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391U -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6391U
CN210036391U CN201920566336.2U CN201920566336U CN210036391U CN 210036391 U CN210036391 U CN 210036391U CN 201920566336 U CN201920566336 U CN 201920566336U CN 210036391 U CN210036391 U CN 2100363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groove
bending
base
h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663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晓峰
涂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663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63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63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翅片本体相互贴附,所述折弯部上间隔开设有空缺部。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翅片,翅片的折弯部存在空缺部形成变形薄弱点,当该折边翅片用以组装散热器时,折边翅片的折弯部顶部受力,折弯部上对应空缺部的部位即变形薄弱点优先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折弯部容易发生向下和向一侧的变形,使其与底座沟槽的槽壁紧密挤压,进而实现折边翅片与底座的紧固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散热器翅片与底座的结合方式一般为焊接,也有采用冲压的方式,先将翅片设于底座的预设沟槽内,再以冲压头进行冲压使得翅片夹持于底座的沟槽内,但是这种翅片与底座的连接关系仅依靠沟槽两侧的夹持力达到夹持翅片的目的,夹持效果不佳,不能够确保翅片与底座的稳定结合,翅片容易发生摇动或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该散热器的折边翅片与底座之间连接牢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边翅片,所述折边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翅片本体相互贴附,所述折弯部上间隔开设有空缺部。
进一步地,所述空缺部为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截面为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通槽包括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空缺部为V形槽或楔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折边翅片由两个基板复合而成,所述两个基板之间设有密闭的空腔用以填充相变工质。
一种散热器,包括底座和上述折边翅片,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折边翅片具有折弯部的一端插入所述沟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空缺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沟槽内,所述折弯部受力后对应所述空缺部的位置发生变形后挤压所述沟槽的槽壁。
进一步地,所述沟槽的宽度比所述折边翅片的最宽处大0.05-0.2mm。
进一步地,所述折弯部的高度比所述沟槽的深度大1~2mm。
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翅片,翅片本体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部,折弯部与翅片本体相互贴附,折弯部上间隔开设有若干个空缺部以形成变形薄弱点,本实用新型的折边翅片用以和底座组装成散热器时,先将折边翅片具有折弯部的一端插入底座的沟槽内,然后采用嵌齿工装对折边翅片进行施力挤压,当折弯部的顶部受压后,折弯部上对应空缺部的部位即变形薄弱点优先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折弯部容易发生向下和向一侧的变形,使其与沟槽的槽壁紧密挤压,进而实现折边翅片与底座的紧固连接,组装简单且稳定性强,且提升折边翅片与底座之间的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散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器的折边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散热器组装前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图1中散热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散热器的折边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散热器的折边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四中散热器的折边翅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中零部件名称及编号分别为:
底座1 沟槽11 折边翅片2
翅片本体21 折弯部22 空缺部221
第一通槽222 第二通槽223 嵌齿工装3
嵌齿槽31 抵持部3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请参阅图1-图4,所述散热器包括底座1及位于底座1上的折边翅片2,所述折边翅片2包括翅片本体21,所述翅片本体21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部22,所述折弯部22与所述翅片本体21相互贴附,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沟槽11,所述翅片2具有折弯部22的一端插入所述沟槽11内,所述折弯部2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沟槽11内,所述折弯部22位于所述沟槽11内的部分间隔开设有多个空缺部221。
本实施方式中,沟槽11的宽度与折边翅片2最宽处的宽度相匹配,挤压前沟槽11与折边翅片2之间为间隙配合,折边翅片2具有折弯部22的一端很容易插进所述沟槽11中。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中沟槽11的宽度b比折边翅片2最宽处的宽度a为大0.05~0.2mm。
本实施方式中,沟槽11的深度与折弯部22的高度相匹配。本实施方式中折弯部22的高度h1比沟槽11的深度h2大1~2mm。
本实施方式中的空缺部221为通槽。本实施方式中通槽的截面为长方形以形成长方形通槽。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通槽的截面为圆形、梯形或三角形等形状。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1上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沟槽11,相应的,折边翅片2也可以有两个以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折边翅片2由两个基板复合而成,所述两个基板之间设有密闭的空腔用以填充相变工质,所述相变工质包括但不限于乙醇、水和丙醇。密闭的空腔的下端填充液态相变工质,形成蒸发段,密闭的空腔的上端为冷凝段,液态工质在蒸发段受热后汽化流到上端冷凝段,冷却后再次回流到空腔下方蒸发段,循环吸热蒸发进而起到散热的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板可以为铝板或铝合金板。
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热器在进行组装时,先将折边翅片2具有折弯部22的一端插入底座1的沟槽11内,然后采用嵌齿工装3对折边翅片2进行施力挤压,所述嵌齿工装3具有一嵌齿槽31,所述嵌齿槽31的外围构成抵持部32,对所述折边翅片2进行施力时所述折边翅片2的翅片本体21卡在所述嵌齿槽31内,通过所述嵌齿工装3的抵持部32对折边翅片2的折弯部22进行施力,由于折弯部22存在多个长方形通槽即变形薄弱点,当折弯部22顶部受压后,折弯部22上对应长方形通槽的部位即变形薄弱点优先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折弯部22容易发生向下和向一侧的变形,使其与沟槽11的槽壁紧密挤压,进而实现折边翅片2与底座1的紧固连接,组装简单且稳定性强,且提升了折边翅片2与底座1之间的传热效率。
本实施例折弯部22的上侧边缘是完整的,受力面积较大,折弯部22上对应长方形通槽的部位更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折弯部22更容易发生向下和向一侧的变形,进而更便于挤压槽壁。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使用时,将需要散热的热源贴装于底座1的内侧(即,远离翅片2的一侧),或靠近底座1的内侧,热源的热量自底座1的内侧传递到底座1的外侧(即,靠近翅片2的一侧),液态相变工质吸热后汽化,流向翅片2的冷凝段冷凝为液态相变工质,再次回流至底座进行循环散热。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空缺部221为V形槽,当对折弯部22进行施力时,折弯部22对应V形槽的位置作为变形薄弱点优先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折弯部22容易发生向下和向一侧的变形,使其与底座沟槽的槽壁紧密挤压,进而实现折边翅片2与底座的紧固连接,组装简单且稳定性强,且提升了翅片与底座之间的传热效率。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请参阅图6,本实施例中的散热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空缺部221为楔形槽,所述楔形槽的两侧形成楔形块,当对本实施例中的折弯部22进行施力时,折弯部22对应所述楔形槽的部分优先发生变形,从而使得折弯部22容易发生向下和向一侧的变形,使其与底座沟槽的槽壁紧密挤压,进而实现折边翅片2与底座的紧固连接,组装简单且稳定性强。
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空缺部221还可以为长方形等其他形状的槽。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折边翅片2的折弯部22上的空缺部221不同,请参阅7,图7为本实施方式中从折弯部22一侧看折边翅片2的结构示意简图,折弯部22位于所述沟槽内的部分间隔开设有多个空缺部221,所述空缺部221为通槽,所述通槽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通槽包括第一通槽222和第二通槽223,所述第一通槽222与第二通槽223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本实施方式中的散热器在进行组装时,先将折边翅片2具有折弯部22的一端插入底座的沟槽内,然后采用嵌齿工装对折边翅片2进行施力挤压,折边翅片2的折弯部22存在多个通槽形成变形薄弱点,由于所述通槽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且所述第一通槽222和所述第二通槽223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如此设置当折弯部22受压后,折弯部22上对应第一通槽222和第二通槽223的位置即变形薄弱点优先发生变形,且第一通槽222和第二通槽223倾斜方向不同,从而使得折弯部22更容易发生向槽壁一侧的变形,使其与沟槽的槽壁紧密挤压,进而实现折边翅片2与底座的紧固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折边翅片2还可以为金属片。热源的热量自底座的内侧传递到底座的外侧之后经金属片进行散热。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折边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翅片包括翅片本体,所述翅片本体的一端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折弯部与所述翅片本体相互贴附,所述折弯部上间隔开设有空缺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边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缺部为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边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截面为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或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边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的截面为平行四边形,所述通槽包括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朝向不同的方向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边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缺部为V形槽或楔形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边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翅片由两个基板复合而成,所述两个基板之间设有密闭的空腔用以填充相变工质。
7.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折边翅片,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沟槽,所述折边翅片具有折弯部的一端插入所述沟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缺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沟槽内,所述折弯部受力后对应所述空缺部的位置发生变形后挤压所述沟槽的槽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的宽度比所述折边翅片的最宽处大0.05-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的高度比所述沟槽的深度大1~2mm。
CN201920566336.2U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Active CN2100363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36.2U CN210036391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66336.2U CN210036391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6391U true CN210036391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66336.2U Active CN210036391U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639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483A (zh) * 2021-08-05 2021-09-03 佛山市广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38483A (zh) * 2021-08-05 2021-09-03 佛山市广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
CN113338483B (zh) * 2021-08-05 2021-11-05 佛山市广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通风保温功能的生产车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57440B1 (en) Heat pipe with micro tubes array and making method thereof and heat exchanging system
US7441592B2 (en) Cooler module
US7275587B2 (en) Combination cooler module
US20110168374A1 (en) Corrugated-fin type radiator
CN101839654A (zh) 散热器
CN210036391U (zh) 一种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CN111163622A (zh) 一种具有折叠翅片的散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US7273094B2 (en) Cooling fin unit
CN109883236B (zh) 冲压结合散热鳍片的高效型散热器
CN210036390U (zh) 一种双层折边翅片及散热器
CN206821128U (zh) 散热器
CN211352932U (zh) 一种具有折叠翅片的散热器
CN215725362U (zh) 一种均温板及散热装置
CN212910510U (zh) 一种组合式散热齿片
CN211352933U (zh) 一种vc散热器的散热基板封边结构
CN2763970Y (zh) 散热器
CN100423890C (zh) 散热器的成型方法及其定位结构
CN2762345Y (zh) 散热器
CN220398333U (zh) 一种换热器用的铲齿微通道铝扁管
CN210198139U (zh) 插片式散热器
CN216087354U (zh) 一种散热器
CN211702543U (zh) 一种铝型材散热器
CN217721880U (zh) 散热结构和电机控制器
CN219457591U (zh) 高效能芯片散热器及芯片
JPS6167529A (ja) インナ−フインを備えた熱交換管の製造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3176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Hengchuang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3000 No.20, Jiandong Road, Lijia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HENGCHUANG HEAT MANAGE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