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1571U - 新型多管除尘器 - Google Patents

新型多管除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1571U
CN210021571U CN201920403069.7U CN201920403069U CN210021571U CN 210021571 U CN210021571 U CN 210021571U CN 201920403069 U CN201920403069 U CN 201920403069U CN 210021571 U CN210021571 U CN 210021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yclone
box body
air inle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030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格吉乐吐
张超
王可祥
寇利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er Mongolia Weilastuo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ner Mongolia Weilastuo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er Mongolia Weilastuo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ner Mongolia Weilastuo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030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1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1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15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业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新型多管除尘器。它包括第一除尘组件,第一除尘组件包括第一箱体、隔板、多个旋风子和进气总管,每个旋风子均由多个呈上下分布且内部相连通的圆筒组成,多个圆筒同轴线分布且多个圆筒的内径由上往下依次减小,每个圆筒底部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一排尘通道。本装置中旋风子内的含尘空气在外旋涡的过程中逐渐的通过第一排尘通道将大部分的灰尘排出,使得大部分的灰尘不会随着外旋涡到达旋风子的底部,从而在外旋涡转为内漩涡的过程中,只有极少部分的灰尘会随着内漩涡向上排出,从而提高了每个旋风子的除尘效率,进而达到提升整个多管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该装置除尘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新型多管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业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新型多管除尘器。
背景技术
多管除尘器属于旋风类干式除尘器,常用于锅炉、矿业等的粉尘收集,是由许多小型旋风除尘器(又称旋风子)组合在一个壳体内并联使用。多管除尘器具有处理粉尘效率高、处理气体量大等特点。多管除尘器主要是通过旋风子工作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力将灰尘从气流中分离并捕集于器壁上,再借助重力使灰尘落入集尘室中。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多管除尘器的除尘效果,常在原有多管除尘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喷淋组件,在含尘空气进入旋风子前进行喷淋除尘,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260451U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总第一箱体、若干个旋风子和喷淋组件,该专利为了增加除尘效果采用了喷淋组件,而采用喷淋组件的方式虽然能够提高除尘效率,但这种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还需要对后期溶解有灰尘的废液进行处理,极为不便。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多管除尘器提出改进方案,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且节约资源的新型多管除尘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多管除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多管除尘器,它包括第一除尘组件,所述第一除尘组件包括第一箱体、设置于第一箱体上端部内的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箱体上端部内且位于隔板下方的多个旋风子以及用于向多个旋风子供应待除尘空气的进气总管,所述隔板将第一箱体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每个所述旋风子均由多个呈上下分布且内部相连通的圆筒组成,多个所述圆筒同轴线分布且多个圆筒的内径由上往下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圆筒底部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一排尘通道,每个所述旋风子的顶部圆筒上均设置有与进气总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每个所述旋风子的内部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上均设置有出风管,每个所述出风管的上端依次贯穿该旋风子的顶部和隔板后向上延伸至上腔室内,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第一排放口。
优选地,每个所述旋风子上的第一进气口均沿该旋风子顶部圆筒的切线方向开设于该顶部圆筒的上端部。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排尘通道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窜流的锁气器。
优选地,每个所述出风管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该旋风子底部圆筒的上端部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内且位于多个旋风子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的挡尘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尘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置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第二排尘通道设置于第一箱体倒锥形结构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除尘组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除尘组件之间设置有超声波处理腔室,所述超声波处理腔室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其中一个第一除尘组件的第一排放口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另一个第一除尘组件的进气总管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超声波处理腔室包括第二箱体、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振子,所述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开设于第二箱体的两端,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第二箱体的外部,所述超声波振子设置于第二箱体的内周壁上且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装置中旋风子内的含尘空气在外旋涡的过程中逐渐的通过第一排尘通道将大部分的灰尘排出,使得大部分的灰尘不会随着外旋涡到达旋风子的底部,从而在外旋涡转为内漩涡的过程中,只有极少部分的灰尘会随着内漩涡向上排出,从而提高了每个旋风子的除尘效率,进而达到提升整个多管除尘器的除尘效率。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喷淋组件提高除尘效率的方式,本装置不需要用到喷淋组件即能达到提高除尘效率的效果,从而能够节约水资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节能和环保。该装置除尘效率高且更加节能和环保,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旋风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剖面图;
图中:10、第一除尘组件;11、第一箱体;111、第一排放口;112、第二排尘通道;12、隔板;13、旋风子;131、第一排尘通道;132、第一进气口;133、出风管;14、进气总管;15、挡尘板;16、锁器气;
20、超声波处理腔室;21、第二箱体;211、第二进气口;212、出气口;22、超声波发生器;23、超声波振子;
a、上腔室;b、下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它包括第一除尘组件10,第一除尘组件10包括第一箱体11、设置于第一箱体11上端部内的隔板12、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箱体11上端部内且位于隔板12下方的多个旋风子13以及用于向多个旋风子13供应待除尘空气的进气总管14,隔板12将第一箱体11分隔成上腔室a和下腔室b,每个旋风子13均由多个呈上下分布且内部相连通的圆筒组成,多个圆筒同轴线分布且多个圆筒的内径由上往下依次减小,每个圆筒底部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一排尘通道131,每个旋风子13的顶部圆筒上均开设有与进气总管14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32,每个旋风子13的内部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上均设置有出风管133,每个出风管133的上端依次贯穿该旋风子13的顶部和隔板12后向上延伸至上腔室a内,第一箱体11的顶部开设有与上腔室a相连通的第一排放口111。
基于以上结构,含尘空气进入到旋风子13内并由上向下作旋转运动的过程中(即处于旋风子13外漩涡的过程中),灰尘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步的从第一排尘通道131排出,从而能够大大的降低到达旋风子13底部的灰尘;空气到达旋风子13的底部后,会转而向上,并沿轴心向上旋转(即处于旋风子13内漩涡的过程中,以上内漩涡和外漩涡的形成原理均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作细说),最终由旋风子13内部的出风管133向上排出。由于进入到本装置中旋风子13内的含尘空气在外旋涡的过程中逐渐的通过第一排尘通道131将大部分的灰尘排出,使得大部分的灰尘不会随着外旋涡到达旋风子13的底部,从而在外旋涡转为内漩涡的过程中,只有极少部分的灰尘会随着内漩涡向上排出(即从旋风子13内的出风管133排出),从而提高了每个旋风子13的除尘效率,进而达到提升整个多管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隔板12将第一箱体11分隔成上腔室a和下腔室b,从而上腔室a能够将多个旋风子13的出风管133所排放出来的气体集中在一起并通过第一排放口111排放到第一箱体11外部,上腔室a和下腔室b通过隔板12隔开还能防止下腔室b的灰尘进入到上腔室a内。进气总管14通过每个旋风子13上开设的第一进气口132将待除尘的空气输送到每个旋风子13的内部进行除尘处理。同时,相比于现有的通过喷淋组件提高除尘效率的方式,本装置不需要用到喷淋组件即能达到提高除尘效率的效果,从而能够节约水资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节能和环保。基于此,该装置除尘效率高且更加节能和环保,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每个旋风子13的除尘效率,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每个旋风子13上的第一进气口132均沿该旋风子13顶部圆筒的切线方向开设于该顶部圆筒的上端部。由此,含尘空气从第一进气口132进入到旋风子13内时即加入了旋风子13的外旋涡过程中,从而减少了含尘空气转换为旋风子13外旋涡的时间,进而能够相应的提高每个旋风子13的除尘效率。
为了降低内外漩涡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每个出风管133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该旋风子13底部圆筒的上端部内。由此,出风管133延伸至该旋风子13底部圆筒的上端部内时,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外漩涡和内漩涡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当出风管133的下端设置的过短时,可能会在灰尘下降的过程中被内漩涡的气流所带出,而基于本装置中旋风子13由多个圆筒组成的结构,会使旋风子13下端部内的灰尘变得极少,从而当出风管133延伸至该旋风子13底部圆筒的上端部内时,只要少部分的灰尘会在外漩涡和内漩涡的转换过程中经由出风管133排出。
为了防止在第一排尘通道131上出现空气窜流的现象,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每个第一排尘通道131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窜流的锁气器16。锁气器16的用途是防止灰尘颗粒从第一排尘通道131排出时,出现空气窜流的现象以保证灰尘颗粒能够顺利的排出旋风子13的外部。
为了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一箱体11底部内的灰尘扬起,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箱体11内且位于多个旋风子13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的挡尘板15,第一箱体1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尘通道112。由此,从多个旋风子13所掉落的灰尘,会在锥形挡尘板15的作用下滑落到第一箱体11的底部,同时,挡尘板15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防止掉落到第一箱体11底部的灰尘扬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第一箱体11的下端部主要用于收集由多个旋风子13所排出的灰尘,而在收集灰尘的过程中,随着灰尘不断的从多个旋风子13内排出并往第一箱体11的下端部掉落,掉落的灰尘会将之前收集的灰尘扬起,从而灰尘可能会再次的流动到多个旋风子13内,进而影响到整个装置的除尘效果,因而有必要设置锥形的挡尘板15,降低第一箱体11下端部内的灰尘扬起。
为了便于将第一箱体11底部的灰尘排出,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箱体11的底部设置为倒锥形结构,第二排尘通道112设置于第一箱体11倒锥形结构的底部。由此,第一箱体11的底部设置为倒锥形结构,从而掉落到第一箱体11底部的灰尘会集中在第一箱体11倒锥形结构的底部,从而便于将灰尘从第二排尘通道112排出。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本装置的除尘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除尘组件10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一除尘组件10之间设置有超声波处理腔室20,超声波处理腔室20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211和出气口212,第二进气口211与其中一个第一除尘组件10的第一排放口111相连通,出气口212与另一个第一除尘组件10的进气总管14相连通。由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旋风子13对较小灰尘颗粒的去除效果并不好,因而本装置的含尘空气经过第一除尘组件10去除大部分的较大灰尘颗粒后,进入到超声波处理腔室20内,在超声波处理腔室20内通过超声波使进入的较小灰尘颗粒凝聚成较大灰尘颗粒,从而便于另一个第一除尘组件10将凝聚成的较大灰尘颗粒去除。之所以将超声波处理腔室20设置于两个第一除尘组件10之间,而不是设置在两个第一除尘组件10的前端,是因为在未经过第一除尘组件10除尘后的含尘空气中含有灰尘的量比较大,如果直接输送至超声波处理腔室20内进行处理无疑会大大的影响超声波处理腔室20的处理效果。
为了实现超声波处理腔室20的功能,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超声波处理腔室20包括第二箱体21、超声波发生器22和超声波振子23,第二进气口211与出气口212分别开设于第二箱体21的两端,超声波发生器22设置于第二箱体21的外部,超声波振子23设置于第二箱体21的内周壁上且与超声波发生器22电连接。由此,通过超声波发生器22和超声波振子23的相互配合,使得超声波处理腔室20内产生超声波,从而使超声波处理腔室20内较小的灰尘颗粒能够凝聚成较大的灰尘颗粒,以便于后方设置的另一个第一除尘组件10对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8)

1.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除尘组件,所述第一除尘组件包括第一箱体、设置于第一箱体上端部内的隔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第一箱体上端部内且位于隔板下方的多个旋风子以及用于向多个旋风子供应待除尘空气的进气总管,所述隔板将第一箱体分隔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每个所述旋风子均由多个呈上下分布且内部相连通的圆筒组成,多个所述圆筒同轴线分布且多个圆筒的内径由上往下依次减小,每个所述圆筒底部的边缘均设置有第一排尘通道,每个所述旋风子的顶部圆筒上均设置有与进气总管相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每个所述旋风子的内部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上均设置有出风管,每个所述出风管的上端依次贯穿该旋风子的顶部和隔板后向上延伸至上腔室内,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开设有与上腔室相连通的第一排放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旋风子上的第一进气口均沿该旋风子顶部圆筒的切线方向开设于该顶部圆筒的上端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排尘通道上均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窜流的锁气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风管的下端均向下延伸至该旋风子底部圆筒的上端部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内且位于多个旋风子的下方设置有锥形的挡尘板,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排尘通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设置为倒锥形结构,所述第二排尘通道设置于第一箱体倒锥形结构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除尘组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除尘组件之间设置有超声波处理腔室,所述超声波处理腔室上分别开设有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其中一个第一除尘组件的第一排放口相连通,所述出气口与另一个第一除尘组件的进气总管相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多管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处理腔室包括第二箱体、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振子,所述第二进气口与出气口分别开设于第二箱体的两端,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设置于第二箱体的外部,所述超声波振子设置于第二箱体的内周壁上且与超声波发生器电连接。
CN201920403069.7U 2019-03-27 2019-03-27 新型多管除尘器 Active CN210021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3069.7U CN210021571U (zh) 2019-03-27 2019-03-27 新型多管除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03069.7U CN210021571U (zh) 2019-03-27 2019-03-27 新型多管除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1571U true CN210021571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6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03069.7U Active CN210021571U (zh) 2019-03-27 2019-03-27 新型多管除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15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4672B (zh) 旋风分离器和带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孢子分离装置
CN207695009U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
CN206064647U (zh) 一种高炉旋风除尘器
CN105484788A (zh) 矿用干湿联合多级除尘装置
CN210021571U (zh) 新型多管除尘器
CN108607312A (zh) 一种含尘烟气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13940A (zh) 立式吸尘器及其灰尘分离装置
CN211069531U (zh) 一种多管旋风除尘器
CN202277766U (zh) 一种造纸废渣裂解尾气湿式除尘系统
CN111617592A (zh) 一种角度式旋风切向分离器
CN202526084U (zh) 立式吸尘器及其灰尘分离装置
CN2250815Y (zh) 高效母子式多管旋风除尘器
CN201783407U (zh) 一种预除尘装置
CN201603630U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
CN208320348U (zh) 一种旋风分离除尘器的环保型过滤机构
CN203235382U (zh) 一种集高效旋风收尘的气箱式袋式收尘器
CN209271703U (zh) 一种新型的VOCs废气干式前置处理系统设备
CN203235383U (zh) 一种集重力、旋风收尘于一体的卧式电收尘器
CN110479506A (zh) 一种旋风除尘器及其除尘方法
CN101912828A (zh) 一种粉粒物料输送用的旋风式分离装置
CN206152504U (zh) 一种气旋分离器
CN101278818B (zh) 真空吸尘器
CN206286058U (zh) 一种静电极旋风除尘器
CN217855284U (zh) 一种陶粒砂降浊系统
CN112439261A (zh) 多重气旋式的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