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6466U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86466U CN210086466U CN201920227625.XU CN201920227625U CN210086466U CN 210086466 U CN210086466 U CN 210086466U CN 201920227625 U CN201920227625 U CN 201920227625U CN 210086466 U CN210086466 U CN 2100864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uss
- web member
- tower
- diagonal web
- vertica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层连体结构,该高层连体结构包括连廊和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塔楼和第二塔楼,第一塔楼包括第一建筑立面,第一桁架垂直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第二桁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以使第二桁架、第一桁架和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三角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层连体结构,通过先在第一塔楼先拼装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的部分杆件,以使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以及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封闭的三角形,其结构稳定牢固,从而可提高连体结构的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层建筑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能有效地利用空间资源,减小占地面积,缓解大城市的住房困难、交通拥挤和用地紧张问题。截止至今,高层建筑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多塔连体高层建筑被越来越多地采用,这主要是因为连体结构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用做观光走廊或休闲咖啡厅等;而且由于连体结构的设置,可以使高层建筑的外观更具特色。
目前,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拼装方式,一般都是将拼装好的桁架再提升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的,但是,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由于已拼装好的桁架的长度比较细长,桁架悬挂在高空中,其结构会变得不稳定,这将会直接影响着连体结构的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以及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层连体结构,能够提高连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确保高层连体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连体结构,所述高层连体结构包括:
第一塔楼,所述第一塔楼包括第一建筑立面;
第二塔楼,所述第二塔楼与所述第一塔楼间隔设置;以及
连廊,所述连廊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第三桁架以及第四桁架,所述第一桁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所述第二桁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以使所述第二桁架、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三角形;
所述第三桁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桁架自与所述第二桁架的连接处延伸至所述第二塔楼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楼,以使所述第三桁架与所述第二桁架共同形成所述连廊的一侧桁架;
所述第四桁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塔楼和所述第二塔楼,以使所述第四桁架形成所述连廊的另一侧桁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建筑立面包括钢骨柱,所述第二桁架包括下弦杆、第一斜腹杆、第二斜腹杆以及上弦杆,所述第一桁架包括第一竖杆;
所述下弦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钢骨柱,所述下弦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杆;
所述第一斜腹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钢骨柱和所述下弦杆,以使所述第一斜腹杆、所述下弦杆和所述钢骨柱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所述第二斜腹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腹杆和所述下弦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斜腹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杆,以使所述第二斜腹杆、所述下弦杆和所述第一竖杆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所述上弦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斜腹杆与所述钢骨柱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斜腹杆与所述第一竖杆的连接处,以使所述上弦杆、第一斜腹杆和所述第二斜腹杆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第二竖杆和多根加固杆,所述第二竖杆垂直设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所述第二竖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所述竖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腹杆与所述下弦杆的连接处,所述多根加固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斜腹杆、所述第二斜腹杆和所述第一竖杆之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廊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桁架连接的固定桁架,所述固定桁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且所述固定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桁架,以支撑所述第三桁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连廊还包括多根主梁和多根次梁,所述主梁设置在所述第三桁架和所述第四桁架之间,所述次梁设于相邻两所述主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结构稳定、安全性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层连体结构,通过先在指定高度拼装连廊一部分的桁架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体系然后再拼装连廊剩余的桁架,可确保连廊的施工安全。具体是通过先在第一塔楼的指定高度先拼装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的部分杆件,形成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并将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相互连接,以使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以及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封闭的三角形,然后再其他部分的桁架提升至指定高度进行拼装以形成连廊,由于第一桁架、第二桁架和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图形为封闭的三角形结构,而三角形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因此能够提高连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提高连体结构的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2)便于提升、成本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层连体结构,由于是先将组成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的各个杆件提升到指定的高层安装位置后再进行拼装,而不是先在地上拼装成整体再将其提升到指定的高层安装位置进行安装,采用这样的提升方式,不仅不需要复杂的提升设备,便可将组成桁架的各个杆件提升指定的位置,而且由于提升的各个杆件而不是拼装好的桁架,其长度比较短,方便连体结构各个杆件的提升,施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层连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桁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高层连体结构,通过先在第一塔楼先拼装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的部分杆件,以使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以及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封闭的三角形,然后再拼接其余部分的桁架以形成连廊,由于形成的封闭的三角形的结构稳定牢固,从而可提高连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确保高层连体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高层连体结构,该高层连体结构包括第一塔楼1、第二塔楼2以及连廊3,该第一塔楼1包括第一建筑立面10,该第二塔楼2与第一塔楼1间隔设置,该连廊3包括第一桁架30、第二桁架31、第三桁架32以及第四桁架34,第一桁架30垂直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10,第二桁架3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10,第二桁架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30,以使第二桁架31、第一桁架30和第一建筑立面10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三角形,第三桁架32连接于第二桁架31的另一端且第三桁架32自与第二桁架31的连接处延伸至第二塔楼2并固定于第二塔楼2,以使第三桁架32与第二桁架31共同形成连廊3的一侧桁架,第四桁架3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塔楼1和第二塔楼2,以使第四桁架34形成连廊3的另一侧桁架。
其中,定义指定高度为:自第一塔楼1的第34层及以上的高层区域的高度,若记指定高度为H,则H≥27m,例如:30m、35m、38m、43m等等。
可以得知的是,本专利中的高层连体结构可应用于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但是,目前大多数的高层建筑连体结构的拼装方式,一般都是将拼装好的桁架再提升到指定位置进行安装的,但是,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由于已拼装好的桁架的长度比较细长,桁架悬挂在高空中,其结构会变得不稳定,这将会直接影响着连体结构的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工期以及施工成本。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层连体结构,是先将构成高层连体结构的桁架规划分成几部分桁架然后在进行分段拼装的。具体为:首先在第一塔楼1的指定高度先拼装杆件以形成第一桁架30与第二桁架31,以使第一桁架30、第二桁架31以及第一建筑立面10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封闭的三角形,然后再拼接其余部分的桁架以最终形成连廊3。由于形成的封闭的三角形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从而可提高连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确保高层连体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此外,由于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31的安装位置是靠近第一塔楼1的,所以可以依靠第一塔楼1在指定高度拼接杆件以形成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31。先将形成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31的杆件提升至指定高度再进行拼装,由于相对拼装完成的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31,杆件的长度比较短,方便提升,即不需要复杂的提升设备,便可将组成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31的各个杆件提升至指定高度,可节约桁架的提升成本。
在本专利中,由于第一桁架30的作用主要是固定支撑第二桁架31,所以第一桁架30优选垂直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则在第一桁架30、第二桁架31和第一建筑立面10构成的三角形中,第一桁架30和第一建筑立面10分别为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第二桁架31为三角形的斜边。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利用第一桁架30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二桁架31在第一建筑立面10上的稳定性,从而可避免安装在指定高度的第二桁架31由于悬挂在高空中而出现结构不稳定的情况,进而可提高第二桁架31的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第一桁架30包括第一水平杆件301、第一竖直杆件302、斜杆303、第二竖直杆件304以及第二水平杆件305,该第一水平杆件301固定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10,该第一竖直杆件302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第一水平杆件301,且第一竖直杆件302垂直于第一水平杆件301,斜杆30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斜杆30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桁架30最上部的第一水平杆件301与第一竖直杆件302的连接处,以使斜杆303、第一水平杆件301和第一竖直杆件302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该第二竖直杆件30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桁架30最上部的第一水平杆件301与第一竖直杆件302的连接处,该第二水平杆件305的一端连接于在斜杆303与第一建筑立面10的连接处,第二水平杆件3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杆件304。
其中,为了提高第一水平杆件301的稳定性,在相邻两根第一水平杆件301之间安装有钢丝绳300。
以下对第一桁架30采用悬臂法拼装形成的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
将拼装形成第一桁架30的杆件提升到指定高度,由上向下依次水平拼装多根第一水平杆件301,并使得第一桁架30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且在相邻两根第一水平杆件301之间安装有钢丝绳300,接着在第一水平杆件301远离第一建筑立面10的一端竖直拼装多根第一竖直杆件302,再将斜杆30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斜杆30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桁架30最上部的第一水平杆件301与第一竖直杆件302的连接处,以使斜杆303、第一水平杆件301和第一竖直杆件302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然后将第二竖直杆件30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桁架30最上部的第一水平杆件301与第一竖直杆件302的连接处,最后将第二水平杆件305的一端连接于在斜杆303与第一建筑立面10的连接处,第二水平杆件30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竖直杆件304,便可形成第一桁架30。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第一建筑立面10包括钢骨柱101,第二桁架31包括下弦杆310、第一斜腹杆311、第二斜腹杆312以及上弦杆313,第一桁架30包括第一竖杆30a,下弦杆310的一端垂直连接于钢骨柱101,下弦杆310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竖杆30a,第一斜腹杆31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钢骨柱101和下弦杆310,以使第一斜腹杆311、下弦杆310和钢骨柱101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第二斜腹杆3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斜腹杆311和下弦杆310的连接处,第二斜腹杆3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竖杆30a,以使第二斜腹杆312、下弦杆310和第一竖杆30a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上弦杆3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斜腹杆311与钢骨柱101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斜腹杆312与第一竖杆30a的连接处,以使上弦杆313、第一斜腹杆311和第二斜腹杆312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第二桁架31的拼装,采用先在指定高度先拼装下弦杆310和第一斜腹杆311以下弦杆310、第一斜腹杆311以及钢骨柱101形成的图形为封闭的三角形,然后再拼接其余部分的杆件以形成第二桁架31,由于形成的封闭的三角形的结构稳定牢固,从而可提第二桁架31的稳定性,进而可确保第二桁架31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二桁架31的稳定性,同理,第二斜腹杆312、下弦杆310和第一竖杆30a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且上弦杆313、第一斜腹杆311和第二斜腹杆312形成的图形也为三角形。
进一步地,为了增强第二桁架31的稳定性,该第二桁架31还包括第二竖杆314和多根加固杆315,第二竖杆314垂直设于上弦杆313和下弦杆310之间,且第二竖杆314的一端连接于上弦杆313,竖杆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斜腹杆311与下弦杆310的连接处,多根加固杆315水平设置在第一斜腹杆311、第二斜腹杆312和第一竖杆30a之间。
以下对第二桁架31的拼装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
将拼装形成第二桁架31的杆件提升到指定高度,首先将下弦杆3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10的钢骨柱101,接着将第一斜腹杆311的一端连接于下弦杆310,第一斜腹杆311的另一端连接于钢骨柱101,然后将第二斜腹杆3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斜腹杆311与下弦杆310的连接处,并将第二斜腹杆3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竖杆30a,接着将上弦杆3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斜腹杆311与钢骨柱101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斜腹杆312与第一竖杆30a的连接处,最后将第二竖杆314垂直设于上弦杆313和下弦杆310之间,且将第二竖杆314的一端连接于上弦杆313,第二竖杆314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斜腹杆311与下弦杆310的连接处,并且在第一斜腹杆311、第二斜腹杆312和第一竖杆30a之间水平拼装多根加固杆315,便可形成第二桁架3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第三桁架32稳定性,该连廊3还包括与第三桁架32连接的固定桁架33,固定桁架33垂直连接于第一建筑立面10,且固定桁架33固定连接于第三桁架32,以支撑第三桁架32。
由于第三桁架32是横跨在第一塔楼1和第二塔楼2之间设置的,而且第一塔楼和第二塔楼之间的相对距离一般是比较远的,所以第三桁架32的长度需要比较长,但是,又由于第三桁架32是需要提升至指定高度进行安装的,而悬挂在高空的第三桁架32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从而很有可能会影响连廊3的施工安全性,所以固定桁架33优选垂直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以提高第三桁架32在第一建筑立面10上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廊3的结构稳定性,连廊3还包括多根主梁35和多根次梁36,主梁35设置在第三桁架32和第四桁架34之间,次梁36设于相邻两主梁35之间。
以下对连廊3的拼装过程进行简单的描述:
首先,提供拼装形成第一桁架30以及第二桁架31的杆件,将杆件提升至指定高度,并对其中部分杆件进行拼装,以形成第一桁架30,并使得第一桁架30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接着,在指定高度拼装剩余的杆件以形成第二桁架31,并使得第二桁架3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建筑立面10,第二桁架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桁架30,以使第二桁架31、第一桁架30和第一建筑立面10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三角形。其次,将第三桁架32和固定桁架33提升至指定高度,从第二桁架31的另一端安装第三桁架32,并使得第三桁架32延伸至第二塔楼2并固定于第二塔楼2,以使第三桁架32与第二桁架31共同形成连廊3的一侧桁架。然后,提升第四桁架34至指定高度,将第四桁架34提升至指定高度且将第四桁架34固定连接于第一塔楼1以及第二塔楼2,以使第四桁架34形成连廊3的另一侧桁架。最后,提升主梁35和次梁36至指定高度,在第三桁架32和第四桁架34之间拼装多根主梁35;且在相邻两主梁35之间拼装多根次梁36,便可完成连廊3的拼装。
应该得知的是,由于第三桁架32最终是要安装在高空中的,如果第三桁架32想要类似第一桁架30和第二桁架31一样在指定位置采用杆件拼装形成,则需要搭建高度很高(高度大于或等于27m)的承载架子,但是在现实施工中难以搭建这么高的架的,所以第三桁架32和固定桁架33采用在地面拼装成整体后再提升到指定高度进行安装的方式。
而第三桁架32和固定桁架33采用在地面拼装成整体后再提升,不需要分成两次提升,便于第三桁架32和固定桁架33,提高第三桁架32和固定桁架33的提升效率。
此外,可以得知的是,第三桁架32和第二桁架31共同形成连廊3的一侧桁架,即,在施工时,是采用将该连廊的一侧桁架分段进行施工,且第二桁架31是在指定高度中拼接形成的,而第三桁架32是在地面拼接形成的,然后再将第三桁架32提升至指定高度进行安装。采用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可避免由于悬挂在高空中的桁架而出现桁架结构不稳定的情况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桁架施工的安全性;而且由于桁架不是先在地上拼装成整体再将其提升到指定高度进行安装,所以不需要复杂的提升设备,便可将组成连廊3的桁架提升至指定高度进行拼装,不仅方便,而且提升成本低。
同理的,由于第四桁架34和第三桁架32一样最终是要安装在高空中的,因此,第四桁架34在地面拼装完成后再提升到指定高度进行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层连体结构,是先将构成高层连体结构的桁架规划分成几部分桁架然后在进行分段拼装的,具体为:首先在第一塔楼先拼装第一桁架与第二桁架的部分杆件,形成固定连接在第一建筑立面的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并使第一桁架和第二桁架相互连接,以使第一桁架、第二桁架以及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稳定、封闭的三角形,然后再拼接其余部分的桁架以形成连廊,由于形成的封闭的三角形的结构稳定牢固,能够提高连体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可提高连体结构的施工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高层连体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层连体结构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高层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连体结构包括:
第一塔楼,所述第一塔楼包括第一建筑立面;
第二塔楼,所述第二塔楼与所述第一塔楼间隔设置;以及
连廊,所述连廊包括第一桁架、第二桁架、第三桁架以及第四桁架,所述第一桁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所述第二桁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桁架,以使所述第二桁架、所述第一桁架和所述第一建筑立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图形为三角形;
所述第三桁架连接于所述第二桁架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三桁架自与所述第二桁架的连接处延伸至所述第二塔楼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塔楼,以使所述第三桁架与所述第二桁架共同形成所述连廊的一侧桁架;
所述第四桁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塔楼和所述第二塔楼,以使所述第四桁架形成所述连廊的另一侧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包括钢骨柱,所述第二桁架包括下弦杆、第一斜腹杆、第二斜腹杆以及上弦杆,所述第一桁架包括第一竖杆;
所述下弦杆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钢骨柱,所述下弦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杆;
所述第一斜腹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钢骨柱和所述下弦杆,以使所述第一斜腹杆、所述下弦杆和所述钢骨柱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所述第二斜腹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腹杆和所述下弦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斜腹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杆,以使所述第二斜腹杆、所述下弦杆和所述第一竖杆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所述上弦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斜腹杆与所述钢骨柱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斜腹杆与所述第一竖杆的连接处,以使所述上弦杆、第一斜腹杆和所述第二斜腹杆形成的图形为三角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桁架还包括第二竖杆和多根加固杆,所述第二竖杆垂直设于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之间,且所述第二竖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上弦杆,所述竖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斜腹杆与所述下弦杆的连接处,所述多根加固杆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斜腹杆、所述第二斜腹杆和所述第一竖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层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廊还包括与所述第三桁架连接的固定桁架,所述固定桁架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建筑立面,且所述固定桁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桁架,以支撑所述第三桁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层连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廊还包括多根主梁和多根次梁,所述主梁设置在所述第三桁架和所述第四桁架之间,所述次梁设于相邻两所述主梁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27625.XU CN210086466U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27625.XU CN210086466U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86466U true CN210086466U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470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27625.XU Active CN210086466U (zh) | 2019-02-21 | 2019-02-21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8646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26312A (zh) * | 2019-02-21 | 2019-05-31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的分段拼装方法及高层连体结构 |
CN114541567A (zh) * | 2022-03-04 | 2022-05-27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 |
-
2019
- 2019-02-21 CN CN201920227625.XU patent/CN21008646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26312A (zh) * | 2019-02-21 | 2019-05-31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的分段拼装方法及高层连体结构 |
CN109826312B (zh) * | 2019-02-21 | 2024-03-15 |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的分段拼装方法及高层连体结构 |
CN114541567A (zh) * | 2022-03-04 | 2022-05-27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狭小场地不规则连体钢连廊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30687U (zh) | 自锚式悬索结构支撑结构及系统 | |
CN105604334A (zh) | 一种用于大跨度钢桁架整体安装的快速施工方法 | |
CN109826312B (zh)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的分段拼装方法及高层连体结构 | |
CN210086466U (zh)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 |
CN103603496A (zh) | 一种偏位整体提升钢连廊入位的方法及其侧向限位装置 | |
CN107882328B (zh) | 大跨度钢桁架悬吊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13756592B (zh) | 一种上吊点高度受限时桁架屋盖的提升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3835369B (zh) | 一种可伸缩的高空连体钢结构 | |
CN111997191B (zh) | 异形钢结构的安装方法及钢网架结构的安装方法 | |
CN111350359B (zh) | 一种可用于大跨度结构整体提升的方法及菱形装置 | |
CN212689682U (zh) | 一种移动换乘岛的装配式结构及系统 | |
CN213203757U (zh) | 非对称偏心截面扁平薄壁钢箱梁及相应单索面曲梁悬索桥 | |
CN210597597U (zh) | 一种空间双向空腹桁架结构体系 | |
JP2950726B2 (ja) | 重層式吊り構造の構築方法 | |
CN106013421A (zh) | 一种钢木复合的装配式纤维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方法 | |
CN203603512U (zh) | 一种偏位整体提升钢连廊用的侧向限位装置 | |
CN220564178U (zh) | 一种桁架提升装置 | |
CN220950981U (zh) | 一种用于钢桁架连廊的液压提升结构 | |
CN214362887U (zh) | 一种拼接式钢锚梁 | |
CN212405789U (zh) | 一种地铁车站公共区l型楼梯结构 | |
CN112342891B (zh) | 一种斜拉索钢拱景观桥的施工方法 | |
CN220978747U (zh) | 一种易装拆可周转的高空悬挑结构模架施工平台 | |
CN217897291U (zh) | 一种多层连续独立梁模架支设结构 | |
CN220100191U (zh) | 一种核心筒 | |
CN113833180B (zh) | 一种吊挂三肢组合式幕墙主龙骨安装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