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2265U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72265U
CN210072265U CN201920802690.0U CN201920802690U CN210072265U CN 210072265 U CN210072265 U CN 210072265U CN 201920802690 U CN201920802690 U CN 201920802690U CN 210072265 U CN210072265 U CN 2100722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source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0269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科
姚志图
罗增昌
刘启玉
彭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WEIZHI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0269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722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722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722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侧入式光源(2)、散光结构(3)和前框(4),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在背板(1)内侧壁上,所述散光结构(3)安装在背板(1)内,所述前框(4)固定在背板(1)上;所述侧入式光源(2)正面连接有电源线(21),所述散光结构(3)包括导光板(31);所述侧入式光源(2)上还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设置在侧入式光源(2)与导光板(31)之间,所述固定块(22)一侧与电源线(21)相抵将电源线压接在侧入式光源(2)上,所述固定块(22)另一侧与导光板(31)抵接。本实用新型用做背光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常用的显示装置,但是液晶显示器是一种被动发光装置,不能够自行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提供背光源才能实现正常的显示功能,因而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部件,直接影响着背光模组能否正常工作。侧入式背光模组是一种比较轻薄的背光模组,使用比较广泛。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导光板侧面安装的侧入式光源(一般是灯条)发出的线光源或多个点光源通过导光板分散成一个面光源,再通过膜片结构均匀化处理,形成一个均匀发光的面光源。侧入式光源是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对于背光模组能否正常发光十分重要,侧入式光源一般需要通过电源线连接至背光模组外部与电源连接才能正常发光,现在的电源线与侧入式光源一般采用锡焊焊接,受外力时容易扯断,影响侧入式光源的正常发光,也影响背光模组及显示器的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侧入式光源、散光结构和前框,所述侧入式光源固定在背板内侧壁上,所述散光结构安装在背板内,所述前框固定在背板上;所述侧入式光源正面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散光结构包括导光板;所述侧入式光源上还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设置在侧入式光源与导光板之间,所述固定块一侧与电源线相抵将电源线压接在侧入式光源上,所述固定块另一侧与导光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的第一侧边与侧入式光源正面相抵,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的第二侧边与侧入式光源端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的第二侧边上设置有过孔,所述电源线在侧入式光源上引出后从过孔穿出。
进一步地,所述过孔为L形的开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为软质材料的结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前框侧面开设有螺孔结构,所述螺孔结构包括前框内侧的凸出,所述螺孔结构的螺孔延伸到凸出内。
进一步地,所述背板和散光结构侧面均设置有与凸出适配的避让开槽。
进一步地,所述散光结构还包括散光膜和增光膜,所述散光膜和增光膜叠设在导光板上;所述导光板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散光膜和增光膜上设置有与定位块适配的定位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散光膜和增光膜还通过同一胶体粘接固定在导光板上。
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侧入式光源与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一侧与电源线相抵将电源线压接在侧入式光源上,固定块另一侧与导光板抵接,从而通过固定块可以将电源线压固在侧入式光源上,使得拉扯电源线时电源线与侧入式光源的焊接点不用受力,而是通过固定块与侧入式光源的压紧部位受力,从而避免了电源线被外力作用拉断影响背光模组的正常发光使用;另外,固定块还可以起到支撑导光板的作用,从而可以不用设置专门的支撑结构来支撑导光板,使得导光板与侧入式光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侧入式光源上光源不被压迫损坏,也保证了侧入式光源到导光板的入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光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侧入式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前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的背板、侧入式光源及导光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C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侧入式背光模组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阅图1~12,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侧入式光源2、散光结构3和前框4。背板1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具有底面和四边的侧壁,侧入式光源2、散光结构3安装在背板1内,前框4安装在背板1上将散光结构3固定在背板1内。前框4为一个框体结构,前框4可以采用胶框。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在背板1内侧壁上,可以通过导热胶23粘接。散光结构3包括反射片34、导光板31、散光膜32和两层增光膜33,反射片34、导光板31、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依次层叠在背板1内。
参阅图2~6,侧入式光源2可以采用PCB板上焊接LED灯形成的灯条。所述灯条的正面还连接有电源线21,电源线21将侧入式光源2与外部电源连接为侧入式光源供电;电源线21可以通过锡焊焊接在侧入式光源2的PCB板上。所述侧入式光源2上还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设置在侧入式光源2与导光板31之间,固定块22一侧与电源线21相抵将电源线压接在侧入式光源2上,固定块22另一侧与导光板31抵接来支撑导光板,从而通过固定块22可以将电源线焊接端压固在侧入式光源2上,使得拉扯电源线时电源线与侧入式光源2的焊接点不用受力,而是通过固定块22与侧入式光源2的压紧部位受力,从而避免了电源线被外力作用拉断影响背光模组的正常发光使用;另外,固定块22还可以起到支撑导光板的作用,从而可以不用设置专门的支撑结构来支撑导光板,使得导光板与侧入式光源2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侧入式光源2上的LED不被压迫损坏,也保证了侧入式光源2到导光板的入光效果。
参阅图2~6、10、11和12,所述固定块22可以采用一字型,直接夹在侧入式光源2与导光板31之间,将电源线夹紧;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优选的方式,固定块22设置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22的第一侧边221与侧入式光源2正面相抵,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22的第二侧边222与侧入式光源2端面相抵。电源线21被压紧后可以从第一侧边221末端引出,也可以在第二侧边222上开设过孔223将电源线21穿出,优选采用后一种方式,使得电源线固定的更加牢固。过孔223最好为L形的开孔结构,使得电源线21从过孔223穿出后可以到达紧贴背板1内侧底部位置,从而紧贴背板1内侧底部走线;也可以使得电源线21直接穿出到背板1背面,从背板1背面走线,本实施例图12中示出了后一种方式,将电源线21引出到背板1的背面后再通过胶块12粘接固定。
参阅图2~6,所述背板1上最好设置固定块安装开口11,固定块安装开口11与固定块22匹配,使得固定块22可以安装在固定块安装开口11内,从而固定块22安装时,不仅有导光板与背板夹紧,而且还通过固定块安装开口11安装固定,安装的更加稳定;同时,固定块安装开口11还可以作为电源线21引出到背板1背面的出线口。所述固定块22为软质材料的结构件,例如硅胶块等,使得电源线被压的更紧,而且不容易损伤电源线。在导光板远离侧入式光源2的一侧最好设置软垫块6,通过软垫块6将导光板卡紧在背板另一侧壁上,使得导光板安装的更加可靠,同时固定块22也可以将电源线压的更紧,将电源线固定的更好。
参阅图7~9,所述背板1与前框4可以采用卡扣结构固定连接,例如在背板1上设置卡块,在前框4上设置卡孔,通过卡块和卡孔卡合连接。组装成显示器时,在液晶面板安装在前框4上后需要安装固定框来固定液晶面板,因而在前框4侧面开设螺孔结构41,螺孔结构41作为固定框安装时的螺孔,通过螺钉将固定框和前框螺接。为了增加螺接的稳定性,需要加深螺孔结构41的螺孔深度,因而螺孔结构41向前框4内侧延伸,在前框4内侧形成凸出411,所述螺孔结构41的螺孔延伸到凸出411内。背板1和导光板31外侧可以直接可以抵接在凸出411上,最好是在背板1和导光板31、散光膜32、增光膜33、反光膜34侧面对应凸出411位置设置避让开槽5,使得导光板31、散光膜32、增光膜33、反光膜34在背板1内安装时四边各边都可以抵接到背板1侧壁,安装的更加稳定。为了避免粉尘从开槽5进入背光模组内部影响背光模组出光效果,在避让开槽5上最好粘贴防尘胶14。
参阅图1,所述导光板31上设置有定位块311,所述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上设置有与定位块311适配的定位缺口35,从而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在导光板31上安装时可以通过定位块311与定位缺口35配合安装。另外,为了更好的固定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还设置粘接结构将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粘接在导光板31上,散光膜32和下层增光膜33上设置开口37,散光膜32和下层增光膜33上的开口37位置相应,而且散光膜32上的开口更大一些,从而胶体36可以穿过下层的膜片与上层的膜片粘接,通过同一胶体36将散光膜32、下上两层增光膜33均粘接,一个胶体粘接三层膜片,安装更方便。最好在导光板31上设置与三层膜片分别对应的台阶结构312,将胶体36粘接在台阶上,这样粘接的膜片结构更加平整,从而可以优化背光模组发光的视觉效果。胶体36可以采用双面胶或者胶水。
参阅图1,所述前框4上还设置有缓冲胶垫42和保护膜43,缓冲胶垫42方便前框4上安装液晶面板,对液晶面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保护膜43可以在液晶面板安装前保护下面的膜片结构,避免灰尘脏污水汽等进入背光内部造成元器件的损伤。
显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侧入式光源(2)、散光结构(3)和前框(4),所述侧入式光源(2)固定在背板(1)内侧壁上,所述散光结构(3)安装在背板(1)内,所述前框(4)固定在背板(1)上;所述侧入式光源(2)正面连接有电源线(21),所述散光结构(3)包括导光板(31);所述侧入式光源(2)上还设置有固定块(22),所述固定块(22)设置在侧入式光源(2)与导光板(31)之间,所述固定块(22)一侧与电源线(21)相抵将电源线压接在侧入式光源(2)上,所述固定块(22)另一侧与导光板(31)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22)的第一侧边(221)与侧入式光源(2)正面相抵,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22)的第二侧边(222)与侧入式光源(2)端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结构固定块(22)的第二侧边(222)上设置有过孔(223),所述电源线(21)在侧入式光源(2)上引出后从过孔(223)穿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孔(223)为L形的开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2)为软质材料的结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4)侧面开设有螺孔结构(41),所述螺孔结构(41)包括前框(4)内侧的凸出(411),所述螺孔结构(41)的螺孔延伸到凸出(41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和散光结构(3)侧面均设置有与凸出(411)适配的避让开槽(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结构(3)还包括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所述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叠设在导光板(31)上;所述导光板(31)上设置有定位块(311),所述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上设置有与定位块(311)适配的定位缺口(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光膜(32)和增光膜(33)还通过同一胶体(36)粘接固定在导光板(31)上。
CN201920802690.0U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Active CN2100722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2690.0U CN210072265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02690.0U CN210072265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72265U true CN210072265U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55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02690.0U Active CN210072265U (zh) 2019-05-30 2019-05-30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722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7790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 모듈
CN106154615B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TWI391740B (zh) 液晶顯示裝置及液晶顯示裝置之防塵方法及液晶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JP5888923B2 (ja) 表示装置
CN100447633C (zh) 背光单元、装配有该背光单元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711323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9020168A (ja) 表示装置
CN203811946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US20160091659A1 (en) Backlight, liquid crystal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10049565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2015003A (zh) 显示装置
CN108205170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072265U (zh)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
JPH10206828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737054B1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10131843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WO2012176698A1 (ja)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14669983U (zh) 一种前框内接安装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9307944B (zh) 超薄双面显示模组
CN211528867U (zh) 一种导光板插接安装的背光模组
CN209928172U (zh) 液晶模组
US20110141374A1 (en) Backligh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CN211293533U (zh) 一种光散射组件安装稳定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CN215813650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背光模组
CN217060703U (zh) 一种带孔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