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8315U -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8315U
CN210078315U CN201920016467.3U CN201920016467U CN210078315U CN 210078315 U CN210078315 U CN 210078315U CN 201920016467 U CN201920016467 U CN 201920016467U CN 210078315 U CN210078315 U CN 210078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ing
production system
mixing
equipment
fluidized b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164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阳开
刘宗新
朱志恩
蒋顺进
张泳
张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uan Lifetime Natural Bi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angdong Rongda Biolog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Lifetime Natural Bi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angdong Rongda Biolog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Lifetime Natural Bi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Guangdong Rongda Biolog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Lifetime Natural Bi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164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8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8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8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体制剂生产系统,涉及制药系统的技术领域,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制粒设备、抛丸设备、过渡仓、第二投料混合设备以及包装设备;过渡仓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通过送料管道连通。工作人员将备好的多种物料放入至第一投料混合设备中进行投料、配料和混合;然后物料落入制粒设备,进行制粒操作;接着对颗粒进行抛丸以形成均匀圆整的颗粒后进入至过渡仓;过渡仓中的颗粒通过送料管道送入至第二投料混合设备中,进行二次混合;最后将混合好的颗粒通过包装设备进行包装操作。由于多个设备按照工序的顺序依次连通,这样能够免去中途运输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简化制备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固体制剂是中常见的药物制剂,在药物制剂中约占70%,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固体制剂的共同特点是与液体制剂相比,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目前,在对固体制剂制备的过程中,如需完成配料、混合、造粒、抛丸、二次混合以及包装的工序,就需要在不同的生产厂家的设备上分别进行加工,然后通过人力运输以完成整个工序流程。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比较繁琐,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制剂生产系统,以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对固体制剂的制备过程比较繁琐,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制粒设备、抛丸设备、过渡仓、第二投料混合设备以及包装设备;
过渡仓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通过送料管道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包括多个第一投料站、多个第一配料仓以及第一混合机;
多个第一投料站分别与多个第一配料仓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第一投料站和第一配料仓连通;多个第一配料仓分别与第一混合机连通。
进一步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
每个第一配料仓上均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投料站的第一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投料门;控制器分别与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和多个第一投料门连接;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第一配料仓的物料重量数据,并将重量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重量数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投料门关闭。
进一步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还包括干燥设备;
干燥设备的两端分别与抛丸设备和过渡仓连通。
进一步的,干燥设备包括振动流化床、风机以及分离器;
振动流化床的进料口与抛丸设备连通;振动流化床用于带动物料沿振动流化床的延伸方向移动;风机和分离器设置在振动流化床上;风机用于向振动流化床的内部通入热风;分离器用于对振动流化床内部的空气进行除尘。
进一步的,送料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过渡仓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包装设备包括包装机和缝包机;
包装机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投料混合设备和缝包机连通。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配料仓内分别设置有清洗装置。
进一步的,清洗装置包括自动三维喷头。
进一步的,多个第一配料仓上分别设置有手动喷头接口和烘干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备好的多种物料放入至第一投料混合设备中进行投料、配料和混合;然后物料落入制粒设备,进行制粒操作;接着设定好抛丸设备的转速等参数,对颗粒进行抛丸以形成均匀圆整的颗粒后进入至过渡仓;过渡仓中的颗粒通过送料管道送入至第二投料混合设备中,进行二次混合;最后将混合好的颗粒通过包装设备进行包装操作。
由上可知,上述固体制剂生产系统的设置,由于多个设备按照工序的顺序依次连通,这样能够免去中途运输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简化制备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第一投料混合设备;2-制粒设备;3-抛丸设备;4-过渡仓;5-第二投料混合设备;6-包装设备;7-送料管道;8-干燥设备;9-真空上料机;10-分配器;11-成品仓;101-第一投料站;102-第一配料仓;103-第一混合机;501-第二投料站;502-第二配料仓;503-第二混合机;601-包装机;602-缝包机;801-振动流化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1、制粒设备2、抛丸设备3、过渡仓4、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以及包装设备6;过渡仓4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通过送料管道7连通。
其中,送料管道7分别与过渡仓4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固定连接。
较佳地,送料管道7的两端分别与过渡仓4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可拆卸连接。这样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拆装更换,且方便工作人员清洗送料管道7。
具体地,送料管道7的两端分别与过渡仓4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可以备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第一投料混合设备1、制粒设备2、抛丸设备3、过渡仓4、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以及包装设备6之间可分别通过运输管道连通。
送料管道7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之间可设置有真空上料机9,这样能够将颗粒从过渡仓4中抽至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中,从而进行下一道工序。
具体地,真空上料街可以为负压旋风分离上料机。
本实施例提供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1、制粒设备2、抛丸设备3、过渡仓4、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以及包装设备6;过渡仓4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通过送料管道7连通。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备好的多种物料放入至第一投料混合设备1中进行投料、配料和混合;然后物料落入制粒设备2,进行制粒操作;接着设定好抛丸设备3的转速等参数,对颗粒进行抛丸以形成均匀圆整的颗粒后进入至过渡仓4;过渡仓4中的颗粒通过送料管道7送入至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中,进行二次混合;最后将混合好的颗粒通过包装设备6进行包装操作。
由上可知,上述固体制剂生产系统的设置,由于多个设备按照工序的顺序依次连通,这样能够免去中途运输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成本,简化制备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1包括多个第一投料站101、多个第一配料仓102以及第一混合机103;多个第一投料站101分别与多个第一配料仓102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第一投料站101和第一配料仓102连通;多个第一配料仓102分别与第一混合机103连通。
进一步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每个第一配料仓102上均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投料站101的第一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投料门;控制器分别与多个第一压力传感器和多个第一投料门连接;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第一配料仓102的物料重量数据,并将重量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重量数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一投料门关闭。
其中,预设值为:当达到该数值时,即表示投料量足够,应关闭对应的第一投料门。
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可以包括多个第二投料站501、多个第二配料仓502以及第二混合机503;
多个第二投料站501分别与多个第二配料仓502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第二投料站501和第二配料仓502连通;多个第二配料仓502分别与第二混合机503连通。
每个第二配料仓502上均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投料站501的第二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二投料门;控制器分别与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多个第二投料门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第二配料仓502的物料重量数据,并将重量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重量数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压力传感器对应的第二投料门关闭。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多种物料分别投入至多个第一投料站101中,同时第一压力传感器将投入的物料重量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当重量数据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投料门关闭。当多种物料分别投料完成后,多个第一配料仓102将物料通入第一混合机103中对多中物料进行混合。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以及第一投料门的设置能够提高物料量的精确性。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还包括干燥设备8;干燥设备8的两端分别与抛丸设备3和过渡仓4连通。
其中,在多种物料混合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预先设定好的混合时间,令第一投料混合设备1自动启动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润湿剂或粘合剂,继续混合至设定的时间;混合好的湿物料,放至下面的与造粒机连通的分配器10中。
进一步的,干燥设备8包括振动流化床801、风机以及分离器;振动流化床801的进料口与抛丸设备3连通;振动流化床801用于带动物料沿振动流化床801的延伸方向移动;风机和分离器设置在振动流化床801上;风机用于向振动流化床801的内部通入热风;分离器用于对振动流化床801内部的空气进行除尘。
具体地,风机吹出的热风可向上穿过振动流化床801和湿物料换热后,湿空气经过分离器后从排风口排出。
分离器可以为旋风分离器。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抛丸后的颗粒经振动流化床801的进料口进入机内,在振动力的作用下,物料沿振动流化床801方向抛掷向前连续运动,热风穿过振动流化床801和湿物料换热后,湿空气经分离器除尘后排出,干燥颗粒排出至过渡料仓。干燥设备8的设置能够对湿物料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包装设备6包括包装机601和缝包机602;包装机60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和缝包机602连通。
其中,包装机601应能够实现自动称重的功能。
在包装机601和第二投料混合设备5之间可设置有成品仓11。颗粒二次混合后汇合至成品仓11中,再从成品仓11中进入至包装机601中。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经过第二次混合的物料依次经过包装机601和缝包机602进行包装操纵,结束所有的固体制剂生产工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个第一配料仓102内分别设置有清洗装置。
进一步的,清洗装置包括自动三维喷头。
多个第二配料仓502内也可分别设置有清洗装置。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清洗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清洗第一配料仓102的作用,保证第一配料仓102的清洁和卫生,方便下次配置新的固体制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个第一配料仓102上分别设置有手动喷头接口和烘干口。
其中,多个第二配料仓502上也可分别设置有手动喷头接口和烘干口。
本实施例中,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在手动喷头接口处接入喷头对第一配料仓102的内部进行清洗;并且在清洗完成后在烘干口处接入烘干设备,对第一配料仓102的内部进行烘干,保证第一配料仓102的清洁和卫生,方便下次配置新的固体制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投料混合设备、制粒设备、抛丸设备、过渡仓、第二投料混合设备以及包装设备;
所述过渡仓和所述第二投料混合设备通过送料管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投料混合设备包括多个第一投料站、多个第一配料仓以及第一混合机;
多个所述第一投料站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配料仓一一对应设置,且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投料站和所述第一配料仓连通;多个所述第一配料仓分别与所述第一混合机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
每个所述第一配料仓上均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投料站的第一投料口处设置有第一投料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多个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多个所述第一投料门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所述第一配料仓的物料重量数据,并将重量数据传输给所述控制器;当重量数据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对应的所述第一投料门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干燥设备;
所述干燥设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抛丸设备和所述过渡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设备包括振动流化床、风机以及分离器;
所述振动流化床的进料口与所述抛丸设备连通;所述振动流化床用于带动物料沿所述振动流化床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风机和所述分离器设置在所述振动流化床上;所述风机用于向所述振动流化床的内部通入热风;所述分离器用于对所述振动流化床内部的空气进行除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渡仓和所述第二投料混合设备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设备包括包装机和缝包机;
所述包装机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投料混合设备和所述缝包机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配料仓内分别设置有清洗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自动三维喷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制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配料仓上分别设置有手动喷头接口和烘干口。
CN201920016467.3U 2019-01-02 2019-01-02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Active CN210078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6467.3U CN210078315U (zh) 2019-01-02 2019-01-02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16467.3U CN210078315U (zh) 2019-01-02 2019-01-02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8315U true CN210078315U (zh) 2020-02-18

Family

ID=7232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16467.3U Active CN210078315U (zh) 2019-01-02 2019-01-02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83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8451A (zh) * 2019-01-02 2019-03-22 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8451A (zh) * 2019-01-02 2019-03-22 广东容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10005179B1 (ko) 분말 입자체(粉粒體)의 정량공급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한 마스터 배치의 다색자동공급장치 및 런너리사이클 장치
CN107878789B (zh) 一种螺杆挤压粉料造粒系统及造粒工艺
CN110183289B (zh) 一种可重构、可配置烟花亮珠自动化生产平台系统
CN102634425B (zh) 一种浓缩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CN210078315U (zh)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US6644847B2 (en) Quasi-continuous treatment of particulate materials with cleansing nozzle system
CN109498451A (zh) 固体制剂生产系统
KR20110049455A (ko) 정제 알약의 원료 혼합을 위한 스피드 믹서
SK408791A3 (en) Mode of production of dispersed granules in water
CN217796005U (zh) 制粒装置及颗粒剂连续生产系统
KR101878558B1 (ko) 동일중량 공급 충진장치
CN105433414A (zh) 一种饲料混配两用机
JPH01123707A (ja) 混合粉粒体の自動供給装置
JPH0639835A (ja) 粉粒体の計量供給装置
CN201848224U (zh) 环保型复合材料自动搅拌系统
CN210969417U (zh) 高效配料机
CN210522464U (zh) 一种带自动称量配重分料功能的搅拌生产线
CN209302702U (zh) 一种尿基复合肥造粒上料系统
CN211537657U (zh) 一种规模化加工造粒苦荞茶的制粒系统
CN207240512U (zh) 一种无机保温干粉砂浆生产线
CN216321737U (zh) 一种尿基生产线上的转鼓造粒系统
CN201999248U (zh) 钼酸铵高效混料计量包装系统
JP2004195336A (ja) 粉粒体混合方法とその装置
CN209889149U (zh) 自动多功能干粉混合设备
CN219687801U (zh) 一种全自动全封闭式代乳粉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