火药将点爆能量传递至产气药,最终使得产气药完全燃烧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影响了安全气囊的打开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传火药与产气药之间接触面积小导致能量传递效率低,产气药燃烧不充分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增加了传火药与产气药之间的接触面积,缩短了产气药完全燃烧需要的时间,同时使得产气药燃烧更充分,缩短了安全气囊打开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包括燃烧腔体、与燃烧腔体一端连接的排气管以及电点火器,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体内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插板,所述插板一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连接,其自由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存在间距。传火药作用是将电点火管的电火花能量放大,并传递至产气药。产气药被点爆并且燃烧产生大量气体,气体通过排气管进入安全气囊,使得安全气囊展开。在燃烧腔体中放置插板,插板交错连接在燃烧腔体内表面某一面以及其相对面,形成互相连通的间隔舱室,相邻舱室内分别放置产气药以及传火药,使得产气药与传火药形成三明治层叠结构,由于插板自由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存在间距,因此产气药与传火药之间存在接触部分,能够传递能量。三明治结构的产气药与传火药排布方式使得每一块产气药都能够接触两块传火药,提高了传火药与产气药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以及产气药的燃烧速度。同时将产气药与传火药分别放置在若干舱室中,每一次点爆其冲击波都被约束在舱室范围内,并且并不会在同一刻点爆,减小了对燃烧腔体壁的冲击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插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插板与燃烧腔体连接端分布较少,通孔靠近插板自由端分布较多。通孔增加了插板两边舱室的连通路径,使得传火药与产气药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通孔的分布会影响插板结构强度,越靠近插板与燃烧腔体之间的连接部分,通孔分布越少,越靠近插板自由端通孔分布越多,增加了插板自身结构强度以及与燃烧腔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连接处开孔较多造成的插板强度不足。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腔体内表面布设有导火索,所述导火索一端连接电点火管。导火索主要作用是快速传递电点火管的能量,由于导火索导燃速度极快,将导火索一端连接电点火管,其余部分依次连接各放置传火药的舱室,在电点火管发出电火花后,导火索在极短时间内将能量传递至各传火药,使得传火药在极短时间内全部被点爆并燃烧,缩短了产气药被点爆并完全燃烧的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两插板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连接排气管。气体通道作用是将产气药燃烧产生气体引流至排气管,由于不同产气药被插板分隔在若干舱室内,距离排气管较远处的舱室内产气药产生的气体受到距离排气管较近处产气药的影响,在出现某处产气药失效而无法燃烧的情况时,其余部分产气药产生的气体可以通过舱室内气体通道将气体导流至排气管排入安全气囊中,避免了气体堵塞造成燃烧腔体承压过大,甚至结构破损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排气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气管管壁上设有排气孔。过滤网的作用是防止残余药渣随气流进入安全气囊,由于产气药可能出现燃烧不完全的情况,因此气流中可能伴随药渣经由排气管进入安全气囊,造成安全气囊破损。过滤网贴合排气管内壁设置,在排气管壁上开设有排气孔,气流从排气管的排气孔进入安全气囊,必然经过过滤网,使其过滤掉残余药渣。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通道在靠近插板开口处设有爆破膜。爆破膜起密封作用,在产气药燃烧前,爆破膜结构完整,其自身结构强度使得传火药点爆威力不足以击破爆破膜,因此维持了燃烧腔体的气密性。当产气药燃烧产生大量气体,气压达到爆破膜承压的临界值后,爆破膜破裂,气流进入气体通道中,经由排气管,最终进入安全气囊。
作为优选,所述燃烧腔体与插板为一体成型结构。燃烧腔体与插板由一体铸造或者车削等工艺得到,避免了燃烧腔体与插板在压力过大时,出现结构破坏,造成气体发生装置措施失效或是气体输出不稳的情况,影响整个发生器的作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增加了传火药与产气药接触面积,使得产气药完全燃烧时间更短;(2)产气药与传火药分舱室放置,减小了对燃烧腔体壁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烧腔体 2、插板 3、通孔 4、传火药舱室 5、产气药舱室 6、电点火管 7、气体通道 8、爆破膜 9、排气管 10、导火索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包括燃烧腔体1、与燃烧腔体1一端连接的排气管9以及电点火器,所述燃烧腔体1内设有插板2,插板2与燃烧腔体1为一体铸造,插板2上分布有通孔3,通孔3在靠近燃烧腔体1内壁处分布较少,越靠近插板2自由端通孔3分布越多,插板2之间交错排布,分设在燃烧腔体1的两个相对内表面上,每两个插板2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舱室,由于插板2只有一端与燃烧腔体1内表面连接,因此相邻舱室之间存在连通通道,并且插板2上的通孔3也组成了两舱室之间的连通通道。舱室内分别放置有产气药以及传火药,一层层的产气药舱室5以及传火药舱室4交替放置形成三明治结构,产气药舱室5内沿着燃烧腔体1内表面设有气体通道7,气体通道7在产气药舱室5内的开口设有爆破膜8,处依靠爆破膜8实现密封效果,气体通道7最终连接排气管9,排气管9壁上设有若干排气孔,过滤网贴靠在排气管9内壁。燃烧腔体1内设有电点火管6,电点火管6连接导火索10,导火索10分布在各个传火药舱室4内。
当安全气囊工作时,电点火管6发出电火花将导火索10引燃,由于导火索10导燃速度极快,在极短时间内导火索10将火焰传递至各处传火药舱室4,传火药舱室4内的传火药被点爆,火焰从插板2上的通孔3以及插板2自由端与燃烧腔体1之间的通路泄出,将传火药燃烧能量传递至相邻产气药舱室5,产气药被点爆,并且燃烧产生大量气体,气体产生气压作用于气体通道7在产气药舱室5内开口处的爆破膜8,当气体压力超过爆破膜8承压临界值时,爆破膜8破裂,气流进入气体通道7,再汇入排气管9,经由过滤网将残余的药渣过滤,气体通过排气孔进入安全气囊。

Claims (7)

1.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包括燃烧腔体、与燃烧腔体一端连接的排气管以及电点火器,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体内表面设有至少两个插板,所述插板一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连接,其自由端与燃烧腔体内表面存在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插板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靠近插板与燃烧腔体连接端分布较少,通孔靠近插板自由端分布较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体内表面布设有导火索,所述导火索一端连接电点火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两插板之间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连接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排气管管壁上设有排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气体通道在靠近插板开口处设有爆破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条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其特征是所述燃烧腔体与插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CN201920667181.1U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Active CN2101015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7181.1U CN210101579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67181.1U CN210101579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1579U true CN210101579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38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67181.1U Active CN210101579U (zh) 2019-05-10 2019-05-10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15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00289B1 (en) Dual stage airbag inflator
ID28788A (id) Peralatan kantong udara dan pembangkit gas kantong udara
US9463765B1 (en) Secondary chamber combustion control
JP2001506562A (ja) ハイブリッド・ガス発生器
CN105644491B (zh) 一种二次延迟引爆充气式气体发生器
CN103140389A (zh) 气体发生器
CN101137525B (zh) 小型多级输出混合型气体发生器
JP2008517245A (ja) 脆弱領域を含む起爆装置
CN112061072A (zh) 一种可缩小环境温度对性能影响的气体发生器
EP1671856A1 (en) Gas generator for air bag
CN210101579U (zh)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JP3965050B2 (ja) エアバッグ用ガス発生器
CN205344813U (zh) 汽车安全气囊用二次延迟充气式气体发生器
CN215851120U (zh) 一种顶棚柱状混合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结构
US10589710B2 (en) Gas generator
CN101746344A (zh) 双级式气体发生器
CN210101580U (zh) 一种新型混合式气体发生器
CN210101578U (zh) 一种烟火式气体发生器传火药杯
CN203681474U (zh) 一种带药盒烟火式安全气囊用气体发生器
JP2005112003A (ja) ガス発生器
CN207466594U (zh) 一种缓冲过滤式气体发生器
CN203391721U (zh) 一种烟火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CN216184985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CN212353909U (zh) 一种双级排气烟火式发生器
CN112657078A (zh) 一种智能破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