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0191U - 一种核心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心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100191U CN220100191U CN202321400061.8U CN202321400061U CN220100191U CN 220100191 U CN220100191 U CN 220100191U CN 202321400061 U CN202321400061 U CN 202321400061U CN 220100191 U CN220100191 U CN 2201001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el
- installation
- connecting piece
- steel skeleton
- core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7166 Bambusa arundinace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5000017491 Bambusa tulda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41001330002 Bambuseae Speci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5000015334 Phyllostachys viridi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425 bamboo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核心筒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通过使用连接件设置在两个钢骨柱之间、并且将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骨柱连接,使得连接件、钢骨柱之间的安装作业不受钢结构筒体的安装作业影响,即,连接件、钢骨柱放置在安装腔体内后,未与钢结构筒体构成连接关系,可以在钢结构筒体完成安装作业后,再完成连接件和钢骨柱之间的安装作业,避免现有方案中同时进行安装过程时出现的相互交叉作业的现象发生,进而避免施工效率降低的现象发生,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筒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心筒。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公共建筑的功能需求已从满足简单、基本的功能要求提升为大空间、更具有结构空间形的美感建筑艺术品发展。面对复杂的空间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体系的建筑物,传统的安装方法在控制施工的成本、工期及安全上均已略显不胜。因此,在复杂的施工条件下,寻求一种安全、经济,施工周期短的施工方法是应对目前核心筒剪力墙连接结构体系重要研究之一。
现有的高层建筑的核心筒中的钢骨柱在安装时主要采用“搭积木”的施工安装方式,即通过专业施工人员使用起重设备将钢构件吊装就位、高空原位逐层装配完成,首节完成第一根钢骨柱安装,土建钢筋绑扎完成后,浇筑完本层混凝土,再进行下一节钢骨柱的安装,通过浇筑完混凝土楼板面提供施工人员安装下节钢骨柱。在安装钢骨柱时,每层的钢骨柱是放在核心筒纵筋上,利用核心筒纵筋对钢骨柱进行固定的。
但是,在安装某层的钢骨柱时,因设计考虑用钢量减少,导致每一段钢构件非通长设置,只在楼层区域设置一段,每一段构件重量2-3吨,由于核心筒纵筋处于柔性状态,仅仅考核心筒纵筋及箍筋绑扎,存在很大安全隐患,需要纵筋箍筋及时绑扎,才能稳定核心筒纵筋,存在相互交差作业,从而影响施工效率,导致核心筒的实用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在安装某层的钢骨柱时核心筒纵筋处于柔性状态,需要纵筋箍筋及时绑扎,存在相互交差作业,导致核心筒的实用性不足。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核心筒,包括:
钢结构筒体,所述钢结构筒体内部设有安装腔体;
多个钢骨柱,多个所述钢骨柱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多个钢骨柱沿着钢结构筒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连接件,任一所述连接件位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之间、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核心筒,
所述钢骨柱设有第一安装部;
所述连接件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的第一安装部连接。
可选地,上述的核心筒,
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中,二者中的一个为限位凹槽,二者中的另一个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接在限位凹槽内。
可选地,上述的核心筒,
所述钢结构筒体包括多个纵筋和多个箍筋,多个所述纵筋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箍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筋连接、以使所述箍筋和所述纵筋围合形成安装腔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核心筒,其包括钢结构筒体、多个钢骨柱和多个连接件。其中,所述钢结构筒体内部设有安装腔体;多个所述钢骨柱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多个钢骨柱沿着钢结构筒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任一所述连接件位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之间、并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连接。
此结构的核心筒,通过使用连接件设置在两个钢骨柱之间、并且将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骨柱连接,使得连接件、钢骨柱之间的安装作业不受钢结构筒体的安装作业影响,即,连接件、钢骨柱放置在安装腔体内后,未与钢结构筒体构成连接关系,可以在钢结构筒体完成安装作业后,再完成连接件和钢骨柱之间的安装作业,避免现有方案中同时进行安装过程时出现的相互交叉作业的现象发生,进而避免施工效率降低的现象发生,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筒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中钢骨柱和连接件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中钢骨柱和连接件处于安装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中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钢结构筒体;11-纵筋;12-箍筋;
2-钢骨柱;21-第一安装部;
3-连接件;31-第二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核心筒,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钢结构筒体1、多个钢骨柱2和多个连接件3。其中,钢结构筒体1内部设有安装腔体;多个钢骨柱2均设置在安装腔体内,多个钢骨柱2沿着钢结构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任一连接件3位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2之间、并且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2连接。
此结构的核心筒,通过使用连接件3设置在两个钢骨柱2之间、并且将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骨柱2连接,使得连接件3、钢骨柱2之间的安装作业不受钢结构筒体1的安装作业影响,即,连接件3、钢骨柱2放置在安装腔体内后,未与钢结构筒体1构成连接关系,可以在钢结构筒体1完成安装作业后,再完成连接件3和钢骨柱2之间的安装作业,避免现有方案中同时进行安装过程时出现的相互交叉作业的现象发生,进而避免施工效率降低的现象发生,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筒的实用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钢骨柱2设有第一安装部21;连接件3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31,两个第二安装部31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个第二安装部31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2的第一安装部21连接。
可以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21设置在钢骨柱2的腹板上。
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对连接件3的形状不进行限定,仅能实现任意一个连接件3将两个钢骨柱2连接即可。即,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如图1至图4所示,在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31中,二者中的一个为限位凹槽,二者中的另一个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接在限位凹槽内。
作为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第一安装部21选型为限位凸起,第二安装部31选型为限位凹槽。
可以说明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子,第一安装部21插入第二安装部31内后进行焊接固定,即,在第一安装部21和第二安装部31的接触部位进行焊接,从而实现连接件3与两个钢骨柱2之间的固定。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钢结构筒体1包括多个纵筋11和多个箍筋12,多个纵筋11间隔设置,任一箍筋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筋11连接、以使箍筋12和纵筋11围合形成安装腔体。
可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对纵筋11和箍筋12的数量不进行限定,仅能使得纵筋11和箍筋12完成安装作业后形成四方结构的安装腔体即可。此结构的核心筒,连接件3无需向现有方案中依靠纵筋11实现固定,即在安装时,无需考虑纵筋11、箍筋12、连接件3与钢骨柱2的安装作业顺序,仅需能实现连接件3与钢骨柱2连接即可,其安装作业更加灵活,避免了现有方案中施工效率降低的现象发生,有效地提升了核心筒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核心筒,在进行施工时,其应包括如下步骤:在较低楼层内安装钢结构筒体1;完成两个钢骨柱2和一个连接件3的连接;使用全站仪测量整体的水平度和竖直度;若水平度和竖直度符合目标值,混凝土浇筑安装腔体;待混凝土终凝后,重复进行步骤S1至步骤S5,完成高于此楼层的相邻楼层的核心筒的施工安装。
进一步的,在安装连接件3和钢骨柱2时,应先在钢结构筒体1内部的安装腔体内放入一个钢骨柱2;再将连接件3的较低一侧与该钢骨柱2固定连接;最后再将另一个钢骨柱2与连接件3的较高一侧连接。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核心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结构筒体(1),所述钢结构筒体(1)内部设有安装腔体;
多个钢骨柱(2),多个所述钢骨柱(2)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多个钢骨柱(2)沿着钢结构筒体(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多个连接件(3),任一所述连接件(3)位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2)之间、并且所述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骨柱(2)设有第一安装部(21);
所述连接件(3)设有两个第二安装部(31),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31)沿着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且两个所述第二安装部(31)分别与相邻的两个钢骨柱(2)的第一安装部(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心筒,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安装部(2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31)中,二者中的一个为限位凹槽,二者中的另一个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插接在限位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核心筒,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结构筒体(1)包括多个纵筋(11)和多个箍筋(12),多个所述纵筋(11)间隔设置,任一所述箍筋(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纵筋(11)连接、以使所述箍筋(12)和所述纵筋(11)围合形成安装腔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00061.8U CN220100191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核心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00061.8U CN220100191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核心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100191U true CN220100191U (zh) | 2023-11-28 |
Family
ID=8884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00061.8U Active CN220100191U (zh) | 2023-06-02 | 2023-06-02 | 一种核心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100191U (zh) |
-
2023
- 2023-06-02 CN CN202321400061.8U patent/CN22010019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737699B (zh) |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预制剪力墙单元 | |
CN211037273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主次梁连接钢节点 | |
CN113638491A (zh) | 一种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1228866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 |
CN109208785B (zh) | 装配式叠合结构体系 | |
CN111576641A (zh) | 一种新型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 |
CN220100191U (zh) | 一种核心筒 | |
CN212153904U (zh) |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结构 | |
CN210976064U (zh) | 主梁与次梁连接组件及框架结构体系 | |
CN210086466U (zh) | 一种高层连体结构 | |
CN116892246A (zh) | 一种核心筒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984383A (zh) | 一种大截面型钢混凝土柱与梁节点处施工结构及方法 | |
CN212583050U (zh) | 预留钢筋预制柱 | |
CN214833972U (zh) | 一种alc墙板 | |
CN210049399U (zh) | 一种榫铆预制柱快速装配连接结构 | |
CN210530084U (zh) | 一种开口型钢混凝土组合桁架楼板 | |
CN114753634A (zh) | 一种混凝土结构半装配式施工方法 | |
CN217268038U (zh) | 一种装配式梁柱节点结构 | |
CN111364680A (zh) | 一种预留钢筋预制柱 | |
CN222333105U (zh) | L型钢筋笼和l型墙体 | |
CN220814551U (zh) | 一种装配式预制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 |
CN220950728U (zh) | 一种汽车坡道处钢结构施工电梯基础 | |
CN219753515U (zh) | 一种柱梁偏心连接结构 | |
CN219637951U (zh) | 一种适用于狭小施工场地的塔吊基础 | |
CN217128538U (zh) | 一种基于扩大柱的型钢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连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