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892U -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892U
CN210050892U CN201920707821.7U CN201920707821U CN210050892U CN 210050892 U CN210050892 U CN 210050892U CN 201920707821 U CN201920707821 U CN 201920707821U CN 210050892 U CN210050892 U CN 2100508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air
pipe body
purif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078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维强
安明波
黄俊豪
覃强
黄彪
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078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8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喷水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二管体与第一管体连通;第二管体包括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多个支管与第一管体连通,支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第二管体的周面至少部分具有凹陷,以增加第二管体周面的面积,第二管体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第二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设内管,外管和内管均连接第一管体,第一管体与外管和内管之间的间隙连通,外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能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空气净化的需求渐增,具有净化模块的空调器也逐渐普及。通过管体及旋转体组成可实现离心甩水的空气净化模块,做离心运动的水滴形成水洗层,空气流经水洗层后,高速运动的水滴与空气中的颗粒物或可溶物结合,实现对空气的净化。但目前空气净化模块的管体形状单一,导致管体的表面积较小,导致开设于管体表面的喷孔数量太少,从而喷水的分布不够细化均匀,降低了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此外,即使申请人认为该技术还存在不足并将其写入背景技术中,但不代表申请人承认该技术为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喷水组件,旨在解决如何提高空气净化模块净化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喷水组件,应用于空气处理设备,所述喷水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支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
所述第二管体的周面至少部分具有凹陷,以增加所述第二管体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管体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连接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外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可选地,所述喷水孔开设于所述支管外露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支管为圆管。
可选地,所述支管的数量为2至6个。
可选地,多个所述支管呈环状排列。
可选地,多个所述支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出水端的内缘内。
可选地,多个所述支管内缘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缘相切。
可选地,所述凹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管体的横截面在相邻的两所述凹陷之间呈凸弧设置。
可选地,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外管的周壁凸出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周壁。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净化风道;旋转体,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净化风道,所述旋转体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内形成有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供水管安装空间,所述旋转体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供水管安装空间连通的甩水孔,以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一种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支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所述第二管体的周面至少部分具有凹陷,以增加所述第二管体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管体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连接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外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二管体穿插于所述供水管安装空间,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一管体适于与水源连通。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体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
可选地,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水箱及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一管体连通。
可选地,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线速度为10m/s至45m/s。
可选地,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线速度为20m/s至30m/s。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净化进风口和净化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以及,如上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出风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以及,如上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通过将第二管体设置为由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组成;或,使第二管体的周面至少部分具有凹陷,以在不增加第二管体横截面积的前提下,即在不减小第二管体进水压力的前提下,增加第二管体的周面积;从而在不减小第二管体进水压力的前提下,增加开设于第二管体周面的喷水孔数量,以增加第二管体出水的分布量,细化水滴粒径并增加水滴覆盖率,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或,将第二管体设置为由外管套设内管形成,并使第一管体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间隙连通,使得第二管体的进水截面呈环状设置,进水截面呈环状设置的第二管体与进水截面呈圆形设置的常规管体相比,在进水截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进水截面呈环状设置的第二管体的周面积更大;即,在进水压力相同的前提下,第二管体的周面可开设的喷水孔的数量更多,由此,可增加第二管体出水的分布量,细化水滴粒径并增加水滴覆盖率,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水组件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第一管体 20 第二管体 21 喷水孔
22 支管 23 凹陷 24 内管
25 外管 26 过水间隙 30 旋转体
31 供水管安装空间 32 甩水孔 40 驱动装置
50 机壳 51 换热出风口 52 净化进风口
53 净化出风口 60 壳体 61 净化风道
62 进风口 63 出风口 70 水箱
71 水泵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喷水组件、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该空气净化模块能够单独使用,或者空气净化模块可与空调器结合使用,具体地,该空调器可为壁挂机、空调室内机或者移动空调等。其中,空气净化模块通过水洗的方式能够对室内空气或者是新风进行净化,以使流向室内的空气更加干净,并且能够起到加湿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空气净化模块包括壳体60、旋转体30、驱动装置40以及喷水组件。其中,壳体60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净化风道61,室内空气或者新风从进风口进入壳体60,并由壳体60内设置的旋转体30喷出的水清洗后,从出风口吹出。为与空调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区分,便于后续更好描述,故在下文中将壳体60的进风口定义为进风口62,壳体60的出风口定义为出风口63进行说明。壳体60大体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筒状,例如壳体60可呈方形或圆形等等。另外,壳体60也可呈两端封口的结构。一实施例中,进风口62设置在壳体60的周侧,壳体60顶端的敞口为出风口6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出风口63也可设置在壳体60的周侧。喷水组件包括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第一管体10与第二管体20连通,第二管体20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21。
旋转体30设于所述净化风道61内,旋转体30用于将水甩向壳体60四周。具体而言,旋转体30具有沿其旋转轴线延伸的供水管安装空间31,旋转体30的周侧开设有与供水管安装空间31连通的甩水孔32,喷水组件的第二管体20穿插于供水管安装空间31,第一管体10与水源连通,净化用水经第一管体10进入第二管体20,再从喷水孔21喷向旋转体30。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水箱70及水泵71,所述水泵71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70连通,所述水泵71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一管体10连通。水箱70设于净化风道61下方,以使旋转体30甩出的水可流回水箱70,实现对水的循环利用。
驱动装置40安装在壳体60,驱动装置40的输出轴连接旋转体30,以驱动旋转体30沿旋转轴线转动。驱动装置40具体为电机或者是其它能够驱动旋转体30转动的驱动件。驱动装置40驱动旋转体30沿旋转轴线转动,旋转体30产生极大的离心力,喷水孔21喷射的水流经旋转体30时,会被旋转的旋转体30打散,形成细小的水粒或水流喷出,空气进入壳体60时,与水粒发生接触作用,空气得到净化和加湿。通过旋转体30甩水的方式,能够对水流进行打散,形成更加细小的水粒,使得空气与水粒的接触面积更大,两者接触更为充分,故而净化效果更好。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旋转体30的旋转线速度为10m/s至45m/s,优选为20m/s至30m/s,如此,既能使水被更充分地打散,有效增加水滴与水雾的分布量,又能减小产生的噪音,提高实用性。
甩出的水滴与空气的结合率受水滴的数量及分布等因素影响,由此,若第二管体20上开设的喷水孔21越多,则水滴在各个方向的分布也更加密集。喷水孔21的数量受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影响,在喷水孔21的孔径一定的情况下,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越大,则可开设的喷水孔21数量越多。由几何关系可知,若直接增加第二管体20的径向尺寸,即增加第二管体20的截面积,则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也会相应增加,但这样会减小进入第二管体20的水压,从而会降低流出喷水孔21的水流流速,使得水无法有效到达旋转体30。基于上述情况,定义第一管体10的内径为r1,其流路横截面积为S1=πr12,第二管体20内缘限定的横截面积S2≤S1。
第一管体10横截面对应的外周长为L1,第二管体20横截面对应的外周长为L2,L1≤L2。
当所述喷水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第一管体10内的水压为P1,流速为V1;第二管体20内的水压为P2,流速为V2,P1≤P2,V1≤V2。
具体地,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20包括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22,多个所述支管22与所述第一管体10连通,所述支管22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21。在本实施例中,常规管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常见的几何形状,且常规管体的进水面积可等同于其截面边缘所围合的面积;对常规管体而言,在等面积的几何形状中圆的周长最大,因此本实施例定义一基圆,该基圆的周长可视为等截面积的常规管体的最大截面周长。第二管体20的有效进水面积可视为与该基圆的面积相等,第二管体20由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22组成,多个支管22的边缘所围合的面积会大于多个支管22的进水面积之和,即实际上第二管体20的有效进水面积小于第二管体20的横截面积,从而第二管体20的横截面积大于该基圆的面积。由几何关系可知,面积越大,周长越大,因此第二管体20的整体周长相应地大于基圆的周长,即在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会大于进水截面积相等的常规管体的周面积,从而第二管体20在有效进水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即进水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周面积有效增大,从而可增加开设于第二管体20周面的喷水孔21数量。
支管22可为圆柱形,也可为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其它形状。多个支管22可沿直线方向排列,也可沿周向排列。相邻两支管22可相互连接,也可形成间隙。多个支管22组合形成第二管体20后,支管22的周面会被部分隐藏,将喷水孔21可只开设于支管22外露的周面,也可同时开设于支管22被相互阻隔的周面,只需满足第二管体20有效朝外喷水接口。各支管22的规格可设置为相同,以方便统一生产,简化生产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二管体20设置为由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22组成,以在不增加第二管体20横截面积的前提下,即在不减小第二管体20进水压力的前提下,增加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从而在不减小第二管体20进水压力的前提下,增加开设于第二管体20周面的喷水孔21数量,以增加第二管体20出水的分布量,细化水滴粒径并增加水滴覆盖率,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喷水孔21开设于所述支管22外露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喷水孔21只开设于支管22外露的表面,即避免第二管体20朝无法到达旋转体30的方向喷水,从而提高喷水孔21的有效利用率,且增大喷水孔21的有效出水流速。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支管22为圆管。在本实施例中,呈圆管设置的支管22在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周长可达最大,即组合成第二管体20后,各支管22可具有更多外露的表面,从而可进一步增加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即进一步增加喷水孔21的数量。在实际应用中,相邻两支管22在邻接处的喷水孔21的开口方向会产生交叉,从而从该位置喷水孔21喷出的水会相互冲击形成更散乱的水滴,从而可提高水滴在旋转体30的覆盖率,即进一步提高甩出后水粒在净化风道61内的覆盖率。
进一步地,所述支管22的数量为2至6个。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管22的数量可选为4个。若支管22的数量大于6个,则会减少各支管22的进水量,导致用于净水空气的喷水量不足;因此,将支管22的数量设为2至6个,既可有效增加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又可保证第二管体20的喷水量,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所述支管22呈环状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管22沿第二管体20的周向相邻设置以围合形成第二管体20,可使第二管体20整体在各个方向的尺寸更加均匀,避免因单一方向尺寸过大而降低第二管体20所在空间的空间利用率,使得第二管体20的形成更加合理,从而使得空气净化模块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多个所述支管22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10出水端的内缘内。第一管体10的截面可选为圆形,且第一管体10的截面尺寸可与上述实施例所定义的基圆尺寸相同。第一管体10的出水口及多个支管22的进水口均位于端面,且第一管体10具有多个分别与各支管22的进水口对接的出水口。多个支管22的进水端位于第一管体10出水端的内缘内,即第一管体10的截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管体20的截面积,从而水流从第一管体10进入第二管体20的过程中水压会增大,使得从喷水孔21喷水的水流流速更高。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支管22内缘与所述第一管体10的内缘相切。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支管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管体10的延伸方向一致,多个支管22的内缘与第一管体10的内缘相切,以在保证支杆进水压力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增加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从而最大程度地增加喷孔数量,进一步增加第二管体20出水的覆盖率,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20的周面至少部分具有凹陷23,以增加所述第二管体20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管体20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21。在本实施例中,喷水孔21沿第二管体20的轴向及周向间隔设置且第二管体20的凹陷23部位也开设有喷水孔21。参照上述实施例所定义的基圆,第二管体20在凹陷23处的截面面积与基圆面积相等,则第二管体20在凹陷23处的截面周长大于基圆周长,从而使得第二管体20在不增加截面积的前提下增加了周面积,以增加喷水孔21的分布数量。需要说明,第二管体20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其凹陷23部位的截面周长大于等面积的基圆周长即可。在实际应用中,凹陷23的数量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凹陷23可沿第二管体20的周向延伸,也可沿第二管体20的周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模块通过使第二管体20的周面具有凹陷23,以在不增加第二管体20截面积的前提下,增加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从而在不减小第二管体20进水压力的前提下,增加开设于第二管体20的周面的喷水孔21的数量,以增加第二管体20出水的分布量,细化水滴粒径,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凹陷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23沿所述第二管体20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凹陷23可沿第二管体20的轴向延伸,以进一步增加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凹陷23可呈凹弧状设置,也可呈朝内的尖端状设置,还可呈内凹的平面状设置。相邻两凹陷23之间可形成尖端,也可形成凸弧面。多个凹陷23沿第二管体20的周向间隔设置,既可进一步提高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还可使喷水孔21在第二管体20的周向上各个部位的分布更加均匀,从而使从喷水孔21喷出的水流分别更加均匀,以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20的横截面在相邻的两所述凹陷23之间呈凸弧设置。凹陷23形成于相邻两凸弧面之间,凸弧面各部位的切线斜率不同,从而开设于凸弧面各喷水孔21的开口方向也不同,由此,使得在第二管体20的周向上,喷水孔21的开口方向能各不相同,且开口方向的变化趋势也更加均匀。
在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管体20包括内管24和外管25,所述外管25套设所述内管24,所述外管25和所述内管24均连接所述第一管体10,所述第一管体10与所述外管25和所述内管24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外管25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21。在本实施例中,内管24可呈实心柱状设置,也可呈两端封闭的空心柱状设置,只需满足水不会流进内管24的内部即可。内管24和外管25之间形成过水间隙26,喷水孔21与过水间隙26连通。过水间隙26的横截面呈环形设置,参照上述实施例所定义的基圆,在内管24横截面积一定的基础上,若过水间隙26的有效进水面积与基圆的面积相等,则外管25的横截面积应大于基圆的面积,从而外管25的横截面周长会大于基圆的周长,即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会大于等进水面积的常规管体的周面积;由此,在第二管体20有效进水面积不变的前提下,即进水压力不变的前提下,周面积有效增大,从而可增加开设于第二管体20周面的喷水孔21数量。
本申请喷水组件通过将第二管体20设置为由外管25套设内管24形成,并使第一管体10与内管24和外管25之间的间隙连通,使得第二管体20的进水截面呈环状设置,进水截面呈环状设置的第二管体20与进水截面呈圆形设置的常规管体相比,在进水截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进水截面呈环状设置的第二管体20的周面积更大;即,在进水压力相同的前提下,第二管体20的周面可开设的喷水孔21的数量更多,由此,可增加第二管体20出水的分布量,细化水滴粒径并增加水滴覆盖率,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外管25的周壁凸出于所述第一管体10的周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体10和第二管体20均可呈圆管状设置,参照上述实施例所定义的基圆,第一管体10的出水面积可与该基圆的面积相等,从而外管25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管体10的横截面积,以进一步增加外管25的周面积,即进一步增加开设于外管25周面的喷水孔21的数量,由此,可增加第二管体20出水的分布量,细化水滴粒径并增加水滴覆盖率,从而使甩出的水滴能更多地与空气接触,提高水滴与空气中杂质的结合率,从而提高空气净化模块的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气净化模块,该空气净化模块包括:
壳体60,所述壳体60内具有净化风道61;
旋转体30,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净化风道61,所述旋转体30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30内形成有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供水管安装空间31,所述旋转体30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供水管安装空间31连通的甩水孔32;以及,
一种喷管组件,该喷管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气净化模块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二管体20穿插于所述供水管安装空间31。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60的驱动装置40,所述驱动装置40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体30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体30旋转。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50和空气净化模块,空气净化模块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空调室内机包括空气净化模块,故而具有空气净化模块带来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换热器和换热风机。机壳50沿上下方向延伸,机壳50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51以及连接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51的换热风道(图未标示),换热器(图未标示)和换热风机(图未标示)设于换热风道内。室内空气从换热进风口进入到换热风道,并经由换热器换热后,再从换热出风口51吹出。
空气净化模块与机壳50固定的方式具有多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与机壳50通过卡扣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与机壳50通过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与机壳50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此处并不限定空气净化模块和机壳50的固定方式,只要能够实现两者连接即可。
空气净化模块安装在机壳50内或外均可,以下以空气净化模块安装在机壳50内为例进行说明。一实施例中,空气净化模块安装在机壳50的底部,由于空气净化模块安装在机壳50的底部,呈上下方向设置,故能够避免其占用横向空间,减小对室内横向空间的占用。在机壳50的周侧设有净化进风口52和净化出风口53,净化进风口52与进风口62连通,净化出风口53与出风口63连通(净化出风口53具体是与风道外壳所形成的风道连通的)。由于旋转体30通过壳体60包裹后再安装在机壳50内,该壳体60能够阻挡旋转体30甩出的水流向机壳50的内壁,故而可避免机壳50内壁上的其它部件被打湿而损坏。另外,壳体60的周侧设有多个进风口62,实现周向多个位置进风,更好增大与水的接触面积。
以下具体说明空气净化的工作流程:室内空气或新风在净化风机的作用下从净化进风口52进入机壳50内,并从进风口62流入净化风道61。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喷水管,喷水管将水朝四周喷出;旋转体30在第一驱动装置40的驱动下转动,高速旋转的旋转体30产生离心力将水朝四周甩出,形成细小的水流或水粒,空气在净化风道61内与水流或水粒充分接触,空气中的颗粒物附着在水上而掉落,净化后的空气朝上流动,并经由出风口63流入到净化风机的风道内,最终从机壳50上的净化出风口53吹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故而具有空调室内机带来的所有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喷水组件,用于空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包括:
第一管体;
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多个并行延伸的支管,多个所述支管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所述支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
所述第二管体的周面至少部分具有凹陷,以增加所述第二管体周面的面积,所述第二管体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或者
所述第二管体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套设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均连接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之间的间隙连通,所述外管的周面开设有多个喷水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孔开设于所述支管外露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为圆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的数量为2至6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管呈环状排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管的进水端位于所述第一管体出水端的内缘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管内缘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内缘相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二管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的横截面在相邻的两所述凹陷之间呈凸弧设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沿所述第二管体的轴向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周壁凸出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周壁。
12.一种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净化风道;
旋转体,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净化风道,所述旋转体具有旋转轴线,所述旋转体内形成有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的供水管安装空间,所述旋转体的周侧开设有与所述供水管安装空间连通的甩水孔,以通过旋转将水向外甩出;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二管体穿插于所述供水管安装空间,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一管体适于与水源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体连接,以驱动所述旋转体旋转。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模块还包括水箱及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的第一管体连通。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线速度为10m/s至45m/s。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体的旋转线速度为20m/s至30m/s。
17.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换热进风口、换热出风口、净化进风口和净化出风口,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所述换热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和所述净化出风口连通;以及,
如权利要求12至16任一项所述的空气净化模块,所述空气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净化进风口,所述空气净化模块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净化出风口。
1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室外机;以及,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通过冷媒管与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CN201920707821.7U 2019-05-16 2019-05-16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ctive CN2100508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7821.7U CN210050892U (zh) 2019-05-16 2019-05-16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07821.7U CN210050892U (zh) 2019-05-16 2019-05-16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892U true CN210050892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07821.7U Active CN210050892U (zh) 2019-05-16 2019-05-16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8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73801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0128470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463280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050887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050892U (zh)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01971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38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797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28415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345669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241785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373800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128416U (zh) 空气净化模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460678A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947238A (zh) 喷水组件、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373761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4198839B (zh) 一种通风管道系统
CN210601913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9944551U (zh) 空气净化模块及空调室内机
CN211650480U (zh) 后向离心风轮、空气净化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209944516U (zh) 空气净化模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128469U (zh) 空气净化模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050883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832288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1476115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